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46
  
  那些世家世族的女郎们,谁做了皇后,可是有人在议论的。
  哪料想,镐京都的世家世族们的打算要落空。
  和亲公主做了中宫皇后?
  “如此一来,镐京都里谣言难平啊。”牛二囡说了自己的感慨。
  “陛下心意裁决,谁都忤逆不得。”万忠良却是觉得帝王的心思,那一定是有社稷为重。
  会册立了李贵妃做皇后,必然是李贵妃的身上有帝王瞧上眼的地方。
  中宫皇后,从来是谁想坐,那就能成。
  同样的,帝王想册立皇后,也是利益考量。
  可不会是什么美人误国。
  至少万忠良知道洪福帝,这一位帝王再欣赏美人,再是给美人儿一些地位与富贵,却从来不逾越。
  牛二囡听着丈夫的话,轻轻颔首。表示赞同。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歇于凤仪宫,这是帝王在燕京都待的最后一晚。
  明个,帝王就要领军出征。
  帝后二人有感情,又有子嗣。此时,承顺帝还是安慰一番皇后。
  对于皇后娘家出事,承顺帝能怎么办?只能劝一劝皇后宽心。
  “朕心里一直惦念你们母子。”承顺帝宽皇后心思。
  “立嫡立长,祖宗礼法。这一回暂不册立东宫,也是避一避风头,让国舅府不必在风口浪尖上。”
  承顺帝的一番话,说在皇后的心坎上。
  “也怨国舅府的小辈不争气。”皇后能怎么办,自然是说一说自己娘家的错处。
  “陛下千思万量,处处考虑慎多。您的思量,总不会错。”皇后的口中,当然是站了帝王这一边的立场。
  甭管皇后心底,那是多想站一站母族这一边。
  可皇后膝下有皇子,还是嫡出的皇子。
  为着亲儿子计较,皇后也得站对立场,不可讨了帝王的嫌弃与憎恶。
  “朕知道,你一直是会体谅人的。”承顺帝对于皇后的感情嘛,要说多深,那不至于。
  毕竟这是他的继室,非是原配嫡妻。可这些年了,帝后二人还是有感情的。
  特别是二人膝下有一个嫡子,承顺帝是看得嫡子的。
  因为神武门的继承法,承顺帝只想自己一个人是特殊的。
  子孙后代嘛,还是不必保留了这般血腥的皇家继承法。
  帝后二人说说话,尔后,便是歇下。
  因为明日亲征出发,帝王这一晚,倒是纯粹的歇一觉。
  对此,皇后并不介意什么。
  帝王离开燕京都前,还留宿于凤仪宫,这就是给凤仪宫做了体面。
  也算得描补一二国舅府的不体面。
  显然这一切都在昭示了,落于承顺帝的心里。
  皇后与小皇子是天家人,国舅府上的人嘛,那只是外戚。沾上一个外字,差上几分了,很有距离的。
  大晋朝,洪福十八年的春末。镐京都,洪福帝降旨册立贵妃李氏为中宫皇后。
  由此,这一位李皇后便是洪福帝的第三任皇后。
  宫廷内苑,这事情影响颇大。
  沁阳公主对于一位和亲公主坐上了中宫皇后的位置。
  沁阳公主保持沉默。
  论心底的真心想法,沁阳公主当然不想出现一位李皇后。
  可她只是皇室公主,她改变不了父皇的心思。
  在圣旨降下,钦天监合了吉日,由帝王圈定后。
  沁阳公主还得按规矩唤了李皇后做“母后”。
  在沁阳公主心底,她只认生母这一位母后。
  奈何规矩摆这儿,沁阳公主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沁阳公主是嫡出公主,三皇子的生母是追封的王皇后,也是嫡出皇子。
  这宫廷内苑,洪福帝膝下的一双儿女全是嫡出的。
  问李皇后,这一位大赵朝的和亲公主淑阳有没有心里压力,那有,还是颇大的。
  昭阳宫。
  在空闲许久后,又迎来了新的女主人。
  当然,新皇后新气象。内府自然是修缮一番。
  按着李皇后的喜好是布置了昭阳宫。
  对此,沁阳公主心头更堵得慌。毕竟昭阳宫里,曾经她的母后一些痕迹。
  如今李皇后一入住了,一切皆消。
  昭阳宫,在夏初时,一切修缮一新。李皇后在正式的册立大典前,她搬进了昭阳居住。
  这也是洪福帝的意思。
  介于帝王美意,李皇后不拒绝。
  “想不到,万万想不到,本宫真的住进了昭阳宫。”端坐于昭阳宫主殿内的主位上,淑阳公主,这一位洪福帝的李皇后是感慨一番。
  “殿下……”陪嫁李嬷嬷还是唤了旧日称呼。
  “嬷嬷,你得改了称呼。本宫的身份不同了。往后还得注意良多地方。”淑阳公主,不,应该是李皇后在提醒了李嬷嬷。
  “奴婢糊涂,皇后娘娘提点的太对了。”李嬷嬷赶紧认错。
  “嬷嬷,你是本宫心腹。本宫往后的荣辱,嬷嬷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嬷嬷,本宫跟前,最信任你。你啊,也得多替本宫盯着一些人和事。”
  李皇后是温柔细语。
  李嬷嬷听罢,连连点头,对于做了皇后心腹一事。
  李嬷嬷是自得的。毕竟这可是中宫皇后的心腹,在宫廷内苑,只有让人巴结的份。
  在李嬷嬷心底,她也是成了宫人与奴才堆里的人上人。
  只能说一旦掌了一点权利,被人巴结,那滋味谁尝过,谁都不会想放弃了权利。
  因为权利在手的滋味太美好。李嬷嬷也是被诱惑的一人罢了。
  大赵朝,北镇。
  万珍珠这些日子常常发呆,她的夫君赵济世出征了。
  此回北去,带走了家将与心腹。便是如此,万珍珠心中还是担忧。
  只是再担忧,她也不多语什么。男儿挣一个诺大功名,自然是马背上的功夫。
  万珍珠想着这些心事时,她抚一抚小腹。
  “嫂嫂,您可是又在相信了赵大哥?”马小莲前来陪一陪嫂嫂,见着嫂嫂的模样,便是关切的问道。
  “有一点想。”万珍珠实话实说。
  “只我知道,你赵大哥的本事大,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郁郁人下,自然要建功立业,奔赴四方。”
  万珍珠这一番话是在开解她自个。
  “嫂嫂善解人意,也难怪赵大哥欢喜您呢。”马小莲附合一回话。
  “二妹妹,这会儿天还不太热。要不,我们去花园子的廊道下走一走。”万珍珠提建议。
  “好啊。”马小莲应下。
  万珍珠怀孕了,能多走走,她一定会多走走。
  赏一赏花园的景致,嗅一嗅花香袅袅。更多的,还是万珍珠觉得她需要适量的运动。
  毕竟这般的话,万珍珠生了腹中的孩子时,那会更从容一些。
  在花园子的廊道处走一走,瞧一瞧花园的风景。
  “嫂嫂,您的生辰也不远了。今年,可要小办一场?”马小莲问道。
  “不必了。”万珍珠说道:“我有喜,倒不想太喧嚣。”
  “再说生辰年年有,待有闲暇时,再是热闹一番也使得。”
  万珍珠的主意定了,马小莲听罢,就连连迎合。
  此时此刻,抚着微凸的小腹,万珍珠神情温柔。
  万珍珠还在想着更北边,那里发生着什么?
  北边,一入草原,又是一番风景。那与中原大不一样。
  大赵朝的北镇、东镇、禁宫各出兵马。
  帝王亲征,又有内应。这自然拿住了胡人的大队伍。
  在此等情况下,若还能让胡人逃出升天。那只能说将领无能,兵士未曾用命。
  赵济世是出征的一员,还是一方大将。
  当然,赵济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可以出彩。
  可是更加需要突出来的是帝王的领导地位。
  有些事情嘛,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情嘛,能说时,还得多说一说。
  夏日,冷兵器的厮杀在大草原上演。有赢家,有输家。
  大赵朝是赢家,承顺帝是赢家。
  也便是这等时候,赵济世是胜利者的一方。
  北面的草原很大,不止有草原,也有大漠。
  北面的天气跟南边也不同。大漠上还有风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草原上的规矩与中原的规矩是不一样的。
  许是草原上的环境更难养活了太多太多的人。
  这里的承载人数总是有一个极限的。
  草原的战征很残酷,这里的人总会信仰一些什么。
  中原还会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虽然确实吧,有种。
  因为帝王的儿子还是帝王,将军的儿子还是将军。
  便是那官员的儿子,也一样还是官员。
  可到底中原人留了一道窄窄的缝,让人可有往上爬。
  而在草原里,这里讲了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