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
望韶光 更新:2025-09-10 09:16 字数:3754
扎乌里赫夫人一向很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一次也不例外。带着久别的惊喜,他们一直聊到深夜,才各自离去。
施季里茨照例送希尔维娅回柏林的公寓,在互道完晚安之前,施季里茨突然把目光移到其他地方:“希娅,或许这是我的自私,但我的那个世界....我希望你一辈子都不要触及到它。”
他的眼中似乎有千言万语,又似乎只是天上的星光倒映在他眼底。
希尔维娅低头苦笑了一下:她和施季里茨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奇怪的关系,既无条件地信任对方,又很清楚地知道对方有秘密——
她上前一步,抱住了施季里茨:“我知道。”
施季里茨笑了,他吻了一下她的额头:“晚安,希娅。”
“晚安,施季里茨。”
施季里茨是赶着希特勒生日的节点回来的,到了4月20日那天,虽然柏林屡屡遭遇轰炸,百废待兴,但纳粹党还是举办了盛大的音乐会庆祝希特勒的生日,只是比起前几年,确实要寒酸得多了。
希尔维娅倒不是不懂得欣赏瓦格纳的音乐,只是她的位置在施季里茨身边。而施季里茨作为一位功勋卓著的党卫队旗队长,周围都是纳粹党员,甚至有些人别着老纳粹党员才拥有的金质党章。那证明他们是纳粹党的“先驱”和“元老”。
这些人时常交头接耳现在的形势,经常提到“反希特勒组织”之类的词句。这让她觉得非常紧张,她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身边人的谈话上了。
直到施季里茨饶有兴致地告诉她,台上有人弹错了音符,才把她的注意力从周围人的对话里拉回来。
在音乐会之后,帝国保安总局按照惯例,在菩提树下大街的一座宫殿里召开招待晚宴。在前往那里的路上,施季里茨问她:“你看上去很紧张,希娅。”
希尔维娅叹了口气:“或许是我太久没见过这么多人了.....这么盛大的音乐会自新年以来就很少见。”
施季里茨露出一个安抚性的笑容:“不用太担心,今天召开宴会的宫殿有很漂亮的阳台,在那里不仅可以远离人群,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星空。”
希尔维娅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么我能问你,亲爱的,作为六处处长舒伦堡的朋友兼得意下属,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施季里茨笑得张扬了些:“秘密。”
诚然如施季里茨所言,那座宫殿有很美丽的阳台。其中的一座正对着宫殿后花园,还能望见喷水池在幽幽的夜色下反着光。那天是个好天气,星河璀璨,希尔维娅和施季里茨不约而同地盯着星空,看了很久。
“你相信命运的存在吗?”希尔维娅突然问。
施季里茨看了她一眼,似乎不明白她为什么问这么“玄学”的问题,他犹豫了一下:“比起命运,我更相信偶然。命运说一切都已经注定,而偶然则代表了不可预测。”他顿了顿,“就像薛定谔的猫。”
希尔维娅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忘了施季里茨出身于慕尼黑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竟然问了他一个这样的问题。她害怕他顺势给她讲起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什么的,指了星空中的一颗星星问他:“你认得这是什么星星吗?”
“北极星。”施季里茨飞快地作答,“它周围的星星和它一起组成了小熊星座,你能看出来吗?”
他们说着星空,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他们转过身去——那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舒伦堡出现在他们面前:“我打扰两位了吗?”
第77章
==================
“您有什么事儿吗?舒伦堡先生?”希尔维娅笑着问他——舒伦堡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和他相处,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才行。
舒伦堡吻了希尔维娅的手:“确实有,希尔维娅。我先向您说一声抱歉,我要借走您的男伴一段时间。放心,很快就会把他还给您的。您不妨进去看看。俾斯麦伯爵、冯·克拉姆男爵、西格丽德还有冯·德克森太太都来了.....”
“您真体贴。”希尔维娅向他们点点头,转身走进灯红酒绿的宴会里了。
看着她消失在人群里,舒伦堡对施季里茨笑了一下:“您选的地方很好,具有浪漫的情调。”
施季里茨笑了一下,略过了舒伦堡的调侃。他知道舒伦堡来找他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否则六处处长不会浪费在宴会上和纳粹党的重要人物们社交的时间:“怎么了吗?”
“海军上将先生(卡纳里斯)也来了。”舒伦堡笑道,“我猜你会愿意陪伴这位失去权势的孤独老者一段时间。”
实际上,施季里茨和卡纳里斯的交情并不深厚。卡纳里斯总是批评施季里茨在纳粹党的事业上缺乏热情,这个“缺乏热情”主要是指施季里茨对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并不感冒。
卡纳里斯则热衷于此,他一手促成了西班牙弗朗哥的上台,并和这位独/裁/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同时也频繁地接触日本的法西斯——这促成了施季里茨和他分道扬镳。
1936年,日本的军官在2月26日发动了兵变(也即著名的“二二六”兵变),刺杀了日本的一批内阁大臣。虽然这次兵变很快被镇压。但日本的新内阁已经走向了更为激进的法西斯道路。
从那时候起,卡纳里斯越来越多地接触一个叫“大岛浩”的日本人,他是日本驻柏林的武官的儿子。他代表日本法西斯和纳粹德国进行接触。
卡纳里斯设想的是,如果日本德国两线夹击苏联,苏联就将陷入两线作战,他们的部队无法穿越漫长的国境,必将在其中被消耗。
可施季里茨参与了数次和日本人的谈判之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日本人无法彻底地征服中国,但日本的冲动和冒进,会让他们袭击美国——一旦把美国拖入这场战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爆发出的产能,是日本和德国都无法招架的。
更不要说,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曾经派出军官团来到中国,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国防军之父”的西克特将军,延续这一传统,或许反而能给德国带来更大的利益。
施季里茨把准备好的报告交给卡纳里斯,当即被卡纳里斯骂了个狗血淋头——卡纳里斯认为他太过于守旧,古板,和元首的伟大目标完全不相符,卡纳里斯激情地重申:“元首的目标是征服世界的一切民族,让他们作为‘高贵种族雅利安人’的奴隶。不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东方。”
那一次谈判最终被苏联人获知,他们很快在报纸上披露了全部内容。卡纳里斯的冒进立刻招致国防部他的上司们的批评和指责:这种明显针对苏联的行为,会让德国的战争计划毁于一旦!
之后,施季里茨和卡纳里斯的关系就陷入了僵局——并不是说他们缺少人际关系上的交往,而是他们在理念上有巨大的鸿沟。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之前,卡纳里斯手下的特种部队将要进入波兰,执行“伪造波兰侵略德国”的证据。为了防止施季里茨对此有异议,卡纳里斯把他派去了荷兰追踪英国人的电台——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和舒伦堡相遇的。
施季里茨知道,舒伦堡肯定了解他和卡纳里斯没有深厚的友谊,找他去陪卡纳里斯,肯定另有原因:“军事情报局怎么了吗?”
舒伦堡笑得更灿烂了:“你是个聪明人,施季里茨.....你知道,国防部因为我们拆解军事情报局的行为和我们闹得很僵。”
施季里茨点了点头:舒伦堡本来准备把整个德国军事情报局都归入帝国保安总局,也就是他自己的领导下,这样他甚至可以直接干预陆军高级指挥官和总参谋部军官的去留。
这引起了国防部的强烈反应。国防军统帅部总长、陆军元帅凯特尔亲自出手干预了这件事情。他直接找到了希姆莱沟通。
看样子是凯特尔和希姆莱的交涉起了结果,希姆莱开始要求他的属下让步了:“或许您有破解僵局的想法?”
“很简单,只要在国防部另设一个军事情报处,这个处的处长作为我的副手,可以在我不在的时候担任六处处长职务,反之亦然,我想,这样应当可以解决他们的担忧了。”舒伦堡道。
施季里茨笑了一下,这是个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执行起来有很多门道可说的计划:在舒伦堡已经进行过一轮搜刮之后,从零开始建立的军事情报处根本不可能和六处抗衡。
更别说作为舒伦堡的副手,那位处长的军衔应该只有上校——和施季里茨自己一样。如果那位处长的功勋、资历再差一点,六处中就不止舒伦堡一个人能在实践中压他一头。
舒伦堡看着他露出笑意,知道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还有,负责保密工作的部门,根据军事和非军事的类别,分别并入国防部和帝国保安总局。”
施季里茨点了点头:这样舒伦堡就可以合理地把已经并入他部门的机构和人员划入非军事类别。
“当然,这个问题必须要征求.......如果这个方案能得到海军上将先生(卡纳里斯)的首肯,我们的领导们接受起来肯定更容易一点。”舒伦堡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