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46
万珍珠也得扣一个屎盆子在对方头上。有问题,出差子,那一定不会是万珍珠自个的错。
这不,捻打俱唱,万珍珠十八般的武艺准备在“好人”赵大哥的身上使一使。
瞧瞧,这会儿万珍珠就是立一立人设。
“妹妹的钱,瞧着要使唤在我身上。让我拿着妹妹的贴己奔了前程。妹妹人好,我都知道,我占大便宜。”赵济世望着万珍珠,瞧着万妹妹的做派,没觉得矫揉造作。
赵济世反而瞧着这般的万妹妹可人可爱。
又或者说,这便是各花入各眼。中了眼缘,瞧对方哪,哪都好着。
洪福十七年,春,赵济世离开镐京都。
没急着回燕京都,赵济世回了一趟北镇。他回北镇,只为拉了自己的班底。
北镇十三子,赵济世与十二个结义兄弟的名头。
在当年也是响当当。
当然,哪怕这些年赵济世不回北镇,他在父老乡亲们的眼中,也一样是好汉子。
毕竟谁家有这样的结义大哥,好吃好喝,不止养兄弟,还养兄弟家人。
虽然这一位好大哥的规矩多一点,可这等有荣光一起分享的好大哥。
谁遇上了,谁都高兴。
真是谁敢炸刺,莫说兄弟要骂,就是亲人与父老乡亲们也得骂了白眼儿狼。
在北镇,赵济世的名头好,可谓一呼百应。
说是从者如云,一点也不夸张。
主要是前面的人设立得好,赵济世做大哥,人人都放心。
这不,一归北镇,赵济世瞧见的全是“亲人”呐。
大家伙把他当亲人,当兄长看。
人人都想跟着赵济世这一位好兄长奔前程。风里来,雨里去。
吃苦?
没人怕这二字,就怕着没机会去奔了前程。
北镇的庄园有多大?赵济世听二弟马义讲过。
可那会儿只听过,心里能畅想。毕竟混了大皇子跟前当差,富贵窝的荣华,赵济世就是没享受着,还是亲眼瞧见过。
一奔小半天,还在自己的土地上。那土地得多广?
赵济世心头有数儿。
可真的回了北镇,赵济世瞧着自己名下土地的辽阔时,他也感慨不已。
都说北镇穷酸,北镇的土地比着燕京都,那真不值钱。
当然这不值钱是相对的,真是让北镇的父老乡亲们自己置业,那也难得很。
只能说站的位置不同,瞧着的风景也不同。
“大哥。”
“大哥。”
“……”一声一声的大哥唤了赵济世。瞧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们,赵济世很高兴。
一归北镇,先拜访长辈们,赵济世送了礼。还探望每一个小辈,又赠了长辈礼。
尔后,赵济世拉着兄弟们吃酒。
没什么是吃酒解决不了问题的。自家兄弟也罢,北镇的豪强也罢。
赵济世都是谈得开,谈得来。
谁让赵济世归来的用意简单,他就想拉着大家伙一起奔前程。
奔谁的前程?当然是投靠了大皇子李明弘。
要搏,就搏一场
大富贵。从龙之功,莫过如此。
燕京都,内城,鲁王府。
李明弘在父皇登基后,也被封王开府。他如今就是堂堂正正的鲁王。
“倒是胆大。”李明弘瞧着下面人的汇报,又瞧过赵济世递上来的秘报。
李明弘感慨一回。
对于赵济世做的事情,李明弘知道。
李明弘是满意的,下面人摇旗呐喊。李明弘很需要。
如今瞧着鲁王府风光,可李明弘清楚。他的父皇在削了鲁王府的根基。
往年结交的人脉,又是如何?那些世家大族们是见风使舵的主。
父皇有意扶持了下面的弟弟。李明弘这一位既嫡且长的鲁王,倒显得尴尬起来。
“东宫……”李明弘的目光望向东宫的位置。
明明他是大皇子,他的生母是父皇的元配。若是父皇真的在意他这一个嫡长子,他做太子,堂堂正正。
新君上位,大势已安。如此,还让东宫太子的位置一直空着。君父的做法,让李明弘的心里难受。
那些年,父皇未曾登基前,在齐王府里对他的疼爱是假的吗?
他们的父子之情,在皇权面前危若如此,让李明弘情何以堪。
特别是世家大族的背叛,有些人已经跳船了。
这让李明弘的心情更坏。
而赵济世在北镇的大戏,唱的让李明弘很开心。
这证明了李明弘还是有人看好,乐意投了大注上船。
至于未来如何?李明弘这一位鲁王很清楚,他没得退路。
做为嫡长子,还是皇帝的嫡长子。不当东宫太子,不做新一任的天子。
他这等嫡长子的下场,注定不会得一个好字。
不争是死,如何能不争?
李明弘为着自己的小命,他也得争,一争到底。
“本王倒想瞧一瞧归来后,北镇赵大郎的风采。”李明弘说罢,哈哈大笑一回。
镐京都,内城,浑江郡主府。
万珍珠瞧着归府的亲爹,瞧人累着,一回来先大睡一觉,一睡就一天。
“爹爹,您可是府上的擎天柱,万万不能累倒了。”万珍珠在亲爹醒来后,亲自奉饭,亲自呈汤。
就想让亲爹在府上,还是享受一下女儿的孝心。
牛二囡在旁边瞧着父女二人的互动,她就笑笑不语。
瞧着,牛二囡还是瞧一场欢乐。
万忠良吃了茶饭,喝了羹汤。他的表情舒坦。
“难得归府,还是享受了闺女殷勤。好,好。”万忠良夸一回。
一家三口,聚一聚,吃吃饭,谈谈话。
这等的好气氛,万忠良巴不得。能不让仆从侍候打扰。
万忠良就不乐意旁人掺合一脚。
在宫廷里,万忠良是侍候天子的。回府上,他就想享受了亲情。
至于下面人的侍奉,万忠良不缺了狗腿子。
有心与无心,当差的殷勤,还是女儿的孝心,这里面的差别嘛,万忠良心里分的清楚明白。
“宫廷里近些日子乱着。”万忠良感慨一回。
“宫廷里乱着,夫君倒要受累。”牛二囡回道。
“累就不怕,就怕下面有人太蠢。真是蠢人蠢事多。”万忠良也烦。
“爹爹,应该罚就罚。您可不能真累着。不然,您让女儿和娘怎么办。”万珍珠就怕亲爹遭罪。
要知道亲爹这岁数,还是得好好的保养身子骨。
人嘛,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一幅好身板。
“放心,咱心头都有数。”万忠良回道。
“那,夫君,宫廷内苑倒底出些啥事?我和珍珠能听一听吗?”牛二囡问道。
“朱充仪跟前的四皇子出事。”万忠良说道。
“啥,四皇子出事,祸事,天大祸事。”牛二囡嘀咕一回。
牛二囡这会儿还问了朱充仪咋样?牛二囡是关心了朱凤曦的。
“放心,四皇子无恙,宫廷里的太医也不是吃素的。”万忠良摆摆手,表示四皇子无恙。
万忠良没讲的,那就是他一直差人护着四皇子。
哪怕对于朱充仪、朱氏一族有恶意。可对于四皇子,万忠良没恶意。
恰恰相反,因为洪福帝的子嗣太少。特别是皇子活着的太多。
万忠良一直在护着皇帝的子嗣。
若非如此,四皇子那儿哪能得着如今的平安无恙。
“爹爹,谁这般胆大,还敢动了四皇子?”万珍珠问道。
万忠良没回话,只是指一指皇宫的方向。
万珍珠再一瞧,不,应该是指了昭阳宫的方向。
“昭阳宫……”万珍珠吐三字。
“心里有数就成。”万忠良讲道。
万珍珠重重的点头。她太有数儿。
甭管魏皇后,还是朱充仪,在万珍珠心里从来是狗咬狗,一嘴毛。
镐京都,皇宫,昭阳宫。
魏皇后的凤印又被夺了。被洪福帝下旨夺了。
沁阳公主去替母后求情,虽是见到父皇,却没能求到给母后的恩典。
因此,沁阳公主回了寝殿,还是食不安,睡不香。
昭阳宫,正殿。
“嬷嬷,沁阳怎么样?”魏皇后在意女儿。
“皇后娘娘放心,公主殿下已经歇下了。”魏嬷嬷小心的回话道。
“本宫哪能放心,沁阳今个夕食又用得少。瞧着用三两口,吃没吃,哪有区别?”魏皇后知道女儿不想用饭。
魏皇后心情就坏了。
魏嬷嬷心情更复杂。对于沁阳公主的心结在哪?
魏嬷嬷低头,她都不敢多瞧皇后娘娘。
公主殿下的心结一直在皇后娘娘身上。娘娘一出事,公主就担忧。
偏生魏皇后性子越来越拧。往前还听劝,如今,连劝话都不乐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