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作者:
爱初会 更新:2025-09-09 09:42 字数:3316
依我之见,朝会改到辰初至巳初时刻就很好。这会子天光大亮,人头脑也清醒,还能节省油蜡。
飓风暴雪大雨之日、四离、四绝等凶日也应辍朝,不如在宣武门立一根长杆,朝会日扬旗,辍朝日收旗,众爱卿观旗出行。”
众人意味深长地望着武英帝,那眼神无一不在调侃:解释得越多,掩饰越多,不过是想君王贪欢朝慵起罢了。
晴雯素来心疼黛玉,自然希望她能多休息,便附议道:“也可。”
陈芳洲道:“文德帝希望每月中旬十日,回茜香主持国政。”
这一回禛钰迟疑了一会儿,才勉强道了一声“好!”
正当晴雯落笔要勾掉这一条时,禛钰话锋一转,道:“虽然中原开辟女子科举先后也历经了两场,却始终没有女子能考中二甲进士做堂上官。只有少数几个同进士,因照顾女子之故,也不便授官边地,外放穷壤。
茜香国女子当政,想必有很多历练的机会,不如让文德帝携带她们入茜香历练观政,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陈芳洲与晴雯对视一眼,各自思忖了一下,而后道:“可也。”
禛钰忙道:“既然我给予了女子为官的便利,相当于给了茜香几个能臣,文德帝执政也轻松许多是吧。何必每月去十天呢?我看一天也就够了,而况来回路上也要耗费一二天工夫。
茜香国人口不过两百万,只相当于姑苏一城人口,以文德帝的能力,并不需要久滞在茜香,也能治理。”
好个以退为进,步步为营的武英帝。陈芳洲与晴雯在心头大呼上当,好处已经拿了,再怎么吐口出去呢?
最后双方拉扯了一会儿,十天改为五天,也不必每月确定日子,按事务轻重缓急灵活分配。
韩奇在一旁看着武英帝一个人唇枪舌剑,完全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列席桌上。
林海身为黛玉之父,却要站在女婿的立场上谈判,左右为难之下,大部分时间是缄默的,少部分时间被女婿狡诈的心机所惊到,咳嗽之声就多了起来。
讨论完了朝堂事务,接下来就是二帝生活起居细事。
紫鹃道:“按茜香走婚制,男不娶女不嫁,二帝起居当遵守夜聚朝离,除了戊时至次日卯时外,还请陛下遵守规约,离开文德帝寝殿。”
方才还态度可亲的禛钰当即变脸,犹如捍卫领地的老虎,煞气十足地道:“大使谬矣,按茜香婚俗,并走婚男女非夜聚朝离,而是暮聚朝离。
所谓暮,是日落西山之时,当从酉时算起。我与文德帝辰时要一起上朝的,难道要我到别处去更衣冠带,误了早朝可怎么办?而况茜香走婚男女分开之后,男子是要回到原来的家庭中生产、生活的。
朕父母双亡,已经没有家了,文德帝所在之地就是朕的家,你们怎么可以让我与亲人分开呢!”说到伤心处,武英帝都开始委屈掉眼泪了。
紫鹃也是万万没想到,一代帝王翻脸比翻书还快,方才还威风凛凛寸土不让,这会子又哭天抹泪的装可怜了,活像是被她欺负了似的。
茜香三代表各个蹙眉,一时沉默,眼见韩奇那个滥竽充数的尸位素餐,禛钰一脚踢到他胫骨上,狠狠剜了他一眼。
韩奇吃痛,“啊”了一声,瞬间领会圣命,开始舌灿莲花的禀赋。
“为了增进文武二帝的互信,朝堂和谐,也不宜别室另居。二帝蹉跎十年光阴,才得以相扶一生,剩下的时光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下四之一。
而后听朝理政、批阅奏折、祭天祀祖、巡幸天下,又剩下八之一,再去掉沐浴饮食来往奔波,他们彼此能相处的时光寥寥可数,就这还要掐头去尾,遵守迂腐陈俗,太不合理了。”
这番话说得再情在理,晴雯也不禁红了眼圈,最后还是无奈妥协了,说了一句“届时由二帝面晤详谈吧。”
正当禛钰觉得自己大获全胜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阁老突然发话了。
“文德帝在滇南代表优婆夷辩经,已经是皈依如来的四众弟子了,在西疆云贵一代百姓皆知,当守五戒十善为信众之表率。每月当持斋素食修清净心,并禁止屠宰十天,十斋日期间,也不宜承宠,还望陛下谨记。”
禛钰顿时如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两眼只瞅着林阁老发呆。
岳父,我待您不薄啊,请您上谈判桌的目的,是让您看看我有多爱您的女儿,您这样对我,合适吗?
愣了半晌,禛钰才一脸漠然地反驳:“文德帝首先是天下之主,而后才是慈悲信众,还请林阁老不要主次颠倒。而况斋戒也不单有十斋日之说,还有四斋、八斋之说。
文德帝每月十天不吃荤腥,若天下人盲目效仿,只怕肉铺鱼肆要关张一半,百姓如何生存?
最为合适文德帝的是,每年行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放下俗物,清静身心,沐浴斋戒,隔绝欲扰才对。”
第240章
倾国之力江山为聘, 日月双悬照彻天下
经过三天的谈判,诸多细节拉锯扯锯一般没有定论,最终以“二帝面晤详谈”为终局。
黛玉早知道是这个结果, 所以才对晴雯紫鹃说,你们奈何不了武英帝, 说也说不过, 打又不敢打, 到头来还得我与他周旋。
为了避免劳民伤财,黛玉不希望婚礼大操大办,谢绝各方的贺礼。而况依茜香走婚之俗, 也无需聘礼与嫁妆。与禛钰互换信物便算礼成。
禛钰送出的礼物除了传国玉玺、金镀银的万国舆图, 还有他亲手刊刻的黛玉文集。
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诗词歌赋乃至文章策论, 都被他一一搜罗整理,片言无漏,黛玉感动不已, 同时又不禁苦恼起来。
他的礼物不啻于倾国之力, 江山为聘。不但无上尊贵稀世无双,还用心至极, 自己好像给不出同等分量的礼物。
即便把茜香国皇帝的权杖送过去, 也无法比拟。
崇政殿中群臣集思广益,思量了数日, 也没想出来送什么好, 她们心中最珍贵的,就是吾皇了, 好似尘世中一切凡品都配不上她。
黛玉思来想去, 请司乐楼的离柳,研制一台织缝一体机, 从今往后禛钰贴身穿的衣物,都由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她能送的,只有自己终身相伴的长情。
寻常人成亲都是天刚蒙亮就起床,因茜香距京城太远,即便乘坐飞梭快艇也需一日行程。
黛玉打算将夜时分,就从茜草湾乘快艇出发,在海上行船一晚,次日清晨从直沽港入京,到皇宫恰好就是辰时。
原本没想兴师动众,可紫鹃、晴雯两个服侍黛玉梳洗完后,王廷内外灯花相映,琉璃光转,鱼龙夜舞,伴着细乐声喧,说不尽的富丽堂皇,珠玉乾坤。
黛玉根本不知她们是何时排演出来的阵仗,自己竟一点儿风声都不闻,想必是晴雯、紫鹃的主意,又不好拂了这样精心筹备的美意,便默许了她们载歌载舞,倾情相送。
黛玉身穿晴雯为她绣的真红十二章纹裙袍,坐上了帝辇,在一片银光雪浪中,徐徐告别王廷。
晴雯托着传国玉玺,紫鹃捧着九龙冠和女帝权杖一路随行。因是长途远涉,妆容冠带之饰,还需入京后再另行点缀。
出了王廷,黛玉看到外面也是亮如白昼,所有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乃至街巷合院,家家户户的门檐下,都高悬着红艳的茜香罗,如同火焰一般绵延不绝。
男女老少提灯挎篮,站在帝辇驶经的道路两旁,抛洒鲜花,送别女帝。
“陛下,要常回来看看我们呀!”
“陛下,祝您芝兰千载茂,琴瑟乐百年!”
“陛下,若是武英帝对您不好,我们就把您给抢回来!”
“您永远都是茜香的皇帝,虽要是敢欺负您,就是与我们茜香作对,我们绝不相饶!”
“陛下,你成亲太早了,为何不等我长大呢!”
“陛下,一定要过得幸福呀!”
“陛下,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黛玉挥手感谢百姓们的祝福,望着那一张张或喜或泣的脸孔,她心中一片暖意,觉得自己多了好些维护自己的“娘家人”,感动之下不禁红了眼眶,几次拭泪,濡湿了两张手帕。幸而脸上没有上妆,要不然到了京城,妆面多半会晕染成个大花猫。
浅草湾港口也是香花满地,火树琪花,泊在海港的飞梭快艇,也被装饰一新,变成了金窗玉槛的画舫,里面沉檀飘香,壁龛上供着三尺高的白玉观音,四处鲜花着锦,左右珠帘嵌宝,足下毯铺鱼獭,背后屏展金箔,宛如仙宫绣阁一般。
黛玉不禁感慨道:“这也太奢华过头了,本来成亲也就只是两个人的事,何必这样靡费?”
紫鹃笑道:“我们何尝没有劝过?只是实在推脱不下。这一路上所见的鲜花,是滇南百姓送的,各色珍珠是真真国渔女送的,金缕罽、火浣布是海西国教廷送的。白玉观音是扶桑国送的,黄铜器物和金箔饰物是羌塘番民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