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12节
作者:
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1 字数:4390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秦河要收到稿费,起码得两个月后了,但是秦河实在急需这笔钱。
两人聊了十几分钟,听到对面一口一个老师,恭维的话比自己还勤快,秦河就知道有戏了。
老崔想谈合作,秦河想谈钱,所谓郎有情妾有意,两人一拍即合,初步把合作谈了下来。
老崔也会尽快给秦河申请稿费,对于作者提前支取稿费,在杂志社很常见,特别一些知名作者,甚至有些杂志社提前支付稿费。
两人这一通电话,聊了足足半小时,秦河这才放下电话,看着一脸目瞪口呆的光头校长,秦河这才想起面前还有一个看热闹的。
“小…小林,你刚刚说,你准备每月给知音杂志社提供五到十篇稿件?”
“嗯,这是初步合作计划,其实知音杂志风格就是那些狗血事情嘛,随便编一下,一下写几篇故事也不成问题嘛!”
光头校长这会终于感觉到一丝自卑,这么多年,他前前后后给杂志社寄了最少十几封稿件,可连一封都没刊登过,哎,人比人,气死人呀!
秦河这才想起,还得联系读者杂志社,连忙拨打电话。
电话依然很快被接通,这次接电话的是一个年轻声音。
读者杂志社的小韩接到秦河的电话也很惊喜,小韩没有老崔那么老练,之所以到了昨天才想起电话这一事,主要是秦河寄过去的三封信,另外两封被其他编辑审稿了。
结果一点也不意外,被惊为天人,秦河寄的十二篇文章全部被录用,这两天编辑部里都在讨论李云聪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作者。
因为没有电话联系方式,其他编辑都用信给秦河回了,而小韩却是看到秦河背后的催稿费信件后,觉得会不会这个李云聪提前联系杂志社?
所以这才去碰碰运气,结果还真查到李云聪的电话咨询,小韩昨天快下班了,但是还是迫不及待打了电话过来问。
小韩比老崔还恭敬,一口一个李云聪老师,说得秦河怪不好意思的。
看对方态度这么好,秦河也开始商量和对方合作了,刚刚和老崔达成的合作,这次也可以和小韩合作。
待秦河聊到稿费的时候,小韩给秦河的回答让他不怎么满意了。
读者杂志的稿费标准竟然是千字十元起步,原创是三十元起步。
虽然这些数字后面都带着起步二字,但是秦河可不满意呀!
刚刚知音杂志的老崔可给他明确保证不低于千字三百,甚至还会更高,看后面登刊的效果。
而读者杂志这里才千字三十起步?这也太低了吧?
秦河都有种想把前面寄过去的稿件退回了,这是侮辱人吗?
一旁的光头校长却是没在意稿费,而是听到对面读者杂志的编辑竟然对秦河这么恭敬,他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第22章 22:文化人之间的事叫借鉴
秦河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也先和读者杂志建立合作关系,不过每月投稿一到三篇。
和读者杂志合作的原因自然不是为了求名,而是希望借助读者杂志的关系,到时自己要出版小说,或许还得借助到这层关系!
最终两人还是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秦河每月提供两到三篇文章,直接寄到读者杂志社小韩编辑收。
也就是说,以后秦河的读者杂志负责编辑就是小韩了,而知音杂志那边就是老崔了,而他们也会尽快给秦河支付稿费,并且争取最高的稿费。
秦河很满意这种合作方式,自己写杂志,还真没想过靠这个出名,不然也不会用笔名了。
写这个东西,就算赚再多钱,人家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大作家的,根本完成不了林一清的任务。
秦河是想靠给杂志社写稿,赚到快钱,而且通过杂志社的关系,再双方合作几次后,有了基础,到时秦河再联系杂志社看看能不能出版小说。秦河看中的是人家出版的资源!
放下电话,秦河终于感觉肩膀上的压力完全松懈下来了。
秦河转头看了看一脸欲言又止的光头校长,不由疑惑地问道。
“校长,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哪…那个,小林,是这样的,我最近也写了几篇文章,寄到读者杂志好几个月了,都没回音,要不你抽空帮忙参考参考?”
秦河看到一个老光头一脸谄媚地看着他,顿时感觉到有些鸡皮疙瘩起来了。
不过转眼一想,看看也没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光头校长听到秦河答应,连忙上前去旁边书架上取下一个文件夹,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叠厚厚的稿件。
秦河悄悄地接过,刚打开稿件,旁边校长殷勤地端来已经放了好一会的茶水。
秦河刚有些口渴,嗯了一声,端起茶水,就喝了一口,打开文稿,刚看到第一页标题,秦河口中的茶水差一点喷了出来。
“鹅妈妈和鸭儿子的故事!”
这什么鬼,秦河强忍着冲动,开始认真地阅读起这篇文章。
秦河强忍着不适,把这篇儿童正能量作文看完,清咳两声才道。
“那个袁校长,是这样的。”
秦河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强忍着训人的冲动,露出职业假笑,开口道。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我都看到三个字,母性的光辉。”
“这不是五个字吗?”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一定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当睡前故事。”
光头校长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他也算慢慢听明白了,这哪是什么夸奖。
“咳咳,秦河也不再开玩笑了,用尽量严肃地语气道。”
“袁校长,每一本杂志都有一种风格,比如知音杂志,他面对的读者大多都是社会底层群众,家庭妇女之类的,这类读者大多喜欢家长里短,什么情情爱爱,背叛情杀之类的刺激东西。”
秦河喝了口茶水继续道。
“至于读者杂志,他面对的读者大多都是社会精英,或者一些学生,这类人自然不能让他们看到那些背叛情杀之类的,简单来说,读者杂志的读者要的是东西三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好比社会上一些让人感动的事迹,还有一些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之类的,很多故事让这群青少年读者看了之后,产生一种原来成功人士是这样的呀,以后我也要做成功人士的错觉。”
听着秦河的话,光头校长的脸色越发难看,秦河见状,也连忙止住这个话题,这才有些委婉地道。
“袁校长,我刚简单地翻了一下后面这些,实话实说,这些都不符合读者杂志的风格定位,所以被拒稿也是情有可原,希望您能理解!”
说完,秦河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茶,余光在光头校长脸上扫过,生怕对方发怒。
过了好一会,袁校长无奈地叹息一声,收起秦河的面前的文稿,有些沮丧地道。
“小林,谢谢你了,其实我也知道我没什么写作天赋,但是在教育行业这么多年,总感觉脑海中有无数东西想写出来,可自己也没那水平,见笑了!”
秦河看到失落的袁校长,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喝着茶,其实自己也没什么写作天赋,无非有系统和多这个世界几十年的眼光而已。
秦河喝完茶,准备和校长告辞离去,刚刚这两通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眼见都十一点多了,自己等下还得去邮政局寄信。
除了知音杂志和读者杂志之外,故事会和另外两个杂志都没有半点消息,秦河暂时也就放弃那个念想,其实踏踏实实多写几个知音文稿也不错,千字三五百的稿费,比自己二十多年后的工资还高。
等合作两个月后,自己三体小说也写得差不多了,到时能不能出版。
小说的事,可以慢慢来,但是稿费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有了钱,一切都好说。
见到秦河起身告辞,袁校长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一脸失落地瞪着办公桌上的文稿,一言不发。
秦河走到门口,转身看了看,看到一个大光头,一脸失落地坐在椅子上,说不出的心酸。
秦河看着自己手上的厚厚的几封稿件,再想起读者杂志编辑小韩说的稿费,总感觉寄过去有点划不来。
“等下!”
秦河脑海中灵光一闪,自己看不上读者杂志,但是有人看上呀!
秦河转身回到办公室,轻轻敲了敲桌子。
袁校长看到秦河又回来,还以为他有什么事,刚想开口询问,就听到秦河说道。
“袁校长,要不,我们做一笔生意吧!”
“生意?”
“嗯,就当作一笔生意,是这样的,您不是希望在读者杂志上登刊吗?而我呢,手上正好还有三篇准备寄往读者杂志的文章。”“是这样的,我准备把这三篇文章卖给您,您再润笔润笔,写上自己名字寄到读者杂志去投稿,我保证,这三篇文章都可以被录用,说不定下期的读者杂志上面就有您的文章!”
一脸单纯地袁校长目瞪口呆地听完秦河的诉说,他愤怒地站起身,拍了拍桌子,朝秦河怒吼道。
“你还有没有文人的骨气!你这不叫生意,这是侮辱我的人格!这是叫我抄袭你的文章!这是抄袭!抄袭!岂有此理!”
秦河看着一脸愤怒的袁校长,不由有些尴尬,连忙好言相劝道。
“袁校长,瞧你说的,文化人之间的交流,算什么抄袭?这叫借鉴!借鉴懂吗?我拿我的文章给您,您再润笔润笔,这算抄袭吗?这叫借鉴!”
第23章 23:下馆子
“还有,袁校长,您想想,这也算圆了你一个作家梦不是。”
“那这样,既然这三篇文章你看不上,我刚刚看了你那些文稿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错,但是得修改修改,我借鉴一下,我来给你润润笔,到时您满意,您再给我一点点润笔费,这不算抄袭吧?”
说着,秦河上前,重新拿过刚刚袁校长那一叠厚厚的文稿,从中间抽出一张文章。
这张文稿不长,就几百字,描写一个农村女孩,从小父母双亡,但是自强不息,最终以学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
故事就这简单的一个故事,也算一个励志故事,可在袁校长的笔下,这个故事就简单地用几段感慨描写出来了,如同一篇简单的新闻稿。
秦河当时翻了一下,简单看了这则小故事,也觉得蛮励志的,但是如果要上读者杂志,自然不能这样简单的描述了。
秦河拿起校长办公桌笔筒里的一只圆珠笔,找到一个空白笔记本,开始写了起来。
故事依然是那个故事,主人公的姓名还有父母双亡的背景都没有改变,女孩仍然是那个女孩。
但是在秦河的笔下,女孩六岁丧父,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小女孩艰难地度日,生活中,小女孩坚强地像一个小大人,懂事得让人心疼。
但是命运并没有眷恋这对母女,七岁那年,母亲病重去世,家里一贫如洗,村里人也没钱给她母亲买棺材,就在她父亲坟墓前挖了一个小坑,把她母亲埋葬在里面。
那天,小女孩没有哭,坚强地披着孝服,小小年纪,坚强地用小手捧起黄土,盖在母亲的脸上,看着母亲那张苍白的脸颊,小女孩终于放下伪装,跪倒在母亲的身前,紧紧地抱着已经僵硬冰冷的母亲,哭泣着呼喊,妈妈,再抱我一次!
故事结尾处,述说了这个小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这篇标题为,“妈妈,再抱我一次!”的文章,秦河笔下如风,一气呵成,把这个故事缓缓写了出来,潇潇洒洒两千多字,忘记了时间,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秦河才舒了一口气,放下笔。
他刚转过身,就看到袁校长红着双眼,泪珠在他眼眶中打转。
这时,见到秦河的眼光,袁校长连忙擦了一下脸上的泪珠,强忍着情绪,勉强笑着道。
“这哪里是润笔呀!你这个故事比我写的故事好了太多了,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