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7      字数:3759
  
  一想到自己父亲也可能听说了,父亲最在乎岳展的前程,可不能让他气着了,一个气出好歹来,可要他亲命了。他也顾不上生气了,跟林氏说一声就去老宅宽慰爹去了。
  这岳知语虽然学问不行,但却是个孝子。他爹觉得跟儿子一家住不如自己一个人住自在,所以这些年一直在老宅,不肯过来与儿子一家同住,所以岳知语只能两头跑了。
  作为事件的本尊岳展,他可没他爹想的那么脆弱,若是,也不会走这一步棋。夜深人静,同窗鼾声渐起时,他如往常进入系统,又开始了今天的训练。
  常年的锻炼又加上刻意训练左手,如今他的左手箭已经能拉开三石弓了。但是四石弓却如天堑一样横亘在他面前。一般人天生右手都比左手灵活,善用右手,他也不例外。所以同样的训练强度,右手更容易出成绩。这也是为什么右手能拉开四石弓,而左手却要耗费更多的功夫。还有就是这准头,也大不如以前。
  以前射箭左右手控制,如今右手没恢复好,只能另辟蹊径,所以准头还得练习。总之,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呢!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已然开始,剩下的就是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第133章 寄予厚望 系统最近对他温柔的……
  系统最近对他温柔的过分, 他还有点不习惯,往常岳展是被拿捏的那个,如今倒反过来了, 它生怕岳展一个够劲儿了再撂挑子, 尤其是某天训练完后,岳展累的来了一句,“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不努力是不是一定会很舒服?”直接把系统吓得半死,扪心自问,若自己是岳展, 早就先对得起自己,剩下的留给报应吧!一二般人可没有岳展对自己的狠劲儿, 不然上一辈子也不会过劳死。
  从此以后系统化身拉拉队模式, 负责给岳展加油打气,小嘴跟抹了蜜一样逮着就一顿夸, 偶尔岳展听腻了, 它还能换个夸法。对此岳展表示,净说大实话,哈哈。
  景川先生的到来, 效果当然是很显著的。最显著的是课堂纪律变好了, 学子们听得更认真了。能不认真吗?除了前面讲书的那位, 后排还站着一溜儿旁听的夫子呢!
  外院的进不来旁听,倒是便宜了岳麓书院的夫子们。其他课堂的学子有时间的也来蹭课。对此景川先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能授业解惑有何不可, 前提是莫要奚落岳展。
  经过之前那件事情一闹,现在大家都知道景川先生的红线在哪儿了,自然不敢兴风作浪。往常书院里也有关于岳展的流言。毕竟书院大了, 什么鸟都有。总有些良莠不齐的存在,传着不三不四的话,这下好了,流言荡涤的无影无踪,只留清气满书院。
  岳展又不是傻子,相反他世事洞明,他已然知道景川先生在刻意帮他筑起一道屏障,阻挡一切诋毁,质疑,奚落的声音,而且课业上对他尽心指点,也不因他右手这样,放低对他的要求。更是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字帖拿出来,让他描红。
  以前岳展练字,颇有点急功近利,科举考试考官喜好馆阁体,他就训练自己迎合考官喜好。虽已有成,但是略显小巧。
  而景先生送给他的字贴像馆阁体,但形态更加恢宏大气,不仅不显潦草,相反字迹更加雅致,美观大方。
  岳展是谁?他的眼光可是纵横上下五千年,从篆书、隶书、草书,再到楷书、行书。景先生给他的这个字帖,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律在里面。这一看就是好东西啊。
  见岳展面露精光,景先生失笑,“让你小子看出来了,知道是好东西?”
  这是我当年拜师的时候,我师父送给我的,是前朝书法大家苏修的真迹。如今这个对我来说,只是个念想,你拿去用吧!”
  岳展连忙推辞,“这一看就知道是先生的心头好,君子不夺人所爱。我怎能收此重礼。”
  “莫要与我客气,我送给你就是你的了,你要是推辞我就生气了。”他双眉微蹙,似是要生气的样子,岳展只好小心的双手接过,以示珍惜。
  景川见他收下,这才薄唇轻勾,“这才对嘛,你好好练字就是对我的回报了!”
  “先生,您的师父是谁啊?比您更厉害吗?”景川先生博古通今,他实在想象不出教出这样才子来的先生,该是怎样的惊才绝艳。
  “哈哈,我的师父呀,他是京城一怪,以后你进京赶考,自会知晓。”说来说去没说到名字,也无从打听,不过这样他更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只是他还抓住了先生讲话的另一个重点:进京赶考。
  进京赶考是要参加会试,如今他连乡试都没参加,连个举人都不是,又从头练习左手书,景川先生当真对他寄予厚望。
  见岳展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拍拍少年孔武有力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岳展,别着急,沉下心,慢慢来,我会陪你走这一程,你要相信,星光不负赶路人,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他既然说出陪他走这一程,分量不可谓不重。君子重诺,更何况这种当世大儒。而先生送他字帖也是用他的方式鼓励自己,莫要气馁,熬过所有跋涉的苦,前方终将是坦途。
  从景川先生那回来,岳展继续热火朝天的学习中。赶上休沐的时候,他也会去街市给先生的孩子等等买个拨浪鼓,小布偶什么的,权当给孩子逗趣。
  这一来二去的,跟田夫人也慢慢熟稔起来。本来大家之前就一路同行,更是有共同历险的经历,自然比别人更容易亲近,田夫人现在对着岳展就像对着自己弟弟一样亲切又热情。
  这不,邀着岳展这个月十六号来吃饭,说是相公的生辰,大家一块聚聚,热闹热闹。
  景先生的生辰?总不好两手空空去吃饭吧?该准备个什么生辰礼呢?他突然想到了景先生坐的笨重的轮椅。
  不然改造改造古代的轮椅试试?他不会做,可他知道怎么画呀。他现在只能用左手,而左手现在微颤,这样精细的画工,左手恐不能胜任,还需要找个帮手,他来说,对方来画。找谁合适呢?他先想到了苗志高,他画工确实了得,可苗志高还在嵩阳书院读书呢,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他又不是孙猴子,一个跟头翻个来回,就将人背回来,所以只能再想想,有了,就是他了!他的一个同窗,名唤梁白。
  说干就干,他当即找到梁白,梁白一听对方是要让自己帮这个忙,当即责无旁贷的揽过来。先是岳展画了一个丑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草图。也真是难为梁白了,他照着草图,又加上岳展的描述。开始画了起来。
  先是画车架,车架是连接轮椅的椅座靠背支撑部分,是轮椅的大体轮廓。而后根据岳展的提示依次加上椅座,靠背,扶手和托臂,脚托,腿托。然后是画车轮。大车轮就是驱动轮,用来承接主要的重量。小车轮则是转向轮,用来调整行进方向。最后是刹车系统,它是为出行保驾护航的。
  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最后轮椅的模型在梁白笔下渐渐完善。只是画好了模型没有用,还得找人锻造。最后思来想去,岳展再一次找到了李铁匠。
  距离上次来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李铁匠还是老样子,他看到岳展拿出的稿纸,认真看了起来。虽然他没做过,但他锻造过马车的车轮。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只是这个更为精巧,还需要点巧劲。他只说怕做坏了,岳展让他放心大胆的做,做坏了也没事,这种没做过的东西,谁也不能保证一次就成功。造成的损耗都算在账上,莫要跟他客气。两人约好,三日后岳展来取。
  等岳展取到以后又找到会藤编的手艺人,给编上了椅座,靠背,扶手和托臂。藤编的椅子韧性极好,而且很轻便。做好后的成品,看着跟后世的轮椅很像了,就是不知道坐上去效果如何了。
  等到了十六这日的傍晚时分,景川先生此时躺在院里的躺椅上欣赏夕阳西下,漫天红霞,这是落日特有的浪漫。
  看着看着,前方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推着一个推车一样的东西,慢慢向自己这边走来,他细细打量,原来是岳展来了。只是他推着的东西自己应是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
  见夫子此刻正在院中,岳展走近了,停下,“先生,祝您生辰快乐,这是我给您准备的礼物,这是轮椅,希望您喜欢。”
  景川先生顺着他的指引,端详着眼前岳展说的叫轮椅的东西。岳展见他满脸都是疑惑,就讲解了这轮椅怎么用,看着先生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他将他抱到轮椅上让他自己试试合用不合用。
  景川在岳展的指导下开始转动轮椅,轻轻一转,轮椅就在青石板路上行进起来。比他原来的椅子,轻便省力。
  他又转动小车轮,轮椅就转了个方向。这么神奇?还能调整方向?有了这轮椅自己以后岂不是去哪儿都不用人推了,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认知到这一点,他陷入巨大的兴奋中,笑容不禁又扩大了一些。“岳展,你这个礼物我好喜欢。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辰礼,没有之一。”他一边说,一边自己操纵轮椅往后院推去,他要给夫人看看,如今他不用别人推着也能自己去找她了。他想快一点将这个好消息与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