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433节
作者: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8      字数:4684
  她会如何想?
  脑子里乱糟糟的,一时有清源道长的取笑:“我看苏邀那个小丫头很不错,跟你真是天生一对,你可得好好珍惜机会啊。”
  一会儿又是苏嵘正色的告诫。
  院门吱呀一声忽然响了,萧恒眉心动了动,忽然惊醒。
  三九陪着萧恒站了半天,脚都已经开始发麻了,但是见萧恒那样子,又不敢打扰他,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听见声响,忙喊了一声殿下。
  萧恒却忽然转身就走。
  三九剩下的半截话顿时就卡在了嗓子眼里,茫然看着萧恒跑了。
  不只是三九茫然,刚出来的燕草也奇怪的很,见了三九在这里,便挑眉问:“三九大哥怎么在这里?殿下呢?”
  殿下?
  三九挠了挠头:“殿下刚刚也在这里,不过现在走了。”
  他满头雾水的追着萧恒走了,燕草站在原地半响,百思不得其解的回去,正好还跟苏邀提起来:“刚才出去送东西,还看见三九在外面呢,在咱们院子外头站着,站了半天了,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原本是殿下也在那里的,后来殿下走了。”
  苏邀正在写字,闻言手里的动作顿了顿,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觉得有些心神不宁,便又再问了一遍:“殿下也在外面?是有事吗?”
  萧恒来她这里,难道是有什么要紧事?
  不过若是有事的话,怎么不进来敲门?
  她想不通,又担心有事,便放下了笔出来,门外竹影摇动,已经没人了,她却还是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回房。
  院门吱呀一声重新关上,杨三小姐怨恨的目光盯着那扇院门,手几乎已经要把帕子给撕破。
  她睡不着出来走走,却正好听见苏邀差点被杀了,心里很是畅快,原本是打算过来看看苏邀的热闹的,但是没想到却看到了萧恒来了,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她躲起来,想要看着萧恒到底是来找苏邀做什么的,结果等了半天,萧恒竟然只是在苏邀的院门外傻站。
  并且一站就是这么久!
  若是一个人无心,怎么可能会在女孩子的住处徘徊这样久?!
  他分明是,喜欢苏邀的。
  虽然早已知道,但是真的看见他为苏邀黯然神伤的那样子,杨三小姐嫉妒的要疯了。
  第998章 一百九十七计谋
  一直等到回了房,杨三小姐的面容大约都还是扭曲的,因为一路上杨家的下人都战战兢兢的退避三舍,唯恐被现在不高兴的三小姐给迁怒。
  其实杨三小姐在家中一贯是清高的,在云南也是,因为清高,便不大去找下人的麻烦,因为在她眼里连找下人的麻烦都是对身份的亵渎,在自降身价。但是下人们哪里知道上头贵人什么时候就要计较呢?因此,离得远些总是没错的。
  下人们可以避开,杨夫人却一下子就看出了女儿的不对,她狐疑的皱起眉来,招呼女儿在自己身边坐下,给她盛了碗汤递过去,见女儿虽然接了,但是看着却是神思不属的模样,便挑了挑眉。
  底下的人都很有眼色的退下去了,杨夫人便咳嗽了一阵沉声问:“这可是怎么了?你到哪儿去了,这样神不守舍的?”
  杨三小姐砰的一声将碗放在了桌上。
  杨夫人淡淡的看着她,不发一言,等着女儿开口。
  被母亲的目光看的脸上发烫,杨三小姐终于有些忍不住,哽咽着开了口:“娘尽骗人,说什么殿下来了咱们昆明,便是为了安抚官民,也要对父亲他们这些大员几分脸面,尤其外祖家还是蜀中的名臣,殿下一定会对我另眼相待的……”杨夫人眉头紧紧地皱着,耐着性子听下去。
  “可殿下眼里哪里看得见父亲?便是廖大人,殿下也是软硬兼施,根本不给什么脸面的。”提起上次受辱之事,杨三小姐还是余恨难消,尤其晚上见了萧恒在苏邀门外盘旋良久的场景,更是极大的刺激了她,她忍不住低声啜泣:“娘总说,我是最好的,前程不在这小小的昆明,也不让外祖母给我找……找人家,但是,殿下根本看不上我!”
  说到这个,杨三小姐就不是低声啜泣了,她忍不住的哭出了声。
  简直是太委屈了。
  她自小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
  杨夫人自来对女儿都是独一份的好,连大声呵斥都是少有的,但是此时,见女儿哭成这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她却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的摔给女儿一块手帕,怒道:“没出息的东西!来来回回,只知道说什么喜欢不喜欢!我都说了,必定让你如愿的,你怎的还如此沉不住气?!”
  杨三小姐哭的眼睛和鼻子都是红红的,对母亲这个话十分不信服:“您说的简单,殿下难道是能听咱们的话的人?咱们凭什么呢?”
  她虽然想着要做皇长孙妃,却还没那么傻,也是知道自家身份地位的。
  如果是萧恒自己看中那还好,萧恒不喜欢,难道他们还能强逼着?
  杨夫人最恨哭哭啼啼的人,她在蜀中长大,前半辈子掉的眼泪都是有次数的,偏偏生了个这样爱哭的女儿,叹口气,杨夫人摇头看着女儿:“你也是个大孩子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殿下喜不喜欢的,依照你说,殿下喜欢的是苏县主,不是吗?”
  是啊,能在人家门口一站大半天的,这不是喜欢是什么?尤其萧恒那样的身份地位。
  他对苏邀的心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
  想到这里,杨三小姐更加难过了,咬了咬牙抱怨:“那个苏邀有什么好?”
  凶巴巴的,半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如果不是梳着女孩子的发髻穿着女孩子的衣裳,她行事作风就跟个男人没什么分别。
  这种人,竟然也有人会喜欢。
  饶是杨三小姐喜欢萧恒,也得想一想,萧恒的眼睛是不是都不大好。
  杨夫人不再对此事发表意见,叹一口气,摇头对女儿道:“我自有主张,你别管了便是,先去好好睡一觉吧,看看你自己那副样子,别到时候折腾的灰头土脸的。”
  母亲都这样说,杨三小姐向来很听母亲的话,便也没有再哭闹,转身回去了。
  杨夫人忍不住放下碗筷,她其实也没心情再吃了,揉揉自己的眉心冷哼了一声:“教了这么久,还是沉不住气。”
  杨嬷嬷进来了,听见这话便笑着劝:“夫人不必着急,姑娘到底还年轻,年纪小呢。”
  苏邀的年纪更小,但是看看人家的行事。杨夫人面上不说,心里却还是有些遗憾的,若是苏邀是自己的女儿,那么都不必这么费尽心思去筹谋。
  她摇了摇头,问杨嬷嬷:“打听了没有?”
  她说的是苏邀昨晚的事情。
  杨嬷嬷立即便回话:“回您的话,已经打听清楚了。昨晚苏县主审白七爷,说是用白七爷钓大鱼还是如何,还当真钓上来了,两个将军,都是魏德胜以前的人,不过苏县主自己也险些受伤,是纪家的大少爷纪云亭扑过去为县主挡了下来,县主没事,他却身受重伤。”
  说起这件事,杨夫人脸上才有了一点儿笑意。
  她早就看出来了,从来纪家吃饭开始,她便看得出纪家对于苏邀的心思,纪家商贾人家,商贾人家,最是追名逐利的,若是能娶个县主,对于他们来说,可真是撞大运了。
  所以,他们绝不会跟普通官宦人家那样嫌弃苏邀抛头露面。
  现在看纪云亭还如此舍身,更加看得出纪家对于苏邀的趋之若鹜了。
  好事啊。
  杨夫人微笑不语,含笑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懒懒的吩咐:“去给纪太太下个帖子,就说,我有事想跟她商量。”
  杨嬷嬷忙应了一声是,让人进来收拾了饭菜,自己转身出去帮杨夫人办事了。
  屋子里重新安静下来,屋外有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地面,杨夫人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芭蕉树出神片刻,而后冷冷的牵了牵嘴角。
  她女儿,值得最好的前程,苏邀是跟他们无仇无怨,但是,挡了别人的路,就已经是最大的仇怨了。
  她伸手抽去木板,窗户啪嗒一声关上,将阳光隔绝在外,没过一会儿,杨夫人听见外头有动静,便挑眉看向丫头,丫头已经急忙出去看情况了,然后便飞快的回来禀报:“夫人,老爷回来了。”
  第999章 一百九十八口风
  见丈夫这个时候回来,杨夫人还有些吃惊:“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不是说你得帮着大人理事吗?”
  廖大人一早就派人过来把杨参议请过去了,说是有事吩咐,这才过去没一会儿,怎么又回来了?
  杨参议摆摆手,面上的表情倒是还是正常的:“是有事,我回来一趟,叮嘱你别忘了送些东西过去给纪家大公子,人家如今立了功呢。廖夫人也是送了赏赐去的,既如此,我们不好装不知道的。”
  “这还用你说?”杨夫人高深莫测的笑笑:“我早打算好了,帖子都已经给纪太太送过去了。”
  夫人办事,杨参议倒是放心的,便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嗯了一句:“你心中有数就行,那我便去当差了。还有青鱼那里,你得空了多看着些她,别让她往苏县主那里乱蹿。”
  苏邀着实是个狠角色,这人是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的,杨参议是担心女儿安危。
  提起苏邀,杨夫人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放心吧,我都知道。”
  等到杨参议走了,杨嬷嬷回来,杨夫人挑了挑眉:“怎么样?”
  “纪太太说,她如今正有空,您什么时候方便过去都行。”杨嬷嬷笑着回话:“我看纪太太气定神闲的,看来纪大少爷伤的也不重。”
  杨夫人讽刺的笑了笑:“重不重的,咱们该过去探视还是要过去探视,这毕竟是咱们的心意,嬷嬷去准备准备吧,咱们本来就是住在人家家里,送的东西心意到了就是,倒也不必局限药材。”
  纪家自家就有昆明最大的药房,难道还缺这些不成?
  杨嬷嬷答应了。
  过不多久,杨夫人便换了一套衣裳,领着东西过去纪太太那里。
  纪太太其实自己都是有些纳闷的,不知道杨夫人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客气,从前他们家就算是逢年过节去杨家送礼,那也得先等着,等到人家有空了才见你,这也没什么,商人虽然银子多,但是地位却低,自从纪家丢了在大理的爵位官职,便一直经商。
  这也是为什么纪老爷子这一次如此紧迫的想要讨好萧恒的缘故。
  纪老爷子是一直想要家族恢复从前的荣光的。
  杨夫人以前眼高于顶,这一次过来,纪太太思来想去,觉得大约还是跟云亭的事有关。
  但是,杨夫人和杨三小姐跟苏邀闹的不愉快的事,她隐约也听到了,按理来说,他们是不大会理会纪家才是。
  虽然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但是纪太太素来知道分寸进退,见了杨夫人,忙起身相迎:“劳动参议夫人过来,真是不敢当,您有什么吩咐,使人过来告诉一声,我们本该上门去的。”
  杨夫人这回十分平易近人:“纪太太这是说的哪里话,这么多人住在您家里呢,上上下下不知有多少要打理的地方,再说,我是过来问一问大少爷的伤势的,若还要你过我那儿去,那成什么了?”
  果然是来问纪云亭伤势的,纪太太心里就有几分数了,迎着杨夫人进去,让侍女上了茶,就笑着道:“不是什么严重的伤,如今申大夫他们都已经看过了,都说没事,为了这么点小事惊动您,真是让我们心里不安了。”
  杨夫人笑一声:“这可怎么了?大少爷真是有勇有谋,连我听着都觉得害怕,他却能挺身而出去救人,这份胆气和魄力,真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您生了个好儿子啊!”
  将纪大少爷一顿猛夸,杨夫人又轻声说:“听说大少爷是为了救县主才受的伤,啧啧……这可真是有缘分。”
  杨夫人这么说,纪太太自觉是个很会揣度人心意的人了,也不知道杨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来意。
  难道是纯粹过来探听探听八卦的?
  可杨夫人到底是正三品参议的夫人了,哪里至于如此无聊?
  纪太太摸不清楚她的意思,便含糊的敷衍:“什么缘分不缘分的?毕竟是碰见了,一个男人,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县主受伤不成?也不是什么大事。”
  施恩莫望报,纪太太很明白这个道理。
  若是老把恩情挂在嘴边,不会有什么好处,人家真感激,年深日久的,也要觉得你们是挟恩图报了。
  杨夫人笑而不语,过了片刻轻轻放了茶盏挑眉:“依我看,其实大少爷真是人中龙凤,便是配县主,也堪匹配的。”
  没想到杨夫人竟然这么说,纪太太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反应。
  他们地位到底更低,哪怕杨夫人说的话有些不合时宜,在纪太太的身份,实在没法儿拉下脸来生气,便笑着打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