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56
“……”万珍珠的目光落在枕边人的身上。
“我应该说谢谢,可谢谢,太疏远。”万珍珠伸手,她握了丈夫手。
“听着济世哥哥的周详安排,一想到爹娘诸事,有济世哥哥替我操心。我心里,总归不那么的疼了。”
万珍珠握着丈夫的手,按在自己的胸口处。
似乎那儿钝钝的麻木感,在枕边人的宽慰下,也似乎温暖几分,舒坦几分。
“我们是一家人。”赵济世揽了妻子入怀。
“珍珠妹妹,岳丈大人,岳母大人,二老最心疼你。你好好的,才是让二位最欣慰的事。”
赵济世劝慰道。
“不止二老在意妹妹,我也一样在意珍珠妹妹。这一个家,不可缺了珍珠妹妹。”赵济世抱着妻子,不是哄了怀中人。
赵济世是真盼着枕边人走出伤心,这日子嘛,总归是自己想开了,才能过好了。
“嗯。”万珍珠轻轻应一声。
“珍珠妹妹,关于几日前的事情,我已经查着一些线索。”赵济世又提了妻儿在农户遇着的暗杀一事。
一提这事,万珍珠的一下子在意上了。
“济世哥哥,是谁?”万珍珠问道。
第91章
赵济世在万珍珠的耳边念了几个名字。万珍珠一脸茫然。
这些名字,她一个也不熟悉。
赵济世瞧着妻子的模样,他讲道:“跟东南一事相干系。”
一听着枕边人提了东南一事。万珍珠回过神来。
“东南民乱。”万珍珠问道。
赵济世轻轻颔首。他道:“目前查到,有东南曹氏、魏氏、颜氏的影子。”
“这三族……”万珍珠皱了眉头。
“他们不是在民乱之后,被朝廷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
万珍珠提着三族人时,她是没好气的。这些人个个有报应,真是不冤枉。
可谓是东南民乱,实则人祸。这三族就是当地一害。
至于三族被挖根刨出来,有万珍珠的手笔。
虽然在事后,万珍珠收留一些人手去海外大岛。
万珍珠是趁着这一波的事情,也是发了一笔横财。
可那些钱财,万珍珠占了,也没有尽数花销在自己身上。她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万珍珠的嫁妆里,名下的商社南来北往,东来西去。
三族造成的人祸,致民乱起。
这朝廷拿住的证据,哪来的?就是万珍珠的人手给提供的。
事后,万珍珠也确实收揽了一波的人手。再是得了三族中,一些产业。
这些事情,万珍珠干的时候没半点心虚。毕竟这三族的人太黑。
那些民乱里死的黎庶百姓,那才叫冤枉与委屈。
“这背后一定还有人。”万珍珠咬牙讲道。
区区三个倒台的家族,哪怕有干系,也是棋子。
万珍珠才不是信是三族人手做的庄家。
“我会继续查的。”赵济世给了妻子保证。
万珍珠应一声。在心里,万珍珠也会发动人手。
万珍珠也要查一查。
甭管是为自己,还是为没了孩子,讨一个公道是必需要的。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是万珍珠人生信条。
真是软趴趴,那不是万珍珠的性格。
又两日。
赵济世得了朝廷旨,交接了衙门的差遣。尔后,他跟妻儿告别,往大晋出使一趟,是大赵的使节,同时,也去镐京都替岳丈岳母尽了孝心。
可谓是忠孝两全。
这当然是赵济世的期许。至于成不成?就看赵济世的本事。
从大赵的燕京都离开。
赵济世走时,也是牵肠挂肚,还是在意了府上的妻儿。
于是赵济世能做的便是托于诸义弟与弟妹们。
燕京都,内城,新唐侯府。
万珍珠还在坐小月子,所以,诸弟妹们轮流来了府上,也至多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也算顺道跟万珍珠探讨一二燕京都的趣闻。
至于安康,小娃娃几天不见亲爹,虽是念着。
可有亲娘哄了,小娃娃还是给哄好了。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凤仪宫。
孔皇后的心情不美妙。可这般,她还是耐心的陪一陪亲妹妹孔六姑娘。
“姐姐,您替我做主吧。”孔六姑娘满脸的不开心。
孔皇后瞧着妹妹,心头一声叹息。这一个妹妹被母亲宠坏了。
心头这般想,可嘴里,孔皇后还是问道:“你想姐姐如何替你做主?”
“姐姐给我赐婚吧。”孔六姑娘讲道。
“……”孔皇后沉默了。
“姐姐。”孔六姑娘这会儿凑在姐姐跟前,她是撒娇说道:“我真是丢死个人了。”
孔六姑娘这会儿满脸的委屈。
至于妹妹委屈什么?孔皇后当然懂得。
“你的婚事,不能只有姐姐做主。爹娘的心意如何,姐姐总要问一问。”
孔皇后望着妹妹,讲道:“姻缘事,结两姓之好。妹妹,家族为重。”
“哼。”孔六姑娘冷哼一声。
这一回进宫,孔六姑娘在姐姐跟前吃一个憋屈。
等着出宫时,她还是恙恙不乐的模样。孔皇后瞧着这般模样的妹妹,她是叹息一回。
待着孔六姑娘离开后。
孔皇后与陪嫁嬷嬷讲道:“嬷嬷,你也瞧见了,本宫的妹妹还是长不大,真是被宠坏了的女郎。”
“皇后娘娘,六姑娘也为难了。”陪嫁嬷嬷是了解一些皇后的心情。
在皇后心里,娘家人很重要。陪嫁嬷嬷当然不会说了六姑娘的坏话。
“也是家族里有些人的心思太大了。糊涂。”孔皇后不开心。
陪嫁嬷嬷听着孔皇后的话,沉默了。
孔六姑娘进宫一趟,不开心的回了孔府。
一回府,孔家夫人就唤了小女儿去跟前问话。
在母亲跟前,孔六姑娘是一样的态度,尽是说了姐姐不疼她这一个亲妹子。
“你个糊涂的,你姐姐不心疼你,还尽疼谁。”
孔家夫人伸手,在女儿的额头虚虚一点。
“哼。”
孔六姑娘还是不开心的模样。
“当初,那是谁说的,她想做了新唐侯府的主母。”孔家夫人问道。
“我说的。”孔六姑娘讲道。
“可,那新唐侯夫人好好的,新唐侯府又有小世子。我就是羡慕了一回新唐侯待嫡妻爱重有嘉,一心一意嘛。”
孔六姑娘摇一摇亲娘的胳膊。她撒娇道:“这不,我如今也不是那么欢喜新唐侯。毕竟是有妇之夫。”
“我就想嫁一门显贵,也是不落了姐姐的中宫体面。孔氏嫡女,自然是嫁了门当户对的高门公子。”
孔六姑娘一脸的张扬,那骄傲明摆在脸上。
孔家夫人瞧着这般模样的女儿,轻轻
摇摇头。
“跟你年岁相当的,哪有多少合适的人选。”孔家夫人很头疼了女儿的婚事。
或者说想小女儿的未来夫婿能帮衬上大女儿孔皇后。
这中间的思量太多了。
孔家夫人既是心疼小女儿,更是心疼大女儿。
谁让承顺帝要册立东宫太子。在这等情况下,孔家夫人更在意了中宫位置的安稳。
“你啊,莫不成还恨嫁了。”孔家夫人伸手,在小女儿的额头虚虚一点。
“娘,女儿明明是想着嫁一门好夫婿替家族分忧,如何是恨嫁了?”
孔六姑娘不开心的讲道。
“成了,成了,你尽是替家族分忧的好心。娘全懂。”
孔家夫人哄一哄小女儿。
一番话下来,哄得小女儿开心了。孔六姑娘得了母亲给的安慰奖励。
于是让随身丫鬟拿着几匣子的头面首饰,方是开开心心的从母亲的院子离开。
瞧着小女儿离开的背影,孔家夫人心头在想着昨个夫君的话。
有些事,孔家夫人也知道。有些话,偏生知道了,孔家夫人不能对小女儿讲的。
等回了自个住的院子,孔六姑娘打发了侍候的丫鬟婆子。
她留了奶嬷嬷在跟前。
“嬷嬷,这个给你。”孔六姑娘坐于梳妆台前,从匣子里拿了一样金钗。
“谢姑娘赏。”孔嬷嬷很高兴。
白得赏,还是金钗,值着老鼻子的钱。孔嬷嬷心头欢喜。
“我吃了嬷嬷的奶水长大,我心里,嬷嬷就是亲人。”孔六姑娘拉了家长里短。
这话让孔嬷嬷听着,那心里太烫贴了。暖暖的,让孔嬷嬷感动。
这会儿孔六姑娘在孔嬷嬷跟前讲了自个的委屈。
一些女儿家的私房话,在孔嬷嬷这儿,孔六姑娘是想说就说。
“……”
等着听完孔六姑娘的委屈后,孔嬷嬷讲道:“姑娘受委屈了。”
“那新唐侯真是配不上姑娘一片痴心。”孔嬷嬷指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