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16节
作者: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4      字数:4859
  再说,她失去了这些,却也有贺太太全身心的维护,这样已经很好了,不能贪求更多。
  “不必管,得罪的狠了才好。”苏邀微微笑了笑:“人若是太理智了,就不容易犯错了。”
  燕草正往梅瓶里插着腊梅,闻言就怔了怔,有些茫然。
  什么犯错?
  姑娘是什么意思?
  锦屏已经替苏邀洗好脸了,端着水要出去,她倒是比燕草想的开:“反正逆来顺受他们也不给咱们姑娘好脸色,姑娘说的是,做什么对着他们忍气吞声的?”
  这丫头,燕草忍不住瞪了她一眼,正要说她几句,就听见沈妈妈在外头唤了一声,便急忙出声道:“在呢,妈妈快请进来吧!”
  沈妈妈是去盯着下人归拢苏邀带来的东西了,虽然她也没甚太多值钱的东西,但是凡是带来的,沈妈妈都很上心,此刻是拿着登记了的本子进来给苏邀过目的。
  苏邀不忙着看,把账本放在一边,让沈妈妈坐了,才轻声道:“妈妈是不是还有一个表姐,当年留在沈家当差?”
  沈妈妈在沈家做奶娘的时候,的确是还有一个表姐,但是自从她跟着苏邀进了贺家之后,就已经再没有来往过,一是因为音信不通,二是因为沈家夫妻自己也在京城山东两地奔波,实在没个寄信的地方。
  此刻听见苏邀提起来,沈妈妈有些错愕,随即才反应过来:“是,当年她是伺候太太……沈太太的,现在却不知道如何了。”
  “那抽个空,妈妈去见一见吧。”苏邀开了抽屉,从里头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来:“多年未见,妈妈也该去见一见老姐妹,叙叙亲情。”
  沈妈妈吓了一跳,急忙站起身来推辞:“这怎么使得?姑娘,使不得的……”五十两银子,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了,她当年在沈家当差,也不过就是一月八百文银子,到了贺家倒是提了提,可也不过是一两银子,五十两,够她忙活几年了。
  “拿着。”苏邀将银票塞到她手里,郑重的看着她:“妈妈,我信得过你,你此次去见沈家的人,除了去见你的姐姐之外,我还要你帮我传个口信,做一件事。”
  她说着,见沈妈妈接了银票愕然的朝自己看过来,就轻声道:“您也知道我在府中的处境,若是她不走,我是不能在府中安心过日子的。”
  沈妈妈当然知道今天发生的事,府里上下都传遍了,苏桉少爷为了三姑娘劈头盖脸的斥责四姑娘。
  她心疼不已,苏邀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在她眼里,没人比苏邀更亲近了,哪怕旧主的亲生女儿是苏杏璇也不行。
  再说了,苏邀从未主动招惹她,倒是苏杏璇,一路煽风点火,人在太原的时候她都还要伸手来碾一碾,实在是太过分了。
  她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勇气,很是无畏的点了点头:“好!姑娘您说,要我做什么,上刀山下火海,我都愿意的!”
  “那倒不用这样严重。”苏邀忍不住笑了,眉眼弯弯的,终于有了几分这个年纪该有的俏皮,她轻声说:“您只要替我跟干爹说一句话就是了。”
  沈妈妈竖起耳朵里,把苏邀叮嘱的话重复了一遍,确定一个字都不漏,就立即答应了下来。
  而此时,苏杏璇也刚沐浴完毕,从净室披了一件杏白色的中衣出来,整个人愈发显得清丽脱俗,她头发还湿漉漉的,咏歌当即就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立即上前替她将大衣裳给披上了,又熟门熟路的扶着她到熏笼边上坐下,拿了巾帕一点一点替她绞干头发。
  苏杏璇眯了一会儿眼睛,才重新睁开,熏笼暖烘烘的,让她觉得今天的疲惫都少了许多,等到门帘动了,她看见了来人,眼睛才亮了亮,有了几分真心的笑意,道:“你可算是回来了!”
  回来的是她院子里的大丫头之一的安莺,也是苏三太太院子里管事妈妈之一的柳妈妈的女儿,向来最得她的欢心,只是前些天告假回家去住了一段时间。
  安莺就笑了起来,上前自然的接过了咏歌手里的帕子,继续替她擦头发,又道:“您啊,我听说最近您可总是发脾气。”
  她语气亲近,并没有咏歌和咏荷在苏杏璇跟前的小心翼翼。
  苏杏璇就委屈的嘟了嘟嘴哼了一声:“但凡是个能喘气的,碰见这么多糟心事,怎么能不生气?”
  她说着,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困倦的打了个哈欠,却还是不忘问道:“母亲那里怎么样?这一次父亲定然是很生气了,我送过去的汤羹,听说他也没有用。”
  安莺的动作顿了顿,实话实说的道:“我听娘说过了,太太跟老爷争执了一番……但是太太最终还是答应让四姑娘去老太太院里住着了,老爷这次是恼怒三少爷对您太过言听计从,警告太太以后要对三少爷严加管教……”苏杏璇眼里阴冷一片。
  苏桉的确是很蠢,但是却也是她指哪儿打哪儿的刀,贺太太倒好,一来就想着把她的这把刀给抢走。
  可这世上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
  她轻轻的呵了一声,发出一声冷笑,就问安莺:“我让人传给你的口信,你接到了吗?”
  安莺已经帮她把头发擦干了,把帕子交给边上的咏歌,就搀扶着她站起来:“您放心吧,都按照您说的,已经告诉了三少爷身边的青松了,他办事是最可靠的,又是三少爷跟前的人,他去传信,谁都不会起疑的。”
  苏杏璇的心情这才稍有了些起色。
  这些人算是什么东西,一个个的也要踩到她头上来。
  贺太太不是为苏邀找了个靠山吗?她就要让贺太太看看,这座靠山是多么轻易的就能倒塌!
  第34章 三十三章噩耗
  苏老太太果然是把东跨院给了苏邀居住,不仅如此,还从库房里给了几件摆设,说是给苏邀镇宅。
  苏三老爷喜不自胜。
  自从大哥出事之后,他在老太太跟前就动辄就有不是,亲生的母子倒是生疏了起来,不管他怎么费心讨好,老太太都对他不假辞色,这让他十分懊恼和受挫。
  连带着他的孩子们老太太都似乎不大喜欢,对苏杏璇和苏桉他们几个一直都是淡淡的。
  这回沾了贺太太的光,苏邀竟然得了苏老太太的青眼,这让苏三老爷对苏邀的观感瞬间提高了好些,对苏邀也和颜悦色起来:“天寒地冻的,我看你身上的衣裳有些单薄,让你母亲给裁制几件冬衣。”
  苏三太太顿时有些讪讪的,之前苏邀来之前,她倒是的确很上心的,住在哪里,准备布匹裁制衣裳她全都想到了。
  但是苏邀一来,家里就闹了一场不愉快,闹的苏桉受了重罚被禁足,苏杏璇也吓病了,她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现在被苏三老爷这个当家理事的男人提起来,倒是显得她这个管后宅的母亲不上心了。
  她咳嗽了一声,淡淡的道:“早吩咐下去给她裁制衣裳了的,只是之前她没来,不知道尺寸如何,如今做也是要时间的。”
  苏三老爷嗯了一声,又笑着对苏邀道:“你不要拘谨,这里才是你的家,你祖母就是你嫡亲的祖母,我们才是一家人,你尽管安安心心的,以后没人敢再欺负你,你哥哥若是再犯浑,我一定收拾了他!”
  苏三太太顿时紧张的看着苏邀,生怕她再说什么委屈的话,到时候又惹得苏桉受罚。
  苏邀却并没有那个兴致告状。
  告状若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现在苏桉就不会只是禁足那么简单了。
  她顺从的应了一声是。
  苏三老爷有了当父亲的满足感,对于苏邀的知情识趣也很满意,就转头看着苏三太太:“对了,过几天汪家的寿宴,你都准备好了?到时候带着幺幺一同去,岳母在那儿,也有个照顾。”
  苏邀心念一动。
  上一世她参加汪家的寿宴之时,她跟程定安的婚事已经尘埃落定,无可转圜。
  人人都知道她不过是个被苏家踢出去当牺牲品的替罪羊,对她不屑一顾,连她未来的小姑子程家的姑娘,也因为哥哥的伤势而对她冷嘲热讽。
  细细想想,她人生的悲剧,好像就是从这一场寿宴就开始唱响了。
  当然,这一世绝不会这样了。
  当着丈夫的面,苏三太太向来是什么都无可无不可的,当即笑着应是,等到苏三老爷出去了,才冷淡下眉眼来,再三的忍耐之后,终于还是没忍住发作了苏邀:“你哥哥为了你的事挨了打,你知不知道?”
  又来了。
  上一世苏邀在程家过的不如意,但是每每回到家里,就会觉得事情更不如意。
  因为苏三太太每回都用这样的语气责问她,你哥哥又如何如何了,你知不知道?
  好似她的存在完全就是为了围绕苏桉,如果苏桉过的不好,她就连活着都不配了似的。
  那时候她是如何的难过自责和纠结,这一世她就是如何厌烦厌倦和冷淡。
  她淡淡的点了点头,云淡风轻的问:“那哥哥知道错了吗?”
  苏三太太一怔。
  她哪里是这个意思!?
  她的意思是苏邀往后应该收敛一点,懂事一点,不要有一点儿委屈就闹的漫天风雨,让苏桉受罚。
  心口有些揪痛,苏三太太没好气的冷声道:“你别仗着你外祖母的喜欢就无法无天!刚回来就闹的沸反盈天,你眼里还有谁?!”
  这个女儿半分都不知道体谅她,半分都不能为母亲分忧解愁,她实在是腻味极了,有时候发狠一想想,还真不如跟苏桉说的那样,干脆不要回来。
  她想念以前真假千金的身世未被发现的时候了,那时候她有一个乖巧懂事听话孝顺的女儿,又有一个好好的儿子,哪里会跟现在这样,闹的不上不下,满心都是疲累。
  苏邀就静静的抬起头看着苏三太太,她也知道该说一些服软的话,可要她对着这个糊涂女人弯腰低头,她又觉得实在没有必要。
  因为在她心中始终是儿子最为贴心重要,这一次讨了她开心,下一次苏桉若是有什么事,那一切就又回到了原点。
  所以她看的苏三太太有些不自在之后,才轻声提醒:“母亲,父亲都明白了,您怎么还不明白?父亲打哥哥,并非不爱哥哥,相反,正是为了哥哥好。哥哥往后是要读书科考的,他若是一辈子都跟如今这样,喜怒哀乐都围着一个妹妹转,那他往后可堪什么大事呢?”
  苏三太太心中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这个道理,贺太太当时就已经只差明示了。
  但是她在短暂的为苏桉对苏如意的在乎程度不满之后,又很快就被苏如意的眼泪说服了-----她们到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啊,情分自然非比寻常。
  现在听见苏邀这么说,她顿时很不自在,好像是儿子真有什么隐秘的心病似地,可她正要倒竖了眉毛呵斥,绿藻就掀了帘子进来,立在帘栊处喊了一声太太,十分焦急的对着苏三太太道:“您快去看看,老太太那儿出事了,闹着要出门去呢!”
  什么?
  苏三太太惊得连鞋都没来的穿就从炕上下来,不可置信的问:“怎么回事?老太太要去哪儿?”
  一个十几年了都差不多一步不迈的人,她要去哪儿啊?
  绿藻急忙上前来伺候她穿鞋,气喘吁吁的道:“大少爷出事了!听说是在书院不知道怎么的,从山上滚落了下去,现在人还没找到,书院传了消息回来,老太太当即就晕过去了……”大少爷苏嵘,他的腿脚不好,自从围场出事之后就一直只能坐在轮椅上,他现在在河东书院读书,每旬才回来一次。
  他出事,怪不得老太太会惊怒的晕过去,苏三太太也着急起来。
  第35章 三十四章失控
  苏邀也立即抬起了眼睛,心中同时又忍不住惊跳了几下。
  大房出事之后,这个爵位就名存实亡,虽然苏嵘还活着,可是人人都知道,这个爵位是再怎么也落不到苏嵘头上的了-----本朝自开国以来,就没有残废袭爵的先例。
  苏嵘自己也是个极为要强的人,他并不肯在家里呆着,去了河东书院读书。
  虽然永定伯府名分未定,但是皇帝也没收回爵位,他的身份还摆在那里,苏老太太的身份地位也摆在那里,凭他的身世,进个河东书院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么些年来,苏嵘其实回来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一月回来一次看看老太太,其他时候,也就年节的时候能见到他的影子。
  苏老太太嘴上不说,但是其实很挂念着他,他一出事,对苏老太太的打击可想而知。
  苏三太太顾不上找苏邀的麻烦了,行色匆匆的冲出了院子,身后跟着一堆的丫头仆妇浩浩荡荡的去了苏老太太的院子。
  苏邀紧随其后,才进了院子,就看见苏杏璇正站在台阶上焦急的四处踱步。
  “娘!”见了苏三太太,她着急的扑过来,拉住了苏三太太的手,很是焦虑:“我才刚摘了些梅花送过来想给老太太和外祖母插瓶,谁知道却听说大哥出事了……”“好孩子。”苏三太太见她急的脸色发白,面上冷汗涔涔,就温声安慰:“你先别着急,我们先进去瞧瞧。”
  她说罢,拉着苏杏璇三步作两步的上了台阶打了帘子进门。
  苏邀落在后头,目光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心中半点波动也没有。
  苏杏璇来的可真巧。
  她微微垂下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