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221节
作者: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6      字数:5723
  淳安笑着坐在了明昌公主下手:“瞧姑姑说的,云章自来跟我最好,我怎么能不来?才刚我去看过她了,她今儿可漂亮的很,娶了咱们家云章,可是那人的福气了。”
  好话人人爱听,何况云章县主还是明昌公主最爱的孙女儿,明昌公主不由喜笑盈腮:“是多亏了太后娘娘和圣上抬爱,也是你们都给我这个老不死的脸面。”
  淳安虽然被夺了郡主的爵位,可背后到底还有汾阳王府,大家都知道,最近原本回了清河娘家的汾阳王妃也回来了。
  汾阳王妃向来是很宠爱淳安的,在汾阳王那里也很有分量,有她在,淳安的郡主爵位回来也是迟早的事儿,所以今天人人都对淳安十分客气,都并不敢得罪她。
  也因为如此,淳安的心情很好,就笑着道:“姑姑说哪里话,还是咱们云章自己惹人喜欢,人缘好。听说连宫里的几位公主也都有礼物送出来,这份体面也是难得的。”
  明昌公主笑而不语,淳安又问永宁长公主和咸宁县主来了没有:“怎么不见永宁姑姑和咸宁?”
  “不知道是被什么绊住了罢。”明昌公主的表情淡了些。
  自从上次咸宁县主去书斋差点跟苏邀起了冲突,永宁长公主就没有再来过,这次云章县主出阁添妆,她也并没有过来。
  真是可笑。
  明昌公主揉了揉眉心,面色不屑。
  淳安脸上也有了讥诮的笑意:“只怕是因为我的缘故,连带着也恼了姑姑您了。”
  她们两个低声聊的热火朝天,客人们都由明昌公主的儿媳招待,倒也没有冷场,只是正聊着,外头原本是在二门处迎客的李家三夫人急匆匆的进门,顾不得满屋子的客人,先上前到了明昌公主跟前,压低了声音道:“母亲,汾阳王府来人,说是请……淳儿回去。”
  可淳安分明才来了不久,屁股都还没坐热呢,明昌公主有些奇怪,却还是打点着让人送了淳安出去。
  淳安才来就要走,大家都有些奇怪,明昌公主就笑着说汾阳王妃的身体不大好,所以才让人过来接了淳安回去。
  另一头的淳安自己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的,一路揪着心回了家,轿子才落地,就忙不迭的下了马车,急匆匆的去了汾阳王妃那儿。
  汾阳王妃一见了她,都不等淳安开口,就先问:“你跟我说实话,你父王最近到底做了什么?!你们父女俩筹谋什么呢?”
  淳安有种不祥的预感,见汾阳王妃脸色奇差,就笑着反问:“母妃说什么呢?这么急匆匆的叫我回来,难道就为了问我这个?”
  “你父王进宫去了!”汾阳王妃一眼看出她神情恍惚,冷冷的呵斥:“你们到底在弄什么鬼,趁早给我说明白!”
  汾阳王妃如今看这个女儿怎么看都觉得不懂事,忍着心烦大声又斥责了几句。
  淳安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嗓子绷得紧紧地上前拉住汾阳王妃的袖子,期期艾艾的喊了一声母妃,才在汾阳王妃冰冷的眼神下说了最近汾阳王做的事。
  见汾阳王妃的目光越发的冷淡,她紧张得忍不住出汗,小心翼翼的解释:“父王说,也该给苏家一个教训了,否则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踩着我们头上……”汾阳王妃没等她说完,首先狠狠地甩开了她的手恼怒冷笑:“愚不可及!你以为现在是什么时候,由得你们父女为所欲为!?这个时候跟苏家对着干有什么好处?!”
  哪怕是真的陷害成功了,那又怎么样?
  没了苏家还有贺家,没了贺家还有汪家宋家,能对付的过来几个?
  就算是想要打狗给主人看,那也不是这么个打法儿!
  淳安被打的偏过头去跌坐在椅子上,见母亲还要再度发怒,她有些忍无可忍:“父王说他把一切都算计好了,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为什么您还要拿我撒气?您现在心疼别人,当初文勋出事,我被褫夺封号的时候,您又在哪儿,怎么不心疼心疼我?!”
  汾阳王妃对她简直失望至极,冷冷的呼出一口气稳住了情绪,才怒极反笑:“你们父女就是如此沉不住气,沉不住气也就罢了,你们若是把事情办成了,哪怕没什么好处,那我至少也高看你们一眼,可惜你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1”淳安自小就怕母亲胜过父亲,听见她这么说正顿时有些心慌:“您为什么这么说……”汾阳王妃冷笑出声:“你父王派出去的人已经十几天没有消息了,你可知道?今天他见了一个人,还来不及去找几位先生商议,就先被宫中来人宣召了,你又知不知道?!你们这两个蠢货!”
  淳安顿时有些不可置信,她忙摇头:“这怎么可能?父王都已经出动了那么多人,怎么会弄不死一个苏嵘?!”
  甚至于,在老六去了承德之后,她以为苏邀也要死在承德再也不会回来了。
  可现在听母妃的意思,难道事情是失败了?
  她艰难的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些过于可怕了,惊慌的给自己打气:“母妃,就算是有些巧合,可说不定宫中宣召不是为了这事儿呢?皇长孙才刚刚找回来,说不定是因为这件事呢,之前皇长孙得罪了太后娘娘,怎么都不肯见太后娘娘,圣上也是特意让父王进宫,夏青让父王去劝劝的……”
  第490章 八十九章挽救
  汾阳王妃冷冷的扯了扯嘴角:“但愿是如你所说,否则,褫夺你的郡主封号算什么?很快你就会知道真正的难过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这番话实在是说的太过狠了,淳安脸上还挂着眼泪,却都没工夫去擦,只是呆呆的坐在一边。
  汾阳王妃瞥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转开了头,开始沉着的吩咐人去把府里的几个西宾都请来,林先生和常先生两个人来的很快,还有一位崔先生来的最晚,见了淳安也在,他们都有些意外,随即才反应过来给她行礼。
  汾阳王妃摆手叫免,客气的道:“诸位先生,之前我不在府中,也并不知晓王爷的安排,但是我想,诸位应当是清楚的吧?”
  常先生跟崔先生对视了一眼,三人都有些讪讪的。
  汾阳王妃就笑了一声:“也没有怪责先生们的意思,实在是十万火急。”她将之前宫中宣召汾阳王的事情说了,然后才说:“我一个妇道人家,王爷想必是怕我不堪大事,所以不曾告诉我原委,先前我问淳安,已经全都知道了。诸位先生既然陪在王爷身边,那可知老六已经失去消息十一天,而这段时间内,承德那边也并没有别的消息送来?”
  崔先生最先反应过来,他原本是清河人,也是看着汾阳王妃的面子才进的汾阳王府,如今汾阳王妃既然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当然直抒胸臆:“就算如此,王妃也不必太过悲观,有时候没消息,反而就是最好的消息呢?”
  常先生思索半响,才开口问:“王妃是不是还有什么未尽之言?”
  “苏家人回京了。”汾阳王妃语出惊人,一下子就见他们三个都抬起了头,淳安也猛然睁圆了眼睛,就淡淡的敲了敲桌子,等到她们回神,才面无表情开口:“若是苏嵘有什么事,苏家人还能完好无缺的回来吗?”
  这个道理不必汾阳王妃多说,几个西宾心里也都清楚,常先生忍不住问:“王妃的消息渠道来自哪里?我们并未得知这个消息!”
  按理来说,他们给汾阳王出谋划策,所以消息渠道向来是很灵通的,所谓的苏家人回来的消息,他们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汾阳王妃扯了扯嘴角,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是怎么得知的不要紧,可消息却是实打实的,苏家人回京,说明苏嵘必定无事。苏家人的行事作风我也有所了解,他们会这么做,必定是已经将前后路都算准了,先生们,事已至此,你们怎么看?”
  能怎么看?几个先生都有些丧气,如果真如汾阳王妃所说,那么这件事就糟糕透了。
  承德卫所那边的动静闹的太大了,为了布置那个计划,他们甚至把唐如安跟唐源也算计到了,原本若是计划一切顺利,那么被顶出去的就是永宁长公主府。贺家和萧恒真的要有什么怒火,那也是该对着永宁长公主府的。
  可现在,计划若是失败,那么随之而来的怒火也就更加的猛烈。
  汾阳王妃此时心中对于明昌公主禁不住有了怨气,汾阳王跟明昌公主的关系其实极好,两人从孩提时感情就很不错了,当初给如今的圣上造势,也是他们两人商议的结果。
  这种大事,她不信汾阳王不去问一声明昌公主的意思。
  可明昌公主就是能够置身事外。
  这件事里头,明昌公主撇的一干二净,没有她的任何痕迹。
  可现在说这些已经无益了,汾阳王妃见几个先生都似乎是哑巴了一样不再吭声,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淡淡的道:“诸位先生!如今诸位跟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好就罢了,若是我们有什么不好的,想必诸位也不愿意见到。既然如此,就不必瞻前顾后了,究竟有什么法子,拿出来说一说,总比现在这样枯坐的好,你们说是不是?”
  一直都没吭声的林先生率先开口:“王妃,老六跟金知府只怕都不是很妥当。”
  苏家能回来,本身已经能说明很多信息了。
  能够让宫里直接宣召汾阳王进宫,可见他们是给出了许多东西的。
  汾阳王妃闭了闭眼睛:“事情到底能坏道什么地步?”
  “怕是要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了。”林先生并不讳言,在平时他的话不多,但是在这个时候,就现出了他的头脑清晰来:“王妃,金东跟老六只怕都把王爷供出来了。”
  事实上,正如汾阳王妃所考虑的那样,苏家人的本事从这两年的事就能看出来,在他们的手里,哪怕是金东和老六扛不住才是可能性大一些的。
  淳安听的似懂非懂,但是却也明白若是金东跟老六供出汾阳王来事情会糟糕到什么地步,她失声道:“那还不快些想法子,一定不能让父王认下来!”
  “不!”林先生断然摇头:“要让王爷认下来,因为人证物证俱在,王爷否认只能是欲盖弥彰,更加危险!”
  淳安的心弦猛地拉紧了,她过度激动之下站了起来:“这怎么行?!”
  还是汾阳王妃要镇定许多,她冷然喝止了淳安,朝着林先生看过去:“还请先生指教。”
  林先生在她嫁过来之前就已经在汾阳王府了,跟着汾阳王的时间最久,也最得汾阳王的信任。
  关键的是,林先生对当今圣上的心思摸的也很准。
  这也是为什么林先生在府里一直都是上宾一般,得到分外优待的缘故。
  林先生语气平缓:“王爷想必已经心中有数了,现在是王妃您这里,您得带着姑娘进宫一趟。”
  淳安郡主已经不是郡主,可邵文勋在之前就已经被处死了,并且御赐了他们和离,也不能称呼邵夫人,林先生在称呼的问题上有些犯难。
  不过汾阳王妃显然也不会抠这些小问题,她吸了口气:“先生尽管指教,我洗耳恭听。”
  宫中的汾阳王已经汗透衣衫。
  他跪伏在太极殿前头的广场上,此时此刻心中转过了无数个念头。
  第491章 豁出
  天气寒冷,汾阳王养尊处优,已经许多年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了,很快就有些体力不支,有腰酸背痛不说,冷气也一直从脚底板冒上肩头,让他忍不住直打哆嗦,猛地打了个喷嚏之后忍不住晃了晃脑袋,浑身上下都酸痛无力。
  可他没心思抱怨这些,听见了前头有动静,立即精神一振的朝着前头看去,随即就看到了首辅杨博和次辅许顺他们真几个人出来。
  遇上这种事儿,皇帝身边这帮心腹们向来是很知道避嫌的,一见他跪在这儿,高宁就急忙跟杨首辅请教:“这次已经定了要赈灾了,之前工部督造河堤的这个案子,您看……”杨博等人装作没有看见跪在地上狼狈的汾阳王,很快就越过了他走远了。
  汾阳王松了口气。
  他再如何也是天潢贵胄,哪里受得了被人围观这样狼狈的场面。
  垂下眼,他心里不自觉有些烦躁,口干舌燥的等着里头元丰帝的召见。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心里已经说不清楚是什么感受,只觉得每一刻都像是煎熬,半响之后,他才听见里头又有了动静,忍不住抬起头来。
  夏公公恭敬客气的过来请他:“王爷,圣上请您进去。”
  时间已经不早了,其实是有太阳的,可他仍然觉得冰冷刺骨,勉强朝着夏公公点点头,鼓足了勇气跨进了元丰帝的书房。
  元丰帝正伏案看奏章,汾阳王浑身是冷汗的往前走了几步,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圣上,低垂着头心情紧张。
  元丰帝抬头看他一眼,挑了挑眉,将手里的奏章拿起来看着他问:“皇兄来了?知道这是什么吗?”
  那是一份奏章,哪怕还不能确定上头的内容,可汾阳王已经心中已经开始发冷,他脑子飞速的转动,被御书房的龙涎香熏得有些头晕,而后他忽然咬牙跪了下去:“圣上,臣有罪!”
  很长一段时间元丰帝都一言不发,屋子里充溢着令人难熬的沉默和压抑,汾阳王觉得自己已经要喘不过气了,撑在地上的手也在不自觉的发抖。
  好在,这样僵持了半响之后,元丰帝终于有反应了,他轻轻嗤笑了一声,很随意的靠在了椅背上,哦了一声,淡淡的问:“皇兄何罪之有?朕还未跟你说,这里头写的究竟是什么呢。”
  汾阳王的心已经悬在了半空,后辈也完全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他忽然咬着牙磕了个头:“圣上,臣正有一件事要跟您说!”
  元丰帝将奏章往桌上一扔,终于有了几分认真:“好啊,你说说看。”他说着,冷笑了一声:“朕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值得皇兄这样慌张。”
  汾阳王真满脸苦涩:“臣有罪,臣收了承德知府五万两银子……”元丰帝挑了挑眉:“就只是这样?皇兄,你知不知道这封奏章里头写的是什么,又是谁写的?你若是不知道,朕就让你看看清楚。”
  他说着,将奏章扔在了汾阳王面前。
  汾阳王颤抖着手捡起来展开一看,顿时连最后一丝侥幸也没有,毫不迟疑的以头抢地:“圣上,臣死罪!”
  “你也知道这是死罪!”元丰帝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目光阴沉冷漠:“苏家不过刚复苏,他苏嵘也不过就是拿了个承德卫指挥使的位子,怎么就能让你穷追不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甚至还折损兵将,不顾国本,就只为了要他的性命?!一地知府,你可随意驱使,皇兄,你真当朕是聋子瞎子!”
  元丰帝怒极,汾阳王吓得胆战心惊,额角的冷汗一直滴落在方格纹石砖的缝隙里,他瑟瑟发抖半响,才期期艾艾的摇头:“圣上,臣……是臣利欲熏心,臣为了那十几万的银子红了眼……顾不得这么多……”汾阳王心中很快想到了对策,他不能一味的喊冤,更不能全盘承认。
  因为这两者都能戳中元丰帝的怒气,他思路越发的清晰,斟酌着,一面不动声色的捕捉元丰帝的情绪,一面试探:“金东他,他在我六年前生辰的时候给我送过十万两银子的礼……”“十万两!”元丰帝忍不住讥讽:“可真是大手笔。”
  汾阳王哭了出来:“是臣的不是,臣那时候正需要银子……”“你做什么需要那么多银子?”元丰帝喜怒不定的望着他:“寻常朝廷给你的供奉可不算少。”
  因为宗室的人数少了许多,也因为元丰帝不想再落个苛待的名声,本朝宗室的待遇比废帝那时候可要好的多了。
  不说别的,要说汾阳王缺钱,元丰帝是怎么也不能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