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8 字数:3674
“是吧,我也觉得。”高览一脸与荣有焉的道,仿佛对方夸赞的是他本人般高兴。只是说到这里他语气一转,“只是这书的刊印却遇到了麻烦。我跟你三姐之前跑遍了舟山府,都没有书肆愿意合作,我原以为来了京城,总会找到慧眼识珠的商家。这几日我拜访了京城各大书肆竟无一家有意愿。眼下想来找你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他就想着绝对不能欣姐儿的心血付之东流。至于为什么这么着急,还有一层原因是此书是横亘在他和欣姐儿之间的一座大山。
他太懂她了,若是一日不刊印出来,卖给需要的人手中,她一日的心思就都在那里,成家的事就一日提不上日程。可怜他也二十好几的人了,也想将她纳入羽翼,光明正大的用心呵护。
而被问到办法的岳展,此刻脑子飞快的想着,要想让书肆刊印必得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他要是有什么印刷改良技术以此交换刊印此书,想必书肆会很乐意合作。只是据他所知,大魏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很完备了,技术上没有他发挥的空间。莫要小瞧古人的智慧,他发现这个时代很多技术都已经被改良的很完善了,可能在代代传承中没有传承到后世,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没有。
有什么办法呢,那只能以利诱之了。岳展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你说若是合我们二人之力,写一本关于科举备考方面的书籍,有没有书肆愿意刊印?”
“当然有了,我去询问的时候,有好几家书肆都问过我有没有出这方面书的意愿。我当时只想着快快把这本书刊印出来,都让我回绝了。”高览如实说道。
“这就好办了,你我将科考多年心得及备考策略、各自文章合在一起,编纂成册,若是有那书肆想印刷来卖,那也得一起接下《孕产集》这本书的刊印和售卖。只要他能做到这点,一切好商量。”
高览一听,高兴的拍案而起,“妙啊!若是能成,别说让我写半本,就是十本我也乐意。”
他得了岳展的计策,回去就着手写起来,下了值,别人都走了,他回家也无事,索性日日就在翰林院里一写就是两个时辰。
这天谭竹韵走得略晚了些,就发现这位探花郎在低头写着什么。他二人品级一样,平时经常一处办公的。
看着这位仁兄奋笔疾书的样子,上次自己走晚了好似也看到这哥们在伏案写着什么,当时有事走得急,眼下看他这般,备考春闱也就这般拼劲了。科举都考完了,今日上官也没派什么任务,他这是忙活什么呢?他好奇心作祟,就上前一瞧,原来是在写自己的科举备考心得呢!
一问才知道他跟自己的小师叔岳展在闷头干大事呢,有这好事,怎么能少了他,当即表示自己也想参与进来。
高览自然是求之不得,要知道若是一本书集合了一甲前三名的科考经验,那这本书想不火都难,想必跟书肆非常愿意合作了。
一本书一个人许会写很久,如今三人合写一本,写的都是他们最擅长的科举考试相关内容,那写书速度简直一日千里。仅仅半个月,就让他们写成了。
等岳展他们拿着新鲜出炉的手稿给京城最大的书肆青云书肆的东家徐掌柜看时,对方看到那书的瞬间眼里立刻迸发出别样的神采来,最后双方约定,徐掌柜刊印三千册《孕产集》,作为让步,岳展他们三人就只取他们这本书利润的三成,高览更是表示以后自己那一成分润不取,除去书肆印刷的,以后分多少利润就再多刊印多少册《孕产集》。
谭竹韵与岳展相识日久,还能不了解岳展的脾性,一看他要说话就知道这家伙肯定也要将自己那一成贡献出来,于是一把将他拉到了角落,小声在他耳边说道,“人家要在美人面前表现表现,你充什么大尾巴狼。”
“那是我亲姐啊。”岳展强调道。
“那也不妨碍你喧宾夺主。”谭竹韵毫不客气的怼道。
岳展想了想,最后终是没有再动作,只是嘴上还是对他的行为总结了一句,“不敬长辈,没大没小。”
不出所料,岳展他们的书被刊印后一摆放在书肆,立时被抢购一空,书肆掌柜一看立时让人加紧印刷,不过印刷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售卖的速度。
这么火爆也可以理解,因为只要是考科举的书生谁不想买一本,看看那一甲前三名到底有何经验之谈。毕竟从前各届的一甲可都没对外公布过自己的科考经验,无不是敝帚自珍,更不要提著书立说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还是三位一起分享经验,买一本不就是相当于买三本嘛,怎么算都划算。
而岳欣儿的那本书则是另一番境遇了。
第215章 略施惩戒 岳欣儿的书就没有岳……
岳欣儿的书就没有岳展他们那边好卖了, 不仅没有像岳展他们的书一样爆卖,甚至可以说销售惨淡。
这个大约是,往来书肆买书的绝大多数还是男子, 剩下少部分来的女子多是大家闺秀、后宅贵妇。她们买的~要嘛是打发时间的时兴话本子, 要嘛是哪位大家新作的诗词,或是簪花小楷的字贴。
这《孕产集》自然无人问津,被遗忘在角落里吃灰。哪怕它的价格很便宜,往常这般厚的书售价都在一百文左右,这本书的定价只要三十文。
徐掌柜看着印出来的三千册书,也不能让它们在那一直落灰不是, 于是他让店小二售卖别的书的时候搭售出去,一来腾地方, 二来卖几位一甲进士个好。
他们随随便便写本书就能让他的书肆赚的盆满钵满, 要是那边一高兴,再写一本, 那他岂不是要日进斗金, 这是什么,说是财神爷也不为过!再说,他家世代经营书肆生意, 也算往来无白丁。识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不提里面有谭太师的孙子, 其他两位爷看着也是大有前程的。
人家眼看着就要扶摇直上,他这会儿赶紧卖个好, 等人家青云直上了, 他想挤也挤不到人家跟前去了。
他家毕竟是百年书肆,往常也有不好卖的书,销售手段多的是, 更何况本身定价就便宜,于是三千册书,在开始遇冷了一段时间后,在徐掌柜的运作下,慢慢都销了出去。
这一销售不要紧,买了的随手翻开扉页就见到了今次科考的探花郎高览作的序,落款有亲笔签字,错不了。于是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条消息很快就传到高览的同僚们的耳朵里。
这些官老爷一听就直皱眉头,最近坊间传闻有女人著书立说,还被书肆刊印卖出去了,这在大魏朝还是头一遭呢,就是放在前朝,也没听说哪个女人写书呀!只有一个女子出过簪花小楷的字帖。字帖跟写书可不一样。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又是在官场淫浸已久的官老爷们,他们还没著书立说呢,竟然让个妇人抢了先。这是什么,简直是奇耻大辱。再一听还是今次科考的探花郎高览给作的序。
好好的一个探花郎竟然为一本妇人写的书作序,本就不能容忍女人写书,觉得她挑战了他们的权威。这下好了,爷们里还出了叛徒,公然支持那不安于室的女子来。
历届科举,能得探花的无一不是长相英俊潇洒之人,这位自然也不例外。也是青年才俊,而且要家世有家世,科举的成绩还比他们好,本身就已经足够拉仇恨的了,这次让他们抓住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是错处的错处,不骂死高览都对不起葫芦身材的自己。
这群官员别的本事没有,学那乱嚼舌根的长舌妇人倒是学了个十成十。于是一群大老爷们开始背地里讽刺挖苦起这位探花郎来。
高览身处翰林院,在这里是文人的窝子。而文官骂人功夫极高,都是饱读诗书科举考出来的人才,骂人也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博借古讽今。
也有那见不惯这些小人行径的,偷偷将这话传给了高览。他也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去分辩。
他在开始干这件事之前,早就想清楚了可能会遇到的局面。今时今日,同僚们的孤立也都在意料之中。对付这种跳梁小丑,就是无视他们。时间总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女人为什么不能著书立说,她们就该天然的牺牲一切,一生奉献给夫家吗?他从欣姐儿身上真实的感受到女性的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
他发现,若不是因为生儿育女,教养子嗣,操持家务等诸如此类事务~~花去了她们大把的精力,让她们囿于后院,她们未必不如男子。单从隐忍坚持的能力来看,若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没有那杂七杂八的事情分心,来日朝堂上过半数的得是女子了。
总之,对这些跳梁小丑,鼠目寸光之辈,若是不骂到他面前,他都视他们为空气。
最令他高兴的是他与岳展他们合写的那一本书不仅在京城售卖,徐掌柜又将其销往大魏其他州府。在大魏,读书人何止数百万之数。所以哪怕他们只是少少的一成,没过多久每人就都有了一笔一千三百两银子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