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98
永州,朱府。
家下人房里,万珍珠今个不歇了梧桐院里。她回了自己的出生地。
“你好好的,不在梧桐院里住。你回这做甚?”牛嬷嬷可盼着女儿的前程,什么前程?当然是在三姑娘跟前做了一等大丫鬟的副小姐前程。
“娘。”万珍珠唤一声。
“女儿就想陪一陪您嘛。”万珍珠撒娇。她知道亲娘吃这一套。
“……”牛嬷嬷还真吃,这不,不再叨叨。
只叮嘱一番,让万珍珠往后不可再任性妄为了。人嘛,都已经长大了,还是得成熟点。
这些牛嬷嬷的叮嘱,万珍珠听一听,那肯定没听进去的。
只晚间,母女二人睡一屋时。万珍珠想跟亲娘凑一起睡。
吹了灯,屋里暗了。万珍珠小声问道:“娘,您还记得爹吗?”
“……”牛嬷嬷沉默。
良久后,牛嬷嬷才道:“珍珠,你想爹了?”
“嗯。”万珍珠应一声。
“咱母女如今的日子很好。珍珠,你爹活着时,那时候的苦日子难熬呐。”牛嬷嬷感慨一回。
对于牛嬷嬷而言,进朱府前跟进朱府后,那真的是两番天地。不可同日而语。
进朱府前,吃不饱穿不暖,做人女儿,做人媳妇子,从来都是不被重视的一个人。于是被忽视的那一个,在家里当然就最容易饿肚子。
进朱府后,吃得饱穿得暖,还是体体面面。可谓是没了以前得干的重活,如今全是手面子与嘴皮子的轻活,特别轻省。
牛嬷嬷觉得偶尔能在家下人跟前炫耀一下,就挺快乐。
牛嬷嬷认为了,她可是三姑娘的奶嬷嬷。在朱府这等富贵人家里,奶嬷嬷还是有一些体面的。
牛嬷嬷一辈子的期盼当然是好好过日子,不奢望旁的。
“……”万珍珠听着亲娘的话,她免不得沉默片刻。
“娘,您想过吗?要是爹得了一场富贵,来寻我们母女俩。你想想……”万珍珠还想叨叨几句。
“瞎想了,不用想,不可能。珍珠,你死心了吧。”牛嬷嬷打断女儿的话。
“你爹当年在一场大洪水后,人都没了。”牛嬷嬷说的肯定。
对于当年的大洪水,那等天灾啊,牛嬷嬷还记着。
万珍珠让亲娘的态度给干的沉默了。良久后,她没听着亲娘的呼噜声。于是又开口问话:“万一呢?”
“没万一。”牛嬷嬷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
“娘,我前些日子听过一个戏曲故事,我给讲讲。”万珍珠又提一话。
“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就爱听一听热闹。”牛嬷嬷的声音里带了笑意。显然对于这一个转移了方向的话题,牛嬷嬷还乐意跟女儿谈一谈。
既然亲娘想谈,万珍珠就讲一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不是旁的,只是前世的经历化用成了一段戏曲故事。
“娘,您觉得这戏里唱的。那是不是假的啊。哪有人不想闺女认了做大
太监的亲爹,还继续做甚的家生子丫鬟?“万珍珠问道。
“有大太监的亲爹做靠山,那多风光。做甚的丫鬟,还不是侍候人的活。”万珍珠见着亲娘不插嘴,她又念叨一番。
“娘……”万珍珠见亲娘不回话。她唤一声,问道:“您睡了?”
“没睡。”牛嬷嬷回道。
只是在女儿讲什么大太监时。牛嬷嬷回想了陈年旧事。就这一刻,似乎是在眼前浮现了血红的一片,红的惊人,红的惊心。
太监啊,无根种。亲人就是得了风光,又哪有多少的好风光。
对于女儿万珍珠嘴里的风光,牛嬷嬷不相信的。她亲眼瞧过的,太监的风光啊,从来短暂的很。
第10章
在亲娘处碰了一鼻子的灰,万珍珠更庆幸自己当初重活一回后,真没急着跟亲娘闹什么坦白局。
凭着亲娘的态度,万珍珠知道如果不是她重活一回。
前世的结局许是就在亲娘的态度里,那也注定了,没得改,改不了。
可万珍珠重活一回,一切又不同,大不同。
对于万珍珠而言,亲娘的意见,她已经问过。既然此路不通,她不再强求。
目前的万珍珠只是等,等镐京都的新来客。说明白点,她在等起风。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好风凭借力,扶摇直上九万里。
站风口上,猪都能飞。万珍珠就在等了她的东风来。
朱府之内,风平浪静。梧桐院里,朱三姑娘朱凤曦的心情非常不错。
因为朱二公子快要成婚了,在这等喜事将近的情况下。朱三姑娘的婚事也是提上日程。
万珍珠是梧桐院的三等丫鬟,她也得着一些风声。
梧桐院,家下人房。
“姑娘要陪夫人去礼佛。真羡慕能陪着姑娘去寺庙里上香的姐姐们。”坠儿嘀咕一回。
此刻是下差后,在梧桐院的家下人房里。万珍珠带耳朵的听一听一屋住的同事们嚼舌根子。
有重活一回的记忆,万珍珠太清楚了。这哪是什么礼佛,这是高门大户的相亲局。
礼佛不可能只礼佛的,主要还是男女双方借一个由头碰面。中不中意,两可之间。不会勉强,高门相亲局主打一个“自愿”的结两姓之好。
在朱府当差已经有几个月了。万珍珠见证了高门的奢华。
同时,亦是见证了一些人的命歹。至于如何命歹了,不过是位卑者嘛,那是小命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福香的死,匆匆略过,不起一丝波澜。便是福香的家人也不提,就当没有福香这一个人一般样。
除此之外,这几月里,就朱府内,万珍珠都知道消失了几条人命。
几条人命,听听,这人命就论数量,太不值得。一旦论了数量,又如何称量性命之贵?
可能在上位者的眼中,位卑者的命,那就不叫命。
“……”
“珍珠,你是不是讨厌我们?你都不爱跟我们一起议事儿。”三等丫鬟梅儿突然提一句话道。
“……”本来同屋住的几人还议论了朱三姑娘礼佛一事。这时候有梅儿的话,话题一下子转移到万珍珠的身上。
先头开心吃瓜,等这瓜落自个身上后。万珍珠神情不变,目光和善,回道:“我不爱说话,对不住,可能容易让大家误会。”
万珍珠态度谦逊,解释一回。这理由嘛,那就是场面话。
安静吃瓜才一直是万珍珠的风格。至于自己登场唱曲儿,万珍珠没兴致。
怎么说呢?万珍珠很怕言多必失这一个词。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至少在自个的地位没改变前,万珍珠很低调。
如果地位到了,乐子多一点,自个自在点,万珍珠一点不介意。能好好活着,没谁想憋屈。
奈何处于下风时,应该憋着,还得憋着。
真是潇洒一回,不管不顾,万珍珠怕太得瑟的话,就很容易酿成挖坑埋了自个的悲剧。人嘛,一辈子磕磕碰碰的,免不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梅儿,你听听珍珠的话,你一定是误会珍珠了。”锦儿这会儿解围。
“对对。梅儿,锦儿说的对。”坠儿也附合一回。
搁家生子丫鬟里,万珍珠也算背后有人。于是在三等丫鬟中,只要脑子清醒的,那都愿意跟万珍珠交好。反正大家目前没有利益冲突嘛。
此时此刻,有锦儿、坠儿的你一言我一语,关于万珍珠少言少语,还不怎么合群一事便是略过去。
朱府,内宅,正院。
杨夫人杨婉芯在跟陪房嬷嬷谈话,她道:“一入秋,二郎就要娶亲。算一算,时间真快。”
“奴婢恭喜夫人,您很快又要吃一盏媳妇茶。”杨嬷嬷恭维话道:“指定来年,夫人就能抱上一个大胖孙子,府上也要添一位小郎君。”
杨嬷嬷在捧了话,非常捧场。
“嬷嬷这话说在我的心坎上。”杨婉芯的心情不错,似乎赞同了杨嬷嬷的话。
“二郎的婚事,一切章程妥了。眼下就等吉日,等了二郎迎亲。我这儿啊,如今还得先替凤曦操心一回。关乎了凤曦一辈子的终身大事没有一个结果前,我的心里是踏实不了。”杨婉芯又嘀咕一回女儿的婚事。
“夫人,您操心了。三姑娘的婚事,那自然会风风光光。奴婢瞧着三姑娘样样好,那可是多少儿郎盼着求娶的良缘。”杨嬷嬷此时话里话外在配合了杨夫人的意思,还是翻来覆去的夸一夸朱三姑娘朱凤曦。
“罢,罢。等后日去上香后,我就盼着司徒家的郎君能让凤曦中意吧。”杨夫人念叨一回。
后日礼佛,名议上是礼佛。实则是杨夫人跟司徒家夫人一起约好了。到时候由着两家的姑娘与少年郎君相遇一回。
中意不中意,杨夫人对于女儿的心意,那不会强求。
次日,朱府,内宅,正院。
天将大亮,杨夫人刚醒,杨嬷嬷就赶紧凑上前禀话,道:“夫人,天擦亮时,就有贵客递了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