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44节
作者: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5      字数:5389
  庞家手握一方兵权,有一个总兵,而且贵妃娘娘也深受宠爱。
  这一切都让他们不得不肖想那个位子。
  既然想要那个位子,哪怕庄王真的安分守己,庞家一系也是迟早要对付庄王的,何况庄王如今这样不开眼,先一步动手了呢?
  贺太太冷笑了一声,她对于四皇子五皇子都没什么好观感,只关心另一件事:“这一次庞家胜算大一些,你也说比起庄王来,还是先跟庞家靠拢合作更好,可是庞家到底肯不肯帮我们把当年围场的真相……”这才是贺太太和苏邀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当年的围场案,只有庞家帮忙,才能够有翻案的可能。
  “不着急。”苏邀安抚贺太太:“一步一步来,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迟早有一天我们攒够了筹码,能跟庞家谈这笔交易的。”
  贺太太叹了口气,握住苏邀的手,又有些不解:“其实,我们如今借着这件事跟庞家谈交易不行吗?我们帮他对付庄王,他们帮我们……”“现在不行的。”苏邀知道贺太太和苏老太太都对这件事很执着,可现在真的不是时候。
  没有一击必中的把握,庄王那边的反扑就会更狠。
  如今对于庞家来说,贺二爷的事情是个可以拿来对付庄王的好办法,但是如果扯上当年的围场的事,那风险就不可预估了。
  毕竟谁都不知道皇帝如今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年的事情已经盖棺定论,哪怕皇帝再后悔,他也不可能承认自己做错。
  这件事丝毫都急不得。
  贺太太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忍不住深深的呼了口气,然后才想起了什么,拉着苏邀下了亭子,汪四太太早就已经等在那里了,正跟一个媳妇子说:“连跟个草包你们都跟不住,养你们做什么吃的?待会儿又闹出事来……”她头痛万分,转过头看见贺太太,又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这才让下人们下去,亲自过来搀扶贺太太,神情亲热:“我们老太太听说您来了,一直等着呢,还特意让我过来接您……”贺太太自然不会问她刚才气急败坏是为了什么,笑着应了两句,便跟着她一道走了。
  热闹了一阵的园子重新又安静下来,一个矮小的身影从腊梅树后转出来,疾跑着进了卷棚,一见了里头坐着的人就抱怨开了:“哎哟喂我的少爷,差点儿被您害死,若是被四太太的人发现我跟着魏先生,待会儿回去告诉了咱们家姑奶奶,到时候我又得挨一顿揍!”
  宋恒啪嗒扔过去一颗炒栗子,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抬起来看了他一眼:“怎么样,打听清楚了吗?那个姓魏的见的是谁啊?”
  还要偷偷摸摸来汪家见。
  六戒摸了摸自己的头,弯腰把栗子捡起来:“都打听清楚啦,魏先生刚才在八角亭里见的那位,是贺家太太,就是太原的那个贺家。”
  第96章 九十五章处境
  太原贺家?
  宋恒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就是如今出事的贺二的娘?”
  他虽然多年未曾在京城,可回来之前就已经把该打听的事都打听清楚了,贺家闹出这么大的事,自然也在其中。
  何况贺二为什么被牵扯进去,别人不知道缘故,他却是知道的。
  啧了一声,宋恒看着卷棚里摆了许多的水仙花,又忽然站了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织金的玉色直身长袍,挑眉笑了笑:“那就说得通了,姓魏的那个老狐狸向来是凤凰无宝不落,他来汪家见贺太太,定然是为了这回织造署贡缎的事儿,庞家反应不慢哪。”
  六戒挠了挠头,把栗子剥开了抛进嘴里,笑呵呵的附和:“那可不,到底魏先生事第一谋士呢,现在能废这么大功夫对付五皇子的还能有谁啊?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谁,只是魏先生来见了贺太太,想必不会把事情推卸给贺二爷了,贺二爷这回倒是逃过一劫。”
  卷棚里暖烘烘的,炉子里噼里啪啦的还有栗子被烘烤得爆开的声音,宋恒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才吩咐六戒:“程定安那里盯紧点儿。”
  六戒飞快的答应:“您就放心吧,一直派人盯着呢,只是程家现在也滑不溜手的,上回刺杀苏家公子那批人,竟然到最后无声无息的被处置了,我们底下的人费了许多功夫也没能把人给挖出来,倒是可惜。”
  “慢慢来。”宋恒脸上露出一点微妙的笑:“一切都还才开始呢,做事总得要有耐心。”
  六戒去拿了铁钳在炉子里翻找那些栗子,才拨弄出来几个,就觉得一股冷风蹿了进来,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一抬头就瞧见气冲冲进来的汪五太太,下意识站了起来,还没来得及开口,汪五太太已经如同一阵风掠过,径直朝着宋恒走了过去,气急败坏的问:“你又瞎跑什么?你是不是非得给大家找些是非才高兴?”
  汪五太太的语气十分不好,听着不像是在跟弟弟说话,倒像是对着仇人,宋恒却习以为常,丝毫不觉得奇怪,见汪五太太气的厉害,他还若无其事的在座椅上坐了:“我找些乐子你不答应,现在我安安静静在这儿坐着也不行,既然这么看我不顺眼,那就干脆别让我过来好了,干什么非得叫我来?”
  这两姐弟一见面就是这副剑拔弩张的样子,六戒战战兢兢站起来,把手里的铁钳一丢,慌忙过来调停:“大姑奶奶,六少爷这次没闯祸的意思,真的,您看这天儿也怪冷的,六少爷就是来卷棚里避避风……”“谁知道他又什么时候发疯?!”汪五太太气不打一处来,看着这个弟弟面上难掩厌恶和愤怒:“若不是你在家里搅弄的家里不得安宁,我也不会让你过来,宋恒,你别以为父亲宠着你,你就无法无天!”
  六戒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宋恒是两岁了才被广平侯抱回去的,人人都传他是外室所出的私生子,可想而知家里对于他的态度。
  广平侯老太太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到死都不承认这个孙子。
  广平侯倒是接纳了他,可对他也只是淡淡的。
  广平侯世子一直把他带在身边,连去战场也带着,一去云南就去了七八年,也导致他跟家里的关系越发的不好。
  才回来一年左右,宋家的确是已经闹过好几场了。
  世子夫人不必说了,对宋恒那是巴不得宋恒消失的,看他就觉得碍眼,连家里的那些兄弟姐妹,也都对宋恒十分排斥。
  宋恒偏又不是一个能受委屈的,次次都整的那些欺负他的孩子鬼哭狼嚎的,一来二去,家里气氛就有些诡异。
  这次也是汪五太太回了娘家之后见母亲发愁,所以死活非得让宋恒过来小住的,还打着让宋恒跟着汪家五老爷读书的名头。
  汪五太太手重重的扬起来又放下,最终冷冷看了他一眼:“走!跟我去和老太太请安,你过来也两三天了,却没一天能找到你人的,你叫老太太怎么想宋家的家教?”
  六戒咳嗽了一声,垂下头来扯了扯宋恒的袖子,见宋恒皱眉,又忙松开,狗腿的替宋恒把袖子上的褶皱又给抚平了。
  宋恒一声不吭的往外走。
  六戒就忙跟汪五太太陪笑:“大姑奶奶,其实六少爷也没别的意思,他这两天也一直都跟着五老爷,并没闹出事端……”“没闹出事端?!”汪五太太没好气的冷笑反驳:“前脚四嫂娘家来的人,后脚他就使坏把人从假山推下来,这还叫没惹出事端?我看他就是太会惹事了!”
  她气冲冲的往外走,见了宋恒那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没有女眷带着,你怎么往后院去?你到底懂不懂点儿规矩?”
  宋恒停下来看了她一眼,汪五太太就跟个斗志昂扬的孔雀,转过身率先走在了前边。
  六戒看准机会溜到前边儿来,低声让宋恒收敛一些:“您就不能忍一忍?也不知道您怎么想的,分明就对她们都很在意,却总得装出这副样子来,跟他们闹的脸红脖子粗的……”宋恒站住了没动,看着汪五太太的背影轻轻的似乎叹了口气。
  就是因为在乎,所以这样最好了。
  他们不要把他当一家人,这样若是出了事,或许凭借他们跟皇家的关系,还能够得以保全。
  要是真跟他相亲相爱,才真有可能是害了他们呢。
  他不声不响的跟着汪五太太到了汪老太太的院子,还没等丫头进去通报,就见帘子被掀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被丫头引着出来。
  是刚才跟着贺太太的女孩子,宋恒目光往她身上多放了片刻,想起贺太太去跟魏先生谈判也带着这个小姑娘,看着苏邀的眼神就又多了几分审视和猜测。
  苏邀似有所感,一抬头就跟宋恒的目光撞了个正着。
  他清俊的脸上带着些微的审视,目光一转却又再次变得玩世不恭,好像刚才那个瞬间锋芒毕露的人不是他。
  第97章 九十六章引线
  她下意识怔了怔。
  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景下跟宋恒再次直接撞上,她竟然一时有些慌乱。
  可她经历的事情多了,到底能很快的恢复了冷静,抿了抿唇顺着汪家丫头的指引往左边穿廊上走了走-----汪老太太有话要跟贺太太说,借口外头有新生的波斯猫,让丫头带她出来看,她自然也就顺水推舟的出来了。
  可宋恒竟然也过来了,她又忍不住看了看汪五太太。
  上一世宋家这些人全都是很不喜欢宋恒的,那个时候宋恒在宋家过的也并不高兴,哪怕他看上去威风凛凛,似乎所有的便宜都占全了。
  可他仍旧过的很累。
  他曾经也跟她说过,他不想做宋家的孩子。
  可那时候她听不出他话里的那些深意,不知道原来这个处处都能罩着她的人原来也有那么多背负的事。
  后来懂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屋子里却并不安静,汪老太太有些感慨的拉着贺太太的手:“一晃眼,十几年竟也就这么过去了,谁能想得到呢……”贺太太的情绪倒是还好些,见汪老太太十分难过,还劝起了她来:“也不是什么过不了的难关,老二的性子我知道的,他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既然不是他做的,那我就总有法子,您也放宽心。”
  “唉,这哪里能说放宽心就放宽心呢?我虽然只是他岳母,可老话也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了,我早把他当亲儿子看待,这么多年下来,他待婠婠也这样好……”汪老太太面色有些憔悴:“庞家当真有法子?”
  汪四太太早已经知会过魏先生过来这里借地方跟贺太太会面的事,汪老太太为了女婿自然是一口答应,可是老人家经过这么多事,哪里有不明白的,庞家会介入,多半说明庞家才是跟这事儿真正关系扯不清的那一方。
  可庞家如今的声势,哪里是现在的贺家和汪家能硬扛的?
  汪老太太就很担心庞家提出一些很难缠的条件。
  好在贺太太很快就安慰她:“您放心吧,这事儿跟庞家有关,他们帮老二也是在帮他们自己,他们没怎么为难。”
  “那就好,那就好。”汪老太太双手合十念了声佛,总算是松了口气,又转过头问起了贺太太苏邀的事儿:“才那小丫头在这里,我问起来总好像有些挑拨的意思,如今她出去了,你跟我说说,到底苏家那边是怎么一回事?”
  汪悦榕之前是已经跟苏桉谈婚论嫁了的,可苏桉后来又被汪悦榕撞见勾勾搭搭,婚约虽然说是取消了,可汪老太太还是十分介怀。
  女孩子的婚事何等紧要,苏家这么做是十分犯忌讳的。
  贺太太叹了口气,把两个人的身世和来了京城以后发生的事都挑着能说的说了:“身世的事儿,想必这个老二媳妇儿都跟您说过了,至于苏杏璇被赶出去,那完全是她咎由自取,怨不得人。咱们两家是姻亲,许多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苏桉是这个样子,又有那样的心思,让他娶了纷纷,那反而是把纷纷给害了,所以这退婚的事儿……”汪老太太顿时大皱眉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苏如意我还见过几次,万万没想到她竟是这样的人。”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贺太太才跟汪老太太告辞。
  出门的时候,一眼看见还在院子里等着的汪五太太和宋恒,贺太太顿了顿脚步,深深的看了宋恒一眼,面色很是复杂。
  等到上了马车,贺太太靠在车壁上,许久才发出一声叹息。
  她看起来十分疲倦,苏邀原本有些话要问她的,见她这样,只是默默地拿了毯子替她披在身上。
  贺太太实在是太累了,在马车上眯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到再醒过来,已经是马车停了,她将毯子拿开,就听见外头传来赵嬷嬷的声音。
  “我竟睡了一路。”贺太太抚了抚脖子,捏了捏苏邀的手:“你应当也累了,跑来跑去这么久,快先回去休息吧,晚饭的时候再过来一道用饭。”
  “不怎么累的。”苏邀摇摇头,先下了马车,再伸手搀扶贺太太下来,见周围有一大堆丫头婆子还在等着,不由得就看了看她们,问赵嬷嬷:“大哥出了门吗?”
  二门这儿鲜少会有这么多人聚集,据苏邀所知,一般也就是苏嵘出门,老太太不放心,才非得让人在这儿等着。
  可苏嵘今天好似并没有出门啊,事实上他出门的机会也的确是极少。
  赵嬷嬷摇了摇头,脸色有些尴尬,欲言又止的告诉苏邀:“是三少爷又出门去了,三太太不放心,老早就让人在这儿等着了,说是三少爷什么时候回来,让三少爷快些过去。”
  又出门了。
  苏邀挑了挑眉,知道赵嬷嬷这话说得很委婉。
  事实是,应当是苏桉一被放出来就迫不及待的出去寻找苏如意的消息了。
  苏三太太心里只怕也心知肚明。
  她顿时觉得有些讽刺。
  苏三太太说她不把她们当成一家人。
  她也想把他们当成一家人,可惜已经晚了遥望不及。
  贺太太显然也听出这话里的意思,立即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皱了皱眉露出嫌恶的表情,若不是苏邀非得说留着苏桉在京城,在她看来,苏桉这样的人,就应当放出去独自过个几年,让他好好的体验体验什么叫做人间疾苦,他才知道这日子到底该怎么过。
  “走吧。”贺太太拉了苏邀的手,半刻都不想看见苏桉,等到到了苏老太太的院子,才让苏邀先回自己的跨院去换衣裳休息:“不必急着过来。”
  苏邀想了想,终究有些担心出门之前还没回来的燕草,于是等贺太太进去了,才领着锦屏和岫玉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院子里还算是安静,苏邀摘了头上的风帽进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热气,还没坐稳呢,沈妈妈就进来了,见了苏邀先是一愣,而后才反应过来:“姑娘回来了?吃过饭了没有?”
  苏邀喝了口热茶:“在汪家用过了,妈妈,燕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