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54
至于夫君赵济世太忙碌了,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万珍珠更不在意。
因为她知道夫君在忙碌哪一些要紧的事情。
关乎军务,万珍珠不沾手。
可万珍珠是支持的。当初,夫妻二人的闺中谈话。
对于夫君想让她的浑江公主名符其实一事。
万珍珠全记着的。
就因为记着,万珍珠知道,她的枕边人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岂会信口开河?那可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一个唾沫一个钉。
这事情总要办成。
那在办成前,又得费多少心血与功夫,万珍珠不思量,她都能大概猜测到,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万珍珠既然支持心上人,那当然就得挺到底。
半途而废不是万珍珠的性格,也不是枕边人的性格。
“我安坐于府上,锦衣华服,美味佳肴,一一享受着。这一切,也多依赖了夫君的本事。”万珍珠在马小莲跟前,那夸着话时,还是夸一夸枕边人。
“如此,我是太懂了二妹妹想嫁给一位英雄做新妇的理由。”万珍珠执起马小莲的手。
“这世道做女郎难,想做好贤妇更难。可落于贫家,不止自己苦,更要苦了子孙。倒不如嫁一英雄,让儿女享了富贵荣华。”
万珍珠说的坦荡。
投胎是一样技术活。这有利于自己孩子的事情,万珍珠当然觉得无可厚非。
“嫂嫂,这般话,您说了,我自是信了。只是让旁人听着,会不会蛐蛐着。说是贪念了荣华富贵。”马小莲小心的问道。
“哈哈哈……”万珍珠捂嘴笑一回。
“好妹妹,你这话就错了。”万珍珠讲道:“若有人真不爱富贵荣华,那去山里修道即可。来了尘世走一遭,岂能不沾了红尘滚滚的烟火气。”
“依我本心讲,既然来了世间一遭,岂能不争了上游。如此,那才是不辜负自己的大好人生。”
万珍珠实话实说,她不怕羞于此。
“嫂嫂坦然,倒是我小性了。”马小莲瞧着这般模样的嫂嫂。
如今的马小莲是心服口服。
在马小莲心里,她真觉得这般的嫂嫂才配得上赵大哥。
如她一般的普通女子,想来是配不得赵大哥。
只嫂嫂讲透了她的心思,又让马小莲挺不好意思。
可嫂嫂的话,还是如春风,一一拂过了马小莲的心湖。还是荡起了波澜。
哪一个女郎春心萌动时,又岂会不爱慕了英雄。
马小莲当然是盼着未来的郎君是一位大英雄,大人物。
走进北镇的山山水水。冬日里,进了民家去拜亲。
这些不是嫡亲血脉,而是父老乡亲。
万珍珠亲至,那拉低了姿态吗?可能吧。
可万珍珠是乐意的。因为不止她自己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北镇是什么模样。
还是万珍珠想替节度使的府邸里,那是充实一些人手。
一些小郎,如果父老乡亲们乐意。万珍珠这儿也愿意收养一些的。
不为旁的,只因为此时的人们生养颇多。
家资贫困者,这养孩子也是养得困难。一旦跟了新唐伯府,这前程不必再求,那就有了保证。
而对于新唐伯府而言,这些良家子,还是父老乡亲们知根知底的小郎,又是最好的心腹人选。
因为这些小郎有家有业,有亲人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他们站了赵济世这一位新唐县伯这一边。代表了无数的家庭也是系在新唐县伯府的根系上。
这是北镇的民心,揽民心,亦是揽人心。
万珍珠虽然有一个公主的封号。可这公主是虚的。
万珍珠自己看得明白。
既然是虚号的公主,那就别真把自己当了皇家贵戚。
脚踏实地一点,这是万珍珠的想法,既然想了,那就干了。
有马小莲替万珍珠当嘴替,这一回的出行很顺利。
万珍珠能听见的,还是好听的话。
虽然这些父老乡亲们的吹捧,有时候可能太朴素一点。
可这一般的朴实,听着更暖人心。
因为他们不止说一说,他们是真信了新唐县伯府是替自家人说话的领头羊。
那发自内心的支持,落在了万珍珠心里,就是最好的助力。
商社能
挣钱财,可再多的钱,若是没了人心护持。
那又有什么用?
没人心与武力来护持的钱财,从来就是小儿持金入闹市,自取灭亡。
人心与武力,合二为一,其时就是权利。
权利,可以至上而下,也可以至下而上。
方法不重要,现实最重要。
大晋洪福十七年过,迎来十八年。
大晋朝的洪福十八年,即,大赵朝的承顺元年。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宫廷内苑。
明明是除旧迎新时,王贤妃没出席。她病得太利害。
刚过初三,宫廷内苑的新年节庆还没有散去。
还在新年新气象的时候。王贤妃殁了。
泰和宫。
洪福帝听着万大伴禀了消息,说王贤妃殁了时。
洪福帝愣神片刻,尔后,讲道:“着贵妃按妃礼制办贤妃身后事宜。”
“唯。”万忠良赶紧应话。
瞧着洪福帝的态度,似乎待王贤妃是凉薄三分。
洪福帝的旨意很快到了淑阳公主这儿。淑阳公主是贵妃。
她虽跟贤妃一样是四妃之一,可她的排序在前。
如今要操办了贤妃的身后事宜。
淑阳公主不开心,可想着,这事情办好了。那宫务能拿捏的更通透。
淑阳公主也不拒绝。
反正替贤妃哭灵的不会是淑阳公主。贵妃排序在贤妃之前呢。
倒是宫廷内苑的其它嫔妃们,余下的人人有份,谁的位份都在贤妃之下。
那要替贤妃哭灵时,宫廷内苑的其余嫔妃,谁也不可能落下。
介于此,淑阳公主的心情又好上一点点。毕竟瞧旁人的不舒坦,淑阳公主的心情就会很舒坦。
王贤妃的身后事宜,哪怕依着妃位办理。还是铺张一回。
说白了,因为三皇子会替贤妃守灵。
三皇子一登场,那再是没牌面,也变了最大的牌面。
三皇子在许多人眼中,这真是金疙瘩。可谓是奇货可居。
洪福十八年,三皇子将满三岁生辰。
这一年的三皇子还太小,可这般小的皇子也懵懂一些事情。
哪怕不懂,对于生母过逝。听一听奶嬷嬷的耳语。
三皇子也有了自己的立场。
只到底年幼,三皇子不可能自己拿主意。因为他太小,他的主意,不如说是身边人的主意。
洪福帝对于唯一的儿子瞧得紧。这不,三皇子给生母的哭灵,也不过走一个过场。
尔后,有太医的交待,三皇子这儿就是简办一番。
千算万算,那肯定还是活着的三皇子更要紧。
至于什么守孝?
天子有安排,三皇子这儿当然只能一样法子,简办。
对于唯一的儿子,洪福帝看得跟眼珠子一般重要,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
大赵朝,北镇,节度使府邸。
万珍珠瞧过家书,对于镐京都的爹娘很想念。
虽然她给爹娘送了年礼。可人不在近前,她思念了爹娘是否用饭香,近况又如何?
“瞧我,如今也是多愁善感了。”万珍珠觉得这般多情的自己,真不像自己。
“珍珠妹妹心软。”赵济世给了自己的答案。
听着这一个答案,万珍珠愣神片刻。
扪心自问,万珍珠觉得她一点不心软。她更可能是称量一二。
在合适时,心软一下。在不合适时,她不会心软的。
“济世哥哥,你这话,我担不得啊。我哪心软,我不过是念着自家人。旁的,我可从来不会心软的。”万珍珠做人办事,那也画一个圈圈。
在圈子里的自家人,万珍珠是一幅脸孔。
在圈圈外的外人,万珍珠又是另一番的心态。
那态度从来是不一样的。
“自家人与外人,当然是不同的。”赵济世对于万珍珠的态度,他一直表示了赞同。
因为赵济世本人,那也是一样的态度。
自家人跟外人一样,那岂不是拿外人当了自家人?
赵济世可不是博爱之辈。
“济世哥哥,年节年庆之下,我们谈些开心的。”万珍珠笑道:“你尝尝,我可专门炖的羹汤,最补了。”
年节下,多吃一点好的。犒劳自家人嘛。
万珍珠一催,赵济世不拒绝。
只这般吃吃喝喝,不止节度使府上如此。家底稍好些的人家,在年节下,那是一样的用度,一样的大手大脚一回。
毕竟也是难得一回嘛,非是年节,寻常人家也会非常节省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