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作者: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9      字数:3704
  
  皇上的态度这么明显,群臣的眼睛也不是瞎的。
  太孙于众目睽睽之下救了皇上的性命。这得是多大的功劳,本就处在太孙的位置上,又护驾有功,如今又深得圣眷,皇位岂不是板上钉钉了?
  于是大家心里的天平纷纷向太孙倾斜,行动上就带出来了,朝中拥护太孙的人数与日俱增。局势开始对三皇子跟五皇子更加不利。
  三皇子跟五皇子焉能察觉不到形势的变化,作为皇子皇孙政治上的敏锐是与生俱来的。可即便有了这个认知,如今也轻易不能动作,都知道父皇如今气性大着呢,一个不慎,惹来不快就是皇子也不能幸免,因而明面上两人罕见的没有动作,只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簇拥转投太孙麾下。
  虽然冬日的残寒还未完全散去,春天已然随着一缕温暖的春风徐徐到来。
  天气渐渐暖和,枝头的嫩叶也冒出头来,墙角的小草也钻出了缝隙,到处一片绿油油的。可本是和风细雨的春日被一场倒春寒搅得一片凄冷。
  天气变化无常时最容易病邪入体。尊贵如皇上也没逃脱,本就睡眠不好,精神不济,因风邪入体得了伤风,足足病了月余。等好利索了,整个人已经轻减了不少,也沉寂了许多。
  这日上完早朝后,皇上并没有马上离开,他挥退朝臣及近侍后,于殿上自言自语道,“春日阳光可真好呀!以前怎么从来没注意过。”于行顺着皇祖父的眼睛看过去,此时正值辰时,阳光跨过太和殿的门槛照射进来,投在大殿的一角,给金碧辉煌的大殿染上了祥和的光晕。
  “这样静静看日头的好时光,朕以前从来都不曾享受。”那声音中满是落寞与萧索。
  他长叹一口继续道,“朕这一生握紧了手中的权柄,也忙碌了一辈子,到底不过凡夫之躯,对短暂的一世来说,终究辜负了良多。”于行猜可能是皇祖父病了一场,身体不济,人就会思虑甚多。
  “皇祖父,我陪您出去晒晒太阳吧,在春光里走走,身体也轻快很多。”
  皇上没有回答他,而是语重心长的道,“朕坐拥天下,却难享常人之乐。看似风光无限,然江山之重,如泰山压顶。
  这至高之位实乃荆棘之座,可笑上位如同上瘾,让人宁肯殚精竭虑,如芒在背,苦心孤诣都要死守这片方寸之地。”他抚摸着身侧的龙椅言语中颇为感慨。
  第302章 一份大礼 “皇祖父,是人都会……
  “皇祖父, 是人都会有私心,这无可厚非。只您莫要妄自菲薄,您用您这片方寸之地护佑了大魏百姓, 用毕生之力, 筑起乾坤,护江山永固,保社稷安危。这些都是世所瞩目的丰功伟绩。”
  皇上听后朗声笑道,“好小子,学会拍朕的马屁了。”
  “孙儿说的都是真心话!”虽然对群臣来说,他不一定是贤主。但从治国理政上来说, 他这位皇祖父确实是一位能主。
  “好孩子,朕虽然重要, 但是说实话若没有群臣的辅佐, 这江山便如大厦无梁,难以稳固。”
  他扬手指着刚刚群臣站着的位置继续道, “这些臣子有的统领千军万马, 筑牢大魏防线,有的为基业出谋划策,让大魏坚不可摧。他们各司其职, 江山社稷才有千秋万代。但是~”
  他的语气一转, “你可知道这朝堂之上, 最不可信的是什么?”于行满是疑惑的摇摇头。
  皇帝目光深邃,看他的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担忧, “是人心呢, 尤其是臣子之心。朝堂之上,群臣各怀思量,所做之事出发点未必是江山社稷, 或为自己加官进爵,或为家族增添荣耀,或为利益交换。
  切记:莫与群臣交心,若是想着真心换真心,你今日吐出来的真心,他日必会成为你的软肋,只会让攻讦你的人无往而不利。”
  他用食指点点于行心脏的位置,“你的心只能在这儿!
  所谓御下之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臣子永远不要走心,以局外人的眼光审视他们。面上如沐春风,内心坚如磐石。
  无关他高矮胖瘦,亦无关他品性好坏,不管他合不合心意,只看他有用无用。宁教朕负群臣,休教群臣负朕。无论前朝后宫皆同此理。大而化之,天下皆可为朕所用,亦无可伤朕半毫。”
  于行听后似懂非懂,“那岂不是活成了个孤家寡人?”
  皇上轻叹一声,“从来为君之路都是孤独的,只有无人看透你的心思,才会生出敬畏之心,为己所用。要不怎么自称‘寡人’呢?寡德之人才堪帝位啊!哈哈~”他自嘲的笑出声。于行听着莫名有些心酸。
  “朕知道你的心思单纯,你跟你父亲一样,人品贵重,秉性纯良。”他看着于行的目光,渐渐悠长,“其实你父亲~朕何尝不知他志在山水之间,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并无意皇位,他品行纯良,若不是生在皇家,许会一生顺遂。”
  他说着拍拍少年的肩膀,少年还没有长成,肩膀依然瘦削,但是如一棵小松树般身板笔直,似有无穷的生机。
  “好孩子,莫要学你父亲,生在皇家,就势必要经历权力的荡涤,从开始就注定了不能过普通人的日子。虽然高处不胜寒,但只有先握住权柄的人,才能长长久久的活下去。等你将来就会有一番切身体会。
  朕有一份大礼待你成人要送你,望你来日珍之重之。不过在那之前朕先将地方说与你。”
  说着他侧身在他耳边耳语了一句。见于行听后面上疑惑,他解释道,“知道朕为什么要告诉你吗?朕要考较你能否战胜自己的好奇之心。只有坚如磐石的心才能无往而不利!走吧,陪朕出去走走~咱们爷俩也去晒晒太阳~”
  祖孙俩这才相携,迈过高高的门槛,走出太和殿的大门,走进日光里~
  春日御花园里一株玉兰花开的煞是好看,于行想起了在家时,他的院子里自己亲手种的那两株玉兰来,不知今年长得好不好。
  算算日子他当太孙也一年了,不知爹娘身体怎么样,他想爹,想娘,也想家了。皇帝看着他望着眼前的玉兰花出神,出声询问,他这才回过神来,推说是好奇玉兰光有花无叶。
  那一刻他下意识的就不想让皇祖父知道他对爹娘的思念,直觉这会让皇祖父不喜,而且今天他更加确定了皇祖父的心思,他要的后继之人是独善其身的,而不是眼含七情六欲的。他得先得到皇祖父认可。别的他或许不懂,但大宝是他必须要争的,为着堂堂正正的活着他必须争来。
  与于行料想的不差,皇上确实不喜他与岳家庄那对收养于行的夫妇过从甚密。
  甚至未免于行以后软肋太多,他曾经动了杀死他养父母一家的想法。这种从小寄养的人家,彼此之间感情非常深厚,以后若是养大了心思,凭着于行纯良至孝的心性可不好提防。
  可一查不要紧,他发现于行养父母竟是岳展的亲生父母,当年于行也是岳展科举途中救下来的。这缘分当真是妙不可言。
  那他就不好下手了,他还要用岳展这把尖刀为他在大魏边境挖金矿。又见孙儿自从回来再没提养父母那边的事,也没说想见那边的人,许是孩子小,将那边渐渐淡忘了,这才歇了心思。
  于行可不知道他的皇祖父动了杀他爹娘的心思,也因为自己的‘懂事’间接救了爹娘一命。若是知道他一定会后怕不已。
  从御花园回来后,于行就总是思量皇祖父到底送给他什么大礼。
  不得不说皇祖父真的会考验人,自从他告知于行礼物的位置,他总想一探究竟,心里如百爪挠心,当真是磨砺人的心智,将他的好奇之心打磨没了,渐渐的他将此事放下了,人也比往日稳重多了。
  皇上对于行的变化看在眼里,心里对于行颇为赞许。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大孙子何尝不是爷爷的命根子。对大孙子的喜爱之情掩饰都掩饰不住。
  三皇子跟五皇子眼睛又不瞎,吃味不已。他们这两个儿子在这杵着,就当空气了,满心满眼里都是自己的大孙子。这心可真是偏的没边了。
  而下朝之后他们面对于行的时候又不好摆着长辈的谱发作一二。因为于行长得跟大哥一模一样,他们从小都是跟在大哥屁股后面一起读书长大的。面对于行,他们总有一种穿越时光看到大哥的感觉。尤其于行跟大哥的声音听都如出一辙。
  听着他口中喊他们“三皇叔”、“五皇叔”的时候那个别扭啊,总感觉从头发丝到脚底板子哪儿哪儿都不得劲,回回想摆摆长辈的谱,回回自己先受不了跑路了。本想杀杀对方威风,却次次铩羽而归,又动不得太孙分毫,索性也不在这上面刁难他了。刁难一个人的办法有很多,但不用非得找个让自己难受的不是。此路不通,亦有别路。
  济阳县岳家庄
  这日晚上吃过晚饭,林氏就开始收拾包袱。她也不用下人,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别人收拾的怎么比得上自己弄得经心。这个包袱是于行的衣裳和鞋子,他今年该长高了一些,所以她做的衣服比照着以往大了不少,鞋子也又大了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