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6 字数:3745
“岳兄,您这儿子能文能武,能阉猪,能解猪,您是怎么培养的呢?”
这像是恭维的话,可怎么听着这么不顺耳呢?
他看着刘一刀一脸真诚的样子,不似作伪,想回答但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到底是怎么教育的呢?他这些年好像也没怎么教育过,好像转眼他就长大了,他想了一会儿,缓慢说道,
“就是不要对孩子过分苛刻,孩子只是借由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不是我们的财产。
我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我觉得多鼓励、表扬、支持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前他考不上岳麓书院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他只是榜上无名、又不是脚下无路。若是有那天赋就报效国家,若是他不成器就在我身边承欢膝下。试卷不过一张纸,不能困住孩子,未来才是他们的人生。”
他肚子着实也没什么墨水,说不出华丽的辞藻,说的都是自己的大实话,但效果确实很好。围观的众人听后先是都沉默了,没人会想到岳知语能说出这么振聋发聩的话,短暂的寂静后是潮水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就连岳展本人也惊讶原来他爹的教育理念是这样的?他以为他是放养的呢,原来这是爱的教育。
等周围没人了,他爹揪起他的耳朵来开始教育他,
“爹,爹,爹,您松手,松手,您的鼓励、表扬、支持孩子呢?”
“臭小子,那是我对女儿的教育理念,你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五天不揍我要难受!!!”
“让你好好上个学,不求你光宗耀祖,以后考出个秀才来你爹我都得去祖坟上哭一场告慰列祖列宗了。你非要给你爹扬名。算爹求你了,咱低调低调吧,你三姐,四姐还要嫁人呢,你不爱惜自己的羽毛,总要顾念你两个未出阁的姐姐嘛!”
“我怎么了?”
“有你这么个作天作地的小舅子,是我我都头疼!”
“放心吧,爹,咱家姑娘不愁嫁,等我考出秀才功名来,我既有功名又有拳头,我看谁敢挑三拣四。”他说着双手握拳在胸前比划他的拳头。
“你往哪里比划呢?”
哦,没看好,快比划到他爹眼眶子上了。他赶忙拿下拳头,又化身乖宝宝。
“爹,我最近有在认真读书,真的。”
“没看你好好的站在这儿吗,若不是我知道你有在认真读书,早就一顿竹笋炒肉问候了。”
“不过,你这逢考试就手抖的毛病什么时候能好啊!我看你宰猪都不待怕的,你考试怕个球呀!”
“我不是怕的,我就是哆嗦。”他能怎么说,说自己逢考前要在系统挥箭三千次?他就是敢说,他爹能信?指不定还以为他骗他,真来一顿竹笋炒肉。
岳展的表现落在岳知语的眼里就是考前综合症啊!这个说来他也深有体会。虽说他没上过几年书,那夫子的板子可没少打。
他上学那会倒是不哆嗦了,他窜稀啊,窜老多稀了。
而且逢考试必窜稀,一场考试能拉四五回。说起来私塾的那几年时光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所以打从他知道儿子这样,他就认为肯定跟自己当年一样害怕考试导致的。
他拍拍岳展的肩膀,
“凡事尽力就好,若是改不了咱也不强求。”
岳展惊讶于他爹的态度怎么突然发生了360度大转变,眼中竟然充满了怜惜。
另一边,岳麓书院山长收到了一张烫手的银票。不仅烫手还咬手啊!真是夭寿啊!天不假年,他真被这个岳展折腾怕了,不知道他还有什么隐藏的神秘技能,以前也没听说岳知语家有什么不同,这儿子养的怎么这么与众不同,炸街的技能真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唉!这几年书院的名声刚有起色又要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算了,岳麓书院黑红也是红,总好过寂寂无名吧。再说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啊,还有书院里确实有不少贫寒的学子,书院再是仁义也照顾不了所有的学子,而有这笔银子对他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了。
他还能怎样,把他开除吗?他一没有犯国法,二没犯族规,三没犯院规,为岳麓书院挣来了两千两银子,还为岳麓书院赢下了书院大比的第一名。但是只能功过相抵,就此揭过吧~~
他砸吧砸吧嘴,别的不说,今天食堂的野猪肉炖土豆还是挺香的~~
第39章 弃文从武? 要说书院大比以后,有……
要说书院大比以后, 有什么变化呢,首先就是岳展的知名度又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岳麓书院可谓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外面都传他是前世猪倌转世,这说法让岳展哭笑不得。
其次,他的同窗对他的态度都比往日友好了不少。废话,这杀神是他们能惹得起吗?一个生气再把他们大卸八块?他们才多重,两个人加一起都不够一只野猪的份量。
再次,他的成绩受到了夫子们的密集关注。除了武夫子的课程, 他逢考试手必哆嗦,让各位夫子也是头疼不已。
其实岳展现在的智商分数已经刷到了82了。水平在这个时代, 虽不能跟天赋强的学子比, 这个智商也绝对过了平均水平线了。具体表现就是他表现出来的背诵能力跟同窗差不多,回答问题也差不多, 夫子通过提问以及他平日的表现, 约莫他的水平应该在一众学子里一直在稳步提升,应该到中游水平了。
但是夫子觉得你水平如何最后还是要靠成绩说话,得笔下见真章, 笔下的结果是稳定的倒数第一。
这不考试还好, 这一考试就哆嗦, 真是无解。夫子们也都被他这毛病整的没脾气了。
这年年终考试岳展考试时手依然在抖,自然成绩依然垫底。
同窗们对岳展真是掬一把同情泪。你说他平时若是不考试他光那一手笔墨就让在坐的学子望其项背, 但是逢考试必抖, 真是无解。
也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着别人倒霉窃喜的,寻思着看吧, 无论你多努力,老天就是不给你这口饭吃,就让你端猪倌的饭碗,哪怕平时表现再好又怎样,考试还不是那一哆嗦,可不就是一哆嗦,哆嗦垫底了。
但是除了岳展的文化课程和音律课,他的礼、射、御、书、数成绩当仁不让位于第一把交椅。因为偏科如此严重,卓夫子、秦夫子跟崔夫子就多次跟他提起过弃文从武吧!
凭岳展的能力如果他参加武举他们不敢保证他会拿个武状元,起码功名可期。
尤其是秦夫子直接现身说法,
“岳展,你看我们家是行武世家,到了我孙子秦文韬这里,他天赋更适合文举取仕,我才带他来这岳麓书院求学。你得明白人的天赋在哪里,前途就在哪里。”他可不会跟岳展说那是他们家盼着的麒麟儿。劝慰人嘛自然捡着管用的说。
“他们还说我天赋适合当猪倌呢!”岳展自嘲道。
秦夫子忍不住气道,
“胡闹,真是无稽之谈,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能甄别出是非曲直来,不要为谣言负累。正所谓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夫子我明白,他们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
“既然你都明白,又何必执着于文举?你那手抖的毛病一日不好,你就是文曲星凡也不会有出人头地之时。”
看着秦夫子一把年纪还替自己操心,他差点忍不住说快好了,我就快好了。我射箭射得现在能射一夜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再练到脸不红气不喘就不哆嗦了。
别人只是看到他的成绩依然垫底,他的手依然在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手抖的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只需要再多加练习几个月,情况必然有所改观。
见他不回话,他又问道,“莫非,莫非是你家人执着于此?”
没想到秦夫子想到这一茬了,他家人执不执着他不知道,反正系统是挺执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是自己弃文从武系统第一个不答应。
“我,我…”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他这样磕磕绊绊的,话也说不顺了落在秦夫子的眼里,心道果然猜对了,忘了这茬了,他们家这一支对文举确实够执着的,从祖上就传下来的偏执。
秦夫子心里腹诽,这岳展一家对文举得是多执着啊,放着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武举功名不要,非得死磕文举,这又是何必?再说岳麓书院虽然大部分学生考文举,但书院也支持有特长的学子考武举的。不管文举还是武举都是不都是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嘛。
虽说本朝重文抑武,但是武举通过也有功名在身,总好过一直白身。
可既然是人家家族的意思,他一个夫子也无权置喙,只是觉得可惜,这么个习武的苗子生生让家人耽误了。
岳展父母可不知道这些武夫子们背地里对他们颇多吐槽,他们作为父母他们的初衷其实想的很简单,就是让岳展能写会算,以后至少能当个账房先生,不必在地里刨食吃。后来他考进了岳麓书院,他们就想能考中秀才最好,这考中秀才了以后就可以在私塾当个先生,给蒙童开蒙,以后也温饱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