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65
反正能说不能说,在亲娘跟前,那当然能说。
指不一定警醒一点,不止她和亲爹警醒,亲娘也是提高一下警惕心。
见女儿提了当家的,牛二囡不想再多问。
反正事情揽到当家的身上,这事情一定就是大起来。
牛二囡做了富贵闲人,那富贵享受,闲人是真想清闲一些。
大佛寺。
淑阳公主在大佛寺小住一段日子。她来此为点长明灯,同时,也为做水陆法会。
淑阳公主结束今日的水陆法会,她回到自己暂时住的禅院。
陪嫁嬷嬷给公主递上饮子,此时,喝着凉饮解一解燥气。
“殿下辛苦了。”陪嫁李嬷嬷心疼的说道。
“不辛苦,本宫就是感伤了,远在千里万里之外,本宫不能亲自回了燕京都给皇祖父
守孝。再不能在父皇跟前尽了孝心。本宫不孝。“淑阳公主说着话时,又是抹一抹眼角。
抹一抹,淑阳公主就哭了。
借着这一哭,淑阳公主也是发泄出多日来的郁闷。
想当初踏足大晋朝的边疆之地。燕京都来信。
在信中知道父王登基时,淑阳公主心底有奢望。
万一父王,不,应该是父皇怜悯了她这一个亲女儿呢。
结果淑阳公主失望了。守孝,确实是耽搁了和亲一事。
可这事情注定要了结。不是淑阳公主和亲,也还有旁的公主和亲。
淑阳公主都是踏足大晋朝的土地。齐王这一位新君当然是叮嘱女儿。不必再归去。
要守孝,在镐京都守孝即可。孝心嘛,不看表面,看了诚心。
大赵新君的态度很明确,嫁出去的女儿就如泼出去的水。
想回去?没有门。
若说这等事情,淑阳公主很在意。那么,在淑阳公主知道她的皇祖父驾崩前,还给姑姑贞静公主指一门婚事,驸马是燕京都的爵府世子后。
淑阳公主破防了。她完全遭不住。
说是来寺里上香祈福,淑阳公主其时是来求佛的,问佛,公平何在?
淑阳公主出门了,不住镐京都的暂居府邸。
护卫统领赵济世自然领着人跟随,左右护卫,护了公主周全。
远离燕京都,赵济世万般想法皆成空。
不归去前,一切想法,全是多想。如今的赵济世安下心思。
赵济世就想站好淑阳公主这一班在大晋朝的最后岗位。
等着脱身后,平平安安的回到燕京都去。
来了镐京都。
赵济世免不得关心一回浑江郡主府。或者说关注了浑江郡主的一点动向。
只是略略的关注。赵济世没用几分心思。
他想不关注,可免不得隔几日里,赵济世又是分心的问一回。
既然心底在意,赵济世干脆就是从心了。
浑江郡主出门的时候少,偶尔参加贵女之间的聚会。
听人汇报时,浑江郡主也是出彩之人。
赵济世远远的,他还瞧过浑江郡主。真美,跟记忆里的一样美。
比起原来的她,如今的她,更胜三分。那浑江上下养出来的贵气。让赵济世欢喜。
欢喜归欢喜,赵济世只是远远的瞧一眼。他不敢靠近。
两个世界的人,真没必要凑一堆。没得坏了郡主的清誉,又毁了他的前程。
各有所在意的,自然是做人做事,也有底线规矩。赵济世如此,万珍珠亦如此。
万珍珠跟亲娘来大佛寺,没提前打招呼,更是轻装简行。
既然做了寻常打扮,等着大佛寺客气的拦一拦时。
万珍珠想抽一抽嘴角。她和亲娘来上香,在镐京都里,还是头一回被人客气的婉拒了。
“二位施主,寺里来了贵客做私人的水陆法会。尚未清场结束。”知客僧态度谦逊。
可话嘛,也跟万珍珠母女说得透亮。对方是贵人。寺里得妥善的接待了。
于是万珍珠母女这样的香客,就要请她们在山脚等一等。
等不住怎么办?
请下一回再来大佛寺烧香祈福。凭大佛寺的名声,还真不缺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香火。
有一句突然浮现在万珍珠的脑瓜子里。真理,名言。
那一句话便是佛渡有元人。
元,银金珠宝钱财也。
元,家财万贯也。元,银钱的元嘛。
“阿弥陀佛。”牛二囡瞧着知客僧的态度好,她也好声好气的跟对方见礼,双手合十。
“是我们来叨扰了。”牛二囡没觉得知客僧哪不对。
或者说来镐京都被捧了许久。牛二囡的心气给捧起来。
可想着当家的一些叮嘱。还有当年的旧事上,太监跋扈带来的恶果等等。
牛二囡不为旁的,只为女儿百年,为了小孙孙辈们的未来。
牛二囡就爱惜名声。不止爱惜,那对名声是爱护的紧。
人嘛,一旦活一辈子有牵挂,总不会是“无敌”之人。
这心性上不是软三分,就会坚强三分。这跟打BUFF一样。
“我们母女在山脚处等一等便是。”万珍珠笑着说道。
这会儿的万珍珠挽了亲娘的胳膊。她觉得进不去大佛寺,先在山脚逛一逛也成。
大佛寺不止是上香的寺庙。在山脚处,也有街坊市井。
只能说佛渡有元人。这元子银钱嘛,那也能带动一下兔子窝边的小草小花开得漂亮一点,长得茂盛一点。
这大佛寺山脚处的集市,也有特色。卖什么的都有。
就是这些东西上总爱加上了佛教的元素。很有特色,若仔细寻找了,也能找着一些“宝贝”。
摆摊子的吃食,像是什么带佛字的粥,带佛字的饼子等等。
就是那卖衣裳的,还有佛纹。
更不肖说了,那些卖面具、刻雕、字画等等的摊子,各有特色,各有赏玩之趣。
大佛寺里,赵济世得着下面人的汇报。
“……”他听罢,挥挥手,挥退报信的。
在心头,赵济世眼神是复杂一点。他想避开浑江郡主的。哪料想,对方也来大佛寺上香。真是巧。
巧归巧,事情知道后,赵济世在心头一琢磨。
赵济世还拿定了主意。此时,赵济世去一趟淑阳公主暂居的禅院外。
“臣请求面见公主殿下。”赵济世对于淑阳公主跟前的宫人时,他的态度一样是恭敬。
恭敬,有时候也可以理解为疏远。
对于淑阳公主恭敬归恭敬,赵济世没想着多亲近。
和亲公主,前程已定。赵济世当然不可能混了这一位公主的跟前当差。
对于淑阳公主有意无意的拉拢,又借着大皇子李明弘的名义暗示一些时。
赵济世不拒绝不答应,他的态度很明白。大皇子吩咐的事,赵济世是用尽全力办妥当。有困难,消灭困难也得办到。
如果大皇子没吩咐的事情,赵济世不会逾越半步。
至于说淑阳公主乐意给好处?落赵济世眼中,与他没有干系。
禅院内,寝屋中。
淑阳公主听着陪嫁嬷嬷的禀话,摆摆手,道:“召见赵统领到正堂去。”
“隔了屏风,本宫要见一见赵统领。”淑阳公主吩咐道。
“唯。”陪嫁嬷嬷应下话。
等着宫人去传话,领了赵济世进入正堂时。
隔着屏风,赵济世隐约能瞧见坐于正堂屋上首的公主。
这等面见方式不是头一回,赵济世已经面见过淑阳公主好些回。
一旦有事,赵济世指定要上报。瞒?赵济世从来不隐瞒。
“禀公主殿下,下面人递上来消息。大晋天子跟前的红人,万内相的妻女来了大佛寺。”赵济世说了事情。
“请问殿下决断,此事是装不知,还是拉拢一二?”赵济世想问清楚淑阳公主的心思。
“万内相的妻女……”淑阳公主沉默片刻。
她心里想着,还是大晋朝的太监利害。这都有妻女。
早在来大晋朝之前,关于大晋朝宫廷的一些消息。哪些人物是关注重点。淑阳公主是心头有数的。
可再有数,真是撞上了。淑阳公主还是心神震撼。
谁让太监没根,这事情成了淑阳公主的脑中钢印。
哪怕淑阳公主也知道,万太监是娶妻生女后,再是入宫当太监。
可太监有妻女,这真没私心吗?淑阳公主表示怀疑,重重的怀疑。
“既然是万内相的妻女,本宫应该亲近一二。”淑阳公主回道。
不看僧面看佛面。淑阳公主是和亲公主,她的一辈子要生活在大晋天子的后宫。那么,大晋天子的心腹万忠良,这一位万内相的存在就很关键。
淑阳公主原来也想寻机会,若能走通了万内相的门路。
淑阳公主很乐意。
只是嘛,不尽人意。
如今机会来了,淑阳公主很乐意走一走夫人路线和闺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