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7      字数:3713
  
  岳欣儿见他这样,心想还是年轻啊,不会真有人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以后见得多了,自然想开了,看他这样难过,就假意答应了他。
  高览未料到她竟然真答应了,跟变脸一样,立刻就笑逐颜开了。她答应就好,时人重诺,他心里没了担心,可以轻松打道回府了。见他高兴的走了,她也不觉唇角带笑,真是少年人,一会儿失望,一会儿高兴的。兴许是一时上头,过段时间就想明白了。
  她回身将门锁上,也出门去了,今天还有的忙活嘞!
  等高览回去的时候,同窗发现他一扫前几日的阴霾,整个人跟这辰时的太阳一样,都灿烂起来了。这是潇洒回来了?这还背着个包袱?那冤家还这样好,临走还要给他准备点东西?都说这上青楼,不把你裤兜里最后一文钱骗光那就不是窑姐儿了,这高览还能往回倒找?当真是好手段呀!佩服,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独领风骚是高览呀!
  第131章 入桐江府 时辰一到,大家就踏……
  时辰一到, 大家就踏上了去桐江府的船只。
  等唐氏再去找表妹,想让妹夫给做主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早卷铺盖走了。真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表妹怎么能这样办事, 要走也不提前告知一二?
  她自己也不想想人家怎么敢告知,人家就是为了避她才蹿的。至于那高览,她一打听,也跟着景川先生跑得无影无踪了,连只蝴蝶都扑不到。
  那这~本来闹起来,就是为了用舆论施压, 用景川先生施压,让他就范。现在人都不在舟山府了, 都跑没影儿了, 她演给谁看呀,还闹腾个什么劲啊?唐氏只好暂时先歇了心思。但是这口气她着实咽不下。若是哪天再让她遇见, 她一定招呼人打得比上次还狠, 方解心头之恨!
  林芷兰绞着帕子,她不明白自己哪里不好,他说他心有所属, 自己模样拔尖儿,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她谁比不过?若是有机会,她一定要会会那女子, 看看对方是圆是扁, 自己哪里比她不如。
  这一刻她心里也发了狠,她一定要找一个比高览还厉害的如意郎君,好叫他以后后悔, 每每想起来,没能娶上她是平生憾事。
  其实是林芷兰着相了,她那是跟自己较劲儿呢,这样只会让自己不舒服,对方或是其他人依然过得有滋有味。人千万不能跟自己较劲,那样只会让自己过得不痛快,令亲者痛,仇者快。
  此刻她还不知道对方心仪之人就是自己的表姐,若是知道肯定更要呕死了,她一个只知道接生的产婆子,给她提鞋都不配,竟叫她比下去?简直是奇耻大辱!
  江水被船只涤荡出层层涟漪,经历了几天的船上生活,远远的就看到了桐江府的水岸。此刻岸上的人都在焦急等待着。这些人正是岳麓书院的夫子们。前段时间山长收到帝都名师景先生的信,大意是想来岳麓书院教书育人,不知可否?
  那太可以了,他们恨不能弹冠相庆呀!这可是请都请不来的主儿,因此麻溜烟儿的回了信。景川先生接到信件,夫人也已经出了月子,如此,他们去岳麓书院就提上了议程,这才搭上去桐江府的客船。
  等到客船终于驶到渡口,早有眼尖的夫子注意到了这里。其中有个夫子以前在京城太学旁听过一次景川先生的讲课,因此一眼就认出对方来了。他赶紧招呼身边几个人跟自己一起上前拜见景川先生,引着大家坐上马车,一路稳稳当当,驶向岳麓书院的方向……
  景川先生要来岳麓书院教书的消息早几天就在书院里传遍了,不止在岳麓书院,在整个济阳县读书人圈里如一滴水滴入滚烫的油锅,炸了。
  在岳麓书院求学的学子高兴的喜上眉梢,跟岳麓书院不沾边的则扼腕叹息,多好的机会呀!可惜不是岳麓书院的人,不过也没关系,他们可以旁听嘛,就是多少有点不便宜而已。不过这些跟听大儒的课比起来,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呀!
  有那家里有适龄儿童的,纷纷前去报考岳麓书院,毕竟名额有限,书院自然水涨船高,这几天入书院的门槛儿又高了不少!
  岳麓书院上下因为景川先生要来都高兴不已,但是正常的书院秩序也没有打乱,一切依然井然有序。景川携夫人来时,远远的就见清幽古道绵延的深处,绿树成荫的掩映间,白墙青瓦的书院依稀可见。
  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又多次扩建,整个书院的规模蔚为壮观。从山脚下一直绵延到山上很远很远,一眼都望不到边际。
  走近以后发现这里当真是一处雅致静谧的存在,依稀之间能听到朗朗的诵读声,树林间鸟雀悦耳的鸣叫声,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和在一起,听的人内心变得恬静与安详……
  书院门口是站着早已等候多时的新任山长岳彦昌。他估摸着先生这两天应该到了,就派人在码头一直等着。这不,接上了人,自然有人骑马提前一步通知了。
  他搓着双手,明显有些局促。不是他多怕对方,多没见世面,奈何景川先生文采卓绝,他的文章他都一一拜读过,对对方的才学佩服的五体投地,让他心悦诚服,进而见之情怯。
  眼见景川先生竟真到了,他到现在都不敢置信,他激动的都想扇自己两巴掌看看是不是在做梦,当然现在扇自己还不是时候。他赶紧快步走上前去,朗声说道,“不知先生大驾,真是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呀!”
  旁边一位夫子在景川旁边提醒那是他们书院的新任山长,景川闻此立刻抱拳道,“山长客气了。”
  “您能来这里教书,真是我们的荣幸,让我们这里蓬荜生辉啊。”
  “山长莫要妄自菲薄,你们岳麓书院人才济济,我旅途中遇到过,受了天大的恩惠,特来报答。我没别的本事,唯有这教书育人还多少拿得出手!以后咱们还要长长久久的相处,还请山长多多指教。”他要点名这个恩情是要报给岳展的,是因为岳展惠及岳氏族人,要让族人记岳展这个恩情,即便科举不成,也能一生得族里庇佑。
  原来如此,他没当山长的时候也是书院的夫子,所以早就听说了之前岳展一行游学遇险的事,看景川先生拖家带口的来了,又说长长久久的相处,暗道这是打算安居下来的样子,他自然求之不得。
  “景先生,这说起来我们也有点关系。我们是当年科考的同年,您是那一届的第一名会元,我是孙山。咱们一头一尾。”孙山也就是考上的最后一名。他用两只手比划着头尾,以示两人差距甚远。
  此时岳彦昌光顾着高兴了,转念一想可不就是那一届会试,本来要拿下状元的景川先生因病截去了下肢,得,自己高兴的过了头,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哦?那还当真是缘分呀!”见先生面上没有不悦他才将悬着的心放下了,引着他们一行人进书院安置。
  进入岳麓书院穿过假山游廊,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学堂。学堂里坐满了莘莘学子,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年轻与朝气。
  景川夫人田氏怀里的孩儿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也想跟着模仿,就“啊~啊~”的也跟着叫了两声,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往襁褓外看。才不到两个月的宝宝,那股机灵劲儿逗的周围人都笑了,纷纷夸奖这许也是个文曲星呢,将来必会摘星揽月云云。
  经过另一间学堂的时候,透过窗户他竟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岳展。只见他端坐在桌前,认真的听着先生的讲解,左手握着狼毫小笔在书生记着笔记,仔细看去,他握笔的时候略微有些轻颤。
  他一来就想着安顿下来以后打听打听岳展的下落,既然科举路子走不通了,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在干什么营生?没想到,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到。看这个样子,他又换了左手习字。
  他看他左手挥毫泼墨的样子,坐在抬轿上的他呆愣良久,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当年~~当年他不良于形的时候,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一直在自暴自弃。最后好容易在家人劝慰下,自己咬牙慢慢挺过来了。
  可岳展呢?这才多久?不到两个月,他竟又充满斗志的启程了。
  山长见景先生有些发愣,顺着他视线往前看,正好落到了岳展身上,只见在低头认真写着什么。
  “哦,那是岳展,自从他回来了,这书院的学子们比以前更努力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伤养好后没多久就回来了。我们也都挺意外的。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回来,更没想到他开始练习左手书。”
  说起岳展,山长内心也唏嘘不已,这小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以前淘气鬼一个,气得他爹差点位列仙班,后来慢慢向学,还越来越出色,眼看着未来前途璀璨,没想到又遭了那样一遭罪,这~是个人就被打倒了,人家愣是开始修习左手书。就问你服不服!
  以前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如今将岳展的作为看在眼里,当真是应了这句话。不用说他的同窗,就是作为山长他都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