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50
  
  崔八姑娘善解人意,从来不想让母亲为难。
  嫁不得心上人,那么,嫁给母亲安排的好人选。让母亲开心,这便是崔八姑娘的心思。
  只从正院离开,回了自己住的小院后。
  崔八姑娘又是走神一遭,她在自己住的屋子里发呆。
  崔八姑娘是想不通,新唐县伯如何就想迎娶浑江公主。
  思来想去,最后,崔八姑娘只想着一个答案。
  “或者,这是两情相悦吧。”崔八姑娘想到。
  “世间美好,真能长久吗?”崔八姑娘又想到自己母亲的话。
  对于浑江公主是如何样的人物,崔八姑娘心生好奇。
  对于新唐县伯的婚事,崔八姑娘在意。
  可对于新唐县伯本人,崔八姑娘告诉自己,她当放下。
  不是嘴里说说,而是真心放下。
  世间人物,虽有美好,可不能占据。毕竟,不是事事都如意,切切都完满。
  月有阴晴圆缺,太完美的,可能会留了更大的遗憾。
  崔八姑娘就想在自己成婚前,那是瞧一瞧鼎鼎大名的浑江公主。
  崔八姑娘就想知道了,她是输在哪一处。那浑江公主好不好?
  崔八姑娘觉得一定很好。
  若是浑江公主不好,新唐县伯还宁可娶了浑江公主,而不是迎娶她这一位崔氏女的话。
  那么,那是新唐县伯眼瞎。
  还是崔八姑娘一心瞧中了一个眼瞎之人,崔八姑娘自己岂不是显得更眼瞎?
  问了真心话,崔八姑娘宁可浑江公主是一位优秀的淑媛。
  如此,她就是输了,也输的心服口服。
  大赵朝,燕京都。
  在秋末,就在寒凉之气来了前,晚秋时节。浑江公主的长长出嫁队伍踏足了燕京都。
  坐于马车内,万珍珠隔着车窗帘子,她能隐约的瞧一回外面如何。
  又是陌生地,又遇陌生人。明明成婚,却又是选择了未来的人生路。
  离着镐京都越远,知道跟爹娘再想见面,又要许多年后。
  万珍珠心情复杂。
  可她还是收拾了一番心情,踏入了燕京都的地界。
  她和新唐县伯的婚事,那有使节呈于大赵天子。
  这是大晋与大赵之间的两朝之事。
  万珍珠这一位和亲“公主”,那水份太假了。
  可水份再假,万珍珠总归是大晋天子册封的公主。
  何况大晋天子的后宫里,还有大赵天子的亲妹妹李贵妃。
  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那攀附于方方面面。
  更不肖说,大晋大赵是盟友,至少是表面上的盟友。
  两朝都有和亲公主出嫁,那自然也是一番说道,好说又好听。
  万珍珠的马车被迎进了新唐县伯府。
  万珍珠被喜娘搀扶进了马车。她要在此,又是小住一日。
  明日会是一场盛大的婚礼。
  又一场婚礼。万珍珠心情复杂。这一回,踏入此,她真的不能回头。
  前路会如何,万珍珠只能交给命运。
  是好,她就是开心的踏上去。是歹?也得自己走一走。
  “殿下,伯府差人送了吃食来。”陪嫁嬷嬷进屋禀话道。
  这会儿,万珍珠跟前的陪嫁丫鬟在替她卸妆。
  此时的万珍珠就想轻省点。毕竟明个儿又是一日需要很认真,很认真的大喜日子。
  第66章
  “一拜天地。”
  “拜。”
  “二拜高堂。”
  “拜。”
  “夫妻对拜。”
  “拜。”
  次日,大婚举行。万珍珠就像是木偶一般的随着喜娘的搀扶,尔后,听着唱词声,按着成婚的流程进行着。
  大堂之内,非常热闹。宾客众多,赵济世的诸结义兄弟们与家眷一一帮衬着。
  让这一场婚宴进行的非常顺利。至于高堂之上,因着赵济世的爹娘早逝。
  于是能摆上的,只能是二老的牌位。
  等着夫妻对拜一结束。在众多宾客的观礼中。
  “却扇。”
  “礼
  成。“这会儿又听得吉祥的祝词被人唱起来。
  尔此时,万珍珠也是拿下遮了半张脸的扇子。
  美人芙蓉面,似花开灿烂。在宾客中,自然有人夸赞了话。
  落于赵济世的眼中,盈盈一笑,又低头的珍珠妹妹很美。
  那一等美落于心湖上,泛起了点点的波澜。
  万珍珠低了头颅,有一点点的害羞。尔后,又是仰起头。
  明明是喜庆的日子,她当然是扬起了最好看的笑容。
  “天作之合,天仙之配。”
  “鸳鸯同喜,同心同德。”
  “……”
  宾客也罢,喜娘也罢,在场诸人谈笑之间,人人都说着溢美之词。
  唯万珍珠扬起一抹笑容,盈盈笑着,不发一言。
  笑,也是一种态度。
  拜过天地,拜过高堂,夫妻对拜,礼成却扇。
  尔后,喜娘搀扶了万珍珠,新郎官也是相送之下,夫妻二人往喜房而去。
  待到喜房,自然有相伴的女眷来做陪客。
  赵济世没有高堂与姐妹,那么,与万珍珠想做陪的便是各位在燕京都的弟妹。
  这些弟妹,全是赵济世结义弟弟们的妻子。
  “有劳诸位弟妹了。”赵济世对在场诸人行一礼,客气说一句,尔后,又对万珍珠笑语晏晏。
  “珍珠妹妹,我去前面陪了诸位来宾。这儿,你也用些吃食垫一垫。”
  赵济世笑着留下一番话,尔后,直往前堂而去。
  万珍珠轻轻颔首,表示同意了。
  待赵济世离开后,万珍珠这会儿见着面前的十二位女眷。
  屋里女眷一多,万珍珠瞧着眼前的诸位女眷。
  她们的容貌不算太出众,却是人人喜气洋洋。
  “大嫂真俊。”
  “对,对,大哥迎娶大嫂,真是天仙配。”
  “……”诸女眷口中,万珍珠是被夸赞的一人。
  “大嫂忙碌一日,肯定累着。”一位年岁最长的女眷说道:“我等备了吃食,嫂嫂先用些吧。”
  “对,对,二嫂说的在理。可不能饿着大嫂,不然,大哥要心疼嫂嫂了。”
  “……”
  万珍珠听着诸人的话,轻轻颔首,笑道:“劳烦诸位弟妹了。”
  在场诸人瞧着是好意,万珍珠当然不会拒绝了。
  这会儿众人迎了万珍珠走几步,来到厅内。
  厅内与寝屋陪着屏风。
  在外面,桌上摆着各色的茶果点心。马义的媳妇,便是提议用吃食的沈氏,这会儿请万珍珠落坐。
  同时,沈氏还是跟万珍珠介绍一回在场诸人。
  万珍珠大略记一记,也是认了一回脸熟。
  说是吃食,就是简单一点的面食。北方食面,这会儿填一填肚子。
  简单用一小碗,肚里有吃食,万珍珠觉得整个人的胃都是暖暖的。
  女眷们陪着万珍珠说一说趣事,说来说去,最多的还是夸赞了赵济世的好。
  凭这些人的口中之言,落万珍珠耳里,真是听着赵济世的丰功伟业,那是处处都好,好的不得了。
  对此,万珍珠受用了。
  毕竟这一个世道就是如此,夫妻一体。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些人夸了赵济世这一位新唐县伯,又何尝不是在夸耀了万珍珠这一位县伯夫人。
  “早些年,大哥一直不成婚。谁不议论了,到如今,嫂嫂一过门,大家伙就知道原来大哥的姻缘在此。”
  “对,对,嫂嫂太好,大哥一直不成婚,可不是等了嫂嫂的出现。”
  “……”
  万珍珠捂嘴笑一回。她得说,好话入耳,真是太中听了。
  也难怪,人人都爱听好话。主要是听一听,乐一乐,肯定能多活了十来岁。
  前院厅堂,各处来宾。赵济世做为东道主,他当然要敬酒一番,感激来宾的美意。
  只是今个日子不同,可是赵济世成婚的大喜之日。
  酒得饮,不然,那就是脱离了大家伙的美意。
  可饮酒归饮酒,却不能过量了。于是诸位结义兄弟就出场,一一替赵济世这一位大哥挡一回酒。
  酒至半场,赵济世是识趣的,随大流的装醉一回。
  尔后,马义很知趣,差遣了小兄弟卢泰山搀扶大哥回后宅的喜房去。
  至于马义,他还留着继续主持大局,还替大哥赵济世撑了场面。
  毕竟在场的来宾里,可不是谁都是酒量小。有人爱喝,马义等人自然要奉陪。
  总要让来宾喝一个尽兴,让大家伙做客,也是开开心心一回。
  回了后宅,一过二门。
  赵济世本来踉跄的脚步停了,他酒意没了。
  “我无事。”赵济世摆脱了被小兄弟卢泰山搀扶的姿态。
  “大哥,您这……”卢泰山瞧一场大变活人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