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2 字数:3980
万忠良又叮嘱一回。
“爹爹放心,女儿省得。就在您二位跟前多嘴一回。搁外面,女儿不傻。”万珍珠心头有数。
“你心里有数最好。”万忠良笑道:“咱就盼自家多出聪明人。”
“闺女,你聪明伶俐,这婚事上也得醒目些。那什么三年之约,当一个笑话就成。莫当真了。”万忠良又提醒一回。
“……”万珍珠沉默片刻。
“爹爹放心,女儿心里有数。”万珍珠对于她和赵济世的未来,她本来就是不抱有大希望。
可爹娘总叮嘱,让万珍珠有一点懂得。为何长辈越是棒打鸳鸯的爱情,越容易让人上头。
实在是人有逆反心理。
万珍珠如今就有一点点,到底念着亲爹亲娘为她好。
或者说对于远嫁什么的,万珍珠真不想。
这不,万珍珠压下了自个的逆反心理。她在心头劝自己。
时代不同,远婚近臭,这道理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真搁远了,做婆家的新妇。那日子过得好,还是好。要是过得差了,真没人给做主。
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负了,唤天不应,哭地不灵。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鲁王府。
李明弘瞧着归来的赵济世,他笑道:“回来就好。”
对于赵济世一归来,还是替他拉拢不少人脉。李明弘很满意。
或者说赵济世领着的一伙兄弟们,也是借着鲁王的势力,如今安插在了下层中。
特别是燕京都周围的军营里,最近加了不少人手。这些人手全是赵济世的人脉。
或者说全是北镇出来的小兄弟们,全是认了赵济世这一位好大哥。
底层又如何?越是底层,越认本事。
大军之中,不比后台的时候,那认的
就是拳头。
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说服力。
北镇乃边地,那地方不止有中原人,也有归化的胡人。
说是归化的胡人,几代人下来,跟中原人吃一样的饭,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衣,也没甚的区别。
毕竟通婚下来,一个嘴巴两只眼睛,瞧着模样一样。
说是中原人,中原人瞧着,也是分不出一个三六五来。
这些归化的胡人改了汉姓,在北镇生根落地,落赵济世眼中,只要服他的。
他一样当兄弟,行走四方,赵济世一直是结交好友,能认兄弟的,他从不推辞。
靠什么行四方?赵济世靠的就是兄弟多。
虽然不是亲兄弟,可这认的兄弟,感情到位,也胜似亲兄弟。
“王爷,属下归来,听您差遣。”赵济世的态度端正。
吃谁的饭,端谁的碗,这态度上得明明白白。
大赵的天下,还是李家的江山。
李明弘这一位鲁王的前程无量,赵济世和小兄弟们就想搏一个从龙之功。
想要上位,还想挤掉世家大族们的位置。那么从龙之功,就是最好的上位筹码。
位卑之人,出身贫寒,不靠一条命去搏出位。
赵济世是瞧不见旁的出路。
既然要卖命,当然是货于帝王家。因为帝王家给的价钱最高。
给世家世族卖命?在北镇时,贫苦寂寥的日子里,赵济世都不想给世家世族当狗。
他这一辈子,还是要倔强一回。那就是搏富贵嘛,就搏一场大富贵。
豪赌如此,下注不悔。输了,赔命。赢了,走出一条通天大道,给子孙后代留了一份祖宗基业。
“本王盼济世归来,盼的太久。”李明弘招呼赵济世在书房落坐。
李明弘有事情要跟赵济世吩咐一番。或者说手头上的人事里。
李明弘有些事情是要让赵济世去办好办妥。
因为李明弘很清楚,他这班底里,那些出身大族的人。他们的立场嘛,鲁王要怀疑一下。
可赵济世的立场一直太鲜明。李明弘不怀疑。
又或者说赵济世替李明弘当手套,那干的事情太多。
赵济世想跳下李明弘的这一条船,赵济世想跳,也得让人相信。
李明弘知道的,上船太久,赵济世没得跳。
一旦鲁王府沉了,赵济世也得陪着。
当然,一旦鲁王府青云直上,李明弘也会记着赵济世这一个臣子,这一个从开始跟到底的臣子。
有功就当赏。这一点道理,李明弘很懂。
在鲁王府里,赵济世接到了鲁王给的差遣。
赵济世二话不说,当场应下。
差事难不难,这不要紧。差事再难,有大困难,赵济世也得上马,还得功成。
燕京都,内城,赵宅。
夏日,赵济世凑一个好日子,还请在燕京都的小兄弟们吃酒。
自家宅子里吃酒,吃吃喝喝,也是聊了一些事宜。
在兄弟跟前,赵济世豪爽大方。他给小兄弟们一一补贴。
不为旁的,只为了让兄弟们也是在军中收揽一二的人心。
想收揽人心,不止得有过人的拳头。还得有利益。
利益何来?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
哪怕是小事,只要付出,就得花钱。赵济世知道自家的小兄弟们个个钱包瘪得很。
真是富裕的,在北镇之时,也跟赵济世走不到一处。
说白了,大家伙全是穷苦人出身。
赵济世拉拢人,那当然是从小成本开始的。用的就是一颗真心。
“自家兄弟,哥哥没多少能帮衬的。这些,让兄弟拿着。贴补一下吃食,不止自己花销,也给军中的好汉们一起花销。”赵济世给吃酒的小兄弟,一人塞了一个大大的红封。
“大哥……”结义兄弟里,老二马义说道:“这些日子你给的不少。咱们兄弟伙的,不能总让您一人贴补上。”
“兄弟们还盼着大哥迎娶嫂嫂。大哥,您可得攒一攒私房钱。要不,这些还是省了吧。”
不止马义劝。一众小兄弟们都劝。
这时候的北镇十三子,除了赵济世这一个大哥外,其它人都成婚了。
成婚也是结义大哥赵济世给掏的聘礼钱。
兄弟们感恩大哥,不止感恩,也是关心大哥。
没大嫂进门,大哥这孤枕寒凉的,兄弟们担忧操心呐。
“我给的,你们都收下。怎么,不认大哥?”赵济世问道。
见大哥一唬脸,一众兄弟里,没谁敢接这话。
卢泰山最老实,又是北镇十三子里的老十三。
卢泰山就讲道:“那,我听大哥的。这钱,我拿。”
“回军中,我依着大哥的话,也是请吃请喝。一旦队伍里有谁困难,我一定出力帮。拉好队伍,我这人就认大哥,大哥让干啥,我干啥。”卢泰山拍了胸膛,拍的啪啪做响。
有卢泰山这一个小老弟开口应话,其余诸兄弟也是见好就收。
或者说大哥美意,大家伙都领了。
“吃酒,吃酒。”马义也开口劝话,说道:“今天开心,全听大哥的话。”
场中气氛,一时又热络起来。
赵济世有兄弟们的帮衬,在军中的消息灵通着。
不止灵通着,还是一张网越拉越大。
只是跟那些世家世族不一样,世家世族的子弟走的是上层路线。
赵济世嘛,他走的底层路线。
赵济世旁的不多,就是兄弟多。兄弟又有好友。
一个拉一个,这揽下来的大头兵可不少。
至少赵济世一伙人在底层的名声特好。说赵济世是军中的及时雨,那一点不为过。
在底层有名声,可在上层吗?
赵济世没多大的名声,赵济世干事,从来是顶着鲁王的名头。
真论名声,那也是鲁王得了名。
洪福十七年,夏末,大赵朝、大吴朝边疆起冲突,纷争战起。
在大赵朝、大吴朝的边疆不安生时。大晋朝,镐京都,也是风云变幻,起起落落。
镐京都,内城,浑江郡主府。
明明夏日将过,秋日要来。秋天,最是好时节。
就是这等时候,镐京都的气氛变坏。
万珍珠也不想什么秋猎,她在担忧着亲爹在宫廷里的情况。
万珍珠真怕,那是亲爹做了被殃及的池鱼。
朝堂上,说是刺刀见红,也贴切。
魏皇后一系要保中宫地位。四皇子一系,也想反扑。
洪福帝还没有裁决,这一位不开口,真是熬人的很。
让很多的墙头草在斗兽场里,那是成了先被扫落的棋子。
“禀郡主,荣恩伯府递了贴子。”贴身丫鬟禀话道。
“荣恩伯府。”万珍珠念叨一回。
“我瞧瞧。”万珍珠拿过贴子瞧一瞧。
“赏荷宴。”万珍珠瞧着荣恩伯府的赏荷宴邀请。
万珍珠真不想应承下来。谁让荣恩伯府的背后,还有宫廷里的王贤妃。
王贤妃的膝下还有三皇子,在如今宫廷内苑里风云变幻的时候。万珍珠不想选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