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85
  
  莫看重情,莫看呵护美人。真跟江山社稷一比较,美人算什么?
  不过红颜枯骨罢了。时光易逝,在皇权安稳面前,美色不重要。
  只要天子想,他想要多少美人,那就会有多少。
  有江山才会有美人。有美人,失社稷,美人也是护不住的。
  “殿下,朱充仪的父亲乃边疆节度使,若擅动,恐生不忍言之事。”魏国公提醒一回。
  边疆节帅,这真不是好动的。
  “不是塌天大祸,不能绊倒朱充仪与朱氏一族。等朱氏女显贵时,一旦万一,皇后倒台,魏氏一族脱不了干系。”庆德长公主瞧着驸马,她是苦笑着说道。
  这些年里,皇后显贵,魏氏一族沾了光彩。
  有些事情嘛,没闹腾出来。真不能当不知道。
  庆德长公主对于魏氏一族的子弟,还是了解一点。反正良才太少,庸人太多。
  特别是自己的儿子,庆德长公主更没底。那就是一个糊涂庸人。
  庆德长公主在闭眼前,她总要多替儿子寻了庇护伞。
  心疼儿子了,庆德长公主又何尝不是心疼女儿。
  更何况,当年的魏氏一族为了洪福帝流过血,不止出力,还出人出银子。
  从龙之功,附于羽翼之后。总不能当年出了力,后面被剪除掉吧。
  庆德长公主岂能甘心?自己种的大树,让别人纳凉乘荫。
  想一想签文,朱充仪真上位的话,庆德长公主得呕死。
  “此事不能着急,还得从长计议。”魏国公劝道。
  提事的是魏国公。可让押后的还是魏国公。
  只魏国公的态度明确。庆德长公主琢磨一下后,也点头同意了。
  确实不是小事,不是一说就能解决掉问题的。
  还得多翻考量,毕竟一旦下注了,就没回头路可走。于是落子之前,又岂能不权衡轻重。
  第42章
  世间的事情若是太巧合,又哪有什么巧合。多数时候,更是人为。
  万忠良听着干儿子的汇报,他点点头,道:“先盯紧些。”
  干儿子应下话。万忠良又是画了饼,道:“事办成,咱有赏。重重的赏。上面给恩典抬举,也要看办事能耐。有没有能耐,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比一比成绩才成。”
  干儿子听懂了干爹的意思。成不成,不是嘴皮子功夫。
  那要看事情办成没有。
  万忠良的干儿子太多,谁都想上位。既然都想上位,自然要看一看业绩。
  谁拔头筹,自然就得上位机缘。谁办砸差事,那就识趣的滚蛋。
  对于太监而言,滚蛋可不止是出局。更可能意味着一辈子任人贱踏,又或者去九幽黄泉报到。
  洪福十六年。
  对于万忠良而言,如今就是静静的等着,等着发酵,等着结果。
  结
  果是什么?外人或旁观者只管等着便是。毕竟决断权在当事人的手上。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泰和宫。
  洪福帝挥挥手,打发走侍候的其它宫人。他留在大伴。
  “事情如何?”洪福帝问一句。
  “启禀陛下,承恩公府并未曾有什么举动。”万忠良诚恳回话道。
  “好。”洪福帝的听着这一个答案,他的心情还不错。
  “差人继续盯着。”洪福帝交代一句。
  “唯。”万忠良应下话。
  洪福帝问着什么样的事情。当然是关于承恩公府的一切。
  天子让盯着,万忠良就是盯得紧。一天十二时辰,万忠良都是差人盯梢。
  对于天子想干什么?万忠良不会问。
  天子有吩咐,万忠良是忠诚执行即可。当然,这话就是说说。
  真是谁信谁傻。
  替天子办事,那得揣摩圣意。差事办得不顺了天子的意思。
  前程,那肯定没了前程。
  万忠良太知道,魏皇后让天子很不满意。如果不是看在承国公府的情份上,天子有心废皇后。
  在云美人小产后,天子醉酒一回。头一回失态的讲出来“废后”二字。
  虽然等天子醒来,貌似把一切忘记了。又有魏国公的识趣,巴巴儿的把祖传遗产孝敬给天子。
  这不,天子才是“原谅”了魏皇后的轻浮。
  坎儿瞧着过去了,伤口愈合了。可实际上嘛,事情没那么的简单。
  在洪福帝心里,他的真实想法到底什么样子?
  唯洪福帝自知。
  做为洪福帝的贴身大伴,万忠良猜测到一二。
  谁让一些事情是帝王吩咐万忠良办的。比如现在的直勾钓鱼。还是钓鱼执法,就想拿了魏国公府的把柄。
  “皇后不是消停的性子。”洪福帝沉默良久后,他叹息一回。
  “金水富贵种红莲,莲子火火大日天。”
  “大日投梦降祥瑞,凤凰于飞朱门显。”
  念过这两句签文,洪福帝的目光落在万忠良身上。
  “大伴,这诗张扬过头了。”洪福帝意有所指的讲道。
  万忠良忙行大礼,他禀话,道:“启禀陛下,这两句签文是大佛寺里的高僧所解。据说,当初充仪娘娘和其母拜访多处名山古刹。于此,求签问缘,不足胜举。”
  “陛下明鉴,签文为真,非是腹诽。”万忠良讲了一位得道高僧的名字。
  他的意思很明白,这事情是真的,不是他安排的。
  “……”洪福帝的目光落在万忠良身上。他的目光冷了下来,盯着万忠良瞧了许多后。
  洪福帝的情绪平复下来。他讲道:“既然是真的,朱氏倒是有福的。”
  只这话信与不信,全是在洪福帝的一念之间。
  问他信不信,两可之间。如信。
  瞧着帝王的打量,万忠良很淡然。他按着天子吩咐办事。
  虽然在办事情的时候,万忠良小小的改了一点点的力度。
  按朱凤曦头上的签文是真的。朱家人求过,只不过嘛,这事情有猫腻。
  因为全是万忠良安排人给编排出来的。编归编,当初可是小心的很。除了万忠良这一边的人手,就剩下朱家人自知。
  要不然的话,为着朱凤曦进宫一事。真当朱府人是傻子。
  那是大撒币吗?
  人朱府也是有妄念,还贪图了至尊之位的。
  当然那至尊之位是留给朱凤曦生的皇子。朱家就想攀附上皇亲国戚的身份。
  朱家人觉得自己有大秘密。为着前程,他们乐意付出。
  万忠良不过是小小布局一下,既是成全了女儿万珍珠的心思。
  又是顺遂一回朱府人的心思,送他们一程,让他们奔上青云路。
  青云路,是不是不归路?
  这看本事,入了皇家斗兽场,自然是赢家通吃。
  当初安排签文的是万忠良。朱家人想保密,也得看万内相想不想保密。
  在需要的时候,万忠良只是在朱家人的保密之上小小的开一条口子。尔后,一心想拿捏住朱氏一族把柄的魏国公识破伎俩。
  魏国公的人打探到了两句震撼人心的签文。
  魏国公知道后,魏国公给惊住了。
  万忠良布局了,应该入局的,不应该入局的,反正涉足里面的,可谓全是局中人。
  万忠良也是局中人,只是他一直有准备。
  那心头,可谓是门儿清。
  这一日,在帝王跟前当差。待晚间,万忠良赏一回月。
  至于帝王嘛,帝王歇在了云美人的寝宫。
  万忠良得着闲暇功夫,他打算吹一吹晚间的凉风。
  夏日凉风,还是夜间的风,最让人舒坦。
  风拂脸颊。万忠良的心情不错。他抬头,瞧见一轮明月在天空悬挂。
  天上晧日朗月,各有各的拥趸。
  万忠良借由明月又想到大日。关于朱充仪的胎梦。
  万忠良感慨,真不冤枉朱充仪。这一位心大着。
  万忠良不过是差人提几嘴,让朱凤仪忆起前朝旧事。
  前朝的孝宣年间,宣太后的上位史里就有传闻。
  说宣太后怀上世宗时,大日入怀,生而吉祥。
  这话,万忠良不怎么相信。正史,他不一定真。野史,万忠良敢保证。
  野史一旦野了,那一定是非常的野。
  “最难割舍,不过是自己想得到又不想舍了的东西。”
  万忠良琢磨了,在朱充仪怀孕的日子里,宫廷内苑得多热闹。
  至于有没有想着安份守己?万忠良不信的。
  在宫廷之中,万忠良就没有瞧见这等不求上进之辈。
  无所求,太难了。反正万忠良是堪不破。
  洪福十六年,夏过,秋来。
  朱充仪的肚子大了,她想多走一走,活动一二。
  在生皇嗣时,那不止求皇嗣健康,更求皇嗣生母也一定要健健康康。
  朱凤曦的心中自然有一笔帐。
  算得多,朱凤曦瞧着坐吃山空的私房钱。这是她进宫前,进宫后,家里给贴补的,族里给贴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