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作者:
闻笛解酒 更新:2025-09-09 09:43 字数:3327
第51章 鸠占鹊巢
在响水乡摆摊做生意的人并不多, 两条长街就能装下,因此人们之间便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一个摊位都有固定的“主人”。除非这一任的摊主明确说明, 自己从此以后不做摆摊生意,才能被下一个人占位。
人们默默遵守这规则十几年, 结果却被人一朝打破了。
只见两个男人正支起一个大摊子, 坐在原先红玉和柳婆婆的位置。不光如此, 那摊位极大,不仅占了她们的位置,连旁边的王大娘也没能幸免。
柳婆婆皱起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红玉还没来得及回答, 王大娘已经先行开骂起来。
王大娘叉着腰, 指着那两个男人的鼻子大声叫骂:“没长眼的东西!老娘在这儿摆了这么多年的摊, 岂能容你们说占就占,赶紧给我滚!”
被指着鼻子骂了这么一通,那两个男人却恍若未觉, 继续有条不紊地将包裹里的东西摆出来。
红彤彤、粉津津的小点心……不正是她和柳婆婆卖的蜜饯果子吗?
敢情这是同行抢生意来了!
想到这一点之后, 再看那两个男人,的确有几分眼熟。
之前说过, 在响水乡摆摊做吃食生意的很少, 但并不是没有,比如那家“清风小店”, 做的就是零食生意。
既然是零食生意, 就不像红玉她们只卖一些凉拌菜和糕点,还有龟苓膏、莜面鱼鱼、凉粉等等之类的小吃。然而尽管卖了这么许多种类, 生意却并不如红玉她们好, 这才出此下策来鸠占鹊巢。那两个男人,就是清风小店的小厮!
柳婆婆比红玉在响水乡的时间更长, 自然比她更熟悉这里的一人一物,当下也认了出来,走过去道:“二位公子,凡事总要讲究个先来后到。这摊位是我和我孙女还有王大娘的,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你们何必要来上这么一出?”
红玉闻言心中微微一叹。柳婆婆这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怕不会感化他们。
果然,那两个男人停下手中动作,斜睨了柳婆婆一眼,对她道:“这位婆婆,这儿又没写上您的大名,再说您刚才也说了‘先来后到’,今日是我兄弟二人先来,您后到。这摊位自然是我们的了。”
柳婆婆讪讪:“我说的先来后到不是这个意思……”
“呸!不要脸!”那边王大娘又骂上了,“说的话比谁都好听,做的事比谁都下道!”她飞踢一脚,正中那台子桌脚,整张桌子晃了一晃,勉勉强强地立住了。
“你们要是不走的话,我就报官!”
“哪来的悍妇!”那两个男人见桌子被踢,也有些动怒,“报官就报官!还怕了你不成?”
“这可是你说的!”说完,脾气火爆的王大娘转头就去了衙门,柳婆婆和红玉拉都没拉住。
拦住王大娘是因为,官府的确不会插手此事。
其一,固定摊主一说到底只是不成文的规定,用现代的话来说,根本没有法律效力;其二,像王大娘与这二人之间的口角之争,又没有见血,官府怎么会管呢?无非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罢了。
尽管是这样想的,但红玉还是抱了一丝期望,安慰柳婆婆道:“婆婆别急,一会儿先听听衙役怎么说。”
柳婆婆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唉……”
片刻过后,王大娘果然带着两个衙役模样的人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道:“大人,就是他们!”
那两个衙役走过来,腰间配刀锃光瓦亮,随着动作一闪一闪。围观群众哪里见过此等阵仗,纷纷向后退了一大步——但还是没离开。毕竟,谁不爱看热闹?
其中一个衙役故意晃了晃腰间佩刀,对那两个男人道:“说吧,怎么一回事。”
于是他们又把刚才对柳婆婆说过的话声色并茂说了一遍,并且还着重强调了“他们先来,红玉她们后到”。
那两个衙役听过之后,对视一眼,其中一人下结论道:“先来后到,确实没错。”
一听这话,红玉就知道,完了。
王大娘眨了眨眼,不可置信道:“大人,你们怎么向着他们说话啊!”
那衙役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谁对,我们自然就向着谁说话。”
“这样,两位大娘,还有这位姑娘,今日你们先择别处摆摊,明日再来抢地方,看看能不能抢到。”
王大娘气得都快呼吸不畅了,“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规矩!”还抢地方,她和柳姐两个几乎半截入土的人,怎么抢得过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再说现在找地方摆摊,那就只能找一些犄角旮旯的边缘地带了。
两个男人听到这话,就知道自己赢了,得意一笑,对衙役作揖道:“谢大人主持公道!”
那两个衙役心安理得地受了他们这一拜,转过头对围观的人道:“都散了吧!”这才施施然离去。
闹了这么一通,柳婆婆心中十分疲惫,对王大娘说:“罢了,王姐,我们去别的地方吧。”
王大娘也没料到是这么个结果,自己找人批评自己,平白无故给人家当了笑话,暴怒的气焰也消散了,蔫蔫道:“行,行。”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红玉却说话了。
“等等。”
只见她上前几步,来到那已经是清风小店分店的摊位,问:“你们这卖的可是蜜饯果子?”
男人以为她要找茬,没好气道:“是啊。”
红玉微微一笑,“那我买一份。”
同行来买,这倒是真让他们诧异了。但有钱谁不赚?还是给红玉包上了一份。
红玉接过那包蜜饯,当着他们的面吃了一个李子干,看不出什么表情,接着便拉着柳婆婆走了。
走得远了,红玉才对柳婆婆说:“婆婆放心,他们过几天就会走了。”
“何以见得?”
“那果子……”红玉回味了一下那齁甜齁酸齁咸的味道,忍不住皱起眉头,“……实在是太难吃了。”实话实说,与她和柳婆婆做的果子相比,味道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们怎么会天真地以为,换了个“风水好”的地方,就能让那般难吃的果子销售一空?
“我们那个摊位,还没有他们清风小店的位置好,只怕他们的销量还不如以前。”
食客们不会在乎谁占了谁的摊位,但会在意味道好不好。
柳婆婆摇摇头,“清风小店,清风如许……这名字还真是名不副实。”
听红玉这么说,柳婆婆松心许多,王大娘却依然闷闷不乐:“柳姐,红玉,你们的点心做得好,自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这布料却是平平无奇,完全就是靠着之前在街中心的位置才卖得不错,现在看来,我怕是要失业了……”
红玉道:“大娘何必自贬,如果真的是‘平平无奇’,就算摆在客人家门口,他们也不会买的。所以,大娘的布料一定有过人之处。”
王大娘笑了笑,“真像你说的那样就好啦……”
三人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一处唯一空着的摊位。
柳婆婆问周围人:“这个摊子没有主人吧?”
周围人回答:“没有,空好久了!”
“那我们便摆在这里吧。”柳婆婆对红玉和王大娘说道。
将东西像从前一样摆出来,一开始还没有人来,渐渐地,客人便多了起来。
“好累啊走不动了,我想歇……咦,等等,好像就是这里!”
红玉抬头一看,看见几个穿花着绿的小姑娘朝自己走过来。
“姑娘,听说你们换地方了,我们就过来捧场啦。还记得我们吗?”其中一个小姑娘说道。
瞥见她发髻上那枚熟悉的花钿,红玉眼睛一亮,“可是那日去踏青,买了椰子糕和牛乳红茶的姑娘?”
没想到她连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的细枝末节都记得,小姑娘们十分惊奇,“姑娘好记忆!”
又有一个小姑娘说道:“我们刚才看见姑娘之前的摊位换了人,还以为和你们是一室的,就买了一包西梅干。吃到嘴里才发现难吃得很,和姑娘之前卖的味道简直没法比,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你们被迫换了个地方。”
“然后我们便找来了,走了一路,累死了!”
红玉羞赧一笑,“难为你们特意过来,真是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麻烦姑娘给我来一包西梅干,和上次一样的!”
红玉依言包好,又递给她们一壶牛乳绿茶,“这是牛乳绿茶是新品,将之前的红茶换成了绿茶,夏天喝起来更为清爽。你们尝尝好不好喝,不要钱,就当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小姑娘们心眼大,也不推辞,开开心心接过,“那便谢过姐姐了!”
她们走后,又来了不少人,都是从前的熟客,纷纷抱怨起那两个男人鸠占鹊巢的行为,又补偿性地从柳婆婆和红玉这里买下不少。
如此过了几天,糖水小铺的营业额不减反增,那清风小店分店的销售额却如红玉所说一般,居然还不如之前。又过了几天,终是支撑不住,拍拍屁股灰溜溜地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