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40
这样的人家听说是一屋子的贤妻美妾。一旦亲闺女跟前没长辈做主。
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又咋办?牛二囡很担忧。
万忠良说道:“这新唐伯是人才,咱闺女眼光好,挑中了好儿郎。”
“再说,你啊,莫担忧了。咱闺女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主。”万忠良可知道亲闺女私底下干的事情。
一桩一桩的也是大事。胆大,还胆肥。大晋天家的羊毛,他家闺女薅的起劲,可没手软。
哪怕是自己撑着,可闺女没本事,又哪能做起来一摊子的大事。
说是收入似流水,哗哗的入库。真的挣着大把金银。
那挣来的金银也没一直存了库房里,瞧着是收入多,花销更多。
万忠良对于闺女一直收养孤儿的一番做派,他很满意。
旁的不说,只闺女收买人心的招数。一直亲自上阵,不假人手。
万忠良关注着。知道后,他就明白自家闺女也不是安生人物。
若非万忠良就一个闺女,后继就这么一根独苗苗。
万忠良哪会让闺女这般折腾。
如今是万忠良护着亲闺女。等着没人护着,想折腾?
真当镐京都这一个斗兽场里,全是善男信女不成?
对于新唐伯提亲,在亲闺女有心创业时。万忠良就是同意了大半。
还有一些,也在见着赵济世后,万忠良便是全同意了。
万忠良相信自己的眼睛。
查过赵济世的资料,知道赵济世的过往。
对于这一人,万忠良满意的。
不为旁的,只这人讲承诺。
这一条就让万忠良最满意。还有便是这一位是军功封的爵。
这等爵位很稳,只要不走大差子,不止自己的前程无量,便是儿孙也端上了金饭碗。
更何况万忠良也给亲闺女求了一桩保险。
虽然不知道,那是不是保险。
到底在万忠良的心底,他真在意亲闺女。同时,对于浑江郡那一片土地,万忠良的心里也有想法。
不是为他自己,他一个太监,人老了,又哪能享受太多?
万忠良是替女儿的儿孙们记挂上。
人活一世,总想留一点什么。万忠良盼着的,便是女儿的儿孙们得了长久富贵。
哪怕女儿的儿孙不姓万,可身上流了万家的血脉。
万姓,万忠良在意。
可想着自己做了太监,这太监的名声不好。
为这一条,万忠良才是不想女儿招婿。
问万忠良自卑不?他在心中暗暗自卑的。
只这等自卑,因着什么?还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缺。
就是待妻子牛二囡一样,万忠良能给妻子的就是荣华享受。
对于妻子享宴会上的吹捧。万忠良知道,他默许了。
有些事情,万忠良暗暗同意,那便是愧疚。
与妻女相处久了,亲情沉浮于心底。万忠良也摸一摸良心。
偶尔,那良心也会痛一痛。
花园里。
秋日菊开,各色争艳。万珍珠领了赵济世散步,二人单独相处。
至于旁人,倒不曾在近前。
“这是墨菊。”万珍珠指着这世道里难见的墨菊,她笑道:“都说稀罕,难得一见。”
“赵大哥瞧一瞧,可会觉得丑了?毕竟这颜色在一些人的眼中,也许不讨喜呢。”万珍珠言笑晏晏。
第60章
赵济世瞧着面前的万珍珠,美人如玉,笑颜如花。
“各花入各眼,我瞧着面前的墨菊就很美。”赵济世坦诚相待。
不是假话,而是赵济世觉得喻花如人。
这花好看不好看,端看心意如何。
“哈哈哈……”万珍珠捂嘴笑一回。
“从燕京都到镐京都,从东边到西边,一路远来,赵大哥辛苦了。”万珍珠讲道。
“千山万水,不过尔尔。我曾有言,我会再来了镐京都的。”赵济世回道。
三年之约,赵济世一直记得。
原来觉得可能与万珍珠不相配。可是,哪怕一人是大赵臣子,一人是大晋内相的女儿。
那又如何?活一辈子,生死边上多走几遭。
心动了,赵济世就想坦坦荡荡,顺心一回。
凭着挣来的荣华富贵,有新唐县伯的爵位在身。
赵济世觉得已经建功立业。
搁哪一个家族,有这样一般的祖宗都够族谱单开一页。
更不消说,赵济世不止心悦了万珍珠。
在赵济世眼中,万珍珠不止人美,而且心灵也美。
这心灵之美,在于二人的看法很多相同。
赵济世与结义兄弟们,那当成一家人。就是做了领头羊,才知道当家的柴米油盐贵。
那些年,犹有什么旧语,都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这样话,赵济世一直记着,也是相信的。
因为赵济世在落魄之时,那就当过被一文钱难到的汉子。
爱财吗?说不爱财,太过假话。
钱财哪样都好,至少,能买来人饱腹。对于一个饿过肚子的汉子而言。
吃饱,吃好,过上好日子。钱财就太重要。
可钱财重要,权利更重要。因为,只有财,没有权,财是守不住的。
在中原的大地上,从来是权在钱财之上。有权,会有财。
有财,没权,那就是被人圈养的肥猪,会被宰掉吃肉的。
赵济世既想有钱,又想有权。更想把这些传承给儿孙。
他吃够了苦日子,那么,他的下一代,他的儿孙们就应该端了金饭碗。
不为旁的,他这做祖宗的,那就要让下一代端了金饭碗。
新唐县伯落许多人眼中,那就是一个能传家的金饭碗。
有了金饭碗,再迎娶心上人。人活一辈,如此岂不快哉。
“万妹妹,我是来求亲的。”赵济世笑道:“我想问,三年之约,那算数吗?”
“算数。”万珍珠收敛笑容,认真的回道。
“允诺的话,从来算数。”万珍珠伸手,她摘下那一朵墨菊。
这会儿的万珍珠递了花给赵济世。她笑道:“名贵之花当要赠了美人。”
“我赠予赵大哥,簪花可好?”万珍珠问道。
簪花,可不是只女子簪花。儿郎一样,俊美之人,簪花一样俊美。
赵济世这一回没拒绝。他接过来,尔后,簪于冠旁。
瞧着这般做法的赵济世,万珍珠想了想,又道:“只我的婚事,我说了不算数。还要劳烦赵大哥费心思,让我的爹爹和娘点
头才成。”
“婚姻大事,总要让父母祝福。赵大哥以为,可对?”万珍珠问道。
“自然如此。”赵济世很认同。
或者说这是世道的规矩,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规矩,那就是大家遵守的习俗。
遵守了,那就是随大流。不遵守,不能打破规矩,那么,就会被规矩吞噬。
万珍珠是守规矩的。毕竟,爹娘心疼她。
万珍珠知道爹娘会同意她的婚事。只是这又如何?
赵大哥做为小辈,她亦是小辈。他们应该给长辈以尊重,可不是口头说说,应该的姿态还得摆出来。
“赵大哥,爹爹、娘都是心疼我的。”万珍珠笑道:“若赵大哥真心想迎娶万家女,爹爹和娘亲总拧不过心疼孩子的心思。”
“我来镐京都,自也瞧出伯父伯母心疼万妹妹。”赵济世赞同道。
二人又闲聊几句。
赵济世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匣子,笑道:“赠予万妹妹。”
万珍珠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方小印。
“我亲手雕刻的。”赵济世讲道:“寻得好玉,就想着亲手雕刻了。万妹妹若觉得能使唤,倒不妨用一用。”
“很漂亮。”万珍珠瞧着雕功,赞叹一回。
“我喜欢这小印。”瞧着几方小印,万珍珠满面欢喜。
好玉,那也不难寻。因为上层的圈子里,就赞了玉养人。
玉乃君子之物,总之,好玉人人喜爱。那么,自然淘出来的也多。
可玉好,这不重要。
在万珍珠眼中,赵济世亲手雕刻,这一份心意很重要。
约过一会儿。
有丫鬟来传话,万忠良让人递的口信,留赵济世在浑江郡主府用饭。
用饭时,万忠良单独与赵济世用饭。用饭罢,万忠良又招待赵济世在花厅谈话。
“吃茶。”二人谈一谈,万忠良举一举茶盏,笑道。
赵济世应了话,自然配合。
万忠良打发走侍候的仆从,这会儿他讲道:“当年一见,就瞧你英姿勃勃,果然不出所料,当真英雄了得。”
“新贵爵爷,族谱单开的大人物。”万忠良夸了赵济世。
赵济世心头没得意,他很清楚。万内相从普通宫人爬到当朝内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