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9 字数:3708
皇上从来都是君子仪态,出口莫不文雅,几时爆过粗口?是自己猜错了吧?可有那胆大的偷偷抬头觑了一眼,皇上此刻面上愠怒的表情可做不得假。
不过也没让他们琢磨多久,皇上接下来的回答印证了他们的猜测,“你们一口一个私生子,叫的很欢嘛!朕的亲孙如何就成了你们口中的私生子了?”骂他亲孙是私生子,还要他怎么回应:一派胡言!纯属放屁!
“朕还告诉你们,于行就是太子妃亲出的,当年太子妃是生产完才去的。于行是朕的嫡长孙!这点容不得质疑。
你们若是不信朕,可以让仵作开棺验尸,毕竟皇家血脉容不得半点混淆。”
他的话音一落就见下面臣子们眼珠子都瞪的老大,大家想过是假皇孙,想过是私生子,可唯独没想过那是从太子妃娘娘亲出的,是如假包换的皇家正统的嫡长孙!
按照皇上的说法那当年太子妃肚子里踹着的孩子可不就是这个。
众人都被这个消息砸的蒙圈儿了,包括五皇子也是,唯独三皇子的脸上不见一丝惊讶。他其实早在老四守皇陵的时候就发现了有皇孙的存在,但是一直苦于没有追查到踪迹,不然焉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小子被送进皇城,登堂入室到了他父皇的眼皮子底下,这样就麻烦了,再不能悄无声息的将那小子处置了。
若皇上说的是真的,算起来那孩子该有十岁了吧!毕竟距离太子仙逝也十年了。
正在大家惊疑不定的时候,福来公公从殿外领命进来,在皇上耳边耳语了几句,皇上点点头,脸上这才有了笑模样。
“你们不是好奇朕太孙的出身吗?朕这就宣他进来,与列为臣躬见一面!”他的言语中,他的神情中无不流露出满满的自豪。
福来公公听到陛下旨意,于殿内宣旨道,“宣太孙觐见~”
随后大殿门前亦有宫人重复传旨,“宣太孙觐见~”声音响彻太和殿前的广场~一直传到很远~
众大臣都侧身齐刷刷的看向大殿门口。此时朝阳升起,正从殿外普照进来。大家看到了一个小少年的影子,迎着光线,看不太清容貌。只能看清他穿着明黄色的五爪龙袍,不过前襟绣着的是一只雏龙。
待他整个人完全走入大殿内大臣们才真切的看清他的容貌,这~这~不是幼时的先太子吗?
有那被震惊到突然惊呼的,失声喊出后意识到行为失矩了,赶紧用手捂住嘴。
不怪他这么震惊,这大殿之上的臣子少有未见过太子真容的。因为太子就是在这个年纪开始每日随皇上入朝听政的。
他们跟先太子也算君臣相交多年,音容笑貌也一直在记忆里。乍然见了遗容能不失声吗?得亏早朝前个个都不敢喝水没憋着尿,不然就有那当朝吓尿裤子的了。
只见太孙面上是他这个年纪少有的沉静,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往金銮殿上走去。出列附议的满朝文武纷纷躬身为其让行。
身上小一号的黄袍都快刺瞎了附议的臣子,这黄袍也是有出处的,正是当年的先太子上朝时穿过的,哪怕先太子去世这么多年,皇后娘娘依然将它们珍藏着。
昨儿晚上皇上突然提议明日让于行上朝见诸位大臣。这一时半会儿衣服可赶制不出来。太孙的黄袍光一块布就需要织五天,绣工不眠不休绣月余才能做出来。
皇后这才想起先太子十岁入朝的锦袍被她珍放起来了。她即刻命人翻找了出来。金线依旧泛着光芒,稚龙还那么栩栩如生,爪牙锋利。它并没有因为岁月的变迁而黯然失色。
她接过锦袍亲自给于行穿上。还别说刚刚好,真是哪儿哪儿都合适,跟量身定做的一样。看着于行跟着太监远去的身影,皇后觉得冥冥中许是自有天意,她孙儿于行算是真正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了~
于行顺着皇祖父的手势继续往前走,群臣顺着皇上的手势望去,太孙许不知道那个位置,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哪个不知道,这是当年先太子的座椅。先太子去世十年,这里空置了十年。
当年太子也是这般大的时候天天跟着皇上上朝。这是太子的特权,而其他皇子皆是十六以后才上朝的。
于行从容不迫的往前走,此刻已经拾级而上,来到皇祖父指定的位置。他的位置就在皇祖父下首,台阶之上,站在这个位置可以俯视整个大殿。
待太孙走上去转过身来时,群臣抬眸望去,心里瞬间掀起了滔天巨量,一样的年纪,一样的容颜,一样的穿着打扮。
“殿下~”臣子中有人喃喃自语道。其他人亦是眼神怔忪,不知今夕何夕,这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
只见太孙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先谦虚道,“各位大人,我是于行,皇祖父为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论语》有言:讷于言而敏于行。他是寄予我长大后做事果断,踏实可靠。我今日站在这里,以后的每一日必定不负皇祖父的期望,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于行在此先行谢过。”说着长揖一礼,这才坐下。
连声音跟先太子幼时也如出一辙~礼贤下士的样子也像极了先太子,颇有先太子当年的风姿。
“这还用再查了?这不是先太子的子嗣谁是?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太孙啊!”一个声音先开口道。还道是谁呢,原来是户部侍郎邱宥齐。不过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先太子妃的亲哥哥,也就是太孙的亲舅舅。他刚刚知道也是震惊不已,未知真假不好表态,这会儿看到太孙的模样这不是他亲外甥谁是?
有了邱大人开腔,大臣们纷纷表示这是太孙确认无疑了。
见这些臣子立时变成了墙头草,三皇子咬了咬自己的后槽牙,众臣的心可真是偏的没边了。不过他这回可怨错群臣了,毕竟当年太子的品性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他乐善好施,种下不少善因如今不过是果报到太孙身上罢了。
而皇上此刻有些愣神,他就说于行这个名字怎么莫名有些熟悉,他突然记起当年太子曾跟他请示过未来孩子的名字。他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些误会,觉得他的名声都盖过了他这个父亲,对他怨念颇深,所以他随口应付了一句,不成想他竟然真的给孩子起了这个名字。他看着于行,又不似在看他,眼里不知何时染上了一层水雾~
第290章 边境告急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
说实话于行也是昨儿晚上听祖母说才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今晨刚好借题发挥说了出来, 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怎么看着皇祖父还哭了。
群臣因为距离远看不太真切,他跟皇祖父挨着自然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是勾起当年的回忆了吧,毕竟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于行昨儿嗓子不适, 得知第二天要跟着上朝, 祖母让人熬了罗汉果雪梨梅煎,还别说他临睡前喝了第二日起来声音就正常了,只是说话多了嗓子还是有点疼,不过这样不耽误事就已经很好了。
他知道今天对他来说很重要,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他一定不能堕了生父的威名。这段时日发生的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以他今时今日的处境,藏拙是没用的, 他必须木秀于林才能活下去,虽然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但是若没于林中, 必死无疑。只有他活下去,身边人才能活下去。
而赢得祖父和文武百官的认可就是第一步。他看到今日朝中众人的反应, 他确定他这一步走对了, 从今开始他就要去权力的角斗场开始跟对手拼刺了。
而三皇子与五皇子因为于行的出现心情也坏到了极点。不止是因为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定下于行太孙的身份。在大魏,皇位继承的天然顺序是先太子后太孙而后是亲王。
所以太孙的继承顺序是优于亲王的, 这就意味着父皇若是突然驾崩, 没有立下遗召的情况下, 皇位按照顺位就会落入他们这个便宜大侄子手里。这成了什么,好一阵忙活, 倒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人夜里就睡不着了,开始寻思着怎么给天上掉下来的大侄子使绊子,最好让他立时嗝儿屁了就普天同庆了~
终归太孙的出现, 无论是给后宫还是前朝都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各种势力开始重新布局,有人开始重新押宝,有人开始两头都占,有人还坚定不移的支持原来投靠的主子,更有人决定观望观望,总之由于突然杀出来的太孙,让本来已经渐渐明晰的皇位继承人又出现了变数,一切都扑朔迷离起来~最终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也。
此时远在蕲州山洼县的岳展并不知于行近况如何,他现在只能在外围积聚势力,因为距离都城太远,他的势力不可能渗透到内部,不过想也知道只要进了皇宫日子必定跟走钢丝一样了。
他担心于行,可他现在也分身乏术,因为他自己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确切的说,不是他惹的麻烦,而是滇国对大魏边境态度转变造成了他的被动。
之前因为有云玖儿的助力,滇国上层处置了一批盘剥大魏百姓的贪官,让滇国的官员短时间内不敢再搜刮大魏民脂民膏,生怕自己肥了被上面盯上成了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