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作者:
琼枝玉叶 更新:2025-09-09 09:22 字数:3274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104章
武兴十五年, 十月中。
李观在翰林院得罪了人,被贬至地方小县任县尉。
李观遂携家眷同往。
临行前,裴朔和霍衡去送行, 李观整个人再无少年心气, 胡子都没刮, 发丝凌乱, 眼底无光。
“李观,我……”裴朔想说些什么,他最终还是没办法改变李观孤独终老的结局。他不敢面对李观。
李观抱了抱他, 扯出一抹笑, “不是你的错,反而多亏有你, 我才能和玉儿有过一些短暂的时光,否则将抱憾终生。”
“此行山高路远,恐怕此生难以相见。”李观苦笑一声。
“怀英、霍衡, 不知何日还能花下饮酒,泛舟湖上?”
裴朔看着他背影渐行渐远。
古代车马慢,地方遥远, 恐怕真的会如李观所说, 此生再难相见。
直到谢蔺登基数年后, 李观才会重出茅庐,那时不知会是怎样的光景了。他和霍衡是否还能存活于世?
霍衡的眼圈都红了,他们本来是高高兴兴地参加兄弟婚宴,结果发生了那种事, 如今李观被贬偏远小县,他不日也要南下操练兵马以防南梁,独留裴朔一人在京师。
*
十月末, 南梁有使者来说和,要求公主和亲,而当今武兴帝膝下仅有一位婉玉公主。
消息很快便插着翅膀似得传遍京师,霍衡被派遣南下镇守襄阳,以防南梁席卷重来。
裴朔送他走时只送了五个字[小心夏侯起],霍衡虽然不解此人为谁,但还是收下了裴朔的提醒。
夏侯起和霍衡是天生的克星。
有霍衡在,夏侯起不得靠近北祈半步,霍衡一死,夏侯起当月便举兵北上破了长平。
历史上也有谢婉玉和亲的故事,南梁虽被打退,但兵强马壮,逐鹿中原之心路人皆知,未必不会卷土重来,且北祈战争损耗太大,国力低微,一时很难缓和过来,和亲对于北祈来说是能苟延残喘最好的办法。
“可怜的婉玉公主。”裴朔挽袖捏着一颗黑子落入棋盘。
谢蔺瞧着他忍不住想笑,“出嫁的人不会是谢婉玉。”
“为什么?陛下可只有这一位公主,总不能把你嫁过去吧?”
谢蔺无奈道:“从宗室中选取女子,代替出嫁。”
裴朔一愣,“这样南梁会同意吗?”
“会的,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公主作为战利品,并不在乎她是不是真的公主,毕竟他们把她娶回去可不是当祖奶奶供奉的。”
裴朔怔在当场。
如果历史上出使的不是谢婉玉,那会是谁?
谢蔺见状当即再落一子,浅笑倩兮,“驸马,要赌一把吗?”
裴朔手中折扇一合哼道:“赌就赌,谁怕谁?”
谢蔺反笑道:“既然要赌,就该有赌注,驸马要拿什么下注?”
裴朔想了想,自己身上穿的戴的全是出自谢蔺之手,就连手上的玉镯子也是当年用谢蔺赐的赏钱买下来的,他好像没什么能做赌注的。
“你想要什么?”
谢蔺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越发不怀好意起来,裴朔双手抱胸,惊道:“不许再给我下药。”
上次之后连着好几天他都是腰酸腿疼的,元宵给他打水擦脸时有几次都瞧见了他脖间的红痕,让他丢人的很。
谢蔺笑道:“我可是正人君子,上次是因为驸马惹我生气,我才出此下策。这一次嘛……”
他指尖虚空一点。
裴朔顺着他的视线看到了一件漂亮的华裳,那是谢明昭新做的粉色纱裙,光线底下流光溢彩,褶裙掀起细密涟漪,银丝绣就的缠枝牡丹在裙身绽放,每片花瓣都缀着细碎的珍珠,折射出点点柔芒。
“什么意思?”裴朔不解。
谢蔺托着脑袋,笑眯眯地看着他,“如果驸马输了,就请穿上这件华裙,我要亲自为驸马点红妆。”
裴朔:“……”
救命!
他不想穿女装!
但是历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的故事,和亲的公主就是谢婉玉,总不会天底下还有第二个谢婉玉?他就不信他一个看过剧本的人还能赌输了?
“好!赌就赌。”
“不过我要是赢了,你要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国师大人被人常年看守,心中难免抑郁,我要你帮我想个办法解她之困,而且我要见她。”
谢蔺笑笑,“这有何难?”
“等一下。”
“怎么了?”
裴朔捏着一子,看着棋盘的局势,指尖一弹把谢蔺刚落的白子摊开,将自己刚落的黑子换了个位置。
“我要悔棋。”
谢蔺:“……”
小人心态。
谢蔺又执那一子换了个位置,裴朔的黑子被包围得明明白白,他轻笑一声,“驸马,你要输了。”
“等等,我还要悔棋。”
谢蔺任由他继续改了位置,等裴朔思索后,他又落一子,“驸马,你逃无可逃。”
裴朔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手中的棋子不丢,翻身就走,“我不玩了。”
十一月中,武兴帝答应将自己膝下的独女谢婉玉嫁给南梁。裴朔和谢蔺作为宗亲,同时还是婉玉公主的皇姐和姐夫,自然要参加送亲仪式。
武兴帝没有出席,甚至太子也没有出席,只有几位皇室宗亲和几位官员,裴朔混迹在人群中,瞧着河岸前那位身着喜服的女子,金色流苏珠帘遮面,他看不清她的脸。
忽然南平郡王上前双手正欲伸出,却被一妇人打断,南平郡王只好收回了双手躲在人群中偷偷抹眼泪。
该不会……
裴朔往前动了动。
那女子朝着皇宫的方向遥遥一跪,声音朗如清风,“女儿拜别父皇,此去愿我北祈风调雨顺、黎民万安。”
这个声音,裴朔好像在哪里听过,但绝对不是谢婉玉的声音。
难道真的被谢蔺说中,和亲的人根本就不是谢婉玉?
南平郡王哭得更凶了,那打断南平郡王手的妇人此时也开始偷偷抹眼泪,和南平郡王哭作一团。
“那位美妇人是谁?”裴朔朝旁边一位青年官员问道。
那人见裴朔和他讲话顿时受宠若惊般道:“是南平郡王的母亲。”
裴朔瞬间便知道了那珠帘下的女子是谁了。
武兴十二年,他落水后记忆全失,尚在裴家时,曾受南平郡王邀请参加杏花宴,杏花宴的主人就是那位南平郡主谢鸢。
谢鸢灵动活泼,满腹诗书,南平郡王常以妹为傲,而后南平郡主及笄,却一直未能寻到与之相配的夫婿,如今和亲的事竟落到了她的头上。
裴朔瞪大了眼。
那女子被侍女搀扶着转过身来,一颗晶莹的泪珠随风落下,最终竟是她上了去南梁的船。
忽然,裴朔只觉得好像有什么视线盯着自己,他环顾四周看了一圈,却觉得船上一位穿着白袍戴着鬼面具的小将军有些眼熟。
“那位小将军是谁?”
方才那位青年官员接着解释道:“听说是南梁夏侯家的公子,叫……夏侯起。”
裴朔脑子嗡地一下。
夏侯起终于出现了吗?
“南梁怎么派夏侯家的来?”
“霍小将军斩了他爹的脑袋,夏侯家自然不甘心,这次来北祈就是来找霍小将军的,幸好小将军早已南下。”
裴朔也舒了一口气,霍衡和夏侯起的初次交锋不在北祈,这两个人要是在北祈打起来,谁也拉不住架。
不多时,通往南梁的船只动身,遥远的江面起了一层雾,几百辆船只护送公主远行,渐渐地只剩下江面上摇曳的几个小黑点。
“女儿,我的女儿。”南平郡王的母亲在岸边哭得死去活来,几乎要冲进江去,幸好有宫人拦住。
裴朔第一次对历史产生了怀疑。
和亲的人确实是谢婉玉,但不是真正的谢婉玉,真正的谢婉玉被武兴帝改了个封号,以自幼在外为国祈福为由,又将其接回了宫。
往后,和亲的是谢婉玉,留在宫里的则是在外祈福多年回宫的谢珠玉。
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却又快得没能抓住。
直至江面再也看不清任何船只,众人才散去,裴朔叹了口气,见旁边那人还没走,又好奇问道:“还没来得及问大人名讳是?”
那人见裴朔终于问起他的名字,唇角终于上扬,后退一步,双手作揖,深深朝裴朔一拜。
“学生崔怀拜见驸马爷。”
崔怀?!
卧槽!
裴朔这才终于打量起眼前这个人,他穿着翰林院的服饰,想必是作为颁布和亲诏书的随行官而来。
青色团鹤纹的官袍穿在他身上恰到好处,约莫二十多岁的年纪,眉若远山含黛,眼尾微微上挑,瞳仁漆黑如浸了墨的琉璃,笑起来时弯成两泓月牙,却掩不住眼底流转的精光,唇角常年噙着三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