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19节
作者:
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1 字数:5515
秦河在内心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自己是太监吗?当然不是,五指姑娘依然爱他。
但是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还剩六百天不到的时间,一旦到了时间,自己这具身体注定会死亡,自己也会回归现实世界。
那自己娶的老婆也就成了寡妇了,或许自己也会留下子嗣,但是单亲家庭,真的对孩子公平吗?
秦河无法给出答案,所以他选择回避这个问题,理智终究还是战胜身体的需求,自己不是禽兽。
自己始终无法和其他小说主角一样把诸天世界当玩物,留下一大堆女人就消失不见,仿佛那些女人天生就只爱男主一个人,和木偶人似的。
这个世界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也有爱,自己不能那么自私。
秦河也在脑海中问过系统,自己如果回归后,还能不能重生回到这个世界,系统给出的答案是模糊,只说,宿主肉体已经死亡,无法回归任务世界,至于其他方法,宿主等级还太低,无法回答。
尽管,系统回复很模糊,但是秦河已经能猜到,林一清的遗愿完成后,他的肉体也会自然死亡,而自己想借助林一清的肉体重新来这个世界,显然是不存在的。
正如系统说的那样,自己等级还太低,或许等等级高了后,自己的确能来这个世界,但是那样肯定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来了后,肯定不能再借林一清的尸体重生了。
如果自己以一个陌生人来到这个世界,再去面对几个孩子,再去面对胡兴旺,那样的相逢,还有意义吗?
秦河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吓到别人,这里不是神话世界,这只是一个和地球一模一样的平行世界。
想着乱七八糟,秦河的摩托车终于缓缓到达兴旺批发部。
批发部的位置不算很繁华,在县城的边缘位置,但是地方很大,一整栋楼房都被租了下来,一辆辆三轮车整整齐齐停在批发部门口。
胡兴旺正叉着腰在给员工训话,一群唯唯诺诺的年轻人正认真听着。
秦河把摩托车停下,和胡兴旺打过招呼后,就接过他的话,开始给员工做起培训来。
其实秦河讲的无非和后世小卖部送货那些规则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市场很容易打开,别看山寨货利润高,但是品质这东西,和正品没法比。
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水平上升,他们也渐渐有了品牌意识,不再追求便宜货。
其实说到底,只要有钱赚,什么规则都是假的,这些业务员都是拿提成加底薪的,别看现在唯唯诺诺,等一两个月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提成比底薪多太多了,他们自然也会主动去找客户。
而且,秦河还计划,等过几个月后,一些机灵的员工,到时估计也会有想法,到时秦河就把县里几个乡镇的代理权给他们,让他们去下面乡镇打开市场,只有自己当了老板,才会有动力。
生意上的红火,秦河却是没什么激动的,这些就算赚再多钱,他也拿不走。
他最近已经给小韩打了几次电话了,追问出版的事,得到答复都是再等等。
这一等,就到了三月中旬,秦河才收到小韩给他寄回来样书。
“明朝那些事儿,终于出版了!”秦河手上的书稿已经写到第五部了,估计到五月就能完结了。
如果“明朝这些事儿”这本书,第一部第二部还不火,秦河就打算拼死一搏,准备在最短的时间里,把2000到2010年中,那几年里,一些畅销书,能写几本就写几本,到时,广撒网,总有一本能火起来的。
其实秦河并不想再抄书了,这些毕竟是别人的成果,不管是“三体系列”,还是“明朝这些事儿”,这都是别人未来辛辛苦苦的成果,再说,抄书也挺累的。
林一清的遗愿只是成为一个大作家,这个愿望,秦河理解为,成为知名作家,而且只有一千天时间,如果不是有系统技能,这个任务可以说是地狱级别的。
不管是三体还是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任何一本都可以完成林一清的遗愿,秦河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这两本书出版发行。
三体目前没人看上,唯一的希望,也就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身上了。
秦河不相信,能在几年后连续登上畅销榜前几的书,早几年时间而已,就没人看上了!
有些时候,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往往就缺少发现的对象。
三体没火,是因为发行量太少,而且是搭配情仇类书籍被批发卖给路边小书店,最后消费的读者,也就是那些家庭妇女的,最后得到结果,自然是失败。
而读者杂志旗下的出版社,旗下出版的书,大多销售读书馆,和学校学生,面对的群体大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是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精英阶层,算是主流读者群体。
三月底,第一部和第二部“明朝那些事儿”正式上线新华书店。
第34章 34:昨日往事
“明朝那些事儿”能上线新华书店,纯粹是运气,年初那场雪,让好几本原本准备年初出版的书停歇了。
不知道是作者偷懒还是秦河运气爆发,反正最后出版社把秦河这本书选上了。
或许是这本书适合中小学生看吧,既是历史类书籍,又是轻松幽默的小说,这也是运气,第一批一万册很快就铺开在新华书店历史分类新书里面。
尽管第一批一万册书全部出货了,但是小韩还是不敢继续重印,而是准备等等新华书店那边的反馈。
这个年代,纸质书籍才是主流,虽然盗版书籍也多,但是正版书籍销量也不错,特别还是国字号新华书店。
因为是新人作者的书籍原因,“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上线新华书店,连一点广告都没做,甚至还把这本书分类在历史书籍里面。
一般学生,除非特别喜欢历史书籍的,一般很少来这个分类找书,上线第一天,“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销量平平无奇,甚至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但是经典永远不会埋没,只是缺少发现它的人而已。
李浩是南江市一名高三学生,最后一学期,即将面临高考,一般高三学生,已经很少出来逛书店了,但是李浩的历史成绩一直一般,历史老师推荐他选一本近代史书籍看看,所以他这才来书店瞧瞧。
李浩本身目标也是选择近代史的历史书籍,某某思想之类的书籍,走到历史分类区,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突然他看到一本名字有些奇怪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明朝那些事儿”。
原本他还以为是一本介绍明朝类的历史书籍,但是这书名还挺好玩的,一般正常的历史书籍,大多是什么某某朝代,某某皇帝,什么年代之类的书名,而这个书名叫这个名字,也的确有点意思。
他看了看手上的电子表,发现时间还早,想了想,就抽出书,准备随便看看。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是介绍洪武大帝,也就是朱元璋。第一章 就介绍朱元璋的身份和出身,以幽默风趣的描述出来,故事缓缓展开,把朱元璋的一生用很风趣的方式诉说出来。
李浩很快就被这本书吸引了,他甚至忘记自己今天来的目的了,直到过了许久,他才发现外面的太阳已经照射进来了,他才惊醒,看了看时间,已经中午了。
他连忙放下书,找到自己想要的历史书,可刚走几步,他咬了咬牙,转身从书架上,把“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第一部拿了出来,放到一起到了柜台上结账了。
其实正版纸质书一直很贵,这本二十八万字的书定价为十八快八毛钱,这可是一九九八年,这个价格,可以买三四本盗版书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盗版书这么疯狂的原因。
李浩终于还是买下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确很吸引年轻人。
在这本书之前,大家对历史类的书籍,一项都是古板,和庄重,或许还有一些介绍历史上一些趣事的书籍,但是那些往往没什么热度,也不被大家认可的历史书籍。
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不算正经的历史类书一出,顿时就吸引很多人。
像李浩这种无意间发现这本书的人,大有人在,尽管没有广告和推广,这本书悄悄地销量在增加。
到了三月底,这本书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一万册的书籍,竟然无声无息地就销售一空,待月底很多书店开始检查销量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一部历史类的小说书籍,竟然销量非常好,不止一家新华书店已经销售一空,而且还有很多人还准备预订这本书。
接到这个通知的小韩,第一时间给秦河打来电话,并且通知他,出版社已经决定加印了,第二次加印数量为五万册,另外,第一批一万册的版税一万五千多,已经给秦河邮寄过去了。
小韩最后隐晦地提出要秦河赶紧把后面的书稿寄给他,让他好赶快联系出版社出版。
不过秦河只能说呵呵了。
到了这个时候,秦河终于知道自己即将成功了,小韩的语气也让他清楚,这本书很快就要火了!
既然火了,那自然得谈钱了!
但是小韩或许以为秦河还是新手,故意回避这个话题,既然他不提,那秦河也无所谓,等第二批销量出来后,急的人自然不是他!
其实小韩此时心里也没底,尽管这本书销量还不错,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一抢而空的地步,所以小韩,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提不提版税价格。
新华书店在全国有一万多个销售点,这次加印的五万册,而且还是两部一起,每一部也就二万五千册而已,由于先前的销售情况,这批五万册书籍,很快就被分散到各大书店。
其实这本书秦河心里有数,能连续几年进入年度销售前几的书,秦河当然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火。
而且秦河目前暂时也不准备继续再写其他书了,等“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全部出版后,自己再想办法把三体这本书出版了,算算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果然,到了五月初,小韩已经打了三次电话给秦河了,希望能尽快得到后面的文稿,整理出版,而且也开始开出价了,版税从百分之十涨到百分之十二。
但是秦河的底线是百分之十五以上,目前两人还是谈判中。
终于五月底,第三次重印二十万册,让小韩彻底坐不住了,最终亲自跑到秦河的小县城,来和秦河谈判拉感情了。
当小韩看到一个瘦弱的男子骑着一个二手摩托车来车站接他的时候,他才惊讶地发现,这个男人竟然就是李云聪老师。
秦河那瘦弱的身躯上穿着一件半旧的t恤,上面还脏兮兮的,这刚刚在批发部干活,急急忙忙接到小韩的电话,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
两人的见面没什么惊喜的,秦河把他安排到宾馆,就带他去小饭店吃了一顿,第一餐,除了小韩的恭维,和两人的熟悉,也没什么可说的。
小韩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必须谈下这次合作,他合同都带来了,上面给他的底线是百分之十五,这已经是一个知名作家的版税标准了。
秦河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特意带小韩在附近玩两天,丝毫不谈工作的事,当朋友一样,带他游山玩水。
说真的,秦河重生到这个世界快两年了,都没认真旅游一下,趁着这个机会,秦河趁着放假,带着四个孩子和小韩在附近风景区玩了两天。
两天过后,秦河把自己的三体书稿递给小韩。
签约可以,但是秦河的要求是连这本三体系列一起签了。
小韩当场就愣住了,待看到是科幻小说后,小韩脸都绿了,这个年代的科幻小说是真的小众小说,除了青春期的孩子之外,有几个人关注科幻小说,前几年最火的小说大多是现实类的小说,大家更愿意看真实一点的东西。
而且小韩偷偷把这本书报给上司,结果一查,这本三体第一部已经出版过了,但是销量连水都没冒,顿时不敢答应那么痛快了。
秦河的态度坚决,小韩也没办法,只能打电话给上司,上司让他酌情处理,三体先不管,但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后面几部一定要拿到手。
小韩这么急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这本书随着销量的增加,渐渐成了一九九八年销量最火的历史类小说了,某些风气一旦形成,挡都不挡不住,最近已经有书商在打听这本书的作者了。
不止书商在打听,就连秦河一直合作的老崔这两月也知道这事了,老崔在电话里,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光,和秦河道歉几次,但是得到的都是敷衍的态度。
最终,秦河还是和小韩签了合约,“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全集都给了他了,版税百分之十五。
另外三体系列三部曲也签了合同,版税百分之十,两年内,首印不低于十万册的合同!
秦河看到两份合同,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林一清的任务,这下终于算是可以完成了,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发酵,林一清这个名字,一定会成为知名作家的。
其实林一清这个作者名字,现在在圈子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毕竟一个新人作者,能短短几个月内,三次加印,而且一次销量比一次高,这种新星作者,自然会被某些人关注。
但是在读者群体里,十几万册小说,分散在全国各地,除了小部分读者会关注作者名字,其他谁会注意作者名字,十几万册的销量,也只能说,刚刚引起一点波澜。
秦河把两本书交给小韩后,也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了,此时时间已经是六月初,秦河算了一下时间,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五百天了。
只希望五百天内,这两本小说能引起轰动吧,让林一清这个名字彻底让全国人民熟悉。
秦河也在思考,是否还写一本书,就当遗作,一般不管是作家还是画家,往往人生中最后一件作品,都是最值钱的。
但是秦河还没想好写什么书,反正既然是遗作,那时间还充裕,也不急这一时。
到了八月中旬,小韩给秦河打来电话,“明朝那些事儿”销量正式突破五十万册,而且市场反应很不错,目前出版社也计划把这本书进行推广,在各大高校进行推广,让这本书彻底引爆市场。
秦河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但是他更加关心的是三体系列的出版。
小韩支支吾吾,最终说最迟九月底,会首印五万册出版,后面五万册会在两年内出版,秦河这才想起合同,的确是说两年内出版十万册,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
既然“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已经小火了,秦河也只能耐心等待了,眼看时间越来越近,秦河也开始准备为自己准备身后事了。
林一峰七月份也经过中考,以学校第九名的成绩靠上县高中,如今已经是一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了。
其实几个孩子的事,秦河并不太担心,就算自己离开,靠着两本书的版权和版税,足够他们一生衣食无忧了。
但是秦河并不想未来,他们为了争这笔巨额的财富引起矛盾,所以在自己离开之前,必须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