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5-09-09 10:04 字数:3946
一家人说说笑笑时。
府医请来了,这会儿赵济世先开口,让府医不必多礼。
赶紧的,还是先请了平安脉。
府医请脉,屋中诸人静静的等候着。都是专注的很,都在瞧着府医神情。
这不,府医请万珍珠换了手腕子。来回了请了两次平安脉。
尔后,府医便是作礼,道了恭喜。
听着府医讲,确实有喜。这会儿的赵济世是大笑。
不止笑一回,还是开口要加赏。不止赏了请脉的府医。
府上诸人,人人沾一沾主家的喜气。人人得了赏。
赵济世要给赏。这会儿牛二囡是一样的态度。
于是来来回回,主家赏了几遍。
于是得了好处的府上诸人,那真不介意多给主家磕几个头。
毕竟白拿的好处,那真是盼着年年都有。
“爹,姥姥,娘怀了弟弟。哈哈哈……”安康开心的笑了。
“太好了,我当哥哥了。”
安康对于当哥哥,这会儿是开开心心。
牛二囡也高兴,
她笑道:“是啊,总算怀上了。”
唐国公府就安康一个大孙子,牛二囡也是担忧的很。
子嗣单薄,对于牛二囡而言,这是担忧之事。
毕竟牛二囡也是信奉了,一家人,人丁兴旺才是兴家之兆。
人多力量大,这可是许多人信奉的真理。不止,牛二囡信,赵济世一样信。
“妹妹,太好了,我们又多了一个孩子。”赵济世也高兴。
赵济世这会儿还是有一份高兴过头的感觉。
他很担忧,总担忧了妻子的这儿,那儿。
或许是失去过一个孩子,对于如今得来的孩子。
求了太久,一旦有了,那一份求来的期待感真的很足。
瞧着一家人的态度,那是小心翼翼。万珍珠反而很坦然的。
“嗯,这孩子又来了。”在万珍珠的心底,这许是那一个失去的孩子,又投胎到了自家呢。
因为失去过,所以,更加的珍惜了。
当然,如今尚未满三月,这有喜的消息还要瞒一瞒。
或者说也求一个兆头。
毕竟胎神送子,那满了三月,才算坐稳嘛。
有家有子,还将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对于赵济世而言,这样人生很满意。
于是在仕途一道上,赵济世更想稳。
可赵济世想稳,有人不会想稳一稳。一旦燕京都稳了。
宋氏一族坐着高位,许多人的利益那是受损的利害。
不是谁,那都跟唐国公夫人万珍珠一样,那有商社上的厚重利益。
许多人家的利益,那更是着眼在了权利上。
权利,那自然维系着官帽子的数量。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占了官帽子,自然有人丢了官帽子。
承顺四年,秋过,冬来。
对于皇家而言,冬至节很重要,这是一年的重大节庆。
于是皇家宫宴时,万珍珠这等诰命是要进宫的。
万珍珠倒想要告假。可惜,宫里提前有消息透露。
宋太后的意思,就想见一见万珍珠这一位国公夫人。
万珍珠一没生病,或者说她还怀孕了。
这等时候也是坐稳了三个月的胎。没甚的好借口,又哪能反驳了太后娘娘的美意。
进宫一趟,宫中的天子年少。
此时的宋太后是辅政太后。虽然吧,宋太后更多的还是借了兄长宋国舅的光彩在辅政。
或者说是宋国舅一人独大。
或到底皇家的底子厚,如今的皇亲宗室还是撑得住。
宋国舅办事,还要注意脸面的。
万珍珠进宫,有太后恩遇。真是大恩遇,赏了轿子。
万珍珠再三谢恩。
最后拧不过凤仪宫来人的传话,再三强调是太后的恩典。
这不,在宫里坐一回轿子。真是稀罕事。
只,轿子停在了凤仪宫前。万珍珠下了轿子。
她准备随着嬷嬷进宫去向太后请安时。在途中,万珍珠瞧着两张熟悉的脸。
哪怕是一眼略过,万珍珠还是瞧出来了来人是谁?
只是瞧见,也不可能停步。这在凤仪宫前,可不敢扫了太后娘娘的威风。
在心里,万珍珠感慨一回。
那二人真熟悉,当年的崔八姑娘、崔九姑娘。
这二位都是嫁人了。可惜,夫家一倒台,娘家一倒台。
如今瞧着,倒成了宫廷里的宫人。
瞧着装逼,还是粗使的宫人。
那两张熟悉的脸上,也是多了风霜色。那是被生活磋磨过的痕迹。
至于两位被万珍珠认出来的崔氏,大崔氏、小崔氏,二位姑娘吗?
不,应该说是出嫁过来妇人。
只二人也都生育过子嗣。奈何出事一回。二人的子嗣俱是夭折掉了。
娘家没了,婆家没了。
姐妹二人一道入了掖庭,罚为宫婢。做了最粗使的活。
如今嘛,还算好些。或者说是有旧日的一些人脉。
如今的日子已经算得好些,做了粗使的宫人。不在是干了最苦最累的那一等活计。
只今个,这一趟送东西,恰巧遇上了唐国公夫人。
国公夫人坐于轿子上。
大崔氏、小崔氏而是跪着。这会儿的姐妹二人只顾着办事。
二人都是默默无言。或者说在宫廷里久了,二人也不爱说话了。
因为宫廷之内,当了“哑巴”更好。多舌,真不是一件好事。
凤仪宫。
宋太后见着万珍珠这一位国公夫人时,态度还不错。
或者说又得了国公府的孝敬。太后是乐意给唐国公府多几分的体面。
只有一样。
关于宰相夫人在太后跟前嘀咕几回的话嘛,凤仪宫的嬷嬷偷偷的给万珍珠又嘀咕一回。
凤仪宫的嬷嬷乐意给国公夫人多递小话。
可不是嬷嬷背叛了太后。而是太后给的态度。
那是让国公夫人万氏知晓。
瞧瞧,哪怕娘家的嫂嫂嘀咕了国公夫人,在太后心里,那还是相信国公夫人的。
这一份体面给谁,那不是给。
唐国公夫人的孝敬,在宋太后眼中,那才是实打实的真心。
至于嫂嫂?
在宋太后的眼中,这一位嫂嫂太小性子。
毕竟结姻亲,那都不问清楚了情况,冒然的提出来。
简直就是胡闹。
宋太后的一切,那建立在皇权上。小天子的帝位,那来自于承顺帝。
在承顺帝跟前过了明目的姻缘,宋太后如何都会支持了。
没可能插一手的反驳。那不合了宋太后的态度。
权利来源于哪,便是忠诚于哪。
宋太后的根基,那来自承顺帝和儿子。
于是在宋太后的心里,她就得维护了这二者。
屁股坐哪,哪就是对的。这一个道理,古今皆对。
皇家宫宴,在开宴前。
万珍珠还是得了太后的安抚。对,至于万珍珠从宋太后的态度上,那感觉到的就是安抚。
太后的态度太好,让万珍珠一时之间,那真不太适应了。
没有法子,往前,那时候进宫时。宋太后的态度还有一份高高在上。
今晚,不止提了待遇,还是态度和蔼的安抚几番。
更是赏赐几分,那等好态度,那万珍珠知道了。
原来宋太后也是挺人做人做事嘛。
以前不给态度,许是觉得不必。如今嘛,又乐意了。
那就是给宰相夫人提过的旧事,那是善后一回。
对此,万珍珠的态度更恭敬。
对于皇权,万珍珠一直是恭敬的很。毕竟,万家能发家,靠的就是皇权。
离的越近,越是懂得皇权之下,没什么平等一说。
在这一个世道里,皇权,那真的是吃人的怪物。
偏生所有人在可以的时候,那都想离得更近几分。
因为越近,越来占了皇权的光。
真是远离了,又怕被人当了猪羊宰杀。
可离得太近了,皇权大舞台,真是争斗不休。
只要活着,便不可能安息。除非死了,才能下台。
宫宴,听着名义挺高端。也不过附于皇权的一点小点缀。
宫宴上,也没甚的口味。
万珍珠就是参与一回,或者说重在参与嘛。
倒是离开皇宫后,万珍珠才是轻省一回。
因为怀孕了,也是忌口一些。在宫宴上,万珍珠可注意的很。
就怕哪儿,又是惹来麻烦。
等着了唐国公府,回着自家,那才是轻轻松松。
打从心底,那轻省七分。
回了家,再点了饭食。
牛二囡瞧着点饭食的闺女,她笑道:“皇家宫宴,你还没吃好?”
“宴上,只注意着太后娘娘的态度,哪顾着吃食。”万珍珠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