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
哈姆鼠 更新:2025-09-10 08:44 字数:3339
她已经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只记得自己在聚餐的时候喝了点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回老家嘛,总之又是拜年拿红包吃饭喝酒……
洛音桐昨天晚上第一次喝那么多酒,信心倍增,抱着花岗酒来了几大口。
晚上当然还是昏死过去了。
陈应槃午间宴请周边民族领袖,展现“怀柔远人”,再站起来向语言都不通的几位讲几句话,听几声毫无意义的欢呼,再挥手赐毫无意义的官位。
下午,赴皇家佛堂上香,祈求国运昌隆。她一向不信神,但百官百姓都是信神的,她是他们的皇帝,她也得信。
只有跪下来,朝着莫须有的佛祖磕上三个响头,才能让百官信服,让百姓安心。
晚上,坐在案牍前,让自己彻夜难眠的奏折还放在那,陈应槃叫人来彻查,可查了半天,都没查到究竟是哪里有这样的谣言。
此时保龙报已成灰烬,无从去查。
陈应槃连着几天都没有睡觉,头涨得难受,身上比行军打仗时还要痛。
她摆摆手让身边的太监离开,一人趴在案牍上趴了很久。
闭着眼,也睡不着,听到有人轻声唤她,她带着期许睁开眼,发现是太监小声叫她。
“陛下,在这过夜,恐会着凉。”
“……孤不是让你离开吗?”
“可……奴才实在担心,最近新春佳节,陛下颇为操劳,怕是很容易染上风寒。”
“担心什么?你是说孤都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吗?”陈应槃的眼神变冷了,“拖出去……”
斩?打五十大板?
……收收你身上的杀伐气吧。
陈应槃迷茫地看了一眼屋顶,她叹了口气说:“罢了,退下吧。孤过一会便就寝。”
“嗻。”
陈应槃用红色毛笔在一边批阅着,是为朱批。
她下意识想拿起手边的玉玺,一抬才发现手腕格外沉重,她叹了口气,猛地拿起来,狠狠地在奏折上一印。
她不是不想休息,只是一休息,一怠慢,就会有所谓能人志士前来谏言。
用词刁钻,语气严厉。
“陛下!”
“您若是继续怠慢下去,百姓该怎么办啊!”
“自始皇以来,从未有不勤劳刻苦便能治理好国家的说法。”
“怕是矫枉过正,不以治国。”
有人说得对,有人说的错,但他们的眼神里,要么求赏升官发财,要么求死写入史书。
武死战,文死谏。
文官谏言被赐死竟成了一种荣誉。
他们忙着往陈应槃面前凑,陈应槃是给他们钱的皇帝,是给予他们名誉的皇帝,也是偶有怠慢的昏君。
唯独不是一个人。
千秋帝王,百官傀儡。
直到子时,她才批完奏折。
摇摇晃晃地回到寝宫,这是她第七百八十次觉得皇帝寝宫过大,每次她回来时,都会觉得无边无际,走不到头。
她曾提出过缩小寝宫,却被告知这已经是最小的规模了,每代真龙后裔的寝宫都至少是女帝寝宫的两倍。
那文官自作聪明地说:
“陛下,若是为了彰显节俭,已经足够,若再削其建制,怕是有损帝王威严。”
陈应槃一挥手,说:“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朝百官俯下身子,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要顺着他们希望的来,她便是仁君。
陈应槃的心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她脚下一绊,竟跌了一跤。
她的寝宫空空荡荡,只有几个宫女站在远处,怯怯地看着她,不知要不要上前。
陈应槃早就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她就这么昏昏沉沉地在地上坐了片刻,宫女也就这么观望了片刻,直到陈应槃自己站起来之后,她们才上前扶住她的手。
陈应槃被宫女们扶到床边,不用她知会,宫女便一件一件地为她换着衣服,又拿来就寝穿的衣物,一言不发地继续换着。
陈应槃任由她们侍寝,昏昏沉沉的大脑没有反应的能力,头歪向一边,活像傀儡。
她突然问自己。
你是谁?
你是妓)女之女陈凤儿,还是大将军陈应槃,是百官口中的好皇帝,还是百姓眼里轻徭薄赋的仁君。
我是谁?
陈应槃的头剧烈地痛了起来,她以为宫女还在给她唤着衣服,就大叫着让她们停手,可一抬头,身上衣服早就换好,她们站在门边,低着头,怯怯地看着她。
她们在等着陈应槃的命令。
陈应槃突然觉得很无力。
她怀念岳珩给她的一碗白粥,魏洛泱给她的一叠毯子。
她说:“都退下吧。”
“是。”
陈应槃向枕头一倒,眼皮太沉,她控制不住地闭上眼,不过多久,就睡去了。
作者有话说:
爱你们喵
第17章 叛乱爆发了
洛音桐跟家人吃过元宵,魏洛泱举杯欢庆过新春的最后一天,陈应槃邀百官赏灯,庆幸又度过一年。
人们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悦中,却不知暗流涌动,谣言和叛乱已在酝酿。
保龙报的死,挡不住流言的传播速度。
庆历399年一月二十一日,魏洛泱查到了流言的出现地,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躲在暗处一向不敢出声的守旧派,坚信真龙后裔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的复辟派,突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以陈应槃的身世问题为主要攻击点,再加上复辟派早就压在心里许久的“非真龙后裔者不得当权”。
顿时整个陈朝都掀起一阵舆论风波,不少人饭后闲谈都变成了当今帝位该归属于谁。
如果是乱世刚刚结束那会,这种舆论根本掀不起什么水花,因为商贾被战争打得身心俱疲,根本没有心力去关注皇帝该归谁。
不管谁是皇帝,能摆平乱世,带来和平,就是好皇帝。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吃饱喝足,每日闲来无事,就可以关注起舆论如何,事件如何。
他们以为只不过是聊聊天而已,殊不知每一句话都变成刺向陈应槃的一把剑,变成复辟派掀起叛乱的一丝助力。
收缴小报、警告散播舆论的作者、监视是否有正在进行的武装势力。
不必掀起叛乱,镇武司就已经忙成一锅粥。
庆历399年一月二十七日。
洛音桐和魏洛泱主要负责行动和打击武装势力,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镇武司的大牢早就关满了人,为此魏洛泱不得不按罪行大小将其进一步细分,罪行过重的分到禁城大牢,罪行一般的继续留在镇武司大牢接受审讯。
庆历399年二月一日。
在镇武司和朝廷的努力下,终于有了被控制住的迹象。洛音桐难得有时间回洛家与父母聚了聚。
庆历399年二月三日。
一则新报的发行改变了整个形势。
镇武司掌门一系实为四代天子兄弟,同样拥有真龙之血,证据便是初代掌门卓越的武功,以及镇岳盟代代相传的真龙秘籍。
四代天子怎会如此放心地将天龙秘籍给镇岳盟?其中隐情一想便知。
而镇岳盟数代都遵循着不干预朝政的诺言,为何唯独这一代出手参战?
不知从哪里新建起的报社娓娓道来。
那是因为女帝陈应槃许诺老掌门岳珩平乱后就将帝位让给镇岳盟,这样也符合礼数。
若没有镇岳盟,陈应槃从何平定战乱?
复辟派再次站出,打响游行的先声,随后是讲演,然后是渗透进朝廷的字条。
百官中不乏有前朝遗老,曾经都是三叩九拜求陈应槃留下一命,现在当着弼马温口中讲着煽动的话。
此时,镇武司的行动已是收效甚微。
镇岳盟亲自下场。哪怕是乌合之众,可在舆论场上,永远是数量为王。
庆历399年二月四日。
庆凰女帝派军队控制混乱,越来越多的人被抓进牢内。
陈应槃被舆论扰得愈发痛苦,一直以来心中的顽疾让她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已在崩溃边缘。
还好她与岳珩私交甚笃,清楚这一切不过是谣言。
唯独让她奇怪的是,她的身世究竟是谁传出去的?
知晓她凤儿身份的只有三方:岳珩、洛家、以及魏洛泱。
魏洛泱对此毫无动机,除非她与镇岳盟背后有关系相连,但据陈应槃所知,魏洛泱从睁眼便是孤儿,与镇岳盟有私交的可能很小。
那唯独就剩下了洛家……
岳珩的葬礼为什么偏偏邀请了洛家?
他们与岳珩没有来往,唯一有邀请的权限的只有少掌门。
陈应槃不敢继续想下去,她只是让人继续彻查,一定要查出谣言的源头究竟来自于哪。
一日早朝,陈应槃按往日习惯那样,叫百官一个个汇报近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