第45章
作者:
愫遇 更新:2025-09-09 09:18 字数:3316
但笑起来的时候有很大区别。
阮玲看起来斯文又腼腆,而太姨奶奶就大大咧咧了很多。
她们坐在邻里位置上,说话很小声,但江小北仍然能听见她们的谈话内容。
这家戏园子非常出名,但出名的并不是他们这里的戏子,而是因为宁家少爷。
宁家里这一片出名商贾之家,十分富有。
家里主要经营药材生意。
宁家有两位少爷,大少爷擅于经商,但他从小喜欢唱戏,也唱得非常好。
在旧社会,戏子是被人看不起的,但宁家这位大少爷却不理旁人眼光,隔三差五会到这家戏园子唱两曲。
据说,今天有宁大少爷的戏。
来这次戏园子的梨友,绝大多数都是奔着宁家大少爷来的。
阮氏姐妹也都喜欢听戏,背着人还会偷偷地唱几句。
前一阵巴儿村有喜事,请戏班子过去热闹一下,请的便是这家院戏子的人。
当时宁大少爷正好无事,便应班主邀请,去巴儿村唱了一曲。
姐妹俩听了宁少爷的戏,就喜欢上了。
巴儿村每个月都会有人把做的东西拿到城里卖。
姐妹跟着村里人出来卖东西,听说今天有宁少爷的戏。
她们便悄悄来了戏园子。
有宁少爷的戏的那天,一般都得提前半个月,才能买到票,按理她们姐妹临时来,根本进不来。
但她们运气好,来的时候,遇见宁少爷身边的小子。
那小子认得她们姐妹,便跟园子打了个招呼,说是宁少爷的朋友。
宁少爷的面子,园主必须给。
于是她们姐妹不但进来了,还安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了。
听了阮氏姐妹的谈话,江小北搞清楚了言乐的身份。
宁大少爷身边的小子。
种种线索都告诉他们,黑桃K就是宁家大少爷。
按时间推算,阮玲被钉死的时候,黑桃K已经被囚禁了。
而阮玲是因为“不守妇道”被钉死的。
既然心里有人,又怎么会和旁人有染?
若是被冤枉的,又是那般惨死,怨气不散,易化成厉鬼。
既为厉鬼,本该寻巴儿村的那些人索命,可她身上却没有一条索取他人性命留下的业障。
她化为厉鬼以后,不去复仇,却一直跟着太姨奶奶,是想要保护妹妹。
而阮钰远离开了巴儿村,与仇人不再有交集,所以她身上才会如此干净?
江小北正归纳着已经知道了的信息,听见有人叫了一声:“宁大少爷来了。”
等得百无聊赖的梨友们立刻来了精神,阮家姐妹一脸期待地看向戏台。
后台的帘子一掀,出来一个年轻人。
二十来岁,没有穿戏装,也没有化妆,一身月白长衫,风神俊朗。
阮钰激动地拉了拉姐姐的衣袖,阮玲轻打了她一下,小声说:“稳重点,别被人笑话。”
阮钰不以为意:“反正没人认识我们。”
年轻人正是宁家大少爷,也是江小北他们在前一个障里见过的黑桃K——宁慕华。
不过,此时的宁慕华和在实验基地里被折磨得脱了相的模样判若两人。
宁慕华朝台下拱了拱拳:“让大家久等了。”
有人问了一声:“宁大少爷,咱今天唱什么?”
宁慕华笑了一笑,看向阮家姐妹,道:“我们今天来点不一样的。”
“怎么不一样法?”下头立刻有人问。
宁慕华道:“今天有贵客前来,我们便请她们其中一位上台来与越华合一曲,就是不知道这位姑娘肯不肯赏脸。”
众人顺着宁慕华的视线看过去,瞬间懂了,立刻鼓着掌大声叫喊:“请姑娘赏脸。”
阮钰兴奋地眼睛放光,跃跃欲试。
但宁大少看着的却是阮玲。
阮钰再是性格活泼,在这种情况下,也做不出跳起来毛遂自荐的事,悻悻地推了推身边的阮玲,叫了声:“姐,去吧。”
阮玲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被这许多人看着,羞得满脸通红,只恨不得能找个地洞钻下去,哪里好意思上台。
阮钰又推了推她,叫声说:“宁大少爷都开口了,如果你不上去,他会很没面子的。”
看得出阮玲是想上台的,不过是脸皮嫩,再加上一些封建社会的保守思想,才坐着没动,听了阮钰的话,抬头看向宁慕华。
阮玲和宁慕华视线对上。
宁慕华冲着她鼓励地微微一笑,阮钰就上去了。
唱的是“牡丹亭”。
阮玲一开口,台下就一片叫好。
江小北不懂戏,但听那调,就想到刚进障的时候沈易之突然开的那一嗓子,“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不由低头看向靠在他“怀里”的胖瓜子。
胖瓜子没跟着唱,视线在阮家玲姐妹和宁慕华身上来回转。
江小北有点失望,但这会儿也不能让人给他唱一曲,只得看回台上的主角。
宁慕华的戏唱得很好,但如果结合戏曲背景,再联想到阮玲纸新娘的身份,就能发现他所唱,都是劝人打破封建迷信,争取美好人生。
阮玲显然也听懂了,也毫无保留地给了回应,媚眼如丝,看向宁慕华的时候,眼里全是柔情蜜意。
再看阮钰,初时跟着戏文听得一脸感动,但看完宁慕华,再看阮玲,视线在俩人脸上徘徊一阵,慢慢低头下去,无意识地捏着在手里捏了好半天的一颗瓜子。
窗外的阳光不明媚了,就连障里都有了苦涩味道。
江小北蹙眉。
障里氛围会随着障主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阮玲现在满腔爱意,这障也应该充满柔情蜜意,甜得齁人。
可他感觉到的却是苦涩。
他附在灯笼上的时候,就感觉违和,现在进了二层,违和感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明显了。
江小北即便进障少,也感觉情况不对。
挂在江小北肚子上的胖瓜子,拖声拖气地“啊”了一声:“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沈易之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阮钰的。
江小北秒懂了。
他们之前都猜错了。
这障不是阮玲的,而是阮钰的。
正常情况,障是逝者心结不去所成,而他们又都见过一直跟在太姨奶奶身边的红嫁衣,自然而然地以为这障是红嫁衣的障。
由此疏忽了另一种情况。
除了逝者心结不去而成的障,还有一种极其罕见的障。
叫活人障。
障如其名,是活人心里有疾,久不得解,无望破解之下便可能成障。
不过概率极低。
以至于他们之前一直没有往这方面想,因此总觉得这障里所见处处违和。
若换成阮钰的障,之前的种种违和也就有了合理解释。
第40章
宁慕华说给她们讲故事, 但实际上是讲给姐姐听的,于是她虽然听得很认真,却也很沉默。
障里总是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酸涩。
宁慕华不但自己讲, 还给阮家姐妹引见了一位在女校教书的女教师。
宁慕华和女教师的先进思想, 为阮家姐妹的见解打开了一道窗。
事实证明宁慕华的付出是有用的, 阮钰终于提出她不想做纸新娘, 要离开巴儿村。
不久后就是纸新娘献祭的日子。
阮玲回去了以后, 便会被看管起来, 再不能出来。
女教师提义,现在就跟她走,不再回巴儿村。
但阮家姐妹不同意,因为她们就这么跑了,抚养她们长大的养母梅姨会受到连累。
那些人狠起来, 是能把人活活打死的。
另外,言乐出去看了一圈, 回来说外面有巴儿村的人盯着。
阮玲是纸新娘,村里人怕她跑,每次出来,都会有人盯着。
梨园没有票进不来, 所以阮家姐妹每次到梨园, 那些人都只能在外面蹲着。
他们看不见里面,不知道姐妹俩是怎么看戏的。
而宁慕华又是极其守礼的, 出了梨园, 与她们没有任何交集。
因此, 她们来了好几次梨园,巴儿村的人都没发现她们和宁慕华走得很近。
只要人不跑,该回村的时候, 她们不让人等,巴儿村的人也就不太理会她们。
为了避免闲话,平时盯着姐妹俩的都是有夫家的妇人。
但今天除了平时负责盯着她们的妇人,还多了好几个男人。
就这么跑,肯定不行。
要离开巴儿村,也得先回去,说服曾娘,然后再带着曾娘一起离开。
阮玲回去以后,虽然会被看管起来。
但按惯例,巴儿村会在纸新娘献祭前几日,请戏班到村里闹一场,目的是驱赶魍魉小鬼,让献祭纸新娘时能够顺利。
村里人都爱凑热闹,有戏班子进村,对纸新娘的看守也会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