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17节
作者:
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1 字数:3700
既然现在没人看重,那就先把明朝那些事写出来吧!
老崔还算负责,过了不久,就有书商给秦河打来电话,询问三体这本书的情况。
秦河也发了样稿过去,结果,到了十月份,连续约见三批书商,这本书都没谈成出版。
最好的书商条件是出版两千册试试水,而且版权问题也基本以白送的价格才能同意。
秦河自然拒绝。
既然如此,秦河也只能先行放弃出版,而且他主动和老崔提出,收回自己三体第一部的版权。
老崔欣然同意,最后秦河付了两万块,把版权要了回来。
三部曲终于全部回到自己手上。
此时已经是十月中旬,“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和第二部已经完成。
第30章 30:优秀教育工作者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秦河对它期待很高,也相信能一炮而红。
在十月底,秦河把样稿寄了一部分给老崔,满心期待老崔点评。
但是万万没想到,秦河在十一月中旬和老崔一次电话中,询问老崔自己的新书怎么样时。
老崔有些敷衍地说书不满意,但是还是会给他推荐书商的,等自己把样稿给书商看了后,再回复秦河,最后还是苦口婆心让秦河写知音体的情爱仇杀小说。
秦河当场呆若木鸡,放下电话后,秦河怎么也想不通,难道这个世界和自己那个世界眼光差那么多?
但是自己重生快一年了,秦河了解这个世界好像和自己记忆中那个年代,相差并不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河被老崔一打击,都有些自闭了,看着手上的书稿,秦河静下心,认真花了两天时间再读了一遍,最后坚定自己的信念,这本书一定会火。
其实秦河不知道的是,自己寄过去给老崔的那些样稿,老崔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扔在抽屉里,没扔垃圾桶原因,或许是忘记了。
自从三体系列小说过后,老崔已经不相信秦河的小说了,他完全没兴趣看,甚至这次连敷衍都懒得敷衍,书商都不介绍了。
主要前面那本小说,他推荐几个书商,没一个看中,或许老崔推荐的书商大多是和他合作知音类似的长篇小说,大家是看什么书火就叫作者写什么书,什么科幻书,这简直浪费时间。
而且秦河推荐自己后面这本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老崔一听,竟然还是历史类的书,这不扯淡吗?
你一个写知音体的作者去写历史书,这不是扯淡是干什么?
所以,最后秦河寄过去的样稿,老崔连翻都懒得翻,秦河问起,老崔也随便找一个理由就打发过去了。
眼看又是一年春节,秦河感觉时间紧迫,自己还剩两年不到时间了,眼下,林一清的大作家梦,还遥遥无期。
老崔那边还是没有消息,秦河也有些失去耐心,他坚信这本书会火,可是眼下,自己怎么让它火起来呢?
秦河首先想到自费出版,但是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自己这半年多,虽然每月有一万多稿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存下什么钱。
前期超市投入,后面又买回版权花了两万,眼下,秦河身上连一万块都没有,超市生意还不错,每月算一下竟然也有一万多利润,但是还没到分红的时候。
而且胡兴旺最近又在县城里看中一个位置,想在县城里也开一家超市,秦河当然是支持了,眼下正存着钱呢。
就算自费出版,但是推广哪有那么容易。
正当秦河迷茫时,袁校长再一次找到他,这次,袁校长除了找秦河润笔之外,还是来请秦河赴宴的。
优秀教育工作者,我县知名作家袁志国同志荣升县教育局副局长一职,升迁宴将在十一月五号中午十二点举行。
不过今天是十月六号,升迁宴是昨天的事了,袁校长这次是单独宴请秦河。
秦河不知道的是,他给袁校长润笔的那几篇文章,引起多大的轰动。
特别是第一篇,“妈妈,再抱我一次”,经过市日报转载后,又经过多个省级报刊转载,最后竟然被中央级别的日报转载,引起的轰动在这个小县城的教育界如同一场地震。
接下来的荣誉也随之而来,袁校长很快就升迁至县教育局副局长,袁校长这次单独宴请秦河。
除了希望秦河交易给他几篇文章外,另外隐隐约约提出,还希望秦河能帮他保密给自己润笔这件事,最后袁校长在饭桌上,给他递上一个很厚的红包。
秦河摸了摸红包,估摸着这厚度,最少有万八千,这算是封口费?
秦河笑着欣然接受,也保证会给他提供五篇能上读者杂志的文章。
这次,袁校长很高兴接受了,不,应该是袁局长了。
果然,底线是拿来突破的。
不过,秦河不关心这些,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不过袁局长这事也给他灵感,既然老崔看不上自己的书,那总有其他人能看得上呀!
比如,读者杂志编辑小韩。
秦河连夜给对方打了电话过去。
尽管秦河已经很久没给读者杂志寄稿了,但是小韩依然没忘记秦河,甚至对秦河印象还很深。
除了秦河曾经的文章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外,最主要的是秦河的笔名李云聪。
其实杂志圈并不大,国内销量前几的杂志就那几个,虽然风格不同,但是都是圈子里的人,偶尔换换口味看看对方的杂志也很正常。
特别编辑这个行业,看到很不错的文章,下意识就去看作者是谁。
而前几个月,小韩在家里翻看知音杂志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作者,李云聪。
当时,小韩还觉得可能是同名,等第二个月,小韩无意间又在故事会杂志里面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个名字依然是李云聪。
小韩瞬间不淡定了,通过打听,最终确认,这个李云聪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作者。
小韩当编辑虽然不长,但是也有好几年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作者能驾驭这么多风格的文章,读者风格和故事会再加知音体,这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李云聪竟然驾驭得毫无违和感。
由于没有秦河的联系电话,小韩还给秦河寄过一封信,希望能再一次合作,但是当时秦河在跑超市的事,也没时间,加上读者杂志稿费实在不高,就没回信。
就这样,两人才断了联系,但是小韩没想到,时隔几个月,秦河主动联系他。
得知秦河想出版长篇小说,希望自己介绍出版社的时候,小韩很是惊喜,但是他一想,不对呀,秦河和知音杂志合作那么久,按道理这种事,不应该是先便宜知音杂志旗下的出版社吗?怎么会联系自己。
秦河只能有些尴尬地敷衍说自己这本书风格不适合知音那边,所以才联系小韩。
小韩想想也觉得有可能,就答应了,等秦河寄样稿过去。
小韩答应后,秦河满怀期待把样稿寄了过去。
第31章 31:出版
小韩收到秦河寄过去的样稿,已经是十一月底了。
那天他收到秦河的样稿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因为晚上同事们要聚餐,他就把样稿夹在公文包里,准备聚餐后,带回家看。
酒桌上,小韩把酒言欢,文人之间,酒桌上少不了风月,同事之间谈古论今,好不快活。
小韩喝得有点多,在火锅和酒的刺激下,小韩感觉屁股有点失重感,必须去厕所一趟了,拿起座椅下的公文包就往厕所赶。
待脱了裤子,小韩才发现自己忘记带纸了,看着公文包,小韩想了想还是打开,开始翻找起来。
找了半天,小韩也只发现一个厚厚的信封,他喝得有点多,想了半天,才拍了拍脑袋,记起这是那个李云聪老师寄来的样稿。
小韩看着手上的信封,有些犹豫要不要打开,总感觉用人家寄来的样稿擦屁股有些不礼貌。
最终小韩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他飞快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厚厚一叠文稿,翻开第一页,就准备开始看了起来。
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先看一遍,如果稿件还行,就擦一张纸,如果不行,就多擦几张,到时直接拒绝对方就行了。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
第一页,第一行。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都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小韩看到这里,满脑子???
这不是历史类的小说吗?什么情况?
尽管满脑子都是疑问,小韩还是静下心开始看起来,反正屎还没拉完,当打发时间吧!
不知不觉,小韩蹲在厕所里已经快半小时了,已经把秦河寄给他的样稿,看了大半,直到同事见他许久还没来,以为出了什么事,来厕所敲门,才把他惊醒。
他连忙问同事要了厕纸擦了屁股,急急忙忙回到酒席上,众人见他这幅模样,连忙询问。
或许是喝了点酒,也或许是见到一件好玩的事,小韩把秦河寄来的稿件拿了出来,把开头那一章拿出来给自己的上司看。
小韩又把其他稿件分了下去,自己还有两张没看完,也开始看了起来,刚刚还热闹气氛的酒桌,很快出现安静的场景,在场的都是干文字相关的工作,大家对这种情况也习以为常。
很快上司看完第一章 ,有些意犹未尽地和旁边人换下第二章。
就这样,直到半小时后,上司终于看完秦河的样稿,他摸了摸小胡子,有些捉摸不定地问道。
“这稿子有点意思,这作者是准备要出版还是?”
小韩早已经看完了,但是上司问话,他连忙开口答道。
“主编,这作者你应该也听说过。”
“我听说过?”
“前几个月,有一个叫李云聪的作者在我们杂志社发表过十几篇文章,您还有印象没?”
“哦!我想起来了,是他呀!他最近写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