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9 字数:3744
躲在柱子里的于行清楚的听到二人的对话,三皇叔这是什么意思?是要供出他来吗?不过供出他来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他是逼不得已,他也不是圣人,在自己的亲生骨肉和不甚亲近的侄儿面前,是人都会选择亲生骨肉。
他的额头直冒冷汗,在生死攸关面前,于行也不能免俗,亦会贪生怕死。亲人一个个被杀,他害怕,害怕的浑身战栗,感觉牙关都在打颤。
他才十一,他还没活够,他还没报仇,他还有遗憾,许久未见爹娘一面,他想家,想爹娘。种种情绪交织,此刻的于行也已经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只勉力的支撑着自己,在被发现前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忠亲王一听他知道太孙的下落,也不复刚才的轻慢,面上不由郑重起来。
他今早让人跟着于行,结果被那小子轻易就给甩开了,能将他派的大内高手都甩开,就说明那小子肯定有武艺傍身。真是大意了,他以前竟然没发现这点,只以为他跟他那早死的父亲一样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生样儿。到现在那小子也一点儿踪迹也无,他的人正满行宫搜着呢!
保证谁不会许诺,这个对忠亲王来说张口就来,“只要你说出太孙的下落,不仅是你的妻儿,就是你,本王也会留你一命。本王说到做到。”
三皇子听后满脸感激的磕头谢恩道,“皇叔,您的话侄儿肯定是信的,侄儿这就跟您说太孙的藏身之地。太孙的藏身之地是泰山行宫内的……”
忠亲王听不太清楚,“你再说一遍,本王没听清。”
三皇子只好抬头倾身过去,忠亲王为了听清也下意识的俯下身子,就在三皇子张口的瞬间,他突然从靴子里掏出一把匕首,抬手就刺向忠亲王的脖颈。
可能是出于求生的本能,电石火花间忠亲王向左躲了躲,可是还是慢了一步,终是躲闪不及被三皇子一匕首插进右肩。
手下一见主子受伤立刻出剑,情急之下也是下了死手,三皇子被当胸一剑穿透胸膛。
血顷刻间就染了前胸,他清晰的感觉到剑身的冰冷和长剑贯穿身体的钻心的剧痛。
低头看着被穿过身体的长剑,他面上表情似痛苦又似解脱,嘴角也慢慢溢出殷红的血迹,他口含鲜血一字一顿说道,“今日我~我虽身死,有朝一日定会有人为我~为我报仇,将你们覆灭,还天下一个太~太平~”
随着一声沉闷的重物坠地声,大殿里嘈杂声起,待那嘈杂过后殿内陷入一片死寂~
于行沉浸在那声沉闷的声响里,那声音仿佛撞在他心口,直撞得他生疼,撞得他透不过气来。原来他的三皇叔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卖他。
他意识到他刚刚又失去了一位亲人,在短短的一日里他接连失去了三位至亲。热泪无声的从眼眶滑落,滑过脸庞,湿透衣襟。少年的长大有时候只需要一瞬之间,比如在见到世间诸般残酷之后。从这一刻起,他的童年结束了~
第309章 又遭罗网 忠亲王没想到三皇子……
忠亲王没想到三皇子会突然行刺他, 若不是他下意识的躲了一下,人早已身首异处了。
可是他也没有全身而退,因躲闪不及右肩被刺了个血窟窿, 若是一般人兴许将养将养就好了, 可忠亲王身体本就羸弱,这一匕首刺下去可是伤得不轻。虽然手下及时叫来随行御医为他包扎伤口,开药诊治,依然让他元气大伤。
可借着就是泰山祈福的日子,必须由他祭天告地,祈求国泰民安。他杀了皇兄、三皇子、五皇子不就是为了这一刻。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到祭天大典结束。
而在这之前, 他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太孙于行一直没有被抓到。
他忍着剧痛安排手下在行宫布下天罗地网, 他就不信那小子能逃出他的五指山。
只要再将那小子送上西天, 他皇兄这一脉就再无适合的皇嗣可以承继皇位。论长幼亲疏,他是最有资格的, 再没有人阻碍他登基称帝了。
可许是太自信了, 一直到了第二天泰山祈福大典前,禁军搜遍了整个行宫都没能发现太孙的行迹,就差掘地三尺了。这样密集的搜寻都搜不到, 那只能说明人已经第一时间察觉到苗头不好逃出泰山行宫了。
忠亲王听到手下的复命恨的左手猛的砸了一下桌子, 因这一动作扯动右肩。肩膀处又渗出点点血迹, 在月白色的外衫上似朵朵红梅。
手下也被主子不同往日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跪下听罚。只听忠亲王怒喝道,
“你们干什么吃的, 盯一个孩子都盯不住,不仅在眼皮子底下跟丢了,更是逃出行宫外面去了。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本王自问待你们不薄,如今抓个孩子都抓不住,本王要你们有何用!”
可无论再如何生气,如何惩罚手下,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他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于行已经逃出生天了!
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他料想对方若是逃出去第一时间肯定会回都城,于是又派出精兵强将在通往都城的路上设置关卡拦截。
第二日辰时一到,忠亲王就忍着剧痛,带领群臣举行祈福大典。
典礼过程中,忠亲王需要向昊天大帝敬献玉璧、帛等,再行三跪九拜大礼,宣读玉碟内容,祈求上天庇佑。待他宣读完后再由礼官安排一堆繁文缛节的事务。
随着大典的慢慢进行,他的头上开始不断的往外冒虚汗,完成三跪九叩首已经很吃力了,更遑论还要宣读玉碟内容。好不容易读完玉碟,他的精力已然耗尽。
慢慢的眼前开始有重影,他的身形也止不住晃动了一下,为了能坚持完成祈福大典,他赶紧咬住自己唇,刺痛让他清醒了一些。
就这样煎熬着,煎熬着,终于熬到了大典结束。此时他整个后背都被冷汗浸透了,只感觉一片冰凉。
离开众人视线后,回到室内忠亲王就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亲信一看主子晕倒了,立刻乱作一团。如今是执掌权力的关键时刻,若不趁热打铁,恐有变数。可主子偏偏这个时候昏厥过去了,真是急死个人呐!
本来预计在泰山行宫进行完祈福大典他们就会即刻返回都城夺得大宝,看主子这个样子,为今之计也只能等主子醒了再做安排,看这病重的样子,就是醒了,一两天内也是无法启程了。
泰山行宫西北角的偏殿内
夜色已深,此时万籁俱寂,偏殿内也陷入一片死寂中。
一声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这寂静中格外突兀。只见于行小心的从长柱中出来,借着照进屋内昏暗的月光,于行将长柱中的银钱拿了一些揣在怀里,也不知是哪位仁兄的藏宝地,如今他只能厚颜借来先用用,权当路上的盘缠了。心想若是有命活着再回来,他一定会将这处用财宝填满。
为什么选择这时候出来,因为经历了一天多的频繁搜寻后,他发现这处已经鲜少再来人搜寻了。
而几个时辰前最后一次有人来搜寻时他听到了那些人的私下交谈声,说他们主子在这里被三皇叔伤得不轻,大典结束后要在行宫养两日才能返回都城。一听这个于行意识到他要尽快回都城,最好能赶在忠亲王前抵达,他才有机会逆风翻盘。
他好容易等到半夜时分,此时他已经两天滴水未进,饥渴难耐,也晓得现在不是觅食的时候,得先逃出行宫保得小命要紧。可饿得头晕眼花,半点气力也无,爬墙估计也爬不上去,跑也跑不动,这样不得一逮一个准儿啊。若去行宫中的后厨寻吃的肯定不行,那里一定加派了人手,进去就等于自投罗网。
想到这里他悄悄打开房门,此时月光静静的照在院中。他借着月光在院中寻到几株能吃的野草就着院中的打上来的井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识别各种草木也是老圭教给他的,如今他才深知老圭教给他的东西多么珍贵。
勉强填饱肚子后,他摸摸自己怀里的小布兜,心下安定不少。这个布兜里有自己行走江湖必不可少的物件。包括他易容所需的工具,有了它他才方便隐匿。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伙事好使扮相才可以扮得天衣无缝。
这也是老圭教他的,要随时备着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即便他这次是跟随皇祖父来泰山行宫祈福,他也没忘揣着自己的小布兜。如今有了这个,出去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他抬头看着如墨染般的夜色,此时应该是三更天了吧。这个时间最是人困马乏睡意最浓的时候,尤其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是人都会懈怠,这个时候逃出去的几率应该更大。
他记得进来的时候自己的方位是在泰山行宫的西北角。而行宫的出入的门是在正南位置。正门是别想出去了,要去那里要穿过大半个行宫,而且那里必定有重兵把手。
最可行的就是翻过离着这处偏殿不远的宫墙。他在院里的时候一直留意着门外的动静,发现每隔半个时辰就会有一队禁军夜巡经过这里。
所以他必须在半个时辰内翻过去,不然就会被禁军发现。等又一波夜巡的士兵刚刚走过,偏殿的大门就被人悄声推开了一道门缝。于行伸出头来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后,这才猫着腰溜到了宫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