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89
这会儿在山巅的草地上,展开了一方布。
万忠良、牛二囡夫妻落坐。白云子观主落坐。
唯有万珍珠是拿着帕子捧上果子,她摆好在布匹上。尔后,万珍珠又向长辈行一礼。再是扬一扬裙角。
短笛声响,曲音悠扬。万珍珠踏着步伐,和了曲调,她跳了学会的古典舞。
这世道的舞,自然是古典的。至少落万珍珠的眼中,确实如此。
免不得又添了一些穿书前,在后世学会的一点舞姿。
只是借鉴,万珍珠就想跳得更好,更美。
春日风光,悬阳天上。暖暖的风,轻轻的吹。
牛二囡瞧着女儿的舞蹈很美,她的心也暖了。
牛二囡在想,来了镐京都真好。没信了杨嬷嬷的鬼话,真的很好。
如今在镐京都过的日子,那是让牛二囡在往昔想都不敢想。这像一场梦,若真是梦,牛二囡不想醒来。
“啪啪啪。”
一曲终了,一舞止步。白云子观主击赏赞赏。
春日,于万珍珠一家人而言,春日美好,不愧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日,对于从燕京都赶往镐京都和亲的淑阳公主而言,她遗憾多,愤怒更多。
正月被皇家赶出了燕京都,表面的理由再多,也是被人扫地出门。如此,让淑阳公主心里愤愤不平。
一旦离开燕京都后,和亲公主的队伍一路西行。
越是行远,淑阳公主就越是清楚,她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越过了大赵朝的边疆,踏足了大晋朝的边疆。
在驿站里,淑阳公主接到燕京都的最新消息。
“皇祖父驾崩了。”淑阳公主不是悲伤,不是欣喜。她只是茫然。
和亲的队伍怎么办,她要给皇祖父守孝吗?
若是守孝,她能不能缓一缓和亲之事。淑阳公主的心里是念头翻转。
“殿下,赵统领求见。”赵济世求见公主。
淑阳公主隔着屏风,她见了赵济世这一位护卫统领。
“赵统领求见,又有何事?”淑阳公主开门见山的问道。
“臣刚得到燕京都的急信,此呈于殿下。”赵济世恭敬的呈上一封书信。
公主身边的陪嫁李嬷嬷走过去,拿了书信,又是呈到公主面前。
淑阳公主接过信,只略一读,她的脸色冷淡下来。
“本宫知了,赵统领退下吧。”淑阳公主摆摆手,淡漠的吩咐道。
“唯。”赵济世行一礼,尔后,告退离开。
把书信递上去,还是东边来的加急信。这信,赵济世真不想过一手。
奈何世子差人送来。其时吧,信,还真不是齐王世子李明弘写的。
而是用李明弘的名议差人送来的。上面盖的印戳是齐王的小印。
齐王,不,如今应该是新君。
想一想齐王登基,世子荣升为皇子。在这等时候,偏生赵济世远离燕京都。
赵济世的心里不爽利的很。可事情还得办,毕竟是大皇子李明弘交代的。
只是想到大皇子如今的身份变了,怕是身边少不了又有想攀附之辈。
等着再归燕京都,在大皇子跟前,他赵济世还有多少份量?赵济世很怀疑的。
人走茶凉是常态。萝卜不在,坑被抢了,更是常态。
权利旋涡里,饼就那么大,想争抢的人太多。人人都在卷,赵济世也想立争上游。他感慨啊,他太难了。
一时之间,燕京都回不去。
赵济世的目光望向镐京都。他想到了记忆里的浑江郡主。
一个让赵济世怦然心动的女子。可惜,如今的浑江郡主也是贵人。
赵济世区区一个大赵朝的武夫,不堪配,不敢想。
赵济世心中叹息一回。
只是越不想,离着镐京都越近时,赵济世免不得又会想一想。
特别是踏足了大晋朝的土地后,赵济世想到了浑江郡主一笑,似朗月一般皎洁,似春风一般暖心。
特别是那一低头,一抬头时的风采,真像是夏日的水莲花一般美好。
莲,出淤泥而不染,美而不妖。让赵济世琢磨着,他就觉得这等盛赞跟浑江郡主太符合了。
春日,万珍珠想酿酒。
在赵济世念叨着万珍珠的名字时,她还打了一个阿欠。
“谁在念叨我?”万珍珠怀疑,她是不是也被人记了小本本上。这才蛐蛐一番。
“我儿想酿酒,又是亲自摘花,又是亲自挑了好果子。眼下累了,这是嫌弃麻烦了?”牛二囡瞧着闺女停下手头的动作,她问一回话道。
“娘放心,我办事,指定不会三刻钟的热度。一定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万珍珠握一握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励。
那什么被人蛐蛐了,那就蛐蛐吧。万珍珠觉得自己坦坦荡荡,她不在乎。
反正一些小人行径,也只敢在背后蛐蛐她。当她面时,谁不是笑脸相迎。
人有地位,又有靠山,入目瞧着,万珍珠看谁都是捧一个笑脸相迎她。
唉呀,还是好人多嘛。甭管是不是装的,万珍珠就喜欢看笑脸。她可不想看什么哭丧脸,没得哭走了福气。
“成,你有恒心毅力,娘和你爹等你酿好了美酒。到时候可要好好尝尝。”牛二囡笑道。
“等往后,我儿抱女添子,还要酿了女儿红,给我的孙女埋了及笄酒、出嫁酒。”牛二囡想得更多更远。 ”
……“万珍珠本来想应了亲娘的话,想一想,闭嘴了。
亲娘催婚,亲娘催生,不是头一遭。若不是万珍珠说通了亲爹。
亲娘哪里是催婚催生,现在十成是压着她去相亲了。
一旦相亲,万珍珠又哪会有如今的快活日子。
“春日过,夏季来,珍珠,你生辰将近。可有想要的?”牛二囡又跟女儿问一问贴心话。
第41章
宫廷选秀,对于刚拿回宫权的魏皇后而言,此乃她要办妥当的一件事情。
因着正月闹出来的祸事,魏皇后很想要努力一回。让天子表哥瞧一瞧她的能耐,以此,描补一二。
镐京都,城内繁华,热闹依旧。
关于大赵和亲公主的一行队伍入了京。不过,非常低调。
大赵朝的使节递了文书。同时,也是递上大赵朝的歉意。
淑阳公主虽是和亲公主,可人伦孝道。大赵换了一位天子。淑阳公主未正式出嫁,她得给皇祖父守孝。
这不,淑阳公主和亲的这一件事情便是半途而止。
皇宫,昭阳宫。
魏皇后在翻了秀女的名册。能入皇后法眼的,总归全有根脚。
瞧了许久,魏皇后眼乏了。她搁开手头的名册。
魏皇后说道:“嬷嬷,你给瞧着,那东边来的淑阳公主缓进宫,如此,倒是便宜这一遭入宫的新人。”
“禀皇后娘娘,奴婢一点浅见,这宫廷里百花争艳也好过一枝独秀。”魏嬷嬷指一指云美人住的寝宫方向。
“那一位才是最应该着急的人。至于昭阳宫,安坐如松,心平静气,且瞧着她们斗法便是。”魏嬷嬷的态度一如既往。
能不办事,魏嬷嬷就不想干脏手的事。最好是动一动嘴皮子,让旁人替昭阳宫的魏皇后冲锋陷阵。
至于真是想收拾谁?魏嬷嬷更想等一等,缓一缓。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一旦宠妃失宠了,那时候拿着宫权的魏皇后想如何修理一番,就能够摆弄着修理一番。
赵修媛的前车之鉴搁那儿,多鲜活的例子。
可惜了,魏嬷嬷有定力,魏皇后的身上就太欠缺。
魏嬷嬷也无奈,她自己要辅佐的皇后娘娘定力不足。
魏嬷嬷只能是苦笑,搁心里的杂念开导自己。只有主子挑奴才的,没得奴才挑剔主子的道理。
能怎么办呢?魏嬷嬷跪着,那也得跪求了魏皇后的一辈子安康福寿,福泽绵绵。
一旦魏皇后这一位主子娘娘不好了,魏嬷嬷这一个顶锅的,她注定是逃不掉,躲不了。
“嬷嬷的话在理。”魏皇后让魏嬷嬷一劝,也觉得甚有道理。
前面母亲劝了太多,又有帝王发怒的旧例在。
魏皇后还是记一笔在心上。她不想再犯旧错。
因为洪福帝十六年正月元宵节出的事,庆德长公主还专门进宫给魏皇后说明了洪福帝会宽恕。那宽恕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身为魏氏女,魏皇后享受家族恩养。爹娘疼爱,在娘家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魏皇后跟娘家的亲人感情好。待听说她的举动是几次三番的连累家族后。
魏皇后为了家族,她也要收敛一二的脾气。
只能说吃过亏,被教训了,魏皇后也学会反省了。
“宫外有个朱氏女,宫内有个云美人。本宫且等一等,倒想瞧一瞧谁技高一筹。”魏皇后冷哼一声。
“至于大赵的和亲公主,她要守孝,暂时也不必考量。”对于魏皇后而言,她可盼着朱凤曦和云美人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