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44
  
  可去了大赵朝,被人拿捏了,又哪有什么门当户对的。
  “劳您传话。”赵济世压下心头的怒火。
  这会儿的赵济世请宋三德吃吃茶,又封了请茶钱。
  尔后,送走宋三德。
  余一人时,赵济世压不住心头怒火。只是有了怒火,怒了一下。
  赵济世哪怕是大赵朝的新贵又如何?是使节又如何。
  赵济世只是臣子,在面对大晋天子时,在面对皇权时,他只是小人物。
  这大人物与小人物,从来是相对的。这一刻,赵济世恍然明白。
  他辛辛苦苦往上爬,又是如何?
  在一些贵人的心里,他还是如蝼蚁。不说踩踏。
  真是伸脚了,可能还让贵人费力。
  那一等的憋屈,赵济世心里不爽利的很。
  在使节住的馆阁里,赵济世没出门。一直等万内相的回信。
  得着答应后,赵济世又登门浑江郡主府。
  这一回,赵济世在郡主府前院做客,当然没见着心上人。
  赵济世见着万内相。
  在书房中,万忠良语气平静说道:“咱寻你来,你可有怨气?”
  “当然不敢。”赵济世回道:“天子之意,无人敢驳。”
  “只是不敢,而不是没有。看来,真有怨气。”万忠良说道。
  被万忠良的目光盯着,赵济世坦然。他当然有怨气。
  “我一心一意想求娶万妹妹,一心赤诚,天日可表。”赵济世觉得他太委屈了。
  “陛下那儿,咱会寻机会再想一想法子。咱是闺女的爹,闺女的婚事总要咱点头。”万忠良表明态度。
  “至于陛下,陛下是心疼咱这一个家奴。”万忠良的目光一下子望着皇宫方向。
  对于洪福帝,万忠良有感情。很真诚。
  说真话,万忠良跟洪福帝相处的日子太长。
  跟亲闺女相处的时间,又太短。
  人嘛,倒底感情经营,也是需要时间的。
  “陛下有话,让贤妃娘娘召见一些诰命夫人。”万忠良又说一说宫廷里的意思。
  王贤妃要撮合了姻缘,这姻缘是给浑江郡主办的。
  还是天子的意思,那么,王贤妃就得办好。
  出这一事,万忠良在洪福帝跟前拒绝了吗?
  没有。
  “……”赵济世这会儿有一点傻眼。
  “伯父。”赵济世问道:“您真能驳了圣意吗?”
  对于内相而言,对于太监而言,天子的心意太重要。
  “陛下待咱,恩重如山。这一回的婚事,陛下不同意,不是不满意你。而是陛下心疼咱。”
  万忠良的目光落赵济世的身上。
  “你哪处都好,唯一桩不好。你乃大赵臣子。陛下心疼咱,怕咱跟前缺了亲闺女与女婿孝顺。女儿远嫁,咱往后想见一见闺女,又哪能见着一面?”万忠良说的大实话。
  搁如今的世道,真远嫁,可能一嫁就是终身再难相见。
  摆事实,这就是事实。
  子欲养而亲不殆,难道不是人世间的悲剧?
  赵济世听着这一番话,他沉默了。
  有俗语云,父母在,不远游。这话说的,也是说在一些人心坎上。
  真不是父母想拘着儿女,而是远行难,难如登天。
  可能一场远行,就是生死分离。
  “是我让伯父为难了。”赵济世在现实面前,当然得承认现实。
  “伯父,我想求您给一个机会。”赵济世说道:“镐京都的儿郎,自然有好儿郎。”
  “高门大户,贤妻美妾,嫡庶之争。”赵济世说着人人知道的真相。
  “我,一介寒微出身。我这一辈子能迎娶到万妹妹,自然敢向伯父保证。此生,不纳二色。”
  赵济世的态度摆明。万忠良瞧着,问道:“此娶嫡妻,不纳二色,就不怕被人笑话惧内?”
  “怜子如何不丈夫。妻子,亦是内人。自然是一家人。自家人,不二话。”赵济世回道:“旁人的嘴,长旁人身上,与我何干。”
  “我这人风里来,雨里去。吃着刀口上的饭,不怕流言蜚语。”赵济世坦坦荡荡。
  万忠良心想,逼一逼,还是有好处。瞧瞧,这赵大郎都说不纳二话。
  “若是你和咱的闺女没子嗣咋办?”万忠良瞧一眼赵济世。
  “……”赵济世愣在当场。
  “不是说咱闺女有问题。咱请过太医,给闺女一直有好好的调养。凭咱闺女的健**几个胖孙孙,没任何问题。”万忠良脸色严肃的说道。
  万忠良的目光灼灼,望着赵济世,又道:“你都说,你乃刀口上吃饭。危险啊。”
  “……”赵济世这会儿听懂了。
  其时吧,有些人在战场上受一些伤,失了生育能力。赵济世太懂。
  吃刀口饭,若有意外,也是难免的。
  “伯父放心,我无二恙。”赵济世忙道:“伯父不信,让太医会诊,自然真相大白。”
  “咱的意思,万一,你二人都无恙。还是膝下空虚,又当如何?”万忠良这话问的,貌似有一点故意刁难了。
  第61章
  赵济世沉默了。
  说二人若无子,便是天意?赵济世觉得他一辈子坦坦荡荡,他奋斗的新唐县伯爵位当然要后继有人。
  真是不想有
  后人承继家业,那话太假。他说了,旁人谁信?
  “我不知道。”赵济世的答案是迷茫的。
  “这话,咱信。”万忠良的目光落在赵济世的身上。
  “你没说假话,咱很欣慰。”万忠良对于赵济世的态度很满意。
  都是过来人,谁不想把家业传给子孙。给旁人?
  万忠良自己都不想。
  反正搁万忠良身上,他不是圣人,割肉喂鹰,他是办不到的。
  “那你回去好好想想。也许多想想,你未必就想迎娶咱的闺女。”万忠良叹息一声。
  “倒底有陛下的圣意在。”万忠良讲道。
  这是考验。万忠良给的。哪怕是借着洪福帝的意思。
  万忠良的态度很明白,他要替女儿扫清一些障碍。
  或者说有些事情,万忠良表态,倒会显得咄咄逼人。
  可一旦附上皇权,那就不是万家人的态度。
  彼此留一点余地。
  至于说赵济世在皇权面前退一步?那就让他退一步。
  如今有麻烦,这人就退一步。在万忠良瞧来,也好过将来他老了,他没了,女儿人老珠黄时被人嫌弃。
  那时候谁来给他万忠良的闺女撑腰?
  在送走赵济世后,万忠良去了亲闺女住的院子。
  “爹爹。”万珍珠瞧着亲爹来,她迎上去,福一礼。
  “外面天气好,陪咱走走。”万忠良说道。
  “好。”万珍珠应了。
  在自家的花园子走走,父女二人慢慢走。闲暇赏景,更是闲聊。
  “今天赵大郎又登门拜访,咱刁难他了。”万忠良对亲闺女说道。
  “爹爹办事,自有道理。”万珍珠回得干脆利落。
  好歹之间,万珍珠分得清楚。
  亲爹应该不会是想棒打鸳鸯,真没必要。
  万珍珠对于亲爹的了解,勉强有一些的。有些事情既然办了,也要敞亮。
  如今的做法,万珍珠瞧着,可能是考验吧?
  只是人心经得住考验吗,万珍珠怀疑。
  “爹爹不怕让赵大哥白来镐京都一趟,又或是闹得一地鸡毛,场面狼藉吗?”万珍珠问道。
  “现在挑破,好过将来成了夹生饭。”万忠良回道。
  万珍珠听过这话,也是沉默下来。
  有人说过,投胎是没法子选择的,那是人的第一次命数。
  那么成婚就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因为相伴一生的人是好是歹?
  这真的很重要。
  往后的风风雨雨,真是来自枕边人,那就太悲凉了。
  “可爹爹,有时候考验太多,也许会太过了。”万珍珠回道。
  “心疼了?”万忠良的目光落闺女身上,尔后,问道。
  万珍珠轻轻摇摇头,她回道:“女儿只是觉得做人做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也怕考验太多,可能彼此还是会加深了误会。有些事情说开了,指不定结果会更好。欺瞒等等的手段,一个谎言讲了,可能就是无数的谎言来填坑。”
  万珍珠的眼中,赵济世人真不错。
  凭对方做了新唐县伯,还偿允诺,这便是人品好。
  “你啊,心太软。”万忠良感慨一回。
  “不过你是女郎,心软也不是大错。”万忠良瞧着亲闺女,又是感慨一回。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万珍珠念了一句诗。
  一句记忆深处的诗,她道:“爹爹,心软未必是坏事。只要有底线,又守了底线,没糊涂的耳根子软了。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