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8      字数:3674
  
  他记得他看过岳展擅长唱歌的。岳展见推辞不掉,对众位一礼道,“那就献丑了。我就唱一首《但愿人长久》吧!”
  他也不扭捏,清了清嗓子,雄浑的声音从喉间发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随着他这一喊,有几双筷子落地发出清脆的碰响,间或有人呛了酒的咳嗽声,还有人抿着嘴使劲憋笑,嘴倒是憋住了,下面的气门没憋住,愣是在大雅之堂放了两个响屁。
  原来人家说的都是真的,是真的献丑了,也真的恐污了大家的耳朵。
  那边岳展不受影响的继续唱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待岳展唱完这首《但愿人长久》,后劲依然很大。
  大家都在这一嗓子震天响的回声中,久久走不出来,都觉得听多了人真的不能长久啊!听得众人要乘风西去了!嫦娥要是听到在月宫里也待不住啊!玉兔都能给吓得一猛子扎到民间去。
  有人偷摸着打量皇上此时的表情,那表情真的从始至终都没有变化,面上始终淡淡的,一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模样。
  其实皇上心里早在岳展一开腔就骂娘了,这情报是怎么收集的,让他丢了这么个大丑,他当着众人的面赞扬岳展的唱功,其实是想展现他作为君王,连臣子私下生活中的癖好都了若指掌,侧面震慑他们一二。没想到头一回对这些小白菜展示,脸就被打得娘都不认识了。
  于是他面上绷住了,尤其是在岳展刚一开嗓的那瞬间,险些破了他半百岁的面具脸。还好,还好,渡劫成功了。
  其实岳展擅长歌赋这个谣言在鹿鸣宴时已经不攻自破了。怎奈何人太优秀了,妒忌他的人也不少。品行良好的人见了岳展唱的不好自然三缄其口,不落井下石。耐不住有那见不得别人好的,喜搬弄是非的就更卖力的宣传他擅长歌赋。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上手下的人收集情报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此时皇上面上维持着淡定,不光如此,他还给自己嘴角咧了一个弧度,在岳展唱完后,拍手叫好。既然不能当众打自己的脸,就得把这个事情圆过去。
  见皇上都拍手叫好了,大家觉得许就自己是驴耳朵不懂得欣赏?于是整个厅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热烈而持久,像一团火,吧至于掌声中的岳展鼓得快迷失自我了。他真的唱得这样好吗?原来他唱得这样好啊!其实很多唱得不好的人是不自知的,岳展恰好是这类人。他感受到了肯定和赞美,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经了这事,岳展擅长唱歌的美名算是真正流传了出去,你听了还不能说难听,谁叫人家有当今圣上亲自背书呢!
  第204章 文武状元间的较量 恩荣宴过后……
  恩荣宴过后三日, 状元要带着众位新科进士在奉天殿上表谢恩。
  岳展所穿的状元服与其他进士的都不相同。他的状元服乃是内府特制。
  此时只见他头戴梁冠,身着状元冠带朝服,大红罗袍边上是黑青线罗缘边。腰佩药玉佩, 足登黑色官靴, 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本就长得魁梧高大,站在那里就像一棵挺拔的白杨,宽肩窄腰本就是个行走的衣架,此时穿着特制的朝服,端的是一派器宇轩昂,行走间自成气势, 让人不容小觑。
  在他领着一众新科进士入奉天殿的同时,另一队人马也与他们在殿门口相遇。
  岳展抬眼望去, 对方跟他们人数差不多, 看他们的穿着应该是武举进士们。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跟他一样,穿着特制的状元服, 身高八尺, 虎背熊腰,尤其是他那一双粗壮的臂膀,跟螃蟹的大钳子一样, 竟能将宽大的状元服袖子撑得有些紧绷。
  再看长相, 对方方脸, 双眼狭长,长眉粗直。这副长相再配上这身材, 站在那里简直跟过年的门神一样, 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那位见到几步之外的岳展,表情也有些皲裂,显然他也没想到今科文状元的身材如此魁梧, 而且比他还高。
  两队人马在礼官的引导下同时跨入奉天殿。
  此时文武百官一共四百二十人,分别侍立在殿内两侧,文东武西,文官在东侧站着,武官在西侧站着。
  岳展和武状元带领一众新科进士走进大殿的一刻,立时吸引了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
  由于打头的那两位俱都是长得虎背熊腰,身形高大,他们一时分不清哪一队是文官,哪一队是武官。
  等他们走近,穿过两旁的文武百官,那站在两侧的人更是瞪大眼睛细细打量,待见到岳展后面跟着的那些青俊面庞,端的是谦谦公子,温润如玉。这才稍稍确认东面这一队应该是新科文进士们。
  待到进士们在龙椅不远处站定,岳展跟众位进士一起向坐在龙椅上的皇上磕头谢恩。
  都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今日他们学有所成,实现了从民到官的身份转换。从此以后就是天子门生,要为大魏的江山,为社稷,为百姓谋福祉了。
  在古代的二十多年,什么都适应了,唯独适应不了这跪拜之礼。就像此刻一样,虽然岳展规规矩矩的跪在那里,但是他觉得他心里跪的是四方的百姓,是整个的国。
  因而在听到皇上温声道,“众爱卿平身”时,他麻溜儿的就站起来了。不过他的动作在一众一起起身的众进士中并不显得突兀,因而也没有人留意这个小细节。
  坐在上首的皇帝看到朝廷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心里也是欣慰不已。
  不过这种好心情也就维持了一瞬,在看到前排的岳展时,他又不免想到前几日的魔音入耳,心下生了些许怨怼。
  又见面前的文武状元皆是一般的模样,他忽然想起来他记得册子上介绍岳展虽文举,但是也有武艺傍身。岳展的武艺在桐江府,乃至舟山府都很出名,但是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这擅武的名声还没有远播到这里。
  所以身为九五至尊也不知道情报对不对了。想到这里,他不免生了些狭促心思,想要让岳展小儿吃点教训,不然对不起他前几日耳朵遭的罪。
  于是他好整以暇的走下龙椅,走到二人面前,语气满含欣慰的道,“岳展,许淮,你们二人是今次科举的文武状元,是我大魏一等一优秀的儿郎。我听说岳展你也有习武的习惯,不如你们二位切磋切磋。让文武百官也观瞻观瞻咱们大魏最优秀儿郎们的风采。”
  他已经想好了,若是岳展武艺不行,他肯定会输。
  若是他武艺可行,也绝对比不过武状元。因为武状元但凡输一次,他就不是武状元了。能得武状元的人那一定是武艺十万里挑一的存在。这样的对手,无论如何,岳展都必输无疑。
  左右他都能借许淮的手,让他吃点教训,在文武百官面前也丢个丑,不然太便宜这小子了。
  之前让他这个皇帝在荣恩宴上差点背过气去,他还要保持自己帝王的风范,不能轻易处罚他,唯恐落人口实,有损他爱民如子的美名。
  皇帝为什么是皇帝,他虽然用商量的语气,被点名的二位还有商量的余地?自是抱拳称是,无有不从。
  只不过百官心里已经为岳展掬一把同情泪了,这还有悬念吗?
  那许淮是谁,那是许大将军的儿子,是别人家的孩子,是京城中响当当的人物。他自幼被带在许大将军身边悉心教导。
  三岁,还没桌子高就开始扎马步,待到五岁就早早接触骑马射箭,兵法谋略亦是从小耳濡目染。十二岁上就随父亲上阵杀敌。人家是有真本事,是见过血的真汉子,可不是光靠笔杆子写出来的状元。
  这新科文状元长得倒是唬人,不过身板再强壮又如何,碰到这位血海里真刀真枪杀出来的,不被按在地上揍成猪头才怪。
  虽然结局已经注定,可谁让陛下今日起了兴致呢,大家自然是乐得陪同,与陛下一起看戏
  而这切磋的地点,也不用去到他处。就选在奉天殿外。奉天殿本就极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光支柱就七十二根。更不用说殿外广场的面积了。
  若是赶上一辆马车在奉天殿外跑一圈都得花点时间,这般大的位置,何止足够二人施展功夫,二十人也尽够了。况且陛下也说了只是徒手切磋,点到为止。
  再说许淮,虽然面上遵从皇上的安排,心里却是非常抵触跟对方切磋的。虽然对方长得高大威猛,但是他作为武状元跟文状元切磋身手,那不是占人便宜嘛!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局明显他有优势,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
  若是跟文状元比写策论,他不一定能赢,但是若是比武,他还真就没输过谁。
  于是他切磋刚开始只用了四成的力道。但是一上手,他就发现他想错了,对方实力不容小觑。
  尤其在他们拳拳相碰的瞬间,许淮拳头都疼麻了,感觉都不似是自己的一样,疼得嘴角都有些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