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62
  
  忠顺男做了驸马,这当然算是一步登天,跟皇室拉了关系,成了皇亲国戚。
  大赵的驸马,也没说不能干涉了朝政。这驸马嘛,也是可以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除了只能尚公主,不可纳二色外,好像尽数归于好处。
  毕竟不能纳二色,在男权时代,很多的男子还是不开心的。
  蓝诚谢恩,叩头认领了这一桩承顺帝的赐婚。
  承顺帝瞧着忠顺男,在心里,承顺帝也是感慨一番。
  其时刚开口时,承顺帝想撮合了忠顺男迎娶的是宗室女。
  只不过在新唐侯掺合一回后,承顺帝改了主意。
  这一回受伤,承顺帝心有担忧。这不,防一手罢了。
  承顺元年,大赵出击北方草原,大胜而归。
  只大军未回了北镇,一个消息先回北镇。
  节度使府邸上。万珍珠得着夫君的家书。阅读后,万珍珠傻眼了。
  “这,这……”万珍珠一时间,她都不知道应该讲一些什么话语。
  能说什么?
  说马小莲这一位二妹妹跟忠顺男蓝诚是有缘无份。
  可二人往前,也是没怎么相处的。
  只是这一桩姻缘已经告知了马小莲,万珍珠太知道,马二妹妹动心了。
  一个少女动心了,突然再告诉她,她本来的未婚夫被人给截走。
  这不是往人心窝子上捅了刀子嘛。太狠了。
  只是事情已经闹出来,大军也开拔,很快,北镇的左翼人马会回北镇故地。
  这事情真瞒不了人。是真的,摆那儿。
  没可能撒谎言,毕竟,这关系了马小莲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唉哟。”就这会儿,万珍珠感受到了腹中的胎儿动静。
  这时候孩子有胎动,让万珍珠惊呼一回。
  当娘了的万珍珠想通了,罢罢,有话早说。
  也不瞒人。
  瞒人,那不是万珍珠的性子。
  “万嬷嬷,去请了马二妹妹前来。”万珍珠吩咐一句。
  “唯。”万嬷嬷应下话,亲自去请人。
  有万嬷嬷出面,马小莲很快来了万珍珠住的后宅正院。
  “嫂嫂寻我,可有要事?”马小莲关切的问道。
  “好妹妹,快落坐。
  “万珍珠招呼马小莲落坐。
  尔后,万珍珠亲自给马小莲斟茶。
  马小莲有一点忐忑不安。瞧着嫂嫂这般热忱。
  不,不止是热忱,那是过于的客气了。
  马小莲凭着直觉,她产生了一种坏直觉。
  “嫂嫂……”马小莲唤一声。
  “好妹妹,嫂嫂对不住你,你赵大哥也对不住你。”万珍珠目光真诚,她望着马小莲,便是一口气把话讲完,讲透。
  “我刚接着家书,你赵大哥寄回来的。在信里,你赵大哥讲,忠顺男的婚事不成了。陛下发话,专门替忠顺男指了婚,忠顺男往后是天家的驸马,太上皇最心疼女儿贞静公主的驸马。”
  万珍珠把一席话讲完,马小莲愣在当场。
  吃甚的茶?
  马小莲差一点连差茶盏都端不住。
  这会儿把马小莲只把手中的茶盏又搁回了桌上。
  马小莲压抑着心情。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马小莲避之不及。
  “嫂嫂,我……”一时之间,马小莲词穷了。
  “都怨嫂嫂,都怨你赵大哥。这一回,是我们夫妻误了二妹妹。”万珍珠认错一回。
  明明保媒,这还保成一桩坏事。万珍珠也是觉得锅从天降。
  可不是天降嘛,天子降下的灾事。
  “这怨不得嫂嫂和赵大哥,您二位只有好意。”马小莲想通了。
  或者说住在节度使府上这些日子,马小莲真感受到了嫂嫂的待人好。
  想通了,马小莲自然不能怨天由人。当然,想不通,也不成。毕竟婚事是天子赐的。
  第78章
  大赵朝,北镇,郡司马宅。
  司徒夫人望着小女儿,她心头一阵悲凉。
  “我这破身子不中用。”司徒夫人一辈子就生了两儿两女。
  可惜夭折了两个孩子,养大的就一儿一女。
  儿子成婚了,孙子都抱上了。结果夫妻离心。
  闹到如今的局面,孙子跟了丈夫改回杨姓。
  当年的入赘,更像是成了一场笑话。
  岳丈扶我青云志。
  一朝得意时,自然是挥剑了岳家的恩情剑。
  司徒夫人后悔在于,她真信了男人的那一张破嘴。
  明明当年,宗族与父亲商量了,过继一个无父无母的近亲兄弟做嗣子。
  而她呢,便是出嫁联姻。
  介于父亲要过继嗣子,她这一个亲生女儿可以更多添了一份嫁妆。
  在嫁妆上,宗族会容忍的。
  那些年的司徒夫人太心高气傲,又或者说当年的杨司马太英俊,太会哄了女郎。
  年少的司徒夫人被哄得心花怒放,真以为自己遇上真命郎君。
  司徒夫人后悔了,可惜,老父亲过逝。宗族也是使不上多少力。
  当年的父亲没有过继嗣子一事,在族里已经得罪了人。
  前尘旧怨,司徒夫人在宗族里,也是有仇家的。
  “娘。”司徒静娘这会儿唤了母亲。
  她随母亲,姓司徒,名静娘。
  会取了这一个闺名,不外乎是降生时,司徒静娘很爱哭,那会的杨司马一幅心疼妻子的模样。
  只道闺女爱哭,取一个静字,盼她贞静淑慧,做一位名门淑媛。
  “我儿……”司徒夫人满眼的不舍得。
  司马静娘又唤着亲娘,哄一番。最后,哄着司徒夫人睡着了。
  从母亲的屋中离开,司徒静娘没回自己住的小院。
  她吩咐一番,把亲娘要吃的药让丫鬟熬上。
  一点小事,只要关乎亲娘的事情,司徒静娘都很仔细。
  待着在主院吩咐一番后,司徒静娘离开主院。
  她去了一趟东院。
  东院,司徒大郎夫妻住的院子。在这儿,司徒静娘见着嫂嫂。
  “嫂嫂。”司徒静娘一来,见着在哄了侄儿的嫂嫂,她唤一声。
  “妹妹来了。”司马大郎的妻子梁氏招呼道:“妹妹快请落坐。”
  “好孩子,唤了姑母。”梁氏哄一哄亲儿子。
  “姑,姑……”小童只会唤了一个简单的字眼。
  年幼的小童落在司徒静娘的眼中,很是可爱,可是讨喜。
  “娘很喜爱侄儿的。”司徒静娘瞧着侄儿,她对嫂嫂说道。
  梁氏一听小姑子这话,她沉默了。
  “爹和娘之间闹了矛盾,你大哥也没主见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又哪懂什么大道理。”梁氏满面愁容了。
  “唉,还是你大哥说甚,那就做甚。”梁氏的出身不算太好,不过是富商嫡女。
  梁氏会嫁给司徒大郎,纯粹是娘家攀附上来。
  当然,杨司马会同意这一桩婚事,也有缘由。
  不外乎是杨司马与梁富商有一些陈年旧事。
  梁氏嫁进官宦人家,她这一个做儿媳的小辈。又哪能做什么主?
  如今的婆家,公爹的地位最高。夫君都不敢忤逆亲爹。
  她一个儿媳又哪敢多什么发言。
  “我知,嫂嫂也是为难的。”司徒静娘在亲爹与亲娘之间,也是左右为难。
  在心里,司徒静娘肯定是站了亲娘这一边。
  可这些日子里,司徒静娘已经慢慢懂了一些道理。
  世道这就样,从来不是谁有道理,谁就胜利者。
  更可能是谁有权利,谁才是胜利的一方。
  亲爹对于儿女的态度,差别太大。司徒静娘被单方便的漠视了。
  司徒静娘想堵气的,可那时候,那些难熬的日子。
  司徒静娘打小金尊玉贵的养大,她遭不住。
  又有亲娘劝,正院的日子也是难熬起来。为着亲娘调养身子的各色贵重药材等等。
  司徒静娘跟亲爹低了头,也便是低了头,日子又是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
  尔后,司徒静娘也不傻了,她晓得跟哥哥嫂嫂走近些。
  嫂嫂待司徒静娘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
  “妹妹,有一桩事情,还要告知你。”梁氏的目光落在小姑子身上。
  “嫂嫂,您请讲。”司徒静娘见着嫂嫂转移话题。
  在心头,她一声叹息。
  司徒静娘知道了,嫂嫂还是不乐意太亲近了娘亲。
  嫂嫂为何如此?这一切的表现,不外乎还是父亲的态度罢了。
  至于兄长?
  司徒静娘除了一声叹息,还是一声叹息。
  对于兄长的软弱性子,司徒静娘哀其不争,怒其立不起来。
  “妹妹,听你兄长讲,爹好像要安排了你的终身大事。”梁氏讲道。
  “我……”司徒静娘伸了手,一指自己。
  “妹妹,你来年就及笄,如今定下婚约,乃是常理。”梁氏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