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人生系统 第81节
作者:
你为什么忧伤 更新:2025-09-10 11:41 字数:5421
第119章 33:大事出现
这次事情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一点,首先这事有人受伤,而且还是六人,都是断胳膊断腿的,当然,是骨折。
很快大李庄有人提议,干脆报公安把秦河抓起来,提出这个提议的人,很快就被人孤立,几百来年,大家打了这么多年架,都没有报官府的规矩,谁敢破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但是人受伤了,肯定得医治,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众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而小李庄秦河,也很快反应过来,对方受伤那么多人,如果这事不处理好,未来容易出现极端事件,而且一旦对面几人因为医治不当,出现瘸子残疾人,这些人一辈子都会记恨他的。
秦河连忙去大队,找老丈人商量,提议小李庄出钱给他们医治,大家大事化了,小事化小。
秦河这个提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是李书记是赞成的。
秦河也把后果说了出来,大队干部们这才同意小李庄出钱医治他们,李书记带队,秦河也跟了过后。
李书记一众人带队到达大李庄大队,大李庄众人全都吃惊不已,特别还看到其中秦河也在,纷纷猜测众人来意,一些脾气暴躁的年轻人还以为他们是来炫耀的,受不了侮辱,准备同归于尽了。
果然,此时已经过去一天,可大李庄六人被集中安置在赤脚医生的大院里,都是用土方法敷点草药,看着情况,都没送去正规医院治。
李书记带着秦河几人的到来,六人眼神全都露出害怕和仇恨,大李庄周围的年轻人听说秦河的到来,也纷纷前来围观。
大李庄干部连忙询问秦河几人是来干嘛的?
最后李书记出面说了来的原因,众人一听小李庄竟然是来送医药费的,众人全都惊住了,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
李书记点了六百块钱,递给他们,表示这钱给六人医治手伤和腿上,几人神情微微抽动,最终还是说了一句感谢,把钱收了下来。
走之前,秦河又掏出三百块钱,每人五十块钱亲自递到几个受伤的年轻人手上,并且很真诚地说道。“打架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开放,年轻人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发家致富上,不应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争勇好斗,我武功这么高,也很少出手,我可依然十年如一日,研究如何改变小李庄现状,年轻人应该要有年轻人的骄气,所以说,年轻人,等腿治好了,如果想学发家致富的方法,可以来小李庄找我!如果你们要寻仇,那我也欢迎!”
秦河一番话,让几个年轻人感动不已,仿佛秦河背后有一道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秦河几人正好走出门,一个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神情激动地朝着门口的秦河喊道。
“姜大哥,我腿伤后,你真愿意教我发家致富的方法?”
秦河转身回头,露出慈母般的微笑道。
“随时欢迎!大李庄和小李庄本身就是血缘上的兄弟关系,何必打死打活,你们要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是呀!团结就是力量!”
所有在场的大李庄年轻人眼神中全都闪闪发亮,看着人生导师秦河缓缓转身离开。
回村路上,终于有人忍不住询问秦河。
“小姜,你真准备把致富方法教给对面大李庄?”
秦河微笑点头,其实突然有了这个想法,也就是突然的想到的,可这个想法一涌现,秦河就停不住了。
小李庄和大李庄真有解不开的血海深仇吗?
实际上并没有,无非就是,争水那点破事,这点破事在几百年前,还真是关系全村生死攸关的大事,毕竟人要吃饭。
而现在什么年代了?
都马上八一年了,再过十几年,给你田,给你种,你都不想种。
就算没有秦河的介入,小李庄和大李庄的打架,也持续不了几年了,先不说法制越来越健全,再过几年,沿海地区大规模招工,两个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一群老头子想打架,也打不动了。
而秦河只是一个外来者,虽然任务的确,是完成姜百里带领小李庄,发家致富任务,但是顺带帮一下对面大李庄,也没什么。
也别把秦河想得那么高尚,如果现在国家要秦河上交鸡饲料秘方,他是肯定不会交的,要他带领整个南湖县发家致富,他也没那心情。
但是带领小李庄发家致富的同时,顺带一下一个祖宗生的,也无可厚非,而且这事,当然是对小李庄有好处了。
最关键一点,顺带大李庄致富,实际上也是帮助小李庄致富,这两个村紧挨着,小李庄要真正发展养殖业,必须要有一条能出入的公路。
前面秦河说炸山修路,实际上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秦河也进行过勘察,上百米的石头山,先不说工程有多大,等修好路,也不知道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了,算算代价,那也有些得不偿失。
还有一点,正如刚刚秦河所说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大李庄,对小李庄的好处,显而易见,小李庄人口五百多人,大李庄可是两千多人,有了大李庄在前面挡住压力,小李庄发展特色养殖,才有条件顺风顺水。
好东西,自然留给小李庄,不是有句话是那样说的嘛。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将贫穷的人消灭掉,以达到共同富裕!”
这场架有了秦河参与,仿佛一下打开了两村几百年的心结,当然,要想两村人,马上就一起唱相亲相爱一家人,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是感情动物,数代人的恩恩怨怨,哪有那么容易说和解就和解,自然也没那么快转换过来。
不过对于秦河释放的善意,大李庄当天就回报之,堵水的河道,马上就被打开了,看到川流不息的河水,众人全都露出开心的微笑。
随着大李庄那些受伤的村民,有钱医治后,还有秦河那天所说的话,让大李庄一些年轻人开始充满幻想,一些人想去小李庄去找秦河,但是因为刚刚发生这事,一时之间,众人都在犹豫。
这件事也很快传播开来,众人纷纷好奇小李庄到底是不是真有一个武功高手,秦河走在路上,这段时间,都经常被人询问,不厌其烦,不过很快就有其他事情,把大家注意力转移过了。
因为另外一件大事出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去了,暂时也没人去小李庄找秦河了。
最近南湖县正式收到通知,要把现在的大队生产集体工分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
也就是说,分产到户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一时之间,整个南湖县的公社大队都沸腾了!
第120章 34:分产到户到村长选举
大家期盼已久的分产到户,终于来临了。
而这时候的小李庄,却是陷入有些怪异的沉默,眼看大家日子突然变好,这时候却要分产到户,众人心里五味杂陈,各种心思都开始出现。
小李庄的沉默,是因为大家是不知道如何决断,如果年初就实行分产到户,那小李庄众人,估计都会拍手欢迎,而现在,大队鸡场每月收入几千块,大家都还等着分红,如果突然把大队土地全部均分了,那小李庄又该何处何从。
小李庄暂时陷入沉默,但是河对面的大李庄,大家却是很积极,别看大李庄往年比小李庄过得好,而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无非每年多两百斤粮食。
大李庄人多,土地矛盾更加复杂,人心还没有现在的小李庄齐心,很快大李庄就开始丈量土地,统计大队资产,还有统计人数,另外统计田地。
这些工作极为繁琐,而且统计田地不是随便简单丈量就行了,还得把上等水田,和旱田,沙田,因为这些田肥力不同,种植出来的水稻产量也天差地别。
大队集体的确是按人口,分田分地,但是如果干部不公平,把旱田沙田分给一户人家,人家肯定要和你决斗,所以大队干部也必须统计好所有田地,把水田,旱田,沙田,按比例划为无数个小块,你家五分水田搭八分旱田,他家一亩旱田搭三分水田,以这种方式来调合矛盾。
而等分好田地后,如果你觉得你家田地太远,不好管理,那你可以找别人换,至于怎么换,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做人了。
总之,为了分田地这事,对面大李庄已经忙活一个多月,都还没搞清,而对面的小李庄,沉默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也要出手了。
最开出手的,就是上次分红只分到三块钱的那两兄弟,两人早就期盼已久分产到户了,自家孩子多,一家老小十来口,按照分产到户的政策,自家可以分到十来亩土地,哪里还用想现在这样处处受到排挤。
很快两兄弟就联合了十几户村民,别小看这十几户,他们虽然只占小李庄九分之一的家庭,但是这十几户都是多崽多女的家庭,这十几户的家庭成员已经达到小李庄五分之一的人口了,差不多有一百人了。
这些人,为什么想分产到户,自然是因为按照分产到户的政策,大队财产土地都必须按人头均分,这些人家里人多,但是劳动力却不多,现在这种大队集体制,他们靠工分,只能每天吃地瓜了。
除了这些人,大队其他人,各种心思的都有,显然,不可能齐心。
两兄弟首先出手就打李书记的七寸,直接去公社和县里面告状,痛诉小李庄大队书记和大队干部不作为,对国家政策采取蔑视和抗拒行为,和国家政策对抗,还有控诉李书记个人贪污腐败,包括私占大队财产,大概意思就是私建鸡场的问题,还有对某种社员打击报复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事一闹,很快县里就派了调查组来了,首先李书记贪污问题是不存在的,公社账目一清二楚,小李庄以前是有名的穷逼大队,多少财产一清二楚。
另外鸡场这个问题上,县里干部意见相差很大,有些干部说李书记这的确是违规操作,这种集资方式不是很社会。。主义,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小李庄重新审核鸡场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干部,非常赞同小李庄这种集资方式,这种股份制的集资,可以避免一些好吃懒做的家庭不劳而获,大家出钱出力,共同搞事业,再按出资比例分红。
老干部说违规,年轻干部点赞,这种情况下,小李庄鸡场问题也只能暂时先不处理,但是小李庄对待分产到户政策方面,的确有些懈怠,调查组要求李书记必须尽快响应群众呼声。
既然有人闹,那就分产到户吧,那几亩破旱田,还没人看得上,很快小李庄也轰轰烈烈开丈量田地,统计大队财产。
因为大家这一闹腾,很多工作也暂时延误了下来,秦河准备去市里考察纸浆加工厂也暂时先暂停了,整个八零年,秦河都在忙活鸡场和大队这些破事。
到了十月底,大队所有田地包括后面三座石山,都已经丈量完毕,也不止一次召开社员大会,商量怎么分配问题。
几次会议下来,李书记发过无数次火,秦河也被某些人气得差一点掀桌子。
整个小李庄土地368亩,田1055亩,,不过山都是石头山,也没什么能种植的地方,最多一点狭缝处,暂时先不处理,仍然规村集体所有。
对,大队集体制马上就要进入历史长河了,小李庄大队马上就要变成小李庄村了,大队书记马上要变成村支书了
当然,听说现在要实行民z制,村长要村民投票才行。
一切都有条不絮的进行着,对面的大李庄终于在十一月中旬把分产到户的政策圆满完成,大李庄村委成立,依然是以前大队干部那套班子,只是换了一个名头,但是当然,改变的东西也多了很多。
以后再也不用敲锣去上工分了,懒汉们可以得到彻底解放,没事还可以去镇上溜达,而一些勤劳肯干的村民则每天大早起床开始在自家那几亩地里劳作,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
总体来说,分产到户,对绝大多数村庄有重大意义,帮集体干活和帮自己干活完全是两种概念。
就拿施肥来说,以前帮集体干活,随便洒就完事了,反正也是混时间,自己做得再好,也是那十个工分。
而帮自家地施肥的时候,首先看看有没有杂草,拔了杂草,再用粪勺小心翼翼把肥料倒到蔬菜植物旁边,心里还默默想着,等蔬菜成熟了,一定比别家长得好。
人一旦有了对比,积极性就上来了。
大李庄分产到户也忙活几个月才搞定,小李庄终于到了十一月中旬才开始分田分地,按户口人头分,这样的情况下,秦河户口只有两人,就有点吃亏了。
分到两亩旱田,两亩沙田,还有一亩多一点的菜地,对此,秦河到不挑,怎么分配就怎么接受。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有人大喊不公平,可是那句话,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小李庄分产到户已经基本实施完成。
最后,还有就是小李庄村长,村支书,村会计,组长等村干部职位选举,小李庄村高官是村里党员选的,而村长则是全村村民投票选举。
实际上这次投票基本不会有任何意外出现,李书记担任大队书记这么多年,已经深得人心,目前村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的地位。
李书记也只是从大队书记过度到村支书而已,他依旧是小李庄最大的靠山。
而按照正常情况,李书记还有可能担任村长一职,但是在十二月初的村民选举会议上,投票给李书记的村民只占百分之四十三,而投得姜百里的,却有百分之五十二,剩下有弃权和投其他人的。
秦河当场就懵逼了,这什么情况?
自己怎么突然成了村长了,秦河也的确懵逼了!
第121章 35:分红后,小酒上起!
秦河当选村长,这的确是他也没想到的,但是既然被当选上了,秦河自然也得认认真真为小李庄村谋福利。
秦河知道大家选自己的原因,因为这几月分产到户的问题上,除了田地方面,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养鸡场。
养鸡场是大家集资建的没错,因为分产到户的政策,是均分田地,很快就有人要求均分鸡场了。
鸡场里差不多八百只鸡,如果均分,每人都有一只多,但是均分是不可能均分的,毕竟当时每人出钱数量不同,这样出钱多的肯定不会同意。
很快就出现第二种方案,那就是按股份来划分,一千零三十二股,分八百多只鸡,每一股不到一只鸡,但是有些家庭有二十多股,自然可以分到十几只,大部分家庭都能分到七八只鸡。
你想想,如果一户家庭分到十只鸡,每只鸡一天一个鸡蛋,现在外面小李庄鸡蛋可是三块钱一斤,到时自己拿出去卖,一天收入可是五六块钱,一个月一百五,这收入吓死人。