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3 字数:3937
年幼的帝王守不住皇权,皇权这东西,一旦旁落。
再想拿回来是千难万难。
不死些人,不流了血,想拿回权利。那纯粹是想得太美。
真是想想,还不如做梦,梦里啥都有。
大赵朝,燕京都,新唐侯府。
万珍珠的生辰日,本没大办的意思。毕竟,大赵还在皇后的国丧期呢。
可自家人吃吃饭,聚一聚,还是挺有必要的。
同时,万珍珠还接到了宫廷内苑的马婕妤赠的生辰礼。
不止如此,各家弟妹们一样的赠了生辰礼。
便是夫君那儿,一样不落下了生辰礼。
对于万珍珠而言,收礼的日子太开心。这收礼嘛,收到心坎上,那是让人欢喜的很。
这一晚,夫妻困觉前。二人相拥。
明明夏日,屋里有冰盆,冰鉴。如此,也算着得了太多凉意。
晚间,风凉。
这会儿的万珍珠被夫君拥着。万珍珠感觉的到。
枕边人像是一个火炉一样,那心火旺的很。
“我跟爹爹和娘寄了家书。可惜,得了生辰礼,也得了家书。爹爹不愿意来燕京都。”
万珍珠很失落的样子。
“娘又讲,夫妻一体。爹爹在哪,她就在哪。”
万珍珠瞧出来了,爹爹和娘有他们的主意。
来女儿这儿养老?这二位没这一份心。至少目前是这般样子。
在家书里,万忠良也是这般告诉女儿的。
他未老,尚能食饭。如今还是拼搏的好时候。
在大晋,万忠良觉得能帮衬着女儿女婿的时候更多。
真到大赵,万忠良就成了吃饭,闲着,还是闲着的过日子。
真是闲着,万忠良觉得退休的生活再缓一缓,再等一等。
爹娘那一边得着不想要的答案。想着不能聚一聚。
一家人不能常见面,最主要还是瞧着亲爹也有大干一场的一点暗示。
万珍珠替亲爹担忧一番。
不止担忧了亲爹,也是念叨了亲娘。这不,万珍珠忍不住叨叨了枕边人。
“爹的年岁,也是好时候。真想奋斗一番,哪时候都不是晚。”
赵济世是站了岳丈大人这一边。
同是有上进心的人,赵济世太能理解了老岳丈大人。
真是舍了手中的权利,一心养老?
这不是赵济世喜欢的日子,赵济世相信,堂过权利滋味的老岳丈,那肯定跟女婿一样。
二人一对翁婿,一样是想掌了权利,掌了人生主宰。
没谁想着靠谁,因为权利在手,才有威风赫赫。
“罢了,济世哥哥你说的也有道理。”万珍珠能怎么办。
万珍珠离着镐京都太远了。说不动爹娘,那就只能随了爹娘的心意。
只夏日一过,刚入秋时。
万珍珠在盘算了,这好大儿的周岁宴如何大办。
尔后,万珍珠还没有接到家书。万珍珠就从夫君那儿得着新消息。
“大晋天子,洪福帝驾崩了。”赵济世跟万珍珠讲道。
“……”万珍珠知道了西边的这一个大消息时。
万珍珠愣在当场。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万珍珠呢喃几字。
在心头,万珍珠是真的担忧了爹娘。镐京都一旦换了新天子。
这权利的平衡肯定有变动。到时候爹娘在大风暴里,又会如何?
万珍珠在燕京都里,她担忧的很。
于是万珍珠跟下面人发了话,让自己线上的人关注了镐京都的一切。
有些暗线,万珍珠跟夫君商量一番。也准备动一动。
万一,镐京都有什么事情。
万珍珠只想保护了爹娘。旁的,其时都不重要。
“珍珠妹妹放心,岳丈大人,岳母大人,二老那一边我留在镐京都的暗线一定会盯紧的。”
赵济世握了妻子的手,详细的解释一番。
在镐京都,赵济世有留着暗线。
那些暗线不多,人都真不多。赵济世是本着求精,而不贪大。
谁让镐京都是大晋的地盘。赵济世只是大赵的臣子。
在大晋,赵济世还得识趣一些的。
这会儿的赵济世宽慰了妻子。也是让万珍珠的心情缓一缓。
只在心里,万珍珠拿定了主意。
若是可能,再写家书,再是劝一劝爹娘吧。
一家人聚一聚,那比什么都强。
万珍珠相信,只要亲爹保持了理智,应该不会吃了大亏吧?
大晋,镐京都,皇宫。
如今的新君已经登基。李皇后,不,如今是李太后。
至于皇后,那是小李皇后,这是李太后的亲侄女。
小李皇后,李和贞,这一位去年被册立为太子妃。
一眨眼,不过八岁的女童。
八岁皇后,太过年幼。如今的皇宫里,李太后是一家独大。
万忠良如今就是李太后手里的支点。有些事情,李太后是需要跟万忠合作的。
最主要还是新帝,这一位圈了年号同福的皇帝。
同福帝,这一位帝王太小了。
至于这一个年号嘛,说是帝王圈的,不如,那是李太后点中的。
同福,与谁一同享大富大贵?这对于李太后而言,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大晋,镐京都,荣恩公府。
原来的荣恩伯府,一朝同福帝上位。那当然是母族加恩。
说是帝王加恩,也是李太后点头。
李太后在跟帝王的母族示好。荣恩公府的想法吗?
那就挺复杂的。
荣恩公,这一位天子的舅父。
至于天子的外祖父,那是不在人世了。于是舅父嘛,那也是天子的血脉至亲。
“陛下登基,荣恩公府受了天家恩典。天恩浩荡。”王国舅,这一位荣恩公的嘴里说着好话。
可在心底,王国舅的真心想法,那就是对于李太后有不满的。
因为在朝堂上,李太后在拉架。
甭管是王国舅,还是那一位简亲王,他二人之间有矛盾。
一位外戚,一位宗亲,二人都是洪福帝留下来的顾命大臣。
李太后垂帘听政吗?
不需要的。
因为有先帝的旨意,李太后是光明正大的挟天子命百官。
荣恩公王国舅的眼中,李太后太招摇了。
可比起李太后,简亲王更让王国舅不爽利的很。
权利这东西,一旦沾了。那就会想着权越大越好。
王国舅也一样。
这一位荣恩公的想法,那就是扶持了帝王。
至少,国舅爷的态度是如此的。
大招牌嘛,一定是捧了帝王在上面的。
对于王国舅的一些举动,自然是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内城,浑
江公主府。
牛二囡在夫君一回府后,她就讲道:“夫君,珍珠又寄家书,又写了安康的诸事。我啊,听罢,也是念了孙儿。”
对于牛二囡而言,孙儿安康不在跟前,她太想了。
哪怕家书里,不止有女儿的文字,还有画像。
那是闺女动手,用的特殊法子。瞧着那画像,那太像了。
至少落在牛二囡的眼中,那一笔一画,那一个福娃娃一样讨人欢喜的小孩儿。
那是自己的孙儿。
牛二囡就唤了一声好孙儿。虽然在礼法上,这是外孙。
可心头,在牛二囡心底,这便是血脉相连的亲辈小辈。外孙也罢,孙儿也罢。
这等小辈,牛二囡太挂念了。毕竟,这小孩儿长在了牛二囡这一个长辈的心窝窝上。
第85章
国孝过了,大赵朝的燕京都又是热闹起来。
在这等情况下,万珍珠很忙碌。因为她得参加了燕京都的更多人情往来。
像是忠顺男要大婚,要尚贞静公主。又或者是崔八姑娘要成婚,要嫁给常二公子等等。
这等喜事,可能是积攒了太久的原由。总之,桩桩件件,多的很呢。
在这等情况下,万珍珠给镐京都的爹娘写了很多家书。
连着往镐京都送去。万珍珠就一个念想,磨着爹娘心意改变。
对于镐京都的新君上位,万珍珠也听着一点风声。
不,应该说是收了亲爹的第一封回信。
“同福。”万珍珠阅读过家书后,对于来年,承顺三年,同福元年,那一位新君的年号,倒是颇有感想。
这一个同福的念号,万珍珠听着,可不怎么美妙。
与谁同福?
镐京都能做主的太多,蛇无头不行。朝廷之上,头太多,更不行。
至少在万珍珠的眼中,大晋的少年天子太年幼了。
这一位天子压不住阵角。
皇权一衰弱,围绕皇权而生的太监等等宫人,那日子也会难过起来的。
万珍珠担忧爹娘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