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珠华 第527节
作者:
秦兮 更新:2025-09-10 11:28 字数:5888
人逢喜事精神爽,永宁长公主仿佛陡然是年轻了几岁,带着咸宁县主进宫谢恩的时候,都止不住面上的笑意。
元丰帝如今一样是高兴的时候,因此见到永宁长公主这么高兴,还忍不住笑着打趣了一句:“可见这封赏还算是合乎皇姐的心意。”
永宁长公主再次谢过:“还要多谢圣上隆恩,臣等惶恐。”
“这有什么好惶恐的?姐夫凭本事挣来的,他该得的罢了。”元丰帝不以为意,夸赞了唐源和唐青枫父子几句,目光又落在了咸宁县主身上,笑了一声便问:“说起来,咸宁是否还未婚配?”
永宁长公主不知道他怎么忽然想起问这个,但是还是笑着道:“正是来求您恩典的,我给她看了一户人家,想要求圣上赐婚,如此一来,也算是我对得住这孩子的娘亲了。”
如今元丰帝用唐源用的顺手,对从来不惹事谨小慎微的永宁长公主也是十分满意,她既然这么说了,元丰帝当然不会有反对的理,还饶有兴致的问:“定下了?定的是谁家啊?咸宁如此温柔懂事,谁家有这样的福气?”
永宁长公主见咸宁县主不好意思的低头,便笑着回道:“是杨大人的次孙。”
杨大人?
元丰帝略微思忖便反应过来:“你是说杨首辅家的次孙?”
永宁长公主急忙摇头:“不不不,是太常寺的杨大人家的次孙。”
太常寺的杨大人元丰帝自然也有印象,毕竟也是正四品高官了。
他嗯了一声,笑着道:“怎么跟他们家结亲了?”
永宁长公主有些不好意思:“这……太常寺不是负责给驸马颁布赏赐么,驸马跟杨大人的长子原来早就相识,当年在贵州的时候便见过,如今知道杨大老爷的次子竟然也去了云南平乱,并且已经积功至了千户,便起了定亲的心思。两家已经相看过了,家世什么的倒是还在其次,难得的是孩子确实不错,家境好,却不纨绔反而沉稳干练,小小年纪也不怕苦不怕累,如今他是随军护送了殿下回来的,以后是还要看武选司看看调去哪里,不过就这样也好了,有本事的人,去哪里都是会出头的。“元丰帝十分赞同永宁长公主这番话。
而且永宁长公主说的这番话也的确是有理有据,又十分真诚。
他大手一挥给准了,并且还让田太后和庞贵妃都给咸宁县主赐下了压箱的礼物。
这便又更加是给咸宁县主脸面了,永宁长公主急忙又再道谢。
元丰帝等到永宁长公主出了宫,才忍不住跟庞贵妃感叹了一番,又道:“还是皇姐真是个聪明人,看得穿,也能拎得清。这婚姻大事,实在是不能只看表面光,得看人家孩子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够托付,你看看当年咸宁的母亲,摊上那个方……不就是所托非人么?!如今皇姐是想通了,要那些门面上的功夫,倒不如选个实实在在的,这才是最好的!”
庞贵妃听出元丰帝的意思来,笑着道:“正要跟圣上您说呢,您让臣妾挑选人选,臣妾倒也真的从礼部送上来的名单上挑选出了几位闺秀,您看看怎么样?”
元丰帝哦了一声,立即道、“拿来给朕瞧瞧。”
礼部办事自来是靠谱的,尤其是还是给皇子选妃,自然更加不敢马虎,人选都被他们编成了一本小册子,上面每一个闺秀都单独占了两页纸,一页是她们的画像,另一页便是她们的家世、父兄官职和一些事迹。
算是十分详尽了。
元丰帝认真看完,发现其中有几个文官家的女孩儿是缠脚了的,便皱眉道:“这几个不要!太祖早就已经禁止缠足,却偏有些人自以为是,食古不化,他们又能养出来什么好女儿?”
等到庞贵妃记下了,他又挑出了几个来,点头道:“这些倒是可以看看,这样吧,你在宫中办个花宴,便说是进来陪十一的,看看这些女孩子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庞贵妃认真的答应了。
元丰帝忽然又开口:“对了,将苏家那个小丫头也叫进来。”
庞贵妃怔了怔,一时没有明白元丰帝这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给皇子们选妃,把苏邀也叫进宫里来?
他是准备把苏邀指给哪位皇子?
不知道为什么,庞贵妃一时心怦怦跳的厉害。
元丰帝却没有多说,只是道:“让十一也多跟她们来往来往,说起来,咸宁都要出阁了,她跟咸宁的年纪差不多……”他皱了皱眉,似乎是在想什么事。
庞贵妃不敢打扰,但是又悬着一颗心,想到元丰帝这神来一笔,由不得有些心乱。
元丰帝如果真的把苏邀也当做人选,那是不是意味着……她急忙按住自己的想头,咬了咬舌尖让自己冷静下来,面色不变笑着道:“这个丫头还是一团孩子气,不过幸亏那些时候跟着苏邀那个小丫头,倒是也学了些眉眼高低,不再只是一味地蛮横了,这样臣妾便能放心几分。诚如您所说,做父母的不能不为孩子们打算,她若是能跟永宁皇姐一样,清醒理智,那才是福气呢。”
否则若是像了永安公主,那可真是完了,再多的恩宠都不够消磨的。
第1207章 波澜
元丰帝自来对十一公主喜欢的很,十一公主在他眼里自然也都是什么都好的,但是听见庞贵妃这话,他还是点了点头,竟然是有些赞同的样子:“说的倒也是,朕记得你之前便说,虽然是贵为公主,可是却也是不可能跟着咱们一辈子,总也要嫁人的。在咱们身边,自然是没人敢如何她,可咱们也总有老的那一天,略微让她收敛些性子,是为了她好,也是要她以后过的更舒心。”
庞贵妃点了点头,又道:“这小丫头现在还一天到晚的撒娇撒痴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懂事。等她什么时候能不叫我操心了,我也就放心了。”
元丰帝没有说那就给十一公主挑个驸马的事,相反,他忽然又觉得不想让十一公主嫁的太早了。
他挑眉非常干脆的道:“撒娇撒痴怎么了?她还小呢,不着急,朕的公主难道还愁嫁?叫她学着些收敛脾气,那是咱们为女儿以后打算,但是现在咱们都还在呢,难不成就开始让她非得畏畏缩缩的过日子?”
庞贵妃有些无奈,之前说要让十一公主收敛些脾气要嫁人的是他,现在说不必着急的也是他。
但是人家是皇上,自然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庞贵妃只能顺着他的话答应下来,等到回到自己的凤藻宫,却有些虚弱的靠在了自己的贵妃榻上,许久都没有睁开眼。
明月送了参茶进来,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娘娘,见庞贵妃睁开眼睛,便轻声道:“喝点参汤吧。”
又轻手轻脚的绕到后面去帮庞贵妃按捏太阳穴和脖颈。
庞贵妃舒服的长叹一声,心里正在想着元丰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没希望了的事,庞贵妃这些天的功夫,早已经把事情都想明白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可求的,无非就是想着帮五皇子挑一个真正的好的合心意的媳妇儿便是了,但是现在元丰忽然来这么一出,还是忍不住让她心潮起伏。
若是真的让苏邀也来参选,那么若是苏邀配给了五皇子呢?
苏邀身后可是有苏家和贺家!
如今苏嵘蒸蒸日上,眼看着炙手可热,而贺家就更不必说,有一个镇场子的贺太太,便已经是别人家里求不来的宝贝了。
偏偏苏邀自己还多智近妖!
哪怕没有这两家撑腰,只要有苏邀这份本事,按照庞贵妃的性格,若是能有苏邀这个儿媳妇,她也肯定的觉得自己还是能争上一争。
她喝了几口参汤便没有心情了,将参汤放在一边,神情有些怏怏的望着不远处桌上的花瓶发呆,又过了片刻,她皱了皱眉头正要喊人,便听见熟悉的一声母妃便响起来了。
她有些无奈却又有些欢喜的笑了笑,还没来得及答应,便被扑过来的十一公主抱了个满怀,顿时有些措手不及,忍不住伸手将十一公主推开了些,才皱眉呵斥:“出阁读书都要三年了,也不知道你学的都是些什么,这是哪儿来的规矩?”
十一公主才不会怕自己母亲呢,皱了皱秀气的鼻子趴在庞贵妃膝头撒娇:“哎呀,母妃怎么这么说?我是从父皇那里过来的,听父皇说了,母妃说我最近进步了好多呢,瞧您,夸女儿也不知道当面夸,还非得在背后才夸。”
庞贵妃气的忍不住笑了:“你这什么属相的?怎么还学会猪八戒倒打一耙的本事了?你这小尾巴,不夸你的时候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夸你的话,你还不得飞天去了?母妃跟你说过多少次,让你以后要谨言慎行,你总是不听,倒是叫母妃怎么夸你?”
十一公主抱着她晃了晃,自己像是一只小兔子在她面前拱了拱:“母妃夸我,我也不翘尾巴。母妃,是不是幺幺也要进宫来啦?”
人就是这样,远香近臭,离得远了,大部分人对亲近的人都是只记得好处,不记得坏处的,何况十一公主本来就跟苏邀相处的不错,苏邀在京城常进宫的时候,十一公主便已经十分喜欢她,现在离开了两年,便更是让十一公主想念了。
庞贵妃自己也知道,摸了摸十一公主的头顶嗯了一声:“过几天宫里会摆个花宴,进来的人中,便有苏邀。你这么喜欢她,母妃只求你学学人家,倒不是让你非得跟她一样聪明能干,好歹学学人家的一半稳重罢,母妃也好放心啊。”
十一公主被嫌弃的了不得,面上便忍不住假装生气:“母妃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我是您的女儿还是幺幺是您女儿,您这总是当着我的面儿抬高幺幺让我学她,这也得亏我心胸宽广,否则您这不是挑拨我跟她的关系呢么?”
庞贵妃竟然被她这话堵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哭笑不得的戳了戳女儿额头:“就你嘴巴能说!什么都被你一个人说了,还叫母妃说什么?真是让人不省心的小冤家!”
小冤家十一公主才不怕庞贵妃呢,她听说苏邀真的会进宫,就高高兴兴的跑出去准备了。
她这几年攒了不少东西,都是要准备送给苏邀的。
庞贵妃见她走了,就笑着摇了摇头,跟静姑姑道:“瞧瞧这小丫头,真的还是个孩子呢,也不想想,苏邀跟她这么大的时候……”苏邀跟她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已经开始把那些不安分的绊脚石给处理掉了,而且还崭露头角,在皇帝跟前都得了夸赞。
静姑姑笑着劝解:“身份地位不同,经历也不同,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强求?真要说起来,咱们公主真的没什么不好的,身份高贵却不端着架子,对人真心真意,这已经是说不出的好处了,足可见咱们殿下的优秀,正如殿下所说,但凡殿下心胸不不宽广,听您这么夸赞一个外人,她可不得记恨上苏邀么?可殿下非但没有往心里去,反而还为苏邀姑娘高兴,咱们殿下呀,已经非常难得啦!”
庞贵妃到底是被静姑姑的这段话给说的笑了。
第1208章 解释
苏邀倒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掀了这么多的风浪起来,毕竟都才回了京城不久,而且现在的主角都是苏嵘和唐源这种在战场立下了大功的人,他们的风头现在可谓是一时无两,这样一来,她是不那么显眼的。
不过她也不希望那么显眼。
趁着家里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苏邀挑了个时间去沈家。
沈太太正在准备东西呢,听见说是苏邀来了,高兴得简直跟什么似地,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急急忙忙的迎了出去,一眼看见往这边走的苏邀,她眼圈就红了,又是高兴又是紧张的喊了一声:“幺幺!”
急忙朝着苏邀走了几步抓住了苏邀的手。
苏邀见到沈太太也高兴,高高兴兴的喊了一声娘。
沈太太笑的都牙不见眼,答应了之后便拉着苏邀往屋子里走,又有些手足无措:“哎呀,不知道你今天就过来的,原本说了让庄子上送些鲜货过来,你不知道,你干爹他在船上弄到了好些好东西,有好些海产水产,我知道你是自来都喜欢吃那些鱿鱼啊什么的,早早的就让他们备下了。”
又急忙去吩咐下人:“对了,快快快,快让人去咱们店里说上一声,让他们先把东西往家里送来。”
沈家在京城开了家铺子,是专门往酒楼送这些东西的,如今要送过来也是很方便的。
沈太太忙活的像是一只陀螺,一会儿要把庄子上的好东西送来给苏邀做一顿好饭,一会儿要让人去把沈老爷在江西新得的苎麻布弄些过来给苏邀看,又跟苏邀说:“这是贡布,江西那边出产也少的,得几十个绣娘做个一月才能得一匹,你干爹想着能给你做几件衣裳,还有松江布,都是为你准备的……”好似准备把积攒的东西一次给苏邀。
苏邀心里酸涩又觉得幸福,抿了抿唇靠近沈太太,拉住她摇头:“回来了能跟您和爹一起吃顿饭,便已经足够了,比什么都好。您别忙活了,咱们好好坐下来说说话!”
前些时候苏邀还称呼沈太太沈老爷干爹干娘。
但是现在,一来是她已经在苏家没什么可顾忌的,二来是苏三老爷也没有意见,她私底下的时候,便干脆连称谓也都改回从前的了。
反正爹倒是罢了,娘这个称呼,在她心里,苏三太太从来都是配不上的,她的娘亲,只有小时候带大她的沈太太。
沈太太欣慰又满足,拉着苏邀坐下来:“你呀,也太冒险了,怎么能一个人就跑到云南去?我跟你爹回来之后听说了,人都吓傻了,你爹之前还想着要去云南找你,我们都是出发了的,但是在保定又被拦下来了,是……是苏三老爷派人拦住我们的,说是知道我们担心,但是我们过去也帮不上忙,反而还给你添麻烦,让我们不要去了,有什么事,收到消息,他会告诉我们。我们便也只好罢了。”
苏三老爷派人拦住了沈太太沈老爷过去云南?
这事儿苏邀还真是不知道。
回来之后苏三老爷没有提过这件事。
苏邀诧异了一会儿,心中对于苏三老爷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便也跟着道:“是啊,您若是去了,也未必能找得到我们,毕竟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我今天可能是在曲靖,但是可能紧跟着便去了昭通了,您跟爹没来是对的,来了以后我才要更担心。”
沈太太有些怅惘:“是啊,我们到底人微言轻,能帮的上你的地方太少了。幺幺,不瞒你,娘到现在还在想着,要是当年没有发现就好了,错有错着,一辈子不知道也好,咱们一家人从前多好啊!”
沈家也不是安灯缺衣少食的人家,非但不是,还算得上是生活优渥。
真若是不发现,沈家也能让苏邀过的舒舒服服的,不必跟如今这样辛苦。
苏邀沉默下来。
是啊,所有人都只会想,苏邀真是命好,被丢了那么多年还能找回来,而且还有了县主的爵位。
唯有沈太太夫妻,会觉得当年没发现就好了,一家人轻轻松松的过日子,未尝不是最幸福的。
她靠在沈太太膝上,跟小时候那样,由着沈太太帮她解开头发梳顺头发,轻声道:“是啊,要是跟以前一样,也是好的。”顿了顿,她才轻声问:“对了娘,阿言呢?他回来了没有?”
沈太太嗯了一句:“也是刚回来不久,这孩子也挺懂事的,去游学了一趟回来,倒是比从前更加知道上进了,只是今天他们有个文会,说是要去一天,恐怕要晚间才回来了。”
知道沈嘉言也好好的,苏邀便彻底放了心,她靠在沈太太身上,很放松的问:“娘,若是我要成亲……”沈太太的动作就停了下来。
她有些紧张的看了看苏邀,咬了咬唇有些害怕又有些迟疑,但是最终还是说:“幺幺,我知道,你如今是伯府……不,现在是侯府千金了,又是侯府千金,又是县主,你的婚配必定是要往高处选的,但是幺幺,若是有的选,我……我倒是宁愿你过的舒心些。”
这是母女之间最坦诚的话,沈太太叹了声气:“我……”苏邀却笑了:“我都知道,娘您想要说什么,是什么意思,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