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37
能过关的,甭管是真干净,还是躲过去。
承顺帝不在意。这几遍的清洗下来,至少如今瞧着,局面已经清清白白。
朝堂上也一样,那些不让帝王满意的,那已经被抄家了。
如今的承顺帝在思考的,那是选谁做皇后?
当然,这事情嘛,也要缓一缓。
承顺帝还打算再看一看风向。谁,那真能替帝王多分忧。
至于说太上皇那儿?
承顺帝跟亲爹已经翻脸过。太上皇的一些心腹,在这一回的抄家里,也是被干掉好些。
总之,太上皇的一些人脉,承顺帝就要拆一拆。
“陛下,出事儿了。”
全公公得着消息,赶紧来禀道:“禀陛下,上皇病了。”
“……”老人得病,在承顺帝心里,这真不叫大事。
奈何这病了的是太上皇,那就很要紧。
态度嘛,承顺帝要拿出来。儿孝亲爹,这可是大正确。
这是公序良俗,或者说这是此世道的统治根基。
哪怕是帝王,也得装一装门面。或者说,真是聪明的,那就不会瞎破坏一些规矩。
有些规矩,它能出现,那自然有出现的原由。
没什么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一旦出现,总有它的背景与过往。
“摆驾。”
这时候的承顺帝不多想,他要去父皇跟前。应该摆的孝心,那得表现出来。
太上皇永治帝了,不止是因为老胳膊老腿了。
更是心病。
退位前,虽然不甘心不情愿。
到底是刀在脖子,不得不低头。可真的闲下来。
太上皇有一点相信了权利。
权利,世人最好的补品。一旦尝过,不会想着放弃的。
毕竟,谁想放弃,那一定是没有品尝地权利的甘美。
太上皇品尝过权利的甘美,他不想放弃。哪怕做了上皇,他也想逞一逞威风。
哪怕,因此连累一些人,干出一些龌龊事。
太上皇不在意。或者说,这些蛀虫什么的,早发现,早除掉更好。
太上皇跟承顺帝斗了好些场。彼此,各有损失,各有收获。
承顺帝嘛,当然是大赢家。
在一些无关紧要时,承顺帝以前一直乐意给了太上皇体面。
等着中宫皇后和嫡子殁了后,承顺帝的想法才改变。
彼时,太上皇一方的人,甭管是将,还是兵,只要让帝王瞅着不顺心的。
承顺帝都是让其过一遍大筛选,能过的,那就过呗。
不能过的,不干净的,甭管官职大小,应该抄家的抄家,应该流放的流放。
至于说应该砍脑袋的,承顺帝也不会手软。
把太上皇的势力拆得七七八八,承顺帝心头更踏实。
睡皇宫里,也不会担忧了像中宫皇后一样,那是没了儿子,失了小命。
等着承顺帝的御驾到了太上皇的寝宫。
太医们已经在会诊。见此,承顺帝受了太医们的见礼。
摆摆手,示意一番。让太医应该赶紧治好了太上皇,那就努力治好。
至于治不好?
这一个答案暂时没在承顺帝的脑海里。承顺帝可知道的,他父皇的身子骨不错。
于是等着太医讲,太上皇不好了时。
这不是小小的不好,而是大大的小好。一旦没过这一道坎。
太上皇,那就太容易凉凉了。
宫里宫外。
临近年节时,宫外,新唐侯府。
哪怕是万珍珠这般的女眷,也是知道了宫廷里的太上皇不好了。
万珍珠得沉默。她不知道太上皇不好了,这是意外,还是人为,又或者着寿数的大限到了?
万珍珠只是新唐侯夫人,有些事情,她不知道的。
万珍珠知道的,那是等啊等。
一直没等到了宫廷内苑的召见。二妹妹马小莲只给宫外赐了礼。
见人?
这真没见了亲人谁。
可谓是一视同仁,大家伙一样的待遇。
对此,万珍珠这一边就听到了二弟妹沈氏的叨叨。
“嫂嫂不知,夫君多担忧了二妹妹。哪料想,二妹妹不想招了事非,如今瞧着,很低调的为人做事。”
沈氏心里,其时很满意了二妹妹马小莲的举动。
低调些,在沈氏眼中,那是没坏处的。
“二妹妹在宫廷内苑,那地儿最养尊贵人。二妹妹如此做法,必有她的道理。”
万珍珠的嘴里,肯定不会说了马小莲的不好。
万珍珠只会说了马小莲的好。
借着吉言,万珍珠是真盼马小莲越来越好。
说一说马小莲的事情。尔后,沈氏等人的话又转移。
那说一说育儿经。
对于讲小娃娃嘛,那如何可爱等等,万珍珠有心得啊。
于是万珍珠也凑趣,大家伙都聊得开开心心。
就是这般开心时,万嬷嬷来禀话。
新唐侯府收到了镐京都的年礼。这当然是万珍珠的爹娘给备的。
千里万里之外,一路山山水水,行来不易。
万珍珠得着年礼,她心头暖暖。
同时,也是请了在场的弟妹们,那是一起分一分年货。
毕竟万珍珠的爹娘备年礼,可不会只备了万珍珠一家三口。
关于赵济世的结义兄弟们的亲眷,一年的年节下,这等大节庆时。
万珍珠的爹娘也是一一会送贺礼的。
一年一次,算是一番心意了。再算上太遥远的路程。
更可谓是心意难得。
第84章
万珍珠是新唐侯夫人,如今一回燕京都,在跟各位弟妹们凑一起。
彼此多来往后,万珍珠也是听着一些小道流言。
当然,多数时候,听着的一定是好话。不过,还是知道一些蛐蛐她的事情。
那些嘛,可能让人不愉快的话,只要没当面。
万珍珠全当不知道。
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只要自己不在意,那些小道流言就伤不了人。
万珍珠觉得自己脸皮厚,不介意一点闲言碎语。
更何况,人都不敢当面蛐蛐她。只说能,那一定立于她的下面,一旦当她面惹事,肯定顺脚就能被她踩一踩。
如此,何必呢。万珍珠不在意了。
可有人在意的,至于各位弟妹们还是替嫂嫂抱委屈。
同时,万珍珠也是知道弟妹们替她张扬过。
那是遇上了蛐蛐多嘴之人,也是教训过几回。
这等好弟妹,万珍珠遇着就欢喜。她真想说,这样的弟妹再多来一打。
大赵朝,燕京都。
承顺元年,热闹过去。真的挺热闹,太多的官宦人家被抄了。
户部有收入,皇家内库有收入,于是天子一挥手。
太多人得了天子恩赏。
新唐侯赵济世是天子的心腹,如今,自然也是得了恩赏。
一开年,承顺二年。
一开春,万珍珠就遇上大喜事。不,应该说新唐侯府遇上大喜事。
“恭喜夫君,贺喜夫君。”万珍珠当着诸人面时,她向丈夫见礼贺喜。
如今嘛,夫妻二人有孩子。再唤什么“济世哥哥”,真肉麻了。
也是夫妻二人困觉时,单独唤一唤,那是闺中乐趣。
当着外人面,万珍珠要脸。于是唤了一声“夫君”。
赵济世笑道:“夫人贺喜,喜从何来?”
“夫君还当我面,瞒了我不成?”万珍珠在夫君赵济世伸手搀扶她时,她顺势就是立于夫君身畔。
“我可听着喜讯,夫君升官了,如今是兵部尚书。”
对于堂堂六部尚书之一,这等高官得坐。
万珍珠岂能不欢喜。这丈夫高位,儿子将来能啃亲爹啊。
“我当哪一桩喜事?原来如此。”赵济世畅快笑了。
“这喜事,确实应该大喜。”赵济世握一握妻子的手。
“说起来我的升迁,也有夫人的一份功劳。”赵济世牵着万珍珠的手,二人进了花厅里。
赵济世仔细的讲一讲,这升迁一事,妻子助力在哪。
赵济世感慨一回,道:“夫人在家,忙碌家业。我得升迁,乃是陛下恩赏。同时,也是我平日广结善缘。”
“能结善缘,银钱开道。府上的银钱,全是夫人操持,夫人辛苦了。”赵济世拢着万珍珠坐一处。
这会儿的赵济世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匣子。
小小的匣子,一打开,里面是一块玉。
“这是暖玉,最是养身。”赵济世亲自动手给妻子戴好。
万珍珠得着暖玉,自然不拒绝了。
“……”此时的赵济世挥挥手,挥退了屋中的丫鬟婆子。
夫妻二人独处,赵济世凑的更近。他的唇畔似乎吹了热风,打在了万珍珠的耳根处。
万珍珠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