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326节
作者:
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7 字数:6052
连一直浑浑噩噩的田聪也震惊的抬起头看着自己父亲,惨叫了一声朝着母亲扑了过去。
他是不成器,是混账,也不怎么听母亲的话,但是看着母亲受辱,心中也是难以言喻的愤怒,他忍不住咆哮:“爹,您怎么能对母亲动手?!”
田夫人整个人都懵了,她自嫁给田承忠到如今,已经接连守了公婆的六年孝,又给他生儿育女,打理家务,她从来没有忤逆过他的意思,哪怕心里不赞同,也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勉强自己说服自己,再三忍让。
可结果呢?
结果她得到了什么?
是谩骂,是指责,是羞辱,是当着儿子的面被打!
多年的怨气一朝散发,田夫人几乎是从地上蹦了起来,一把朝着田承忠扑了过去,撕扯着田承忠:“你竟然敢打我,你有什么资格打我?!你自己眼空心大,毫无本事,当年我生阿聪的时候,若不是殿下来救,早就一尸两命了!那时候你在哪儿?你从来没什么本事,若不是有个好姑妈,你算什么东西,能轮得到你继续推恩加袭一辈,得到这个国公爷的位子?!从前靠太后,现在靠女儿,你算什么男人?!我的儿女都是被你给毁了!”
田夫人歇斯底里,被摧残被打压了多年,加上现在大女儿田蕊连嫁人都难,名声尽毁,二女儿跟自己离心离德,人也自私,小儿子也是个没用的花花公子,她一时灰心失望,悲愤交加,终于不再一味的忍让。
田承忠猝不及防,没想到向来温顺的妻子忽然发了疯,一时脸上被挠出了好几道血痕,等到好不容易扯开了田夫人,他已经破了相,连脖子上的皮都破了,他顿时怒不可遏:“疯了!你真是疯了!你竟然敢动手打丈夫?!我要休妻,休了你这个不贤的妇人!”
田夫人冷笑了一声,一时心灰意冷:“休妻?!我为公婆分别守了三年孝,帮田家生儿育女操持中馈,有什么错处让你休妻?!你要休妻,我要跟你和离!这样的日子,我也忍够了!”
为了儿女隐忍这么多年,可到头来她的委曲求全也没有换来儿女们成器。
田夫人头痛欲裂,指着田承忠厉声叫嚷:“和离!”
说完便看了田聪一眼,目光复杂的道:“聪儿,你以后不要学你父亲,那才是真的毁了。”
她捧着儿子的脸苦笑了一声,这才站了起来径直出了门。
剩下田承忠在大厅里一时气的发怔,好半响才将田聪又打了一顿,若不是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惹是生非,今天也不会闹出这种事,那个疯婆子也不会忽然发疯似地说那些难听的话。
田聪被打的躺在床上下不了床,田夫人气的收拾东西带着娘家陪嫁的下人走了,田承忠没想到她竟然真的还敢闹离家出走这一套,当即冷笑一声,打定了主意除非田夫人跪着回来认错,否则便只当以后田家没了当家做主的夫人。
田家的闹剧传到宫里的时候,田太后正看着田循在编一条络子,是竹报平安的样式,田循的手指灵巧的在彩绳当中上下翻飞,没过一会儿便编出一条十分精巧的络子来,看得田太后也忍不住颔首夸赞:“确实是心灵手巧,怪有趣别致的。”
田循乖巧的笑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熟能生巧罢了,这个络子用来配您的那个玉髓是正好的,您若是不嫌弃粗陋,我就给您缠上。”
田太后如今俨然已经将田循当成自家女儿,何况这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自然不会拒绝,笑了笑点头同意。
殿里正其乐融融,田妈妈却忽然急匆匆的进来,先是迟疑的看了田循一眼,才轻声禀告:“太后娘娘,田家递了信进来,说是想要请二姑娘出宫回家一趟。”
第739章 一百三十八眼药
身为太后的母族,田家想要传信进宫自然是便宜许多的,何况如今田循还是太后身边的红人。
听见说是田家来信,田太后立即便想,应当是田聪回了家,所以家中才要接田循回去,一家人聚一聚,这也是应有之义。田太后冲着田循抬了抬下巴:“既如此,你便出宫去住几天,哀家替你跟贵妃说一声,过些天再进来罢了。”
反正现在田循已经先一步跟十一公主打好了关系,十一公主对田循喜欢的紧,几天而已,也不影响什么。
田循自己也没什么意见,田聪这次闯下这么大的祸,若不是田太后出面帮忙说话,田聪又被打的半死都招认不出什么,哪里有这么好脱身?她也想回家告诫一下弟弟,以后要谨言慎行,不要惹祸。
可谁知道,田循回了家,却并未见到母亲,只见到被打的连动也动弹不得的田聪。
说实话,田聪被打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她的父亲本来就是一个人,教导的时候从不用心,但是一旦孩子给他带来了麻烦,那便是要自求多福的。
生气归生气,可到底田循平时其实一直跟这个弟弟关系不错,她叹了口气,还是坐在田聪床边的圆凳上,没好气的问他:“知道错了?”
最近这些天,田聪算是把前半生没有吃过的苦头都一下子吃了一遍,早已经气焰全无,平时嚣张跋扈的人陡然转了性子,有些畏缩的看着田循,好半响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二姐,出事了!娘走了!”
田循一时怔住,等到好不容易才从痛哭流涕的田聪这里问到了事情始末,当即便不可置信的问:“走了?”
难道母亲竟然还真的想要和离不成?她到底在想什么啊?
入宫做伴读的人,谁家是父母和离了的?
她一时说不清心里是愤怒多一些还是失望多一些,好半响才猛然将屋子里的摆设都扫落在地。
田家的事情很快便捅到了田太后跟前,毕竟如今田循是她心尖上的人,田家出了这样大的事,田循自然是不适合再进宫来的了-----否则的话,自家都鸡犬不宁,闹的父母都要和离了,她还能安心进宫当伴读,那成了什么人了?
田太后诧异不已,一时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等到重新再问了一遍,才拔高了声音问:“怎么回事?!让田承忠进宫来!哀家倒要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田承忠被提溜进宫里来被骂了一通自然是不必说,可田夫人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会转过来的,她忍了一辈子,如今终于硬气了一回,连田循去了好几封信也没能让她回心转意,以至于田循都不能再进宫。
苏邀进宫的当天,田循神情阴郁的站在自家府邸最高的楼上,遥遥的朝着皇宫的方向看了许久,才冷然的挑了挑眉扯出一个难看的笑意。
不必得意的太早,如今胜负仍旧未定。
被惦记的苏邀没什么得意不得意的,她赶在进宫之前帮萧恒敲定了崔远道这个重磅的谋士,宋澈趁着给苏嵘送礼的由头亲自过了苏家谢她。
她自己也松了口气,终于没有后顾之忧-----崔远道能跟着萧恒和苏嵘去云南,不管怎么说,是一件大好事,萧恒和苏嵘这一趟必定是能做出一番成就了的。
如此想着,苏邀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以至于面对田太后不冷不热的态度,苏邀也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沉默的跪在殿中,等着田太后叫起。
田太后目光淡淡的上下打量着苏邀,其实她对苏邀没有丝毫恶意,只是人到底是都有私心的,她既然喜欢田循,自然便觉得这个一样是十一公主伴读的丫头有些碍眼。
她迟迟没有把苏邀叫起来,一边的汾阳王妃坐在侧位冷然的扫了苏邀一眼,心中充满恶意,说出来的话便也大有深意:“娘娘,这位苏县主我才见过几次,可真是个厉害人物,前年见的时候是在宫宴上吧?那时候我还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呢,没想到现在她都已经成了县主了,又成了十一公主的伴读,当真是个有造化的。”
十一公主就那么一个,她对两个伴读的喜爱也不可能是均等的,更喜欢哪一个,另一个得到的利益自然就少了,最近田太后对田循的偏爱人所共知,汾阳王妃故意给苏邀上眼药,自然不是真的夸赞苏邀厉害的意思。
果然,田太后并没接这话,只是挑了挑眉喊苏邀起来,又皱着眉头道:“哀家也没什么可告诫你的,只是在宫中不比在宫外,哀家也听过你牙尖嘴利的名声,可宫中不比别处,你那套聪明劲儿最好收起来,别引着公主花费心思在那些有的没的上,知道了?”
田循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名声上不好听不说,以后这个伴读的位子能不能保住都还是个问题,田太后的怒气在苏邀的意料之中,她半点儿没觉得这话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面上笑盈盈的谢过太后教导。
小姑娘笑盈盈的,田太后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跟一个小姑娘没完没了的较劲,抿了抿唇,还是挥手让苏邀去庞贵妃那里。
等到苏邀走了,田太后才去看汾阳王妃:“你这是怎么了?好似心气不顺似地。”
汾阳王妃一惊,她最近也是流年不利,给了东南那边那么大一笔银子的诚意费,但是偏偏崔远道的事儿泡了汤,现在东南那边根本不再理会她这边,她可谓是人财两失,真是气的七窍生烟。
而与此同时,苏家却有如神助,这怎么能不让人心气不顺?
她笑了笑,才摇了摇头:“不瞒您说,我就是看不惯小姑娘妖妖调调的没个正经大家闺秀的样子,这丫头刁钻古怪,素来都不是个能容人的,几次三番跟我家淳安过不去,我对着她,的确是有些没好气。”
这倒也是,淳安郡主跟苏邀那可是出了名的不对头了,而且更令人生气的是,淳安郡主还不是苏邀的对手。
第740章 一百三十九重新
汾阳王妃说得也不全是气话,苏家春风得意,他们却凄凄惨惨戚戚,诸事不顺,心里怎么能高兴的起来?两相对比,自然恨不得苏邀也马上就倒上一阵子血霉,最好是当即便天降一道闪电将她给劈的灰飞烟灭就最好了。
可是老天毕竟不可能真的突然降下一道闪电来。
汾阳王妃小心的应付完了田太后从宫中出来,坐上了轿子便一直闭着眼睛,只觉得浑身都像是灌了铅,沉重得连眼皮都不想抬起来。
好容易回到了家,她才打起了精神,从车上下来之后看了崔先生一眼,问他:“叔父那边还是一直固执己见?”
她已经写信回家给了父亲,让族中对叔父施加压力。
什么大儒,难道当真是吃露珠的吗?若是没了家族庇护,他哪里有如今的风光?就是家族对他太好了,以至于他还当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得人人都捧着他了。
崔先生看出她的疲倦,急忙跟着她一道进了花厅,吩咐人上了参茶之后,才表情严肃的摇了摇头:“王妃,看来崔大儒已经是注意一定,不能更改,我们与其在他身上再动脑筋,不如再想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说得倒是简单,内阁的位子又不是大白菜,这个没了就另外挑一个,费了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钱财人脉,才把崔远道给捧到台前,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忽然来这么一招,上哪儿去找再能代替崔远道的人!?
一怒之下,汾阳王妃气的砸了手边的杯子,饶是如此,也还是心气难平,心情剧烈起伏了一会儿,她才目不转睛的看着崔先生:“现在还有什么办法?”
“未必没有。”崔先生看出了汾阳王妃情绪如今已经极不稳定,急忙安抚,又轻声说:“王妃,先请看看这个。”
他说着,从袖袋里掏出一封书信,朝着汾阳王妃那边递过去。
汾阳王妃半信半疑,思索片刻之后,还是伸手接在手里,看了一眼之后却又重新坐直了身子,有些激动的问:“当真吗!?他们真的同意这么做?!”
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人,外头也有人看守,不怕隔墙有耳,崔先生便带着些讥讽的说:“有什么不同意的?崔大儒都不能进廷推,他们若是没我们帮忙,难道真的便有十分把握?说到底,之前对我们的为难,不过是因为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更好谈条件罢了。现在眼看着人选即将决出,他们再拖下去,在内阁这边没了人,还怎么保住东南那一摊子?他们拖不下去了。”
汾阳王妃一直梗在心里的一口气总算是终于有了个出口,她重重的松了口气,郑重的点头:“那便这么做吧。”
当天晚上,汾阳王妃终于在聚海庄见到了自从齐云熙出事之后,便销声匿迹了的白先生。
白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面上看上去跟从前齐云熙风光的时候也没任何区别。
见了汾阳王妃,白先生客气的打了个招呼,便招呼汾阳王妃坐。
从前汾阳王妃也是时常来聚海庄的,只是她的次序在齐云熙之后,因此聚海庄只是她来参与聚会的地方,若说真的对聚海庄有多了解,实在称不上,可如今看着白先生,她忽然灵光一闪,挑了挑眉就问:“这些天,难道先生一直就在这聚海庄里?”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白先生可真是艺高人胆大,聚海庄也是,胆子实在太大了。
白先生不置可否,只是轻飘飘的叉开了话题:“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王妃此时不是更应该担心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吗?”
之前汾阳王府早就跟齐云熙和许顺互相勾结,三者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汾阳王妃把崔氏一族都带上了这条路,那便不能承受任何风险。
她若是单方面跟东南这边划清界限,那么崔家和她之前所做的事,立即便会被报复性的公布,到时候整个崔家都要不保。
这也是为什么汾阳王妃在齐云熙完了之后急于接替齐云熙的势力的原因。
处境被人挑破,对于汾阳王妃来说还不是最难堪的,她若无其事的喝了一口蜜水,才淡淡的说:“我自然是担心的,否则也不会坐在这里跟白先生好好的说话了。先生现在已经知道了,我叔父不知道出于何故,拒绝了再出仕的提议,现在我是进退两难,先生既然在信中说可以帮我,不知道是打算如何帮我?”
她现在担负着汾阳王府又还拖着崔家,一步步都得谨慎再谨慎。
但是白先生手眼通天,当年元丰帝匆匆登位,虽然是民心所向,可其实废帝到底还是残留了不知多少势力,这些年又隐藏在背后,扶持他们的人,或是收买拉拢大臣,也成了气候,造反这事儿,当年的元丰帝可以,以后未必没人做,端看胆子大不大罢了。
元丰帝杀了汾阳王,让崔家被打压到这个地步,虽说对她尊重有加,但是这点儿所谓的尊重和宠信放上秤上称一称,能值得几两银子?
自然不若家族的壮大来的有用。
只要家族绵延不断,皇帝轮流做,可是崔家的富贵就不会断。
白先生看出汾阳王妃的心态,也不打算卖关子,他朝汾阳王妃那边推出一张纸,悄声道:“旁的都不必王妃操心,只要王妃能够想办法,帮我把这几个人放进廷推的名单当中,便足够了。”
汾阳王妃打开一看,淡淡的挑起眉来问:“你们当真有法子,把这个人推出来?!”
她的音量都不怎么受控的拔高了一点儿,可见心中震惊。
白先生却嗯了一声,对于她的失态显然还觉得有点儿得意:“这是自然,这么多年来,我们盘桓在东南,也是做了一点事的,不然您以为,为什么泉州市舶司能够成立?”
汾阳王妃不再迟疑,事实上她也没有迟疑的资本,当机立断的答应下来:“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他给加进名单里去。”
第741章 一百四十章悲喜
汾阳王妃再回王府的时候,心情已经彻底平静下来,上了台阶进了书房,她在汾阳王的书房里盘桓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里头出来,喊了一直等在外头的崔先生一句。
崔先生急忙跟着进门,压低了声音问:“王妃,事情如何?”
“你看看。”汾阳王妃将白先生给的纸交给崔先生,皱着眉头说:“让我想办法把这个人加在补位的名单当中。”
崔先生急忙接过来,打开了信纸看见里头的三个字----‘杨灿志’,立即便啧了一声,抽了一口冷气说:“竟然是这位仁兄……”杨灿志同样是前朝的名臣,只是跟崔大儒不同,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一直都在做官,只是因为他到底是深得废帝重用,又脾气不好十分暴躁,因此被人排挤,虽然做官出政绩,也十分能办事,可就是入不了阁,被派到了西北马场掌管战马,这些年一直都在养马吹风。
可是,只要有人伸手拉他一把,让他回来,他绝对是有能力进内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