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作者:
九牛一毛 更新:2025-09-09 10:59 字数:3748
“儿啊,你到底是去了京城的哪一户人家呀?让你三姐夫好找,满京城都扒拉不着。这这一年过的好吗?”林氏这会从激动中回过神儿来,她一边说话一边打量于行这身行头,她家就是卖衣服的,她一眼就看出看着于行身上的这身衣服不甚名贵。
第324章 晋升侯爷 她不由劝解道,“他……
她不由劝解道, “他家若是薄待于你,咱也没必要在京城受这闲气,咱回济阳县, 你在就爹娘身边待着, 家里什么都少不了你的。你不知道咱家现在买卖也做大了,咱那布庄的分号今年就能开到京城了~咱家如今老有钱了~”为了能让小儿回家,低调如她,也不介意露露富。
“咳咳~”岳展故意咳嗽了两声,打断了他娘的侃侃而谈。
“娘,咱别干站在这儿, 咱们去屋里头说话吧。”毕竟守着外人,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儿。一家人这才簇拥着岳展跟于行进了屋。
一进屋没了外人, 于行这才讲起他离家一年的经历~
讲着讲着, 只听“哐当”一声,高览手里的茶杯掉落在地, 茶水撒湿了他的鞋子, 他也恍然未觉,原来~原来真的就差一点,若不是太孙去泰山祈福, 竹韵许就安排他们碰面了。不提那次, 若是昨儿晚上分龙节宴会他未因病在家, 前去参宴,见了于行也能知晓于行的身份了。
欣姐儿则是瞪大了眼睛, 双手不自觉的捂住嘴巴, 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林氏此刻也愣住了,反应了许久才蹦出一句,“太孙~于行你是太孙?就是那戏文里唱的那住在宫里金贵人儿?”
“娘, 不管金贵不金贵,我都是您的儿~”
林氏这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怪不得我们翻遍了京城就是寻不到你。谁能想到皇帝老儿家还能丢了孩子?”
想起刚刚那做饭的婶子讲起昨夜的凶险,她不禁眼眶泛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好孩子,你受苦了~娘只盼你以后都平平安安的。”
母子俩又说了些体己话,林氏这才瞥向身旁安静如鸡的相公,见相公只是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欣慰的看向于行。这狗男人今日反应也太过平淡了些。
知夫莫如林氏,这个反应太不正常了,依着她对她男人的了解,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太孙,而且马上就要坐拥皇位了,他不得跟家里磨磨的驴子一样,激动的一刻不停来回踱步,恨不能立时到大街上吆喝一嗓子方。
“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了?”岳知语被林氏冷不丁的一问立时露了怯。他又被她看出来了了?哎~这娘们真是有八百个心眼子,而且这心眼子都使在他身上了,他一个不着就被她看得透透的。
他面上心虚,嘴上呐呐的道,“这事儿该怎么说啊,当初先皇的人接走于行的时候可是千叮万嘱,此事万不能对第三人道。先皇估计不喜咱们宣扬出去,咱帮不了孩子,也不能拖累孩子不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氏不忿的道,“我是别人吗?你早跟我说,我总能知道我儿在哪儿,来都城这么久了一直找不到孩子,你就冷眼看着我心力交瘁啊?”
岳知语长叹一声,“唉~知道了更心力交瘁!”林氏想起来这男人这些日子噩梦缠身,估计是因为知道于行失踪了,生死未卜,日夜担心的。
想想他最近过得也不比她轻松,该是更心惊肉跳,心里对他的那点儿埋怨也就烟消云散了~
于行看着才短短一年不见就苍老了不少的父母,再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就知道他们一下老了这么多,多半还不是因为牵挂他所致。
不能承欢膝下已是不孝,还让父母如此牵肠挂肚,他心里真是愧疚极了。
一家人久未见面,自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中午吃了一顿团圆饭,因为是微服出宫,他还要尽早赶回去,他这才依依不舍的拜别家人。
待回宫他就迫不及待跟皇祖母分享了他养父母来京的好消息。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孙儿,皇后知道他养父母一定是待他极好极好的。
下晌,小院内
阳光透过窗纸照进屋内,茶桌上紫砂壶中茶香袅袅,岳知语呷了一口茶水,见林氏还在低头赶制衣裳,他不赞同的摇摇头,不免开口劝道,“于行不都跟你解释了吗?他那是为了出宫便意才买了件普通布料制的成衣。宫里能工巧匠不知凡几,真不差你这一身衣裳。别把自己累出个好歹来,就本末倒置了。”
“既然成衣那样舒服,也没见你穿咱店里的衣服,你瞧你这一身还不是家里给制的?”
他关心她倒被她一阵数落,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刚要开口反驳她,就听到有人敲房门。
他开门一看,是三女婿高览,他急急的道,“爹,是宫里来人了,皇后娘娘要宣你们入宫觐见呢。”
两口子有点懵,皇后娘娘?那不是于行的亲祖母吗?她召见他们干嘛?他们这种平头百姓以前也没见什么大官,见了皇后娘娘该怎么行礼啊?一瞬间这手也不是手,脚也不是脚了,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一条腿了。
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跟着宫人上了马车,等回过神来,人已经到宫门口了。
宫门口处春晖公公也就是沈望秋早已经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沈望秋,夫妻俩似是找到了主心骨,他们赶紧大步走上前去,“亲家呀,皇后娘娘突然召我们进宫不知所为何事啊?”
见岳知语他们行走间脚步凌乱,脸上神情紧绷,不由宽解道,“你们先把心放到肚子里,娘娘是极好的人,她召你们入宫左不是好奇太孙入宫前的经历,你们据实以告就行。”
原来如此,他们面上松懈下来,长舒一口气,可一想到要见皇后娘娘又忙不迭问起要注意的礼节,生怕有什么僭越的行为。春晖公公一边细细的给他们讲了如何行礼,一边引着夫妻俩去景仁宫。
许是有亲家这样熟悉的人在身边,夫妻俩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待到景仁宫见到皇后娘娘,果然如亲家所言,面上颇为慈眉善目,两人这才稍稍安心,给娘娘见了礼。
娘娘见他们行礼,立刻让他们免礼,赐座,言语之间颇为平易近人。跟亲家说的一样,皇后娘娘果然问起于行在岳家庄的经历。
岳知语一开始还很拘谨,奢华的大殿里说话都有回音,庄重的他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听着皇后娘娘问起于行小时候的事,一聊到他小儿,他的话就多了开始絮叨起来,从光屁股直讲到去书院读书都不带卡壳的。
皇后娘娘被于行的童年趣事儿逗得眉开眼笑,也惊异于她孙儿小时候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春日上山摘野果,放纸鸢;夏日下水摸鱼,还抓泥鳅~拿着竹竿赶鸭子,抓各种昆虫;待到了秋日捕蝉,斗蛐蛐,玩蹴鞠;冬天还能抓麻雀,打雪仗,逛庙会~
她突然想起她的元儿来,这样的童年是她儿子从来无法拥有的,幸好有这样一家人,让于行有了一个完美的童年。
岳知语讲开了就刹不住闸了,说的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手舞足蹈,连林氏踢他的腿他都没感觉。
皇后娘娘坐在上首,自然将林氏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这岳知语一看就是性情中人,林氏倒是行事更加有章法些。她也不制止,直到岳知语说完。岳知语讲完突然意识到都是自己一直在说啊说,瞧他这张嘴啊,一说到小儿就没完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后娘娘爱听的。
他不安的道,“娘娘,草民~草民一时嘴快,竟忘了分寸,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
“哪里,你说的都是本宫爱听的,本宫今日非常高兴,于行阴差阳错入得你家教养,也算是他的福气。”
听到皇后如此赞誉,岳知语赶紧谦虚的回道,“娘娘谬赞了,实在是折煞我们夫妇二人,能教养太孙,实乃我们的荣幸。”
皇后看向岳知语,“这些年,你们对太孙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太孙今日有如此胆识和成就,离不开你们的养育跟栽培。这份大恩,本宫一直铭记在心。今册封你为安乐侯,食邑千户。”
什么侯?谁要当侯爷?皇后娘娘封的是他吗?岳知语坐在那里有点蒙圈。
一旁的春晖见他们一动不动,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他赶紧提醒道,
“赶紧谢恩吧,侯爷,侯爷夫人!”
岳知语这才意识到,皇后娘娘真的是金口一开,直接让他从草民就晋升成侯爷了。
“这~这~这,这可使不得。”他跪下连连摆手道,“能教养太孙已经是我们夫妻二人的荣幸了,如何还能要别的赏赐,不仅不能要别的赏赐,我们今后也不能留在都城给太孙添乱。”
他可是知道,当了侯爷皇家就会在京城赐下府宅,从此长居京城。从来侯府都是赐给有功之臣的殊荣,可如今于行即将登基,这一路千难万险,尚有许多难关要闯,他们夫妻又怎能心安理得的占着侯府,享受这等荣华富贵呢?
从来听到赏赐,大家都是高兴的领旨谢恩。只有岳知语夫妇推辞连连,不过这样的反应皇后并不意外。只有这样赤诚之心对于行的人,她才放心让他们待在于行身边。她故意面上笑容淡了三分,不容置疑的道,“莫要推辞,安心受赏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