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作者:
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39 字数:3301
晴雯从外头又捧了长嘴饲药壶进来,听到她们说话,不由好笑:“虽说在八月间,姑娘们又不上蟾宫折桂,哪里愁成这样。”
“云儿的诗命意新奇,最不喜规矩准绳,哪有什么难的。”黛玉不以为然地说,接过晴雯递送过来的饲药壶,一仰头给喝了。
“但愿不难。”宝钗嘴上如是说,心里又琢磨:情急万分,只怕螃蟹捱不到明儿了。等湘云吃完饭出来,就要拉她去蘅芜苑,计议设东的事了。
晴雯心想哪能让姑娘们吃死螃蟹闹肚子,还是得跟云姑娘交个底,不要搞劳什子螃蟹宴了。
她收拾了食盒回到贾府,趁着云姑娘刚从老太太屋里吃完饭出来,先引她到绛芸轩玩,谈及明日起诗社的事。
先把从前稻香村起的榴花社、落雁湖的“飞巧”是如此安排筹划的,跟湘云说了一遍。又说明了起诗社的费用无需额外掏钱,只在监社御史凤姐那里,领十两银子就够了。需要的点心茶果酒馔交由厨房操办即可。
湘云听了这话,如何安排席面,心里也有了章程。又与宝玉商讨该用什么菜品才应时应景。
宝玉从小锦衣玉食,在吃食上又格外留心,当即不假思索地报了菜名:“若论小点有桂花糖藕、莲花酥、兴安酥、夹心蜜枣菱粉糕,若是菜有金齑玉脍、八宝鸭、大闸蟹。”
“中秋将近,赏桂花吃螃蟹最应景了,不如明儿我领了银子,让厨房去采买螃蟹。”湘云笑道。
晴雯忙道:“千万别弄螃蟹吃,一则琏二奶奶怀着哥儿,又不能吃蟹又不能饮酒,哪有起诗社请客,白让监社御史饿着肚子的道理。
二则林姑娘一日三餐自有定例,一夹子肉也吃不得。三姑娘和宝姑娘又都要守孝,根本不适合吃荤腥之物。
三则姑娘们吃螃蟹要摆好几套蟹八件、再预备一大缸的香花水洗手,还要配几坛子黄酒,一人身后还需站一个丫鬟伺候敲螃蟹,弄得腥气扑鼻。又琐碎,又麻烦。赏给丫鬟们吃吧,又难保螃蟹管够,万一有谁吃不着干看着,岂不生怨。”
湘云听了,颇觉有理,只要稍一想那画面场景,就觉得混乱不堪,完全不像诗社的样子了。
宝玉笑道:“既然凤姐姐、林妹妹吃的东西都拘定了样数,不如各人前面摆一个什锦攒心盒子,放上各人爱吃的菜品果点,再配一个乌银梅花自斟壶。至于诗题,菊花、桂花虽合景,易落俗套,不如作个芙蓉诗如何?”
“很是!”湘云拍手笑道,作定了这个主意。
晴雯又建议道:“云姑娘不妨先去药膳房,找我嫂子画眉,了解市面行情,打听应时的果品蔬菜是什么价,就好下单子了。”
湘云答应而去,乘车进了长林园,拉着丫鬟翠缕,先依着晴雯的建议,到药膳房找画眉了。
商议了小半个时辰,大事已定,主仆二人正准备回怡红院睡觉,却见宝钗等在怡红院前,邀她往蘅芜苑安歇。
湘云欣然同意,吩咐翠缕去把自己的妆奁铺盖,搬到蘅芜苑去。
宝钗听到湘云计议设东的主意,心知她必然听宝玉说过了从前诗社的则例,暗道不妙。
仍是建议道:“你这主意不妥当的很,各人自斟自酌吃攒盒餐有什么意思,不如配上螃蟹黄酒,再把老太太、太太请来簪菊赏桂,岂不应景又热闹有趣。恰好,我们当铺的伙计前儿送了几斤田里的好螃蟹来。等散了席,咱们持螯嚼蟹,饮酒放歌,哪里作不出一篓子诗来。”
虽说宝钗的提议与自己从前所想的不谋而合,但方才晴雯说的话,已然印在了湘云的心里。她只得把画眉算的账目给报了出来。
“螃蟹分田蟹和湖蟹,湖蟹膏肥脂满,肉质更鲜嫩,价格偏贵,若请老太太、太太来吃,加上几位姨娘、有名儿的丫鬟,一人一只螃蟹,少说也得二百斤才够吃,按世卖价得五十两起。诗社十两银子的则例,根本不够使的。即便有钱使,明儿买新鲜的也来不及了。
田蟹虽便宜些,但是吃草虫长的,又沾了粪肥,只怕吃了闹肚子呢。而况老太太、太太的每天吃菜的流水牌里,也没有螃蟹。可见是不爱吃的。”
宝钗大吃了一惊,她一个不谙世事的侯门小姐,哪里知道这么多?忙问:“这都是谁告诉你的?”
湘云一边拆着辫子,一边说:“药膳房的画眉姐姐告诉我的。”
“原来是她。”宝钗暗自切齿,她都快把这人给忘了,偏生这会子又来坏她的好事。
宝钗原想赶回梨香院,告诉嫂子夏金桂连夜把那些螃蟹都拆了,作出几坛子蟹黄膏来,再往酒楼销去。
偏偏史湘云话多,人睡在枕头上,还拉着自己咭咭呱呱,一会子说些家常烦难事,一会子又谈诗词歌赋,没完没了,几次劝歇也不听。
宝钗无精打采地应付了一阵子,实在气闷不过,直接背过身,面墙负气睡去。
湘云推了她两下,见她已经睡实了,只得拉起被子也睡了。
翌日,湘云作东的芙蓉诗社热闹开席,而梨香院的几十篓螃蟹都死了,满院腥臭,秽气熏天。
诗还未作,湘云先与宝玉吆五喝六地划拳,赢了后又兴起一个新酒令,笑说:“我的酒面要一句《诗经》、一句《周易》、一句骨牌名,一句词牌名,一句时宪书上的话,酒底要用果菜名,关联在座的一个人。”
宝玉笑道:“云妹妹的令也太难人了,容我想一想再来。”
黛玉文思一动,斟了一杯酒,递给他说:“你吃了这一杯,我替你说。”
宝玉接过正欲低头喝了,谁料禛钰劈手夺下,一仰脖子一气饮干。
“我来!”只见他一身竹纹青衫,姿仪飘逸,摇着鹅毛羽扇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①;喜盈我室,所愿必得②。无端蝶恋花心动③,却为明珠点绛唇④。但看桃始华,仓庚鸣⑤。”
众人听了都笑说:“这一串子说出来,谁不知王公子红鸾星动了。”
“酒底也不必说了,我们都知道了!”凤姐拍手笑道。
黛玉早含羞垂了头,不作声。
禛钰搛起一筷子浦菜,望向黛玉,说酒底道:“不须施粉黛,隔浦见湘妃。⑥”
众人笑得更欢了,唯有宝玉脸色差到极点,眉头紧拧,拳头攥得跟秤砣一样死。
“宝玉,快帮我撕了他这诌嘴!做什么故意攀扯我。”黛玉急了,伸手去推宝玉。
宝玉被推得一个趔趄才堪堪稳住,愣是说不出一个字来,凤姐转头对禛钰说:“好兄弟,如今都大了,有些玩笑开不得!”
禛钰只笑:“姐姐不知道,酒令大如军令,可不是玩笑呢。”
凤姐脸色变了又变,暗叹一声,抬起脸来依旧是笑模样,年轻人逞轻狂,根本拦不住。
黛玉脸红更甚,恨不能逃席而去,偏偏被湘云摁在绣墩上不得动弹。
只得抓起筷子敲了禛钰的手,粉面含嗔地说:“都怪你!”
第76章
皇太子狡置挡箭牌, 林如海承旨翰林院
眼见中秋将近,禛钰忙完了罗天大醮的筹备事宜,赶着进宫与父皇吃了一顿团圆饭。
父子二人寂然饭毕, 捧茶闲话,禛钰对宣隆帝道:“父皇, 户部尚书已经换过两人, 皆不中用。大理寺卿严必显也已查证, 林海所受弹劾大多不实,父皇还将林御史以戴罪之身,扣在彤庭修书, 不知有何顾虑?”
宣隆帝呷了一口茶说:“你急什么, 好刀不怕磨。且等户部那些庸碌无能之辈, 急得跳脚的时候,再请他出来。”
禛钰皱眉,一想到林表妹心里的苦处, 就更急了。
他暗暗握紧了拳头, 斟酌了言语,劝道:“父皇, 林御史除了是您的臣子, 也是一家之主,将他不明不白地长久羁留在彤庭, 他的家人亲眷岂不担心?眼见中秋将至, 不如暂放他回去过节,林御史必然感念陛下体恤臣工之德, 奉公克己, 尽瘁国事。”
“也罢,就让他做翰林院承旨罢。”宣隆帝放下茶盏, 吩咐太子拟旨。
所谓翰林院承旨,名为翰林学士之首,并非单纯为陛下草拟诏令的秘书,而是居住在禁中,职掌机密要务的帝王幕僚,是陛下非公开的“内相”,也是升任内阁的一个过渡阶段。
禛钰心头暗喜,仍旧喜怒不形于色地秉笔拟旨。
宣隆帝见太子持笔一挥而就,便知他心里是极高兴的。夏守忠朝陛下暗暗伸出三个指头,宣隆帝默默点头。
这小子还当他一无所知呢,所谓的司衾娘子不过又是欺君的幌子,三天两头顶着王家少爷的名头住在贾府,分明看中了贾府的三姑娘。
却因那姑娘只是庶出,还要守孝三年,他才推三阻四不肯选秀纳妃,偏要在老子面前装相。林海是贾三姑娘的姑父,一力支撑着贾府的前程,太子自然要为他说话了。
写完圣旨,禛钰躬身告退。宣隆帝示意夏守忠送太子回东宫。
夏守忠亲自提了宫灯,为太子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