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7      字数:3706
  
  那些投来的眼神里, 有好奇的,鄙夷的,冷漠的~要是换个脸皮薄的,被这么多人打量真是羞也羞煞了,好在他脸皮够厚。
  他可不管别人如何看他,夫子给他指了最后一张桌那个空着的位子,他就信步走过去坐下。
  旁边的同窗是个长得一脸憨厚的少年,他先跟他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位叫张犁的也是前几天才来的,跟他一样也是破格录取。
  跟岳展凭借自己的治水良策敲开太学的大门不同,他是因为他做八品典农都尉的爷爷治下育出了良种,皇上嘉奖他爷爷推恩到他身上,他才有幸有了入太学求学的资格。
  没等再说两句,夫子就要上课了。这里的夫子不仅教授四书五经的内容,还会延展到历史、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知识。从谈吐就能看出夫子们的学识很丰富,岳展听得津津有味。
  他觉得以前学的内容像点,通过夫子的教授,将知识串成线,晚上回去,再经邓老先生这位大儒一番点拨,就将线串起来织成了密密的知识网。他觉得这一次算是来对了,这才几天就感觉受益匪浅,当真不虚此行。
  只是才安静的学了几天就出幺蛾子了。他刚来时大家一见他长得高大威猛,肌肉发达,都被他的身形唬住了,后来观察一番发现这他娘的就是个残废,右手连个笔都拿不住,怕他个毛线。
  见他课堂听得认真,学堂里一个叫刘天凤的学子当着他的面故意冷嘲热讽道,“也不知道打哪边来的乡下泥腿子,来太学属实有点瘌□□跳脚背上,不咬人,膈应人。还会装腔作势,不知道的还以为真能听懂呢!”他一边说一边还朝着岳展这边挤眉弄眼的,旁边的学子也起哄的哈哈大笑。
  别看只是太学,大约因为都是官员子弟,所以拉帮结派严重。他们连低品级的官员子弟都排挤,更遑论岳展这种在他看来是乡下泥腿子出身的人物。这样的人出现在太学整个儿就是对太学的侮辱,简直拉低了太学的层次。
  岳展一听这是骂自己呢,他可不惯着这少爷,随即叹了一口气,“唉,生活索然无味,田鸡点评人类。”
  田鸡,可不就是暗指刘天凤的名字吗?刘天凤旁边的同窗没防备,听后憋不住,不厚道的“噗嗤”一声先笑场了,反应过来赶忙捂住嘴。
  他见众人忍俊不禁,当场气得脸都绿了,他父亲官至四品大理寺少卿,他又是他们家的嫡子,几时被这样指桑骂槐过,又是当着这么多同窗的面,让他下不来台。
  “你~你骂谁?”
  “我没骂人啊!”岳展无辜的摊摊双手,这意思是说他连人都不算?
  那刘天凤气得浑身哆嗦,正待要发作,可巧李夫子来上课了,他只好作罢。只眼里冒着火光,瞅着岳展似是要把他火葬了方能解心头之恨。
  岳展可不管他怎么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也想得美,骂人嘛,他也会啊,只要不直接指名道姓,又不用负责。他不仅骂对方,必要时连八辈祖宗也一起骂。他不惹事儿,但同样不怕事儿。这帮孙子,要是让他们欺负成功一次,就会逮着人欺负。他的人生经验教会他,一次教会做人,能省去以后很多麻烦。
  李夫子的讲课水准很高,从大诗人李邈的仕途经历,讲到李邈的诗,又延展出一道算数题考较大家:李邈街上溜,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问:壶中的酒水原有多少?
  问题一出,李夫子就看向学生,见无人回答,他面上流露出一丝失望。他低头看向手中的书卷。
  “夫子,岳展说他知道答案。”刘天凤先一步出声。
  “哦?”李夫子殷切的望向岳展,眼中饱含期待。
  岳展起身的同时瞥了一眼刘天凤,只见他唇角带笑,一副小人得志,随时等着他出丑的得瑟样。
  “壶中原有八分之七斗酒。”这是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若是连这个都不会,他前世的博士那不就是过家家了。
  只见他刚答完,李夫子立即露出赞许之色。“回答的不错,能说说你是怎么解的吗?”
  “我是运用《九章算术》里面遍乘直除的方法来消元求解的。”说着他将解题过程又详细叙述了一遍,李夫子听着连连点头。
  见他答的毫不费力,都没有动笔就口算出来了,显然对他来说没有难度,他存心要考一下他的水平,于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这个也简单,也是个一元一次方程式,他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大和尚有25人,小和尚有75人”。
  “你都不用笔算算吗?”李夫子惊讶的问他。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珠心算这门学问,他的惊讶也能理解。
  岳展也不好解释,只能推说,“就是一看心里一算就知道答案了。”
  这下不止李夫子震惊了,在座的同窗都投来讶然的目光。看一眼就知道答案?这是何等的智慧,这穷乡僻壤来的穷学子,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一出手就亮瞎了他们的眼。
  天知道,他们对算术骨子里多么发憷,《九章算术》那本书晦涩难懂,他们读都读不懂,这位一看就是研究透了。
  要知道《九章算术》可不属于大魏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能把一本非科举考试内容的书本都吃透,能不让爱好算术的李夫子眼前一亮吗?
  “你之前在哪所书院读书?”李夫子知道他是新来的,又问道。
  “学生出自岳麓书院。”岳展不卑不亢的回道。
  一听岳麓书院,李夫子面上随即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欣慰的缕了缕胡须,“对啊,既然你姓岳,我早该猜到你出自岳麓书院的。江南岳麓书院的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啊。”
  本来要笑话岳展的刘天凤,此刻听到李夫子对他这么高的评价,脸上比哭都难看。而且最憋屈的是这次岳展出头露脸的机会还是他送出去的,意识到这一点,他懊恼的想把头发都薅下来。
  虽然考进士科不考算学,但是考明算科的要考啊,他们不仅要考《九章算术》,还要考《周髀算经》。而且太学里考试内容也涉猎啊,这里的学子有一个算一个没人不怵算术的。
  自从岳展展现出他惊人的算学造诣后,学堂里的学子有遇到那不会做的题目都来找他,他也都耐心的一一解答,关键是这人真的是个神人,大家问了那么多问题,就没碰到个能难住他的,慢慢的对他也改观了。
  随着在太学时日渐长,岳展发现太学还有一个比岳麓书院好的地方。那就是在太学里有许多武将之后,他们同样长相魁梧,饭量也大,他在这里的食堂受关注程度可比岳麓书院少多了。
  以前在岳麓书院,食堂打饭婶子给他捣菜的手都是抖的,生怕撑出他个好歹来。现在在太学,食堂婶子们面上是一副已经麻木不仁,见怪不怪的表情了。
  不管关注多少,他都没少吃,他每天有一餐的午饭是在太学里吃的,他一顿能顶同窗张犁两天的饭量了。
  看着小山一样的食物,没一会儿就被岳展消失于无形,张犁心里盘算,这食量一年不得吃七八亩地的收成呀!他家就是育粮种的,算这个最在行。不过岳展家显然比他家更会计算,就这食量,还得来吃官家的!免费,量大,管饱!!!
  这天中午岳展跟自己的饭搭子张犁一块扒饭扒的正开心呢,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传来,
  “盛这么多,喂猪呢岳进?”言语间尽显刻薄。
  岳进?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呐,他想起来了,可不就是岳辛他叔家的儿子嘛,岳辛当时还调侃他跟岳展的名字合起来叫“进展”呢。
  他回身就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胖墩的身影,那小胖墩一听对方这样说,立马吓得连连摆手,“我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那姿态端的是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第177章 食堂风云 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
  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穿着华服的贵公子, 他面对桌上给他盛好的饭,好整以暇的看着刘天凤跟岳进一问一答。
  那松弛的姿态,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长大的。那闲适的样子, 仿佛与这件事无关, 自始至终都是个局外人。只眼角睥睨的样子却泄露了他此刻的傲慢与轻视。
  小胖子此刻被刘天凤投来的眼光吓得魂不附体。站在那里呐呐的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旁边围观的人都不敢上前插言。
  废话,谁敢呀!那坐在整上首位置的可是太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谭竹韵。谁活得不耐烦了去找阎王爷的不自在。
  岳进急得泪都快流出来了,就因为他长得胖,最近总被他们叫来取乐,他忍啊忍, 没想到他们好似找到了乐趣般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问你话呢,盛这么多, 喂猪啊!”刘天凤又挑眉问了一遍。
  这时候从岳进背后伸过来一只大手将谭竹韵面前的碗端起, 砰的一声不客气的放在刘天凤面前,朗声道, “猪不吃, 狗吃,你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