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薄荷芝玉      更新:2025-09-10 09:26      字数:3714
  
  毛蛋娘无法割舍对爹娘的感情,也无法放下孩子,只得羡慕的看着陈显英:“我有时候真有点嫉妒你,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旁的什么也不用想。”
  爹娘都没了,就她一个人,丈夫孩子都很让人省心,孙子孙女都抱上了,虽然孙子有点调皮,但也很孝顺。
  在村里就没有女人不羡慕陈显英的。
  “嫉妒啥,你要是想开了,和我一样的!”村里人不知道,以为自己爹娘都没了,陈显英自己还不知道吗?她爹八成在某个岛上活得好好的。
  要是像许翠花,整日东想西想的,她比许翠花还要愁的厉害。
  人啊,要活在当下,她爹回不来,没准等他埋地里了也回不来。
  她就当他死了又能如何?
  真要有什么,等他回来了再说。
  还有几家和毛蛋家情况一样,小小的钟家岗只有十几户人家,闹出来的幺蛾子还不少。
  毛蛋娘苦笑着摇摇头:“你不懂!”
  陈显英乐了,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道:“我不懂?”
  “你懂的多,你看看你自己,那手肿的,头发白的比我还多吧?你比我还小十多岁呢!”
  “你再看看你爹你娘,还有你的好哥哥,好弟弟,哪个看起来不比你年轻?”
  “这就是你懂的多的好处吗?那我还真不懂!”
  被翻来覆去的骂,毛蛋娘也生不起气来。
  她知道,陈显英是刀子嘴豆腐心,何况她说的还是对的。
  毛蛋娘伸出自己的手放在眼前仔细端详。
  满手的老茧,粗涨变形的指关节,皲裂开口的指腹,黝黑的皮肤,她才三十出头,怎么就混成这样了呢!
  冬小麦钟家岗的人趁着天气还没有太冷,紧赶慢赶的给播种下地了。
  种完还只是个开始,老天爷不下雨,他们依旧得人工担水往地里送。
  他们需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土壤还未冻结,给种子吸饱水分,生根发芽的机会。
  冬天就没办法浇水了,一浇就上冻,小麦会被冻死的。
  外村的人又来了好几次,都被插科打诨的敷衍走了。
  陈显英那天的劝慰还是起了一定作用,毛蛋娘没有心软,拒绝了娘家那边的无理要求。
  外村人见钟家岗人勤奋的挑水浇水种地,还有点不屑,认为他们是在做面子功夫。
  干多干少最后得到的东西都一样,干嘛要这么努力?
  只有吴家村的学人精,在他们老村长的压制下,跟钟家岗步调一致,老老实实去县里领取麦种,挑水种地。
  土地不会辜负辛苦劳作的人。
  刚入冬,钟家岗就迎来了一场雪。
  下雪好啊,雪能冻死土壤里的病虫害,能给刚发芽的小麦保温,雪化了还能滋润植物。
  某种程度上,冬天的雪比春天的雨对粮食还要重要。
  钟家岗辛劳一年的村民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黄有德拎着局里发的过年福利回了家,今年发的节礼和往年相比,那是格外寒酸了。
  一个肉罐头,两斤救济粮,除此之外,没了。
  城里的粮食一天比一天紧张,原先发的救济粮,现在改名叫做代用粮。
  与之前相比,里面正经粮食的含量变得更低了。
  配方和原材料换了又换,他们县主要是红薯藤和麦麸,为了增加黏性,应该还加了榆树皮。
  真正的正经粮食成分估计不超过十分之一。
  吃着是不饿了,但一个个都吃的头小肚子大。
  全是纤维没有油水,好多人拉不出来屎,得用手去扣。
  就这样,这粮还供不应求,每次放粮的时候,拿粮票过去买得提前排队,不然大概率是买不到的。
  钟家人围坐在一桌吃饭,桌上除了南瓜就是咸菜。
  没有煎炸,只有蒸煮,现在柴火也很宝贵,一顿直接做好一两天的饭,然后分好,等到吃的时候,直接简单加热一下,能够节约很多柴火。
  味道嘛就不提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仨孩子碗里额外放了点蛋羹,一碗蛋羹三个孩子分,再不是原先一人一个鸡蛋的时候了。
  今年这一年是钟家孩子出生以来,过得最为艰苦的一年。
  钟莹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饭桌上陈显英突然开口:“小茹好久没有寄信来了!”她有些担忧,害怕宋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以往临近过年,宋茹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包裹寄过来,今年别说包裹了,连封信也没有。
  陈显英不是贪图宋家的东西,而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担心。
  当时她去做手术,宋家人那么照顾她,现在城里粮食关系这么紧张,虽然宋家是三职工家庭,但想搞粮食,到底不如他们村里来的方便。
  钟伟先宽慰道:“兴许是过年没时间,忙忘了呢!”
  他略一思索,随即又道:“家里不是晒了红薯干吗?收拾一点寄过去,以前这些不是啥好东西,现在宝贝着呢!”
  宋家人给他们寄东西的时候,那好东西就像不要钱一样。
  现在双方关系倒置,他们也有了投桃报李的机会。
  就是家里的粮食也不是很充裕,只能挪出来一小部分寄给他们。
  好在宋家人少,寄一点,也够他们吃一段时间了。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钟家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个提议。
  就连一向小气护食的钟新澄都很赞同,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的秘密基地里还藏着海市的宋家人送的铁皮小青蛙呢!
  要去邮局寄东西那天,陈显英不止装了红薯干,连带着夏天晒的土豆片子,还有少量咸鱼干,笋干,都装了不少。
  一点点的累积起来,最后竟然装成了一个大包裹。
  代用粮她没往里放,占地方,浪费邮费。
  写好清单塞到包裹里面,每样东西都用油纸封好,最外层用旧报纸在外侧多包了几层减震,也能防止别人窥探里面的东西。
  不是陈显英过分谨慎,实在是现在的粮食金贵的很。
  第67章
  宋茹家确实出了一些事情。
  宋冬宇厂里因为交货的问题,闹出来一点乱子,差一点他就被送进去吃牢饭了。
  有人举报,他不得不来来回回跑了多次公安局。
  好在证据充足,最终事情圆满解决。
  收到钟家的东西,宋家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宋茹忙中偷闲给回了一封信。
  当然,也没忘记收拾一大包东西回礼。
  他们也的的确确缺粮,一家三口的供应很多,但是粮站只卖那该死的代用粮。
  想吃好的,只能私下去换高价粮。
  啥家庭也不能天天吃高家粮啊,有风险就不说了,钱包也遭不住。
  城里不像村里,随便种点东西就能吃,他们最多在窗台上拿花盆种个小葱大蒜之类的调味料。
  宋茹这次给的就不像以往一样,装一堆好吃的,这次基本上就是她厂里发的一些布料,还有一些粮票。
  海市不好买粮,她想让钟家人帮忙看看,乡下好不好买粮。
  天天代用粮,馆子也不让下,说是作风奢靡,被人遇见的次数多了就要被举报。
  宋茹已经被这样的日子折磨太久了,她急需一点新鲜的食品来抚慰自己的饱受委屈的肠胃。
  “娘,信里说没什么大事,只是遇到了一点小问题,差不多已经解决完了。”
  “宋茹姐还说谢谢你给寄的红薯干,很甜很好吃。”
  拿到信,钟莹莹就给陈显英读了一遍。
  虽然她娘自己也识字,但她很喜欢让孩子帮着做一些事情。
  陈显英听完仿佛放下心中大患一样,长舒一口气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钟家的窗台上挂了几串柿子,柿子皮被剥去,已经晾了个半干,此时那些柿子表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糖霜,已经有点柿饼的雏形了。
  钟新澄和丽丽盯着那些柿子已经盯很久了。
  “木木,丽丽,别看了,柿饼还没晒好,还要等等才能吃。”钟莹莹感觉有些好笑。
  钟新澄吸溜吸溜口水:“姑姑,我没有想吃,我就是看看”
  丽丽也不好意思的换了个位置,看天看地就是不看钟莹莹。
  这个时代的小孩子既幸福也不幸。幸福的是入口的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不幸的是现在的食物实在是太匮乏了。
  就拿柿饼来说,后世的零食花样众多,压根没几个孩子买零食会想到这个。
  她的两个大侄子却像是守着宝藏一样,天天盯着,生怕哪天没注意,柿饼让野猫或者耗子叼走了。
  “绿豆糕吃不吃?”这是钟莹莹的私藏,一直在空间里没拿出来过,所以现在还和刚买的时候一模一样。
  俩小孩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忙不迭点头道:“吃。”
  “一人一块,多了没有。”得控制好量,给他们多了,自己以后就没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