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369节
作者:
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7 字数:5666
管事和长史人都已经吓傻了,呆杵在原地不敢动弹,还是崔先生先反应过来,奔上去不顾一切的喊汾阳王妃:“王妃,您可不能现在倒下,王妃!”
汾阳王妃已经听不清崔先生在说什么,只看到崔先生的嘴唇不停在动,她的头此时更晕,晕的简直无法思考,好一会儿,她才听见崔先生说了一句孩子。
孩子。
是啊,还有淳安的两个孩子,还有她的儿子和孙子,她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若是她就这么倒下去了,那……这些孩子们的一辈子也就废了。
不,还不止于此,还有崔家,若是白七爷的事真的牵连开来,崔家族中所做的事哪里能遮掩住?到时候崔家非得灭族不可。
想到元丰帝对于前朝余孽的憎恨,汾阳王妃挣扎着爬了起来,双手紧紧的攥住了崔先生的胳膊:“快想法子!快想法子!”
第844章 四十三推手
汾阳王府闹的怎样厉害苏邀丝毫不关心,她此时正在高翰林家中做客,高夫人见了她高兴的了不得:“早听说长宁县主温柔和气,如今一见果然是让人喜欢,以后可要常来呀,我们家这几个没一个令人省心的,若是能跟着你学些眉眼高低,我便是死也放心了。”
她这话说的有些没边了,高大人在边上轻轻咳嗽了一声:“好了好了,人家是崔大儒请来的客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高夫人顿时有些不满:“虽然是崔大儒请来的,未必我以后就不能请了?我们女人家说话,你多什么话?”
高大人顿时哭笑不得,只好跟苏邀笑着道:“真是对不住了县主,她妇道人家啰嗦,你别同她一般计较。”
苏邀便忍不住笑。
她来了京城之后,见惯的要么是跟汾阳王妃明昌公主那样高高在上、不拿正眼看人的贵妇人,要么就是端庄冷淡的诸如平国公夫人那样的,像是高夫人这样亲和而且爱说话的,的确还是头一个。
她觉得新奇又亲近,便忙摇摇头:“夫人喜欢我,我也喜欢夫人。”
高夫人顿时笑的更加高兴了:“可不是,我可是真心实意的喜欢县主,以后要常来做客,我给你做我的拿手菜吃。”
高大人也忍不住笑了:“既如此,今天便请留下来用顿便饭吧,我先带你过去见崔大儒。”
高夫人笑眯眯的冲苏邀眨眨眼:“好孩子,你去忙你的,待会儿再来说话。”
等到高大人带着苏邀出去,高大小姐高敏便忍不住奇怪:“母亲从前也不认识这位长宁县主,怎么这么喜欢她?”
而且喜欢的未免有些过头了。
高夫人回头见她眼睛亮亮的,招手把她叫到跟前摸了摸她的头颇有些语重心长:“傻孩子,要看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未必非得从前认识不可。这么跟你说罢,我一早便十分喜欢她,她从商户人家回来,吃了不少苦头,可我从不曾见她怨天尤人,且她对苏老太太和贺太太孝顺体贴,对伯爷和伯爷夫人亲近,对余下的弟妹们温和,连她的养父母家里,她也不曾避讳疏远,跟她们相处和睦,这样的女孩子,怎么不令人喜欢呢?”
高敏更加诧异了:“这些事,母亲你怎么直到的这么清楚?”
“因为上次这位县主在正阳大街上救人的时候,我也正在那里呀!”高夫人笑一笑:“当时那疯马撞了不少人了,人人都避之惟恐不及,唯有她冲出去试图拦住那匹马,几次都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相交吗?便是你,以后也要多跟她亲近,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高敏若有所思的点头。
另一边崔远道跟苏邀分了宾主坐下,他一面拾掇自己的书,一面冲苏邀点头:“县主真是比我想象的还要运筹帷幄,你是不是早就开始布局了?”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苏邀抬眼,见崔远道正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便笑了笑:“不知道崔大儒所说的早,是早到何时?”
“去杀陈夫人灭口的那两个人……”崔远道也并没有遮掩,径直问:“是你安排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苏邀的心机当真深得可怕。
提前找到那两个人,让他们去杀陈夫人灭口,又在千钧一发之际把陈夫人救下来,一来让官府震怒,觉得权威被挑衅,二来又让陈夫人对于那些人的恨意更深,让这件事进一步发酵。
苏邀直截了当的摇头,她没有遮遮掩掩把事情复杂化的爱好,便干脆的点明:“我不会也不屑于这样做,我之所以会提点张推官及时赶到,只是因为我已经让阮小九提前盯住了狗场的人,正好发现狗场的人动静不对,又觉得刚好发生的漳州海盗入侵一事太过蹊跷巧合,所以多想了一下而已。”
她的目光坦坦荡荡,并没有任何躲避闪烁,崔大儒望了她一会儿,垂下眼嗯了一声,才又说:“这件事牵连甚广,崔家……”“崔大儒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崔家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苏邀毫不讳言,紧紧盯着崔大儒,直言不讳的挑明了利害:“崔大儒,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眼下可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我不知道崔家到底做了什么,但是这其实也不难想象----看看汾阳王妃一直跟聚海庄过从甚密,而聚海庄的幕后操纵人是白七爷就知道了。海外的事,沾上了掉脑袋都是轻的,我不信这其中崔家毫无参与。”
崔远道闭了闭眼睛。
而后他叹了口气:“是我执着了,县主说的是,这次的事说到底,是他们贪心太过,与人无尤。”
苏邀哼了一声,到了这个地步,她也不怕把话说得太伤人:“不只是贪心太过,据我所知,聚海庄和狗场所害的人命便不下数十,这些人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再说,陈夫人进京之时您也在场,您心里是清楚的,陈夫人的女儿到底是去了哪里。聚海庄可以做把贵女送给海寇的勾当,崔家呢?崔大儒或许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您儿子们不会不知道,您自己也心知肚明,崔家所做的事只怕也不少,他们既然敢做,那就到了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崔家的任何一个人,还有汾阳王妃和白七爷,都半点不冤枉不可惜。
人总要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的。
崔大儒无话可说,好半响才长出了一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苏姑娘说的是,走到这一步,崔家是自作自受,与人无尤,是我着相了。”
苏邀静默一瞬,才轻声摇头:“先生,您是聪明人,聪明人总是懂的很多道理,我希望您能明白,走到今天这一步,正如您所说,是崔家自己的选择,何况,如今这一切已经摊开到了明面上,到底结果如何,已经不是我能掌控的了。”
第845章 四十四君臣
苏邀留在高家用了午饭,等到回程的时候,高夫人还专程拉住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后常来,我们家这个不成器的,虽然说不算聪慧伶俐,但是却也温厚老实,可做个伴。”
苏邀答应了,转身上了马车径直回家。
苏老太太早已经等着她了,见她回来,忙问:“崔大儒不会是觉得你牵连上汾阳王妃觉得是你的错吧?”
汾阳王府被围的事儿瞒不住人,最近这几天闹的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苏老太太却知道,崔家一早就已经显露出了对苏家的企图和恶意,尤其是在出了淳安郡主的事情之后,苏老太太便更是对汾阳王妃深恶痛绝,这次汾阳王府被查出来跟聚海庄的事情有关,苏老太太便更是明白这些年,汾阳王府也是在暗处窥伺的毒蛇之一。
她问明白了苏邀汾阳王妃跟这件事有关之后,除了希望汾阳王妃和崔家快些覆灭之外,就怕崔远道那边的态度会有反复。
虽然崔家之前已经把崔远道逼出了崔家一族,但是到底世人都重视所谓的落叶归根,崔远道这种读书人,说不得就想不开的。
苏邀也知道她的紧张,快走了几步握住她的手在她身边坐下轻松的摇头:“没有没有,祖母放心吧,崔大儒自己也知道,这件事的确是我在背后揭发推动,可是若是崔家和汾阳王妃无关,我也不能凭空栽赃,他不至于如此不明事理。”
“那就好。”苏老太太心绪稍平,眼眶红红的摸了摸苏邀的头发:“幺幺,这些人……也不成了个人了。我实话告诉你,从你大伯死了到现在,我也大约是摸到了些脉搏。说到底,他们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所以嫌弃太子碍眼,嫌弃支持太子的人碍眼……”苏大老爷和贺大老爷当年的死,跟如今的一切多么相像?
简直就像是一个轮回。
苏老太太从这些事情上头看出了很多影子,她反握住苏邀的手,有些颤抖的问:“幺幺,他们把陈姑娘送给了沈海……他们跟海上有联系,那……那当年你外祖父的死……”还有太子的死……他们是被倭寇所杀。
倭寇从威海上岸,准确的找到了当时奉诏进京的太子,然后对太子赶尽杀绝,这一切当真都只是巧合吗?
苏老太太只要想到,就觉得心脏钝痛。
苏邀摇摇头,这些事情太久远了,她想了想才轻声说:“这些事,朝廷会查的。”
元丰帝想要的那个机会已经来了,他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一定会一查到底,而杨老太爷那边也已经被宋澈说动,杨博的态度也不会再暧昧不明,这件事不会跟从前那样草草结束,一定会有一个交代。
苏老太太每一天都在翘首等着结果。
汾阳王妃同样每一天都在煎熬,但是跟苏老太太不同的是,她不是在期待这个案子快些结束出结果,她煎熬的是,刑部到底已经审到哪一步了,白七爷那边又到底透露了多少。
她焦灼不安,夜不能寐,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纵然锦衣卫并没有对她不恭敬或是严刑逼供,但是她自己首先要撑不住了。
崔先生陪着她被困在王府,见状还是轻声安慰她:“王妃,您别太着急,事情未必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说不定……”可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安慰实在太过于苍白无力了。
汾阳王妃侧头看他一眼,咬牙切齿的扑在桌上把所有东西都扫落在地上,狼狈的坐在地上盯着狼藉的书房发怔:“白七爷不是很能耐吗?那边不是很能耐吗?!他们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他们到底是怎么落到这一步的?!”
白七爷此时正在锦衣卫的刑房里。
高平在抓到白七爷并证实了白七爷的身份之后,便立即上报了内阁和元丰帝,元丰帝当即便下令让人将白七爷交给了锦衣卫。
这个流窜在海外多年的大海盗头子,竟然躲在京城多年,还开了一家酒楼,并且能收买徐凤青这等大臣,实在是让元丰帝震怒非常,他亲自召见陈东,让陈东不计后果,问出白七爷幕后主使到底是谁。
到了这个时候,元丰帝便深恨萧恒不在了。
以至于宋澈进宫的时候,他还要专门提上一句:“若是阿恒在,他应当会对这个案子感兴趣的。”
宋澈抬头看他,便见元丰帝也正看着自己。
两人对视了一阵,元丰帝喊了一声舅舅,而后问他:“你这些年其实也一直因为太子妃的死,而耿耿于怀吧?”
太子妃宋安歌,是京城一等一的贵女,如一颗被细心擦拭放到人前的明珠,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她是宋澈的掌上明珠,是宋翔宇的妹妹。
宋澈沉吟半响,很痛快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头,几乎就是直接承认他知道宋恒的身世,并且一直细心隐藏了这十几年。
也证实了之前找的那个所谓的宋翔宇的外室的私生子的借口是假的。
宋澈退后一步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朝着元丰帝磕了个头:“圣上,臣罪犯欺君,罪该万死!”
元丰帝定定的看他半响,却并没有勃然大怒,他只是缓缓叹息了一声,而后才让宋澈起来:“朕一早就知道了,舅舅你这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对一个外室子那样宠爱,冒着家宅不宁的风险也要留着阿恒,再者,您若真是想让宋大夫人服气,多的是法子。可您跟翔宇却让宋大夫人闹的几乎满城皆知她厌恶阿恒是个外室子……”到了这个地步,倒也无所谓这些细节了,宋澈一口都承认下来:“她越是闹,他们夫妻越是不和,别人才不会怀疑阿恒的身世,阿恒才能有这十几年的时间安稳长大,圣上,我们也是没办法……”他们毕竟不是元丰帝肚子里的蛔虫,不能估计元丰帝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到底是什么反应,既然如此,就只能尽量的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再说出宋恒的身世。
第846章 四十五监审
宋澈的年纪已经不年轻了,看着他两鬓的斑白,元丰帝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元丰帝才问:“那…阿恒其实也都知道的吧”宋澈一时难以回答,他思量半响,看着元丰帝道:“圣上,阿恒很敬重您,对您的亲近也不是作假。”
元丰帝轻笑了一声。
这些话如今再说已经没有意义。
他摆了摆手,不再纠结这个话题,只是对宋澈说:“舅舅,这个案子,你想不想去审?”
宋澈便皱起眉头有些惊疑,不明白元丰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去审?他既不是刑部的官儿也不是都察院更不是大理寺,三法司才有审案的职能,他不过是个武将而已。
可是元丰帝问这话总不能真是心血来潮,他目光亮了亮,忽然明白过来:“您是说……”“舅舅去做监审吧。”元丰帝阖上卷宗,转头看着宋澈:“我知道,这桩案子对你和对宋家来说都意义非凡,其实对于朕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当年的那些倭寇乔装成山匪杀了太子,说是老四做的,但是其实老四也只是别人的刀罢了,后来又查到齐云熙,可齐云熙……也只是别人的马前卒,现在查到白七爷了,朕也想要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这棋局,舅舅,朕信得过你,朕等着你给朕一个答案。”
宋澈到南镇抚司的时候,陈东正从白七爷的刑房里出来,见了宋澈忙行礼。
宋澈摇了摇头,并不废话,直截了当的让同来的夏公公宣了圣上口谕,便径直让陈东带路,他径直去了关押白七爷的刑房。
白七爷已经遍体鳞伤。
陈东是被萧恒带出来的,自然不可能对白七爷这样的人心慈手软,白七爷既然什么都不肯说,他自然便用了刑,宋澈到的时候,白七爷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了。
宋澈眉头也没皱一下,伸手拿了这些天陈东审白七爷的卷宗,看完了之后便扔在一边轻哼了一声:“是个硬茬儿啊。”
陈东立即在边上嗯了一声:“是啊,肉都被刮掉一层了,嘴巴却还是硬的很,什么都不肯说。”
“拿盆水来。”宋澈吩咐了一句,等到锦衣卫把水端上来,便示意人把白七爷泼醒,而后便笑着冲已经悠悠转醒的白七爷打了声招呼:“七爷好啊。”
见白七爷似乎有些茫然,宋澈便稍稍提醒了他一句:“白七爷在京城这么多年,难不成不认识我?”
白七爷瞳孔猛地一缩,这回是真的认出来了。
也正因为认了出来,白七爷终于有些惊慌。
怎么会是宋澈过来了?!
他这些天一直被关押着不见天日,锦衣卫守他跟守什么似地,连蚊子都生怕会飞进来,他就算是铁打的人,也免不了有些经受不住,何况他到底已经不是当年纵横四海的那个白七爷,而是养尊处优了好些年。
此时见了宋恒,他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