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作者:冯也      更新:2025-09-10 08:46      字数:3336
  汤照眠把手握成话筒,伸到了蓝伊一面前。
  蓝伊一笑着摇了摇头,“谢谢,不多耽误大家时间了。”
  “好好好,”汤照眠摆了摆手。
  “局长,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人一齐看向了冯文章。冯文章接过话头,赞美了一番蓝伊一的勇敢和真诚。大家一边听一边点头。讲话的最后以掌声结尾。
  “好,我们准备开会吧。”
  “散了散了,该忙忙去。”
  蓝伊一笑着也要抬脚往会议室外面走,汤照眠拉住了她的胳膊,把她拽了回来,“伊一,留下开会。”
  会议室的门被合上。林千卉和两位探员入座在了会议桌前。会议桌的另一边是冯文章、汤照眠、冯原、蓝伊一还有贺倩。
  冯文章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才不到7点20分,“哟,距离会议约定时间还有10分钟呢。”
  “准时就是迟到。”林千卉笔记本摊开,戴起了眼镜。
  “你们喝咖啡?”冯文章问。
  林千卉看了看桌上白色马克杯里已经倒好的茶水,“茶水就可以。”
  “好的,那我们抓紧时间,”冯文章看向了站在投影布前的汤照眠,“小汤。”
  “好的局长。”汤照眠手里拿着红色激光笔,点开了一张海港市立医院的三维示意图。
  “各位,领导、同事,我先汇报一下11.12海港市立医院爆炸案侦破情况……发生爆-炸的住院楼,从结构来看,1到5层的通风管道互相联通,但6层的通风管道因早年损毁,后期改造时更新了空气过滤系统,并且搭建了独立管道,进而打造成了VIP病房。”
  六个红点出现在了3D示意图上。
  “这是6处爆-炸物位置,其中1到5层的4处□□在引爆前遭到破坏,只有6层的两处爆-炸物被成功引爆。”
  屏幕上出现了简易爆-炸装置的照片和通风管道的照片。
  “根据爆-炸物处理小组的分析,这种装置是根据烟花爆竹等材料制成的简易装置。谈不上高科技,而且,非常不稳定。在未被引爆的装置上,我们取到了两个DNA痕迹。
  “经过对医院工作人员、住院病人、外包公司员工、以及在案人员的DNA比对,在案件早期,锁定了两个嫌疑人,分别是自由撰稿人吴缺和一个叫黄龙的清洁公司员工。
  “根据后续的侦察,我们确认,是黄龙制造并且安置了这些□□。”
  汤照眠点下按钮,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清瘦男人出现在了屏幕上,他的镜片发糊,有些油腻的长发梳起在脑后。
  “这间医院最近的一次清洁工作发生在两星期前,由黄龙所在的外包清洁公司负责进行。
  “他今年35岁,未婚,独居,本科学历,不是海港本地人,通过考学来了海港。在海港市大学读化学专业,后来从事化妆品研发工作,去年3月,他在的化妆品公司因为舆论风波倒闭,公司偿还股东债务以已经所剩无几,他没能拿到裁员的经济赔偿。他的新工作找得并不顺利,在海港的出租屋里躺了半年,后来去了一家清洁公司做基础清洁工作。我们在他的住所发现了大量的鞭炮、爆竹……”
  几张图片出现在了屏幕上。
  “还有这个。”红色的激光点指向了一张装在证物袋里的棕色笔记本和几张内页的照片。
  “这是他通过网络学习制作简易□□的笔记。根据他的供述,他多次从黑市上购买了鞭炮和爆竹,通过拆分这些易燃易爆物品当中的成分,组合其他电子原件,制作了可以遥控的简易爆-炸装置……黄龙目前没有供述自己受到谁的指使,或者是有任何同伙。”
  “虽然他是这样供述的,但我们仍然没有掉以轻心。”冯文章说,“请小汤把后续调查也讲一下。”
  “好的局长。”汤照眠往后翻了一页屏幕。
  “根据往年经验,火人节前3个月,进入海港的烟花爆竹类产品会骤增,体量甚至会超过年节。所以我们今年提前做了准备,重新严格审查了批发零售资质,在流通环节也对商户进行了实名登记和流通量限制。
  “根据局长的指示,在□□正式被□□处理小组确认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进行摸排了,市面上现有烟花爆竹类产品库存已经被查封。也正是因为提前做了登记,所以我们成功计算出了缺口。”
  汤照眠往后翻了一页,4个数字出现在了屏幕上。
  “第1个数字是3个月内,流入海港的烟花爆竹类产品总量,第2个数字是我们查封的总量,第3个数字是我们预估火人节当日及此前已经被消耗掉的数量。最后1个数字,是它们之间的差额,也就是缺口。”
  “30吨?”
  “是的,30吨。还有30吨烟花爆竹类产品没有被我们追溯到去向。”
  “目前我们的人正在继续排查更下游的销售记录,”冯文章说,“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排查,逐步减小这个数字。毕竟维护公共安全不是搏概率,一旦引爆,就是0和1的问题。”
  林千卉点了点头。
  “你说,1到5层的简易□□被破坏了,”她转过头,看向了放在侧面的白板上的吴缺的照片,“是这个叫吴缺的人做的吗?”
  蓝伊一也看向了投影布旁边的白板,白板上,吴缺的照片被复杂线条嵌套着。
  这张照片是在调查王雪案时拍的。
  照片上的吴缺泪眼婆娑,像是一只被猎人的枪声吓坏的小鹿。
  蓝伊一想起了那个夜晚,她们在浴室里,电路被剪断的夜晚。
  那个夜晚,吴缺的身上散发出的超乎寻常的冷静。在巨大的危险面前,普通人会轻易被恐惧占据心灵,进而失去行动的能力。可吴缺不会,她不仅不会,而是反倒透露出了可怕的冷静。就好像,她根本就感受不到恐惧,又或者说,她已经对恐惧脱敏。
  蓝伊一看着那张泪眼婆娑的照片,她无比确信,照片上的样子只不过是她的伪装,甚至只不过是她所有伪装的一种。
  那真实的吴缺呢?
  真实的吴缺似乎是缥缈的,空白的,不可琢磨的。可是她又无比真切地感受过吴缺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那个人滚烫的皮肤、带着占有欲的吻,她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
  她想起汤照眠跟她说的话。
  她爱吴缺吗?或许是爱的吧。那她爱吴缺的真面目吗?可她还不知道吴缺的真面目是什么。她只知道她有三个面目,一个是吴缺,一个是R,还有一个是她触摸到的她。
  吴缺是爱她的吗?吴缺是爱她的。可,爱她的是吴缺,还是她触摸到的她呢?
  早在她第一次在射击场见到她,见到她的那双眼睛时,她就应该有所警觉。那个眼睛里饱含的血腥、欲望、暴力都是她没有见过的。
  又或许,仅仅是或许,正式因为那个危险的对视。她才爱上了她。
  她承认,“爱”与“暴力”,这两者是那么类似,它们都是一种难以抵挡的外在冲击。
  吴缺带着热烈的“爱”,没有经过她的丝毫同意,就如风暴过境一般“袭击”了她,“袭击”了她的生活。并且,毫无意外地,吴缺用这份热烈的、滚烫的、带着暴力味道的“爱”战胜了她、占领了她,占领了她的心,占领了她的生活,把她的生活变成了写着她名字的废墟。
  现在,她独自坐在废墟之上,看似完整,看似自由,看似仍旧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但实际上,她早就已经从内到外地,被吴缺带给她的浓烈的,如同暴力一般的爱所“奴役”。
  “我们目前是这样认为的,”汤照眠说着,点下了屏幕,几张看不到正脸的电梯内的监控摄像截图出现在了屏幕上。
  “在我们走访调查时,医院里有一名值班护士回忆说,值班当晚凌晨4点半左右,她在1层的自动售卖机前遇到了一个眼眶周围有伤痕,头戴网帽的家暴受害者。经过指认照片,她遇到的这个人就是吴缺。”
  “对方说自己手机没电了,出于同情,带回六层的值班室休息并给手机充电。她说自己在值班休息室时突然感到头晕,在床上躺了一下,很快就睡着了。6点钟,因为换班被同事叫醒,醒来看到床头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有炸弹,报警。她认为是恶作剧,没有理会,把纸条扔进了垃圾桶。爆炸后现场损毁严重,已经没有纸条相关痕迹。”
  装在物证袋里的棕色的笔记本和那张纸条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
  “根据护士回忆,这张纸是从她放在值班室的笔记本上撕下来的。因为笔记本她随身携带,所以保留了下来。经过检测,纸页内和笔记本上没有吴缺的DNA和指纹痕迹,我们目前也没有找到可以比对笔迹的证据材料。还不能证明留下纸条的人是吴缺。
  “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吴缺具有一定的反侦察和伪装能力,再加上我们先前对她的画像描述,她一定受到过专业的枪械、格斗训练,甚至包括排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