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332节
作者:
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7 字数:5642
怎么能死呢?她才十五岁!
她才及笄不久!
就算是不嫁给萧恒,她也是贵女,她活的能比这世上绝大部分的女人要潇洒。
她心中所有的热切,对萧恒的执着,在这一刻似乎都尽数散去了,余下的唯有满满的惊恐和痛苦,她反应过来,看着夏太监的手,紧张的连声音都变了调:“不!不!不是的,公公,你帮我跟太后娘娘解释,我不是要烧慈宁宫,更不是为了惊扰她……;”她只不过是想要苏邀死而已!
只要苏邀死了,她自然便会跟亲生女儿一样孝顺田太后,田太后对她好,她自然也要对田太后好的。
至于景明长公主,那不过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而已。
死了的人哪里还有什么知觉?她只不过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夏太监没什么耐心的拂开了田循的手,他自来就不怎么喜欢这位承恩公,如今耐着性子,也只不过因为赐死的只有一个田循,田承忠只是被遣回老家而已,如今田循一直哭闹不休,他没什么同情心的嗤笑了一声:“田二姑娘,晚了,太后娘娘得知是你在背后操纵,急怒攻心之下病倒,如今还卧床不起。圣上为此忧心不已,你早该知道,这是要掉脑袋的死罪。”
做了再来后悔有什么用?
若是一直硬骨头到底,反而还惹人高看两眼。
田承忠一声不敢吭,元丰帝的旨意直接是赐死的,可见有多生气,他哪里敢去抚老虎的胡须?若不是元丰帝已经下了旨,他都要自己冲上去狠狠扇田循几个巴掌,问问她到底怎么想得出这么蠢的主意。
第756章 一百五十五出招
承恩公府在京城勋贵中之所以还有姓名,无非是因为沾了太后娘娘的光,人人都知道,田太后在一天,承恩公府就能富贵一天,万万没想到,田太后还在,承恩公府却完了,一时人人都有些震惊。
田循的死讯传到汾阳王妃耳朵里的时候,是淳安郡主从外头急匆匆的冲进房间里,睁大了眼睛看向她:“母妃,你知不知道,田循死了!”
汾阳王妃正跟崔先生商量事情,见淳安郡主冒冒失失的,原本是要动怒的,可听见了淳安郡主的话,又怔住了,一时还疑心自己听错的反问:“你说什么?谁死了?”
田循前阵子还在田太后身边跟进跟出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田太后对田循的宠爱。以汾阳王妃的眼力,哪里会看不出田循是对萧恒有意?她当时还存着心思,打算到时候好好利用田循这个棋子的。
可如今,这棋子都还没走上几步呢,便成了废棋了?
“就是昨儿才出事的,听说是得了急病死了。”淳安郡主快人快语:“可是说出去谁信呢?好好的人儿,平时看着没病没灾的,忽然就说得了急病,怎么可能?”
是啊。
汾阳王妃挑了挑眉,若有所思的出了会儿神,而后才牵了牵唇角冷笑了一声:“太后娘娘自来喜欢这个丫头,抬举她的心思众人都知道,若不是因为这丫头做了得罪太后娘娘的事儿,无论如何圣上也不会动她的,这么说起来,只怕前些时候慈宁宫起火,烧了精明长公主牌位的事儿,跟田循是脱不了关系。”
非是如此,无法解释田太后的态度。
田太后向来偏心娘家人,田承忠那个蠢蛋一无是处,要不是靠着田太后,能稳稳当当的当着国公?现在田太后连他都顾不上了,显然是被触怒的不轻,思来想去,除了精明长公主的事儿能让她这么生气,没有旁的事儿了。
想明白了,汾阳王妃漫不经心的嗤笑:“还以为是个聪明的,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罢了,她自己自寻死路,宫中就算是为了太后娘娘的面子,也得说她是急病,不然还能怎么说?”
淳安郡主愤愤不平:“我看这事儿跟苏邀那个扫把星脱不了关系,她跟田循两个人都是十一公主的伴读,我早便听说了,十一公主不喜欢苏邀,只跟田循亲近,那么掐尖要强的人,怎么受得了被人比的暗淡无光?”
汾阳王妃扫了淳安郡主一眼,再低头看着自己的指甲,许久才淡淡的提醒:“这跟你没什么关系,你管好你自己的事便是帮忙了。这件事不许你插手,你回去吧。”
淳安郡主不甘心的咬唇,她不知道汾阳王妃到底要自己忍到什么时候,忍忍忍,这么忍下去,京城都快没她这号人了。
汾阳王妃其实自己也憋闷的很,等到弹压了淳安郡主把人打发走了,她才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气鼓鼓的忍不住冷笑:“真是奇了怪了,苏邀的八字莫不是真的跟京中的贵女相克不成?克的还不是她自己,专克别人,她怎么这么大能耐?!”
汾阳王妃一直劝自己,苏邀不过就是个玩意儿,现在蹦达无非是因为背靠着苏贺两家,又有萧恒当靠山,如果真的有朝一日自己这边能够成功,扳倒萧恒,苏贺两家加起来也保不住一个苏邀。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到那时,苏邀再牙尖嘴利,再如何工于心计,也只是一个上窜下跳的丑角儿罢了。
可如今,她是真的有些忍不下去了。
京城这些勋贵太太小姐们,一个个的也不知道都是吃什么长大的,从前怼人也没见她们输给过谁,一个比一个的能攀比,可不知道怎么的,这些人遇上苏邀,却个顶个的没用。
崔先生咳嗽了一声:“王妃何必跟一个小角色计较?别说她如今不过是个县主,连郡主的手指头也比不上,便是她以后真的能成太孙妃,那又如何呢?当年的太子妃不比她尊贵吗?说完了,也就完了。”
到现在,谁还能再想得起宋安歌这号人来?
汾阳王妃仿佛真的看到了苏邀的惨状,她心中那口憋着的气总算是放松了些,冷哼了一声到底有些意难平:“这人就跟蚊虫似地,在我耳朵边上闹腾的厉害,虽然是不能撼动我,可到底让人听着心烦。”
“那也简单。”崔先生头也不抬的笑了:“女子大了,总是要出嫁的,哪怕是公主也有出降的一天,何况还只是个县主呢?出嫁了,难道还能出来抛头露面?”
没出阁之前的女孩子还可能被父亲兄长带去逛逛街,去温泉别庄住上一阵,或是有当伴读的机会,可成了亲的女子,那生活可就是千篇一律了,刚成亲,家里的中馈轮不到你管,外出的迎来送往也用不着你,便是出门交际,那都得长辈网开一面带上你,你才能有机会出门。
等到成了亲,还得忙着生儿子,生了孩子,没个一年半载,根本连门都迈不出一步。
管你如何奇女子,嫁人生子以后,一样泯然众人。
崔先生不明白这些贵女为何非得跟苏邀较劲,毕竟她能蹦达的时间也没多久。
汾阳王妃却立即便从崔先生的话中得到了启发,心中有了主意,摇摇头对崔先生道:“算了,先不说这个,我三哥回来了么?”
之前崔三爷让汾阳王妃帮忙联系白先生,如今人联系上了,只是白先生本身便是行踪不定的,崔三爷出了门还没回来,若是错过这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人家。
崔先生摇了摇头:“已经让人去问了,三爷还没动静。”
汾阳王妃皱了皱眉叹声气,她知道崔三爷因为崔远道的背叛十分愤怒,并且动了杀心,可是崔远道毕竟声名远播,要对他下手,在京城是无论如何也不要想的,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事儿。
第757章 一百五十六点破
她担心崔三爷会急功近利,反而惹出祸端来。
好在也就是她说完这话没多久,两天的功夫,崔三爷便终于回来了。
汾阳王妃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忍不住嗔怪的瞪了哥哥一眼:“你可真是,去了哪儿也不知会一声,我都急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崔三爷忍不住失笑:“怎么说的我好似出去瞎混了似地?别急啊,我是去做正事儿了。”
不等汾阳王妃盘问,崔三爷坐下来,也没避讳崔先生的意思,言简意赅的总结:“我是去找老四媳妇儿了。”
汾阳王妃握着茶杯的动作便停了,侧头看向崔三爷狐疑的问:“你去找她做什么?”
崔家老四是在这一辈中排行第四,早早就中了举人,只是后来一直没有再去考了-----因为他身体不大好,又聪明过人,族里便让他管了煤炭生意,崔四爷也没有让人失望,把各方关系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后来他更是开始挖了铁矿,借着家里做海运生意的便宜,高价卖出海去,自此让崔家迅速壮大,更是成了当地首富。
只是崔家老四生意上是奇才,但是家里的事儿却实在是一塌糊涂,跟媳妇儿几乎跟仇人一般,两人三天两头的闹腾,最后崔四太太干脆借着侍疾的借口回了京城娘家,如今也已经有大半年多了。
当年崔四太太才回京城的时候,汾阳王妃看在她是崔远道的儿媳的份上,还特地请了崔四太太过府来做客的。
听见说是崔三爷去找了人家,她不由觉得奇怪,毕竟崔四太太跟崔四爷不和是族里人所共知的事儿,去找她有什么用?
崔三爷却狡黠又阴鸷的露出个笑容:“要我说,你到底还是女流之辈,就是狠不下心,不会动脑子。老四媳妇儿既然跟老四不和,那怎么就不能是我们的朋友了?”
汾阳王妃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她不过是个翰林之女……能起什么作用?”
不过是个清貴翰林人家的女儿,虽然说大周的内阁几乎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可是翰林院出来的人多了,最终登顶的终究是少数,多数人还是碌碌无为过完这一辈子的,至少崔四太太的娘家父亲就是后一种。
“当然有用啊!”崔三爷呵了一声:“我已经跟她谈好了,你就等着看热闹吧,老头子想甩掉我们攀高枝,萧恒自然是巴不得,可是老子非得把这事儿给搅合黄了不可。”
想跟着萧恒,门都没有。
汾阳王妃半信半疑的望着他,见他一脸笃定,也不好再穷追不舍的问,只好说起了这边的正事儿:“白先生回了消息,说是今晚可以在聚海庄一聚。”
崔三爷哦了一声,顿时来了兴致:“好啊!我还当他是见不着的了,既如此,那我先去准备准备,待会儿好见客。”
汾阳王妃点了点头,见崔三爷起身走了,便转头看着崔先生有些忧虑:“三哥做事自来就是把事情做绝的性子,我担心他会闹出大乱子。”
“王妃倒也不必过于忧心。”崔先生实话实说:“依我看,三爷虽然性子是急躁了些,但是却不是没成算的人,凡事他都算计的很清楚,因此王妃倒是不必为了他惹出事端而担心。”
汾阳王妃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转眼到了晚间,汾阳王妃是寡妇,其实原本出门诸多忌讳,可她地位有些特殊,加上出门的时候并不摆仪仗,而是装作家中的管家媳妇儿从侧门出的门,因此并不显眼,很快便跟崔三爷先后到了聚海庄。
白先生早已经到了,见了他们倒也客气,站起身拱了拱手,先给汾阳王妃请了安,而后便看向崔三爷打了个招呼:“久仰大名,如今终于得见,真是荣幸之至。”
“先生折煞我了。”崔三爷一来便笑眯眯的:“说起来,先生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谁不知海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白七爷呢,您说是不是?”
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白七爷是海盗中的头子,威名最盛的时候,连官府都对他谈之色变。
汾阳王妃吃了一惊,忍不住跟崔先生对视一眼,两人都面露震惊。
他们知道白先生的身份不简单,也知道白先生跟东南那边关系紧密,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白先生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七爷。
那可是白七爷啊!传言他在海外自己占了几座岛屿,专门带着一群投靠他的海盗四处打劫出海的船只,后来朝廷禁海,他就干脆带着他的那些人给东瀛人当了前锋,四处领着东瀛人骚扰沿海。
至今广东那一片都还提起白七爷就忍不住咬牙切齿-----他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最丧心病狂的事就是他曾经亲手当着一个母亲的面摔死了她的孩子,好逼得那个母亲对东瀛人献媚。
饶是汾阳王妃,知道白七爷的真实身份,也是浮现起了极大的厌恶的。
白七爷却神色如常,仿佛崔三爷说的他的身份的秘密不过是小事而已,还有心情喝了一口茶微笑着品了品:“嗯,这明前龙井当真不错,快尝尝,颇有些意趣。”
崔三爷也笑,举起杯子来喝了一口,缓缓摇了摇头:“的确是有些意思,七爷您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您都说好的东西,自然就是好了。”
白七爷将手里的茶放下,认真盯着崔三爷看了一眼:“崔家三爷的消息真是灵通,不知道三爷如今知道了我的身份,是想怎么样呢?”
“看您这话说的。”崔三爷满脸笑意的帮他添了茶,面色也不改的看着他说:“我既然能出现在这里,自然说明了我的诚意。如今朝中没了许阁老,您再能耐,东南那边再能耐,想必也是满头包吧?我能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共谋大事的意思。”
要跟人合作,也得有足够的筹码。
崔三爷自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第758章 一百五十七出谋
屋子里灯火辉煌,隔着重重院落,都能听见外面隐约传来的丝竹声和嬉笑声,白先生面色冷漠的望着他,气氛一时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直到不知道过了多久,白先生才忽然轻笑了一声,打破了令人难堪尴尬的沉默。
他一笑出来,崔先生和汾阳王妃对视一眼,紧绷的身体这才悄然放松。
汾阳王妃总算是知道这阵子崔三爷消失是去做什么了,合着原来是得了一个这样要紧的消息。
白七爷,原来是白七爷……她收回目光,听见崔三爷也跟着笑了一声:“七爷放心,您是爽快人,您的名声沿海一带谁不知道?我自然不会自掘坟墓,您说是不是?我只是有一事想要求一求七爷,不知道七爷能不能帮?”
身份被人知道了,白七爷也就懒得再装门客,悠然靠在椅背上啧了一声:“看三爷说的,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拒绝不成?三爷就直说吧,到底是要我做什么?”
“也不难。”崔三爷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一脸的笑意早已被冷厉取代:“白七爷想必自己也想干这事儿了,您原本在京城呆的好好的,如今却得东躲西藏,不都是拜苏家所赐吗?我不信七爷能忍得下这口气。”
汾阳王妃精神一振,没想到崔三爷忽然说起了苏家的事。
白七爷也觉得有些出乎意料,而后他才冷淡的摇了摇头:“崔三爷是聪明人,是聪明人便该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你若是想快意恩仇,何必来找我?找几个混子,自己去杀了苏家那些人,有什么难的?逞一时之勇有什么用?”
汾阳王妃回过神来,急忙去拉崔三爷:“三哥,先生说的有道理。”
“我不是那个意思。”崔三爷站了起来:“七爷,过不久,圣驾便要去避暑山庄避暑了。”
每年到了夏季,元丰帝都会率领后宫和一部分朝臣去避暑行宫避暑,等到秋季再回京城来。
白先生挑了挑眉,正不知道他怎么说起这个,就听见崔三爷说:“圣上总得在去避暑山庄之前,先让这些人出发去云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