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80
镐京都,内城,浑江郡主府。
牛二囡瞧着进宫一趟,归来后,还是又吩咐厨房准备了大餐的女儿。
牛二囡问道:“进宫吃宫宴,还饿着我儿了?”
“可不,饿着。”万珍珠摸一摸小肚子,她觉得自己的小肚子瘪瘪的,真给饿着。
“真饿着?”牛二囡不信。
“真饿着。”万珍珠瞧见亲娘不信。于是她就给亲娘讲一讲宫廷见闻,也让亲娘涨一涨见识。
“怎会如此。”牛二囡给吓唬住。
“可不,瞧瞧娘,您都觉得不可思议。女儿还亲眼瞧了现场呢。可不得惊住,哪有心思尝了什么宫宴佳肴。”万珍珠捂一捂胸口。
她算是明白一入宫廷深似海,这话真没讲错。
“这出大事儿啊。”牛二囡感慨一回。
“中宫的皇嗣没了,这可是嫡出。当然是大事儿。要知道皇后娘娘的背后,那也有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支持着。”万珍珠赞同亲娘的话。
“不过,不提这些扰人的事。”万珍珠挥挥手。
“娘,您陪我一道用饭吧。我们娘儿俩一起用饭才香。”万珍珠撒娇道。
“好。”牛二囡应了女儿的话。
至于什么宫廷内苑的魏皇后小产一事。事再大,也大不过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牛二囡是尝过饥饿是啥滋味的人。对于饭食,牛二囡是顶顶尊重的。
一米一饭,全是辛苦种出来的食粮,可不敢浪费的。
次日。
万珍珠跟爹娘都递了话。亲爹那一边是差心腹递的话。
万珍珠想去大佛寺上香。亲娘这一边同意了。如今就等一等亲爹的意思。
跟亲爹吱一声,那是万珍珠心疼亲爹。毕竟一旦她跟亲娘去大佛寺上香,那肯定要小住几日。
如今,倒是独留了亲爹一人在镐京都的城内。
这般,当然要跟亲爹打一个招呼。没得剩了亲爹一人的道理。就说万一,万一亲爹有闲暇,这一回府,瞧着府上妻女不在。这,岂不是就错过了一家人团聚的好日子。
当然,依着万珍珠的看法,凭着魏皇后小产一事。
宫廷内苑不会安宁,亲爹一定很忙碌的。
想出宫,想归家?想是亲爹没得闲功夫。
可亲爹没闲功夫,做为小辈,做为闺女,应该吱声时,万珍珠肯定吱一声。
不为旁的,这是尊重。
事实也跟万珍珠想的一样。万忠良对于妻女想去大佛寺上香一事,他应的干脆利落。
冬至节见血了,落万忠良眼中,这就不是好兆头。
让妻女去上香祈福就不错,还是去一去晦气。
得了亲爹允许,万珍珠与亲娘一道离府。
母女二人乘坐着马车往镐京都外的大佛寺去。
到了大佛寺,拜佛主,拜菩萨,上香祈福,捐香火钱,听一听高僧诵经。
可谓是上香礼佛的一套流程,哪哪都不缺席了。
说来,也巧。万珍珠和亲娘小住于大佛寺的第二日。
天暗了,下雪了。
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落下。大佛寺的梅园里,梅花在雪景中盛开。
红梅、粉梅、黄梅、白梅等等,各色的梅花,各色的景致。
这一日,亲娘又去听高僧诵经。万珍珠则是准备踏雪摘梅。
在梅园,万珍珠遇上了赵济世。
“赵大哥,安好。”万珍珠笑道。
“万妹妹,安好。”赵济世拱手一礼。
“妹妹来摘梅,我替妹妹折几枝吧。”赵济世说道。
此时,雪景,梅开。赵济世瞧着披着大氅的万珍珠。映入眼帘时,别有一番美,落在赵济世的眼眸里,心湖中。
“……”赵济世想夸,却又未曾讲出口。
只这会儿,赵济世在万珍珠的指使下,他是摘了几处开在高枝的梅花。
万珍珠接过赵济世递上来的寒梅。她笑道:“真巧,今个能遇上了赵大哥。”
“不是巧合,我知道万妹妹来了大佛寺,特意来此。”赵济世坦坦荡荡的表明心意。
赵济世心理最知,在跟浑江郡主万珍珠表明心意后。
或许是心扉敞开,他更是闹懂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话的由来,半点不虚假。
赵济世不止心中念一念万妹妹,他还想见一见浑江郡主万珍珠。
见一见,一解相思意。
这会儿,万珍珠沉默了。二人都沉默着不讲话。
雪,在此时纷纷扬扬的洒落。落在花间,落于身上。
“赵大哥,我曾听过一句诗。”万珍珠停步,转身,她瞧着赵济世,笑道:“今朝一道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赵大哥,我们一起淋了这一场小雪呢。”万珍珠伸出手,她还接住了一朵小雪花。
赵济世瞧着万妹妹的手,那手,洁白如佳玉。那雪,皎皎若月光。
“今朝一道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赵济世念一回诗。
这一句诗,在这一刻,那真的刻进了赵济世的脑子里,心尖尖上。
“……”赵济世望着万珍珠,他笑了。
万珍珠瞧着赵济世的笑颜,她心想,男颜祸水,真俊。
这会儿的万珍珠也笑了。
有些话不必再讲,此时笑了,无声已胜有声。
大佛寺里,万珍珠渡过了开心的一天。
镐京都,皇宫,昭阳宫。
魏皇后见过母亲和嫂嫂,她渡过了难熬的一天。
“母亲。”魏皇后躺在榻上,她歪了身子,还是倚在母亲庆德公主的怀里哭一场。
这不是魏皇后头一回哭,她已经哭了好些回。哭的眼睛疼。
“……”庆德长公主抱着女儿,瞧着哭得不能自已的女儿。
庆德长公主既是心疼女儿失了孩子,又是伤心流着魏氏血脉的皇嗣没保住。万一,万一这一胎是一位小皇子呢。
“我儿,莫哭。”这时候殿内没外人,只余着庆德长公主和儿媳在安慰了魏皇后。
庆德长公主哄一哄女儿,她道:“你还年轻,你总会跟天子再有子嗣的。”
“母亲。”魏皇后抬头,她讲道:“生了沁阳后,我喝了一碗又一碗的坐胎药。好不容易才怀上一胎……”
魏皇后想着小产掉的子嗣,她太伤心。
特别是如今的情况下,魏皇后小产了。朱充仪临近着产期。
她不好,别人很好的情况下,魏皇后的心态崩了。
“母亲,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魏皇后嘀咕话。
“我小产了,我不能生。这宫廷里有的是嫔妃替天子表哥生皇子。朱充仪就要生了。人人都说,朱充仪这一胎是皇子。”魏皇后的危机感十足。
庆德长公主听着女儿的话,她沉默片刻。
“皇后娘娘。”庆德长公主换了称呼。
“要不,您抱了朱充仪将要生下来的小皇子。民间都说抱养子嗣,添了缘分。万一,朱充仪这一胎生下的皇嗣能给皇后娘娘带来新的子嗣缘分,多好。”庆德长公主又劝道。
这不是头一回劝话。往昔劝,如今再劝。
“不,本宫不抱养朱氏的孩子。”魏皇后一口否决掉。
“本宫的孩子没了,还替别人养孩子。本宫做不到。”魏皇后哭得泪眼婆娑。
魏家的世子夫人在旁边瞧着皇后的做派,瞧着婆母庆德长公主劝话,劝了无数回,就是劝不住魏皇后改了心思。
世子夫人心累,累得慌。
这小姑子魏皇后真难缠,简直就跟猪队友一样。
干好事时,这一位帮衬不上多少。拉后腿时,这一位一次不落下。
世子夫人替婆母心累,替公爹心累。可想着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世子夫人劝道:“皇后娘娘,母亲也是替您考虑。”
“万一朱充仪生下四皇子,您抱养了,又没更改皇家玉碟。大不了,等您生下嫡出的小皇子后,再给四皇子挑一位新的养母便是。”世子夫人劝道。
“胡说。”庆德长公主讲道:“真是抱养了四皇子,哪怕有嫡出的小皇子,也得把四皇子继续拢手里。没得替旁人做嫁衣的道理。”
依着庆德长公主的心思,如果魏皇后生下嫡出的小皇子。那么,让四皇子给嫡出的弟弟做帮手便是。
凭着魏国公和盟友的势力,嫡出小皇子想压了庶兄,有的是法子。
这一厢,庆德长公主在宫廷里劝了女儿魏皇后。
只魏皇后再被劝,她的心意就不改。
皇宫,泰和宫。
洪福帝在抄经,他在替皇后表妹小产的那一个孩子写了渡人经。
哪怕那一个孩子无福,可到底是嫡出。在洪福帝的心里还是留了一份感情的。
只抄好后,洪福帝吩咐人去烧了,当是给孩子添了福份。盼着孩子下一世,投胎功成,莫在夭折。
万忠良安排了天子吩咐的事,尔后,他又匆匆来禀了一桩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