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96
  
  “姐姐,我听着一桩事情。”崔九姑娘说道:“听说,那新唐县伯出使大晋去了。”
  “姐姐,你说这人是不是得罪谁,才被人一脚踢开。”崔九姑娘就差说,这人得罪崔氏一族。
  “瞧着,也怪可怜。不过想必也是活该吧。”崔九姑娘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小表情。
  崔八姑娘心肝颤抖一下。
  “妹妹莫要胡说。新唐县伯是陛下的心腹重臣。岂能乱讲,没得招了麻烦事情。”崔八姑娘劝一回妹妹。
  “女子名声,贞静为好。妹妹,可不能添了多舌之诫。”崔八姑娘劝一回亲妹妹。
  “知道了。”崔九姑娘笑一回,还是摇一摇姐姐的胳膊。
  “我就在姐姐跟前多嘴罢了。在旁人跟前,我岂是会犯了多舌之诫。”
  崔九姑娘表示她是明白人,她可聪明着。
  崔九姑娘会讲这一番的话,不外乎,她就是想瞧一瞧新唐县伯的笑话。
  谁让崔九姑娘偶然一回,偷偷听着爹娘的谈话。
  崔九姑娘知道亲姐姐被人拒婚一事,让崔九姑娘恨得牙痒痒的。
  在她心里,姐姐多好,凭何让人嫌弃。
  搁崔九姑娘心里,那新唐县伯太不识趣。不止如此,一个年纪那么大的男子还不成婚。
  哼,崔九姑娘的心里没少蛐蛐。她觉得,这人一定有病,还是病得不轻。
  “姐姐,不提那新唐县伯,没得扰了我们姐妹的好兴致。”崔九姑娘转移话题。
  “我听说,孔四姑娘要办了及笄礼。”崔九姑娘又提一事。
  燕京都里,各府上的姑娘们自然有自己的小圈子。
  崔氏人丁多,各房上下,不止男丁多,女郎亦多。
  只是各房的情况不同,嫡庶枝脉之间,差别也甚大。
  崔九姑娘出身于嫡房,她来往的手帕交,那自然是家世一样的不凡。
  “孔四姑娘……”崔八姑娘愣神片刻。
  “及笄之礼,人生大事,不可轻乎。”崔八姑娘笑道:“说来,年底之时,妹妹的及笄礼也至。娘说了,妹妹这儿,也一定要喧赫一回呢。”
  “听姐姐这般一说,我就知道了,娘一定是心疼我的。”崔九姑娘笑得很开心。
  第65章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宫廷内苑。
  淑阳公主跟身边的陪嫁李嬷嬷问道:“本宫没记错,新唐县伯今个当离开镐京都,起程回燕京都了吧?”
  “殿下,您没记错。”李嬷嬷忙说道。
  “今个可是一个好日子。”淑阳公主又道。
  “奴婢愚笨。”李嬷嬷忙陪笑道:“还请殿下提示一二,今个是哪一个好日子?”
  李嬷嬷思来想去,真没思量出来,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今个是新唐县伯成婚的大喜日子。”淑阳公主提醒一回。
  “对,对,奴婢居然忘记了这一件要紧的事情。奴婢糊涂。”李嬷嬷忙认错。
  “本宫在宫廷内苑,这一辈子想出宫门难着。瞧不见新唐县伯与浑江公主成婚的大喜事。莫说嬷嬷忘了,便是本宫也差一点忘了。”
  淑阳公主的语气淡然。
  “殿下,您可是记挂着新唐县伯回了燕京都,把您的家书呈于陛下。”李嬷嬷思来想去,倒是琢磨着这一桩事情。
  “本宫自然念着皇兄。”淑阳公主笑道:“可在意嘛,也不止这一桩。”
  淑阳公主挥挥手,让殿内侍候的宫人退下。此时,独留下李嬷嬷一人。
  殿内,除二人外,再无旁人。
  淑阳公主说道:“嬷嬷,浑江公主是万内相的亲生女儿。万内相岂能不心疼这一个唯一的子嗣。偏生浑江公主远嫁,还是嫁去了燕京都。”
  淑阳公主先摆事实,尔后,又讲道理,她道:“燕京都在东边,离镐京都太远。燕京都的主人是本宫的皇兄。皇兄在上,一言而决了新唐县伯的前程。嬷嬷说说,如此,本宫背后的人脉是不是多添了万内相一人。”
  以亲情入手,在淑阳公主的眼中,浑江公主嫁去燕京都。
  在宫廷内苑,这就是给她添了人脉,让她拿捏了万内相的软肋嘛。
  “殿下聪慧,奴婢愚笨,一时可没想着这一桩要紧处。”李嬷嬷这会儿忙回道。
  “在宫廷内苑,若得万内相的帮衬。殿下,您的将来,一片坦途。”李嬷嬷这会儿挺开心。
  “是啊,如嬷嬷吉言,本宫的将来一片坦途。”淑阳公主很高兴。
  在宫廷内苑,不得宠也罢了。反正凭着和亲公主的身份。淑阳公主应该享受的待遇,没谁苛刻。
  可淑阳公主不甘心,淑阳公主还想更进一步。
  生于宫廷,长于皇家,淑阳公主太懂一个道理。那便是不得宠的人,可能连呼吸都是错的。
  既然想争,既然要争,淑阳公主当然更想做了大赢家。
  只要有一点筹码,淑阳公主也想拿捏了。
  淑阳公主跟前侍候的人,除了李嬷嬷外,旁的也多是她陪嫁。
  不是陪嫁的话,那一定不得淑阳公主的信任,更是难在淑阳公主跟前露脸。
  凭此,淑阳公主这些年里,也是过得惬意。
  只宫廷内苑,人心复杂。或者说一旦离开舒适区,人的心意会变得。
  忠诚几何,背叛几何?不过是看利益的多寡。
  不背叛,更可能是利益不够大。
  大晋,还在顺天府的地界。
  这一日,长长的队伍并没有走太快,在一处驿站停了下来。
  万珍珠和赵济世的婚礼,在镐京都里有一场热闹。
  如今,还待至燕京都后,八方迎客,赫赫扬扬,又是一场盛大的婚宴。
  此时,赵济世早差心腹往燕京都提前赶回。
  至于燕京都那一边,婚礼会如何?
  赵济民是一点不担忧。他的兄弟多,他相信自己的义弟们。
  关乎这做大哥的终身大事,弟弟们会替他盯紧。
  可没人会在这等事情上打了马虎眼儿。
  “万妹妹
  ……“赵济世在暂居的房内,瞧见了执了扇的万珍珠。
  “赵大哥……”万珍珠眉眼弯一弯。这是扬了一抹笑意。
  “我们成婚了,赵大哥可唤我一声珍珠,又或者一声妹妹。”万珍珠笑道。
  “珍珠妹妹。”赵济世从容唤了人。把万珍珠给的称呼合二为一。
  万珍珠一听,也是笑了,她笑道:“济世哥哥。”
  二人是不是唤得肉麻一点。万珍珠不在意。
  其时这般唤人,还是头一回。万珍珠还觉得有一点新鲜感觉。
  赵济世挺受用,被人唤一声“济世哥哥”这是平生的头一回。
  “今天暂时留宿于此。后面的日子,还要让珍珠妹妹受累了。”赵济世讲道。
  “我坐于马车内,济世哥哥乘马行千里。济世哥哥才受累了。”万珍珠笑道。
  二人各关心一番,尔后,赵济世告辞离开。
  二人不久谈,也是避免一二。谁让二人的婚礼才进行在半途中呢。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
  次日,万忠良回来当差。一进职房,干儿子来给万忠良禀了新消息。
  听着干儿子禀明的事情,万忠良沉默片刻。
  “李贵妃倒是好胃口,还想吞了咱不成。让咱做刀子,咱这一把刀子可锋利着。”万忠良冷漠的提了这一番话。
  今个离府前,万忠良与妻子一起用饭。朝食,那是用得寡淡些。
  万忠良瞧得出来,妻子牛二囡用饭时,那都用得不怎么香甜。
  万忠良也一样。回了公主府,少了其真正的主人之一。
  那家里缺一人,感觉总归不好受。
  奈何人生大事,万忠良总不能留了闺女一辈子,还让闺女不成婚?
  那当然不成。万忠良还想着小一辈的降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差人继续盯紧,咱还想看一看,李贵妃又有几分高招。”万忠良吩咐一句。
  “唯。”干儿子忙应话。
  在万忠良心里,他不怕甚的李贵妃。想那李贵妃要拿了亲闺女当把柄,还想拿捏他万忠良。
  凭甚?
  真是脑子糊涂。
  当初万忠良为何要在洪福帝跟前卖惨。除了想让天子看着他的忠心外。
  更是为着如今的情况做准备。不外乎,那就是让一些人知道。
  他万忠良的女儿“恋爱脑”,一心想嫁了如意的心上人。
  这不,远嫁亦无所谓。如此情况下,万忠良在洪福帝跟前挣一波的补偿。
  同时,也是在敲打一些想伸的手,亲闺女是血脉骨肉不假。
  可想拿捏他这一位万内相,那不成的。
  比天子一比,万内相的心里,亲闺女也要让一射之地。
  万内相的做派光明正大,压根儿没想瞒人。
  如此,这会儿的万内相又吩咐一回干儿子。
  他道:“咱的亲闺女,咱是在乎的。可这一个孩子脾气太倔强,这一回的婚事,也让咱伤心,伤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