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61节
作者: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5      字数:5162
  除了苏杏璇和苏桉,苏家其他的晚辈都在堂屋里,其乐融融的陪着苏老太太说话。
  苏老太太一一给发了压岁钱,见了苏邀进来,脸上也少见的现出了真正的笑意,朝着苏邀招了招手,示意她到了自己跟前,就拉着苏邀坐在自己身边:“回来了?”
  苏三太太原本是安排完了家里的事最后一个过来的,还没坐上多大一会儿,苏邀就回来了,她正跟素来深居简出的二太太说话,一眼瞧见苏邀,愣了愣,才诧异的看着苏邀头上那只显眼的金灿灿的五凤钗皱了皱眉。
  她还没问出口,先一步发现的苏老太太也瞧见了,苏老太太只一想就猜到了这金钗的来历,笑着问苏邀:“这是哪位娘娘赏赐下来的?”
  “是贵妃娘娘赏的。”屋子里这么多人,苏邀并没有提起宫中发生的变故,只是轻描淡写的解释了金钗的来历,才看了一眼苏嵘。
  她上一世从未参加过宫宴,宫里的事情她也不甚清楚,这一次黑熊发狂的事,她也不知道上一世发生过没有,又到底是何人所为了。
  可是她看见苏嵘,才又笑自己真是事情太多以至于有些懵了,她怎么忘了,上一世这个时候,苏嵘都已经死了,他就更不知道这些事了。
  苏三太太顿时心情有些微妙。
  她看不上苏邀在商户家里长大,总下意识的觉得苏邀是什么都不懂的,贺太太带苏邀进宫,她还担心苏邀会闹出什么笑话来。
  可是事实上,从回了京城开始,苏邀表现的比苏杏璇还要懂规矩的多,也从来没有过什么丢脸的举止。
  如今去了一趟宫宴,苏邀也能得到贵妃娘娘亲自赏赐下来的金钗。
  这金钗非是有诰命的人不能带,而且还得是五品以上的夫人才带的了,贵妃娘娘赏赐下这样的金钗,是意味着什么?
  是意味着以后苏邀的前程无量?
  她忍不住有些紧张的攥紧了拳头。
  苏三老爷却有些惊喜。
  他最近为了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女操碎了心,可反倒是从来没抱过希望的这个女儿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苏邀得了贵妃娘娘的青眼,以后的前途是不会差了。
  他想了想之前的打算,默默地又有了更高的期许。
  庄王固然好,可若是能够……苏老太太却没她们想的那么多,她轻轻拍了拍苏邀的手:“可见你是个有福气的,除夕夜得了这样的赏赐,以后可都该顺顺利利的了。”
  说着又让苏二太太和苏三太太领着孩子们先回去休息:“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守到如今已经够了,不要再折腾孩子们,先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
  第135章 一百三十四初一
  苏三老爷还有许多话想问苏邀。
  比如说在宫里如何,见了什么人,庞贵妃赏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可苏老太太赶人的意思太明显,他也只好悻悻然的跟苏三太太一起退了出来。
  一回了房,打发走了孩子们,苏三老爷就十分不满的对上来准备替他宽衣的苏三太太发作了:“你才刚心不在焉的干什么呢?孩子才从宫里出来,你这个当娘的,怎么半句问候的话都没有?知道的说你们是母女,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陌生人。”
  苏三老爷最近因为苏桉的事情对苏三太太很是不满,接连好些天都是歇在了姨娘们的房里,苏三太太又要惦记儿子又要顾虑丈夫,已经是心力交瘁。
  现在苏三老爷还提起苏邀的事情,她心里就更加委屈。
  是她不亲近苏邀吗?她倒是想当好一个母亲呢,那也得苏邀有点儿当女儿的样子才行啊,哪家的未出嫁的姑娘会跟苏邀这样啊?
  冷冷淡淡的,不管什么事都是一副一潭死水的样子,谁受得了她?
  “我是当娘的还是她是当娘的?”苏三太太气不打一处来,将苏三老爷的衣裳随手一扔,干脆也不服侍了,坐在椅子上冷笑:“我劝你也不必费这个心,你想着现在来弥补关系,可人家早就已经把你看成陌生人了。”
  对她再好有什么用,全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苏三老爷有些不耐的看她一眼,连解释也不想再跟她解释,一甩袖子就走了。
  苏三太太的手还僵在半空,当着自己心腹的面,一时尴尬得面色青白。
  绿藻几个都恨不得自己是瞎了聋了,胆战心惊的呆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屋子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直到苏三太太猛地将桌上的摆设和茶具都拂落到了地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整间屋子才似乎是又活了过来。
  绿藻几个缩在一边话都不敢说,你看我我看你,表情惊恐。
  幸亏没等她们被训斥,外头就有人传话进来,说是高家的有事求见。
  大年三十,府中成年的主子是要守岁的,因此府中的灯火也是彻夜不息,今天府中并没有落钥,高家的才能顺利传消息进来。
  苏三太太抚了抚自己的头发,忍住心中那股莫名的烦躁,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吩咐:“让她进来!”
  绿藻恨不得双手合十给高家的念佛,急忙出去把高家的给请进来,一面低声正道:“太太心情不是很好,嫂子说话注意些。”
  高家的就心中有数了,点了点头跟着进门,不一会儿就看见了满地狼藉,她急忙陪笑哎哟了一声,让绿藻带着几哥小丫头把满地的碎片给收拾了,等到丫头退出去了,才满脸笑意的上前一步:“太太这是怎么了?怎么发这样大的火?这大年下的,什么事儿不能跟老爷好好说?”
  她压低了声音:“您这不是便宜了那几位了吗?”
  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苏三太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流年不利,她简直是霉运缠身,从苏邀回来以后就没有一件好事。
  “别说这些了!”苏三太太耐心告罄:“你这么晚进来,是那边有了消息了?”
  说起正事来,高家的就反应过来,知道苏三太太已经等的十分不耐烦,就急忙道:“太太,我按照三姑娘说的送了信出去,今天还真有一个人找上门来,给了我这个东西……”她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骰子来,有些困惑的转了转:“说是交给三姑娘,三姑娘就明白了。”
  苏三太太接过那个骰子放在手心里,可却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这也就是普通的骰子罢了,苏杏璇费尽心思的跟自己谈条件要送出一封信去,为的就是拿到这颗骰子?
  她把那骰子放在手心里捏了捏,虽然疑惑,却还是收了起来站起身。
  高家的看出她要出门,立即就从熏笼上取了她的大衣裳过来:“太太,外头可冷着呢,先披上衣裳……”又亦步亦趋的跟着她:“说起来,太太,三姑娘这到底是想做什么啊?还有三少爷……”苏三太太自己也心乱如麻,她知道苏杏璇肯定不可能做什么对苏家有利的事儿,甚至极有可能是要害苏邀的,但是哪怕是废掉的儿子,在她心里也比苏邀这个从来不亲近的女儿重要。
  她甩了甩头,阴沉着脸闷头往前走。
  苏杏璇的院子也还亮着灯,可跟往年相比,她的院子简直已经冷清的过分了,半点过年的气息都没有,连守门的婆子也都直打瞌睡。
  苏三太太一路疾行进了院子,也不等高家的敲门,自己伸手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冷冷的环顾了一圈屋子。
  苏杏璇坐在圆桌旁,不知道是在看什么书,听见动静抬起头来望着苏三太太片刻。
  去年的今天,她们还坐在一处欢声笑语母慈女孝,可如今,她们彼此看向对方的眼神都只剩下了冷漠和疏离。
  对视了片刻,苏杏璇率先移开目光,似笑非笑的卷起了手里的书:“三太太贵人事忙,这么晚过来,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
  苏三太太吸了口气进了门,等到高家的会意把门给带上,才闷闷的道:“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去做了,对方回了这个东西。”
  她说着把那个骰子拿出来,观察着苏杏璇的神情。
  见苏杏璇也是满脸茫然,她顿时又有些气怒,当苏杏璇伸手过来的时候,她立即就将手往回一缩,冷冷的看着苏杏璇问她:“你说过有办法让老太太同意这门婚事取消,桉儿也不会怨恨我们,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苏杏璇望着她手里的那个骰子,眼神深邃,见苏三太太又将那骰子握紧了,就微妙的笑了笑:“三太太放心吧,能不能做得到,就看明天了,明天可是初一了啊。”
  苏三太太越发惊疑不定:“初一又如何?”
  第136章 一百三十五初一
  大年初一,万象更新。
  根据京城的规矩,初一拜本家年,祖宗年,祠堂年,苏家一大清早起,鞭炮声就没有停下过,连树上的鸟儿也都被惊得扑簌簌的扇着翅膀仓惶飞走。
  廊下挂出来的画眉也都争先恐后的叫着,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
  自下半年开始,苏家就一直不太平,几个主子不是你出事就是他出事,闹的下半年的日子十分不好过,下人们心里也都是悬着心的,如今新的一年开始了,不说运气是不是能好起来,可大过年的,赏银给的不少,主子们脸上也都是笑眯眯的,如此一来,自然人人都卯足了劲儿。
  今年过年和往年一样,苏二老爷在任上无法回来,苏三老爷作为家里正最年长的男性长辈,领着一众孩子们拜了祖宗,打了鞭炮,就开始迎接族里来的长辈和亲近的客人。
  后院也得忙个不停,前头的吃食一直不能停,走了这一拨,下一拨转眼又来了,杯盘碗盏酒水点心都得添上,另外亲近的族人还有带女眷来的,也得招待。
  大年初一向来又有各种寺庙道观的上门来,舞龙舞狮的也都走街串巷的,这些在平常可以不管,也上不了伯府的门,可是今天这个日子却是一定得妥善招待安排的。
  苏三老爷忙的脚不沾地。
  苏三太太也一堆的事,从大早上起来去给老太太请了安之后几乎就没停下来过,一直都在议事厅里理事,可就算是这么忙碌,她也忍不住时常分心。
  以至于当听底下的人回禀说外头忠勇侯府派人来了的时候,她先是一愣,而后才下意识的道:“去告诉三老爷一声,叫三老爷出去迎接。”
  忠勇侯府是永定伯府的姻亲,两家关系自来走的是算近的,来拜年也是理所应当。
  高家的却没动,一脸诧异的看着她。
  传话的也没敢动,茫然失措的为难的去看高家的。
  苏三太太没听见动静,顿时有些不耐烦的抬头,一挑眉正要发火,才猛然意识到了不对----忠勇侯府是姻亲,也是大姑奶奶的婆家,哪里有大年初一上门的道理?
  年初二那才是该回娘家的日子啊。
  大姑奶奶可是被苏老太太教养长大的,最是懂规矩的一个人,平时做事那都是井井有条,从来都不行差踏错的,她怎么会这个时候回来?
  苏三太太觉察出不对来了,一拍脑门就有些皱眉:“来的是谁,说了是什么事没有?”
  她都懵了。
  昨天苏杏璇话里话外都暗示她今天会有大事发生,她一心一意的惦记着这个,又得想着贺太太进宫的事,家里的事情偏又千头万绪,以至于她一时竟然没反应过来。
  传话的人松了口气,但是随即又悬起了心:“回三太太,来的是忠勇侯府的大管家的媳妇儿许家的……看起来有些来者不善。”
  能叫底下的妈妈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是不是什么好事。
  苏三太太不由得称奇,苏杏仪可能耐的很,看着不声不响的,却是一个什么都有成算的,在家里的时候不会吃亏,在婆家听说也是顺风顺水----当然也不必人说,年节的年节礼物和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那排场,就可见一斑了。
  尤其是近几年,苏杏仪在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又怀上了第三胎。
  按理来说,忠勇侯府再没什么好不满的了,怎么竟然大年初一找上门来了?
  心里是这么腹诽,但是苏三太太知道,关于大房的事儿,苏老太太是从来都不肯含糊的,出了一点儿差错,到时候都是她这个做婶婶的不是,她不敢擅作主张,立即就让人把许家的给请进来。
  许家的穿着一身崭新的棕色夹袄,底下是如今正时兴的马面裙,跟从前来的时候的客气不同,这一次许家的表现的格外的难以接近,透着一股子气势汹汹的意思。
  苏三太太心中纳闷,面上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淡淡的笑了笑:“这大过年的,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许家的是忠勇侯夫人的臂膀,在忠勇侯府是除了主子之外最大的,哪怕是年轻些的主子,也都是颇给她脸面的,这一点作为姻亲的苏家自然也清楚。
  可清楚归清楚,下人终究是下人,苏三太太见她这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就不大气顺,对着她自然也就算不上多客气。
  许家的自然也瞧出来了,神情就更加冷淡,一等三太太开口起了个头,就几乎是迫不及待的道:“三太太,今儿我们腆着脸上门,当然也知道是不合规矩的,可如今我们也是没了办法了。三太太,我们大少奶奶呢,论理儿,我们大家都知道,她是没有母亲教养的,论理在三不娶之列,可因为她是在贵府老太太膝下长大,我们也就都不讲究这些,风风光光的把她娶了过门,也可说从来未曾有什么对不住她的地方,您说,是也不是?”
  苏三太太的脸色猛然沉下来了。
  她是跟大房不亲近不假,因为老太太偏心而对苏杏仪和苏嵘都比较疏离也不假,可是主子就是主子,一家人也就是一家人。
  现如今许家的一个下人跑到跟前来,如此作态教训人,这就让苏三太太无法忍受了。
  她面色突变,却又硬生生的强压下去,片刻后忽然不怒反笑,反问许家的:“不知道妈妈你贵姓?”
  许家的一怔,没想到在说正事的时候,苏三太太这么不着调,忽然问起了这个,她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却还是尽量克制着淡淡的道:“三太太抬举了,哪里称得上贵不贵的?我姓刘,夫家姓许,大家都称呼我一声许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